正交配合比试验设计论文-吴善圳

正交配合比试验设计论文-吴善圳

导读:本文包含了正交配合比试验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正交试验,面层,水泥混凝土,配合比

正交配合比试验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吴善圳[1](2019)在《浅谈正交试验法面层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高速公路弯拉强度为5.0MPa水泥混凝土面层配合比设计为例,根据原材料、路面结构及施工工作性要求,通过正交试验拟定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性参数,选用水泥用量、砂率、用水量3个因素,并选用L9/33正交表安排试验方案,通过测定坍落度、抗弯拉强度,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目标配合比。(本文来源于《福建建材》期刊2019年09期)

高楠,高杰,胡鑫磊,徐茜茜,孙仁娟[2](2019)在《基于正交试验的UHTCC配合比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正交试验设计了9组不同配合比的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通过直拉与弯拉试验,研究了水胶比、粉煤灰掺量、纤维体积掺量对极限拉应力、拉应变、弯拉应力和跨中挠度的影响。结果表明:PVA纤维明显提高了UHTCC的抗拉性能及抗弯性能;纤维体积掺量对7 d极限拉应变和28 d极限拉应力、拉应变均有显着影响,极限拉应力、拉应变总体上随着纤维体积掺量的增大而增大,水胶比对7 d极限拉应变影响显着,粉煤灰掺量对极限拉应力、拉应变的影响较小;水胶比和纤维体积掺量对7 d极限弯拉应力均有显着影响,粉煤灰掺量和纤维体积掺量对28 d极限弯拉应力有显着影响,水胶比和纤维体积掺量对7 d极限跨中挠度影响极其显着,对28 d极限跨中挠度有一定影响;通过综合分析确定了既保证强度又具有高延性的UHTCC的最优配合比。(本文来源于《混凝土》期刊2019年06期)

赵向东[3](2019)在《基于正交试验优化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济南—青岛高速铁路工程为例,介绍了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通过正交试验配制方法,根据工程特点,对粉煤灰掺量、矿粉掺量、黏度改性材料掺量和减水剂掺量等4个因素进行比选,根据4个因素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优化设计出自密实混凝土最优配合比。(本文来源于《工程建设》期刊2019年05期)

周世康,谢生华,康梦安[4](2019)在《基于正交试验的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合理有效地确定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水胶比和矿渣粉、粉煤灰及钢纤维掺量,进行了多项性能指标的"5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分析了各因素水平对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填充性、间隙通过性及抗离析性的影响,确定了各因素最优组合方案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①随着水胶比的增加,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填充性、间隙通过性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当水胶比达到0.31后继续增加水胶比,拌合物的离析率会急剧增加。②钢纤维掺量的变化对拌合物填充性和间隙通过性的影响可作为误差因素不做考虑;综合考虑混凝土的抗离析性,钢纤维掺量为40 kg/m~3时即起到了连接作用,又充当了填料,抗离析性最佳。③各因素水平最佳组合为水胶比0.31、钢纤维掺量40 kg/m~3、矿渣粉掺量20%、粉煤灰掺量10%。④28 d劈裂强度提高了22.2%,满足钢混结合段特殊条件下的施工技术要求。(本文来源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高琦,柳炎,李福安,黄靓,高畅[5](2018)在《基于正交试验的砖混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砖混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基本性能进行长期统计分析,同时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砖混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为后续的生产和研究提供理论基础。选取再生粗骨料(粒径为4.75mm-9.5mm)取代率、再生细骨料(粒径为0mm-4.75mm)取代率、水灰比、水泥含量、外加剂掺量为影响因素,采用五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表,进行配合比试验研究。测试3d、7d和28d试块的抗压强度,得出砖混再生骨料生产干硬性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并探讨影响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再生粗细骨料取代率是影响试块强度的首要因素,其次为水灰比、外加剂掺量和水泥含量。(本文来源于《中外建筑》期刊2018年12期)

苏利全,王锋,段文杰[6](2018)在《正交试验法在再生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碎砖为主的建筑垃圾与陶粒制备再生轻骨料混凝土,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再生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研究,研究了水胶比,粉煤灰掺量、砂率,再生骨料掺量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强质比,坍落扩展度的影响规律及显着性。通过对试验结果分析,结果表明水胶比对混凝土的28d强度影响最大,其次粉煤灰掺量,再生骨料取代率,砂率的影响较小。对于扩展度的影响因素从大到小排序依次是:粉煤灰的掺量、水胶比、砂率、再生骨料的取代率。当粉煤灰的掺量30%左右,再生轻骨料混凝土的扩展度最高,和易性较好,混凝土的28d强度最高。碎砖颗粒的掺量40%的时候,使得混凝土的强度达到最高。(本文来源于《粉煤灰综合利用》期刊2018年02期)

李金璞,李蕾,林森,王阳军,先逸[7](2018)在《C30预拌掺合料再生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正交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再生混凝土在新疆地区的推广使用,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新疆地区再生粗骨料混凝土进行16组试验,运用极差分析法,讨论水灰比、再生粗骨料取代率,锂渣掺量对再生混凝土工作性能及立方体抗压性能影响,并采用功效系数法进行多指标正交分析,为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根据试验数据调整用水量,在此基础得到基于正交试验的C30预拌再生混凝土配合比。(本文来源于《广东建材》期刊2018年04期)

蒋复量,张帅,李向阳,洪昌寿,黎明[8](2018)在《基于正交设计的类铀矿岩相似材料配合比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深入研究深部铀矿岩氡析出机理,依据相似模型试验原理,设计了水灰比、砂胶比、微硅粉含量和精铁粉含量的4因素3水平正交设计方案,共设计了9组材料配比方案,得到了27个试样的相关物理力学参数,其中饱和密度均值为2.34 g/cm~3,单轴抗压强度均值为54.12 MPa,弹性模量均值为2.00×10~4MPa,泊松比均值为0.19,镭含量均值为1.70 Bq/g;并采用极差分析方法分析了各因素对相似材料物理力学参数影响的敏感性;最后通过MATLAB对试验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项物理力学参数基本满足花岗岩型铀矿岩相似材料模型试验的要求,最终得到优化配合比为:水灰比0.3、砂胶比1.18、微硅粉占水泥质量0.14%、精铁粉占水泥质量0.24%,并采用该优化配合比进行了试验验证。该分析结果可为研究深部铀矿岩氡析出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矿冶工程》期刊2018年02期)

章东方[9](2018)在《基于正交试验的双块式轨枕道床板配合比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高速铁路上双块式轨枕道床板配合比进行设计,对配合比设计中涉及的水胶比、掺合料掺量和砂率等主要因子的影响作用使用极差分析,并对影响因子排序,寻求适宜的配合比组合,再对选定的配合比组合适当考核修正,确立既符合标准规范和设计要求,又满足施工便捷和经济性能的更优组合。(本文来源于《江西建材》期刊2018年05期)

伍松云,桑正辉,梁巧,杨婕雯[10](2018)在《基于正交试验方法的生态多孔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正交试验法,开展生态多孔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研究。试验结果通过极差分析与方差分析法综合各因素试验指标得出:骨料粒径、胶凝材料用量和水胶比对28d抗压强度影响不显着;骨料粒径、胶凝材料用量和水胶比对有效孔隙率有显着影响;水胶比0.30、胶凝材料用量260 kg/m~3、骨料粒径19~26.5 mm时生态多孔混凝土可获得最佳配合比。试验结果对生态多孔混凝土的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正交配合比试验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正交试验设计了9组不同配合比的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通过直拉与弯拉试验,研究了水胶比、粉煤灰掺量、纤维体积掺量对极限拉应力、拉应变、弯拉应力和跨中挠度的影响。结果表明:PVA纤维明显提高了UHTCC的抗拉性能及抗弯性能;纤维体积掺量对7 d极限拉应变和28 d极限拉应力、拉应变均有显着影响,极限拉应力、拉应变总体上随着纤维体积掺量的增大而增大,水胶比对7 d极限拉应变影响显着,粉煤灰掺量对极限拉应力、拉应变的影响较小;水胶比和纤维体积掺量对7 d极限弯拉应力均有显着影响,粉煤灰掺量和纤维体积掺量对28 d极限弯拉应力有显着影响,水胶比和纤维体积掺量对7 d极限跨中挠度影响极其显着,对28 d极限跨中挠度有一定影响;通过综合分析确定了既保证强度又具有高延性的UHTCC的最优配合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正交配合比试验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1].吴善圳.浅谈正交试验法面层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J].福建建材.2019

[2].高楠,高杰,胡鑫磊,徐茜茜,孙仁娟.基于正交试验的UHTCC配合比设计[J].混凝土.2019

[3].赵向东.基于正交试验优化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J].工程建设.2019

[4].周世康,谢生华,康梦安.基于正交试验的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5].高琦,柳炎,李福安,黄靓,高畅.基于正交试验的砖混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J].中外建筑.2018

[6].苏利全,王锋,段文杰.正交试验法在再生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应用[J].粉煤灰综合利用.2018

[7].李金璞,李蕾,林森,王阳军,先逸.C30预拌掺合料再生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正交试验研究[J].广东建材.2018

[8].蒋复量,张帅,李向阳,洪昌寿,黎明.基于正交设计的类铀矿岩相似材料配合比试验研究[J].矿冶工程.2018

[9].章东方.基于正交试验的双块式轨枕道床板配合比设计[J].江西建材.2018

[10].伍松云,桑正辉,梁巧,杨婕雯.基于正交试验方法的生态多孔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标签:;  ;  ;  ;  

正交配合比试验设计论文-吴善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