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干预论文-胡新亚,周志慧,祝梦婷,陈菊娣

艾滋病干预论文-胡新亚,周志慧,祝梦婷,陈菊娣

导读:本文包含了艾滋病干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艾滋病,生活质量,幸福PERMA,焦虑

艾滋病干预论文文献综述

胡新亚,周志慧,祝梦婷,陈菊娣[1](2019)在《幸福PERMA干预法在艾滋病住院病人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幸福PERMA干预法在艾滋病住院病人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艾滋病住院病人56例为对照组,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艾滋病住院病人56例为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幸福PERMA干预法。对比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生活质量、不良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艾滋病住院病人行幸福PERMA干预可有效提升其生活质量,改善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本文来源于《循证护理》期刊2019年11期)

钟利民,黄月珍,杨柳庭[2](2019)在《艾滋病流行控制中社区预防干预的应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艾滋病流行控制中社区预防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90例娱乐场所高危人群纳入本次研究,对其实施针对性的社区预防干预措施,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比较干预前后高危人群对艾滋病的主动咨询检测情况、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情况以及对艾滋病健康知识的了解情况。结果预防干预前,高危人群对艾滋病的主动咨询检测率为13.33%、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率为63.33%,对艾滋病健康知识的了解率为38.89%;预防干预半年后,高危人群对艾滋病的主动咨询检测率为61.11%、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率为28.89%,对艾滋病健康知识的了解率为89.89%,差异具有统计显着性(P<0.05)。结论针对性的社区预防干预措施能调动娱乐场所高危人群主动咨询检测艾滋病,减少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提高对艾滋病健康知识的了解,对于控制及预防艾滋病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智慧健康》期刊2019年32期)

王娟阳,李爱玲,郝红梅[3](2019)在《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延续性护理干预在艾滋病合并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CBT)联合延续性护理干预在艾滋病合并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收治的94例艾滋病合并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CBT联合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认知优良率、患者满意度[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认知优良率和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CBT联合延续性护理干预应用于艾滋病合并丙型肝炎患者,能增加患者认知度,缓解负性情绪,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本文来源于《齐鲁护理杂志》期刊2019年21期)

陈凯梅[4](2019)在《观察艾滋病高危人群干预性防治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艾滋病高危人群干预性防治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 104例艾滋病高危人员,对其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措施,观察比较干预前后该人群艾滋病预防措施应用情况以及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干预后, 104例艾滋病高危人员中无商业性行为、避孕套正确使用、无危险血液暴露行为、参与艾滋病宣传讲座占比分别为88.46%、92.31%、100.00%、58.65%,均低于干预前的28.85%、21.15%、31.73%、18.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104例艾滋病高危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评分(69.31±2.7)分高于干预前的(33.38±3.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艾滋病高危人群实行健康教育干预能有效提高其预防措施执行率与艾滋病了解程度,健康教育所得效果更佳,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医药》期刊2019年30期)

徐子良,闫红梅,宋洋,赫广春,李名杰[5](2019)在《政府购买社会组织艾滋病干预服务互联网+动态跟踪绩效管理体系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总结既往有效工作模式,为加强中国政府购买社会组织艾滋病干预服务绩效管理提供借鉴。方法总结分析黑龙江省在MSM人群干预项目管理中探索运行的"互联网+动态跟踪绩效管理体系"组成、内涵和优势,并比较关键措施应用效果。结果体系组成及内涵:(1)网络平台。用来在知情、保密前提下录入、验证、存储和实时查看HIV受检者手机号、检测结果和相关统计信息。由"检测登记与结果查询系统"和"康同网络管理系统"组成。检测登记以手机号为唯一身份标识。(2)互联网+管理体系。以网络平台内登记的HIV受检者手机号为基础,采取以保证HIV检测真实性、资金支出安全性和扩大HIV检测为核心的系列管理措施。该体系的应用显着提高了HIV检测新发现阳性的效率和新发现阳性人数占当年全省新报告艾滋病病例总数的比例,并扩大了检测范围。结论该体系实现了多管理层级齐抓共管、直达HIV受检者、实时动态、全覆盖、全过程、全周期的跟踪绩效监管,取得实效,对中国进一步加强政府购买社会组织艾滋病干预检测服务绩效管理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期刊2019年05期)

邓川芬,周平,兰永会,杨竹[6](2019)在《艾滋病单阳家庭综合干预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对艾滋病单阳家庭行综合干预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219例单阳家庭进行基线调查,采取心理护理基础上作随访干预管理,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和SDS(抑郁自评量表)及自制问卷调查比较干预前后差异,分析终期干预管理效果。结果终期检测随访干预管理群体,有两例配偶转阳。心理干预后抑郁、焦虑明显减轻。在女性安全套使用率;女性、(18~40)年龄段、初中以上文化、其他职业的配偶告知率;其他职业抗病毒治疗依从性指标干预前后无差异(P> 0.05),其余指标P <0.05或<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干预是预防和减少艾滋病在单阳家庭配偶间传播的有效管理措施。(本文来源于《皮肤病与性病》期刊2019年05期)

边东丽[7](2019)在《艾滋病患者抑郁和焦虑实施个体化心理干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艾滋病患者抑郁和焦虑实施个体化心理干预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68例艾滋病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参照组(n=34)与观察组(n=34),参照组患者仅接受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SAS(焦虑评分)、SDS(抑郁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显着低于参照组患者(P <0.05),产生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艾滋病患者行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延缓疾病发展进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9年29期)

赵有清[8](2019)在《影响艾滋病(AIDS)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及干预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了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的定义,影响因素,提高服药依从性的干预措施。通过干预艾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提高生活质量降低AIDS发病率和死亡率。(本文来源于《心理月刊》期刊2019年19期)

王雏凤[9](2019)在《冰山理论的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负性情绪及自我效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基于冰山理论的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负面情绪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接收的74例艾滋病患者分为两组,甲组采用常规护理,乙组在甲组的护理基础上基于冰山理论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前焦虑、抑郁评分、自我效能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乙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甲组,自我效能评分与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甲组(P <0.05)。结论艾滋病患者以冰山理论为基础,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的自我效能,并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本文来源于《首都食品与医药》期刊2019年20期)

塔敏[10](2019)在《心理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艾滋病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后的免疫功能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56例艾滋病患者为研究案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8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28例,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值均明显偏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值明显偏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艾滋病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值,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有利于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9年28期)

艾滋病干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艾滋病流行控制中社区预防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90例娱乐场所高危人群纳入本次研究,对其实施针对性的社区预防干预措施,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比较干预前后高危人群对艾滋病的主动咨询检测情况、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情况以及对艾滋病健康知识的了解情况。结果预防干预前,高危人群对艾滋病的主动咨询检测率为13.33%、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率为63.33%,对艾滋病健康知识的了解率为38.89%;预防干预半年后,高危人群对艾滋病的主动咨询检测率为61.11%、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率为28.89%,对艾滋病健康知识的了解率为89.89%,差异具有统计显着性(P<0.05)。结论针对性的社区预防干预措施能调动娱乐场所高危人群主动咨询检测艾滋病,减少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提高对艾滋病健康知识的了解,对于控制及预防艾滋病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艾滋病干预论文参考文献

[1].胡新亚,周志慧,祝梦婷,陈菊娣.幸福PERMA干预法在艾滋病住院病人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循证护理.2019

[2].钟利民,黄月珍,杨柳庭.艾滋病流行控制中社区预防干预的应用分析[J].智慧健康.2019

[3].王娟阳,李爱玲,郝红梅.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延续性护理干预在艾滋病合并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9

[4].陈凯梅.观察艾滋病高危人群干预性防治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9

[5].徐子良,闫红梅,宋洋,赫广春,李名杰.政府购买社会组织艾滋病干预服务互联网+动态跟踪绩效管理体系探索[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9

[6].邓川芬,周平,兰永会,杨竹.艾滋病单阳家庭综合干预效果分析[J].皮肤病与性病.2019

[7].边东丽.艾滋病患者抑郁和焦虑实施个体化心理干预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9

[8].赵有清.影响艾滋病(AIDS)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及干预措施[J].心理月刊.2019

[9].王雏凤.冰山理论的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负性情绪及自我效能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

[10].塔敏.心理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9

标签:;  ;  ;  ;  

艾滋病干预论文-胡新亚,周志慧,祝梦婷,陈菊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