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意识论文-市社科联课题组

哲学意识论文-市社科联课题组

导读:本文包含了哲学意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意识形态建设,社会科学工作者,社会主要矛盾,人民群众,习近平,领导干部,最后一公里,理论修养,党员干部,社会科学理论

哲学意识论文文献综述

市社科联课题组[1](2019)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使命担当(下)》一文中研究指出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普及,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深入群众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只有深入群众、深入人心,才能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行动指南,凝聚起奋斗力量。要牢记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本文来源于《鞍山日报》期刊2019-11-18)

郭英楠[2](2019)在《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观的构建及哲学思想的成熟——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5年至1846年耗费大量心血合作的。作为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着作,它首次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为无产阶级的解放运动提供了理论指导。其中科学的历史观的建立,既使得马克思恩格斯探究社会和经济规律有了哲学支撑,又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通过分析唯物史观构建的逻辑前提、基本、核心以及方向,不仅可以认识和深化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还可以加强新时代背景下的意识形态,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并且加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张栋[3](2019)在《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哲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进入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西方敌对势力加剧对华意识形态渗透,国内错误思潮沉渣泛起,移动媒体时代也对意识形态工作带来新考验。意识形态作为阶级统治的思想工具,向来都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做好广大无产阶级利益的维护工作,这是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此外,还需要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工作;需要共产党人带头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需要做好移动媒监管与引导工作;需要培育并维护一支专业的意识形态工作者队伍。(本文来源于《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李宝刚,赵继龙[4](2019)在《问题意识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逻辑》一文中研究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问题意识则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为依据,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自觉的问题意识,真正在立足实践和深入群众中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时代发展需要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树立问题意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的应有之义。以问题为导向是新时代治国理政的逻辑起点,必须做到:实事求是,培养问题意识;立足实践,深入人民群众;科学分析,有效解决问题。(本文来源于《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朱春艳,赖诗奇[5](2019)在《马克思《博士论文》中“自我意识”概念的德国古典哲学基础及其超越》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分析马克思《博士论文》中"自我意识"概念的德国古典哲学基础出发,探寻这一概念对德国古典哲学的超越之处。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扬弃了"自我意识"的形而上传统,赋予了其以现实性特征,并提出了"哲学的世界化就是世界的哲学化"这一命题。《博士论文》中的"自我意识"概念展现了马克思对现实世界的关切和对时代问题的思考,既是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发展,也预示了此后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唯物主义转变。(本文来源于《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倪梁康[6](2019)在《意识作为哲学的问题和科学的课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人工智能研究疾速发展的今天,不仅意识哲学家和精神科学家始终在关注意识问题,而且物理学家、医学生物学家、心理学家、脑科学和神经学家等等,都带着不同的兴趣和目的而开始将科学研究的目光集中到"意识"问题上。将意识理解为主观体验,还是理解为信息,这两种理解影响着意识哲学(意识现象学)与意识科学(神经科学、脑科学、物理学)的基本发展。它们已经形成了各自的研究方法并得出各自的研究成果。从目前的情况看,它们不可能被还原为对方。这两种研究如何可能进行合作,是更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来源于《自然辩证法通讯》期刊2019年10期)

邱海燕,江峰[7](2019)在《商品意识泛化批判与人的本质复归——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深刻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意识泛化现象,人降低为"物",人的劳动能力商品化、人的价值市场化、人的价值评价尺度货币化,人从属于资本,越来越具有商品属性。马克思揭示出资本是商品意识泛化的根源,商品意识泛化的实质是人的本质异化。商品意识泛化抽离了人的本质,消解了人的主体性,要克服商品意识泛化,消除人的本质异化,实现人的本质复归,就必须消灭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消除绝对的贫穷的劳动和雇佣劳动的外在强制性。(本文来源于《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臧峰宇[8](2019)在《建构马克思政治哲学的问题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阐释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内在逻辑,并非将其装饰或转化为某种传统政治哲学,以使之具有政治哲学的"合法性",这种削足适履的研究无益于把握马克思思想的原貌。正如马克思在超越旧形而上学的同时规定了"新哲学"和"新世界观"一样,其政治哲学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政治哲学的"新政治哲学"。阐释马克思政治哲学应有一种问题意识,如何实现人类解放、如何建构"真正的共同体"、如何展开政治经济学批判以及如何理解公平正义问题,构成马克思政治哲学的主要问题域。从中理解马克思政治哲学的总体结构及其当代性,可以形成将马克思的思想建构为一种政治哲学的合理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邓晓芒[9](2019)在《也谈康德宗教哲学的问题意识和基本概念——回应谢文郁先生》一文中研究指出谢文郁先生在《康德宗教哲学的问题意识和基本概念》一文中对我的文章《论康德哲学对儒家伦理的救赎》提出了商榷:一是认为我对康德的主体理性主义和恩典之间的"张力"缺乏"问题意识";二是认为我没有注意到康德对"天生的"(angeboren)和"自然"(Natur)作了区别于日常含义的"正解",以至于产生了对康德的人的本性(自然)的"误读";叁是我未能看到康德的时间上最初的"原始禀赋"(Anlage)才是人的生存的"真正起点",因而误将人的"第二位"的自由本质冒充了第一位的原始禀赋,谢先生则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了康德的"性善质恶论"。我的回应为:(1)康德哲学中的上述所谓"张力"纯属子虚乌有,如果是指康德面对的当时德国意识形态中的张力,则我在20年前就已经有这种"问题意识"了;(2)康德对"自然"的超验理解只是针对人选择道德善恶的能力,并非泛指人的本性就只能是超验的,所以误读的是谢先生自己;(3)"原始禀赋"和"自然"一样,在康德那里都具有经验的和超验的双重含义,谢先生看不到这一点,也就无法理解康德的自由意志在超验彼岸中的根据,以及人性中的"根本恶"的真实所指;(4)最后,对谢先生引为文章的最重要根据的两段康德的文字,我对照德文原文以及英译文、李秋零中译文,分析出了谢先生的一系列严重误译,为谢先生误读康德找到了翻译上的根源。(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评价》期刊2019年03期)

潘玥斐[10](2019)在《哲学与科学协作推进意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意识的哲学研究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围绕相关问题,采访了专家学者。人类了解自己的重要前提当今时代,科学研究虽有许多成就,但是对人类意识的了解程度还不够深。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李恒威认为,意识就是在你进入无梦深睡或处于深度麻醉和昏迷(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08-23)

哲学意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5年至1846年耗费大量心血合作的。作为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着作,它首次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为无产阶级的解放运动提供了理论指导。其中科学的历史观的建立,既使得马克思恩格斯探究社会和经济规律有了哲学支撑,又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通过分析唯物史观构建的逻辑前提、基本、核心以及方向,不仅可以认识和深化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还可以加强新时代背景下的意识形态,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并且加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哲学意识论文参考文献

[1].市社科联课题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使命担当(下)[N].鞍山日报.2019

[2].郭英楠.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观的构建及哲学思想的成熟——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例[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9

[3].张栋.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哲学分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

[4].李宝刚,赵继龙.问题意识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逻辑[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9

[5].朱春艳,赖诗奇.马克思《博士论文》中“自我意识”概念的德国古典哲学基础及其超越[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6].倪梁康.意识作为哲学的问题和科学的课题[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9

[7].邱海燕,江峰.商品意识泛化批判与人的本质复归——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分析[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8].臧峰宇.建构马克思政治哲学的问题意识[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9

[9].邓晓芒.也谈康德宗教哲学的问题意识和基本概念——回应谢文郁先生[J].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9

[10].潘玥斐.哲学与科学协作推进意识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标签:;  ;  ;  ;  ;  ;  ;  ;  ;  ;  

哲学意识论文-市社科联课题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