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勤义山东省新泰市实验中学271200
当今,新课改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同行们都在与时俱进。教材观也在发生着较大的转变和完善。课本不再是教学的金科玉律,我们不能当“教教材”的教书匠,而要做会用教材、善用教材、巧用教材、研究教材、编写教材的研究型教师。
从教初中思想品德课二十多年的经验和体会使我认识到:教材虽然不是教学的全部内容,是可变的、发展的、开放的。但是,每一本教材都是专家团队顺应时代的需要,考虑到教师学生的实际,反复研讨斟酌,集体智慧的结晶。用好教材,使它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教师得到更多的帮助,学生得到更多的信息、能力得到最大的提升是我们做教师的职责,只有这样,才能把教材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总是在尝试不断顺应学生的具体要求,照顾每个教学班的实际情况,并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变着花”的使用教材。在使用中我力求大胆实践,及时反思,认真总结,并不断地向专家,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学习。一路走来,总结如下。
一、把教材“拓”着用
虽然现在的教学是分学科教学,但是各学科之间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绝不是孤立存在的。我们知道,所有的教育都最终指向一个目标,就是培养人,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高素质的人。思想品德学科在这一方面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任务。而且学科的教学内容更是具有广泛外延,所以它的教学绝不可能是“关起门来自己过”。例如,历史知识、地理知识能帮助学生认识国情;依托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古诗古文理解能力提高思想品德的审题、解题能力;借助数学坐标、数据图表的分析,体会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等。
比如,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学习中,涉及到地理学科中大量的知识。我就安排同学们课前准备相关的知识,如,我国的人口分布图,我国的资源分布图,我国的绿色覆盖的分布图等。了解我国东部和西部在地理资源上的差距,在人口生活风俗习惯上的不同等等。这样,课上同学们利于自己掌握知识,很轻松地理解到应把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与东部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优势结合起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等等。
二、把教材“合”着用
教材在使用中要进行大胆的整合。一节课内要根据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调整教材的顺序。单元的顺序也可以在教学的前后次序上调整。比如,八年级上册教材中“理解老师”这一单元我就放在了教师节前后进行,结合教师节我请学生当老师,备课,讲课,批改作业,使学生真正体会老师的角色和工作,真正地理解和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善于交友的学习内容我提到了开学最初,让同学们一进校园,一进班级就先体会到善交益友的积极意义,误交损友的消极影响,给学生在集体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以切实的指导和帮助。
三、把教材“挖”着用
我们在谈到备课时总是说:要深挖教材。这绝对不是一句套话。教材摆在面前读一遍和读三遍的收获绝对不一样,认真思考一遍和仔细梳理挖掘三遍也绝对不一样。教材内容深入浅出,但是结合自己学生的具体情况就要有不同的处理效果。
在讲到“创新”的相关内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时,什么是生产力?教材中没有给学生详细的介绍。但是为了能让学生深刻理解“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体会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这时候教师就要结合教材深挖内容,给学生做一个深入的讲解和剖析。
四、“不用教材”
再完美的教材也不可能饱含最新的信息,也不可能含有课堂上的突发问题。教材的经典和严谨不能抹杀它在信息上的滞后性。尤其是我们思想品德学科,学科资源具有很强的时效性,结合最新的时政,结合最新的社会事件,让学生分析讨论。这是源于教材且高于教材的知识更新和能力提升。
另外,学生的变化和需求是与时俱进的,在很多和学生息息相关的内容上,我们就要撇开教材,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中。比如,在交友内容的学习中,涉及到男女同学交往把握好一个度的问题时,我没有使用教材上的例子和说法,而是直接组织大家观看央视的专题节目《长大未成年》中未成年少女怀孕的专题报道,观看后让学生写出心得感受。这样抛开教材,给学生更加真实和直接的震撼和感受,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不用并不等于没用”。学生脱离教材的辩论、表演,不用教材的感想和反思,归根到底都是对教材理论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梅花香自苦寒来”。教材,犹如我们手中的利剑,只有剑法卓越才能更好地发挥利剑的作用。若要只是简单用于劈砍,就浪费利剑的价值了。用好教材,使教材充分发挥作用,是新时期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更是我们做教师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