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单向授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空间信号误差,星历误差,星钟误差
单向授时论文文献综述
李丹丹,许龙霞,李博,李孝辉[1](2017)在《空间信号误差对北斗单向授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北斗卫星广播星历是影响授时服务的主要误差源,分析它的精度是非常必要的。分析了空间信号误差的主要组成星历误差和星钟误差的计算方法,并阐述了计算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参考时间尺度不一致、坐标系不一致和卫星位置参考点不一致。以IGS分析中心GFZ提供的事后精密星历为参考,利用北斗卫星广播星历分析了空间信号误差对北斗单向授时的影响。结果表明,空间信号误差对北斗单向授时的影响随机波动在7 ns以内,由于不同北斗卫星对应的星钟误差中存在大小不等的系统误差,导致星钟误差对单向授时结果的影响大于星历误差。(本文来源于《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期刊2017年10期)
蔺玉亭,王晓芳[2](2017)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RDSS单向授时的周期性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备RDSS和RNSS两种授时模式,授时精度受到电波修正延迟误差、卫星星历误差、设备时延等因素影响。本文针对北斗RDSS单向授时的技术体制和误差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北斗RDSS单向授时伪距观测模型,并给出了授时过程中主要误差项的定量评估结果。重点分析了北斗RDSS单向授时过程中所存在的规律性变化现象,通过观测实验对周期性变化的时域特性和频域特征进行了分析建模,结果表明在RDSS多个波束的定时结果中均存在显着的周日性变化特征,结合观测模型和实验结果对周期性变化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第八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S06原子钟与时频技术》期刊2017-05-23)
许龙霞,李孝辉,陈靖亚,李丹丹[3](2015)在《一种高精度GNSS单向授时方法实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基于GNSS的单向授时方法的最高授时精度在几十纳秒的水平,精度为纳秒级的授时方法仍为空白。因此,有纳秒级精度需求的用户只能通过卫星双向时间比对或共视时间传递的方式获得与标准时间的时差。使用这些方法所需的设备成本高,且受到实时性和用户数量的限制,只能用于少数用户间的时间同步。基于此,作者提出了一种基于共视原理的GNSS单向授时方法,该方法可以为用户提供3~5ns的授时精度,且不受时间以及用户服务数量的限制。针对该方法存在的用户远离基准站授时精度下降的问题,本文提出虚拟共视基准站技术来解决。针对中国的基准站分布,本文给出了最优的虚拟改正量生成算法,并为用户制定了虚拟共视基准站技术的使用原则。分布在全国29个地点的用户试验结果表明,虚拟共视基准站技术的应用可以进一步改正单向授时中至少80%的星历和电离层延迟误差,可以将星历和电离层延迟误差对共视授时新方法的影响控制在2ns以内。成功解决了新方法随着用户与基准站的距离增加授时精度下降的问题,保证了共视授时新方法3~5ns的授时精度。(本文来源于《第六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S04原子钟技术与时频系统》期刊2015-05-13)
张继海,袁海波,广伟,李玮[4](2015)在《叁频伪距组合在北斗单向授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北斗导航系统的建设和发展以及多个频率的逐渐应用,北斗导航系统开始逐步向全球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本文利用国家授时中心时频基准实验室的北斗测量型接收机采集的数据,开展了北斗叁频伪距组合在北斗单向授时的应用研究。文中首先介绍了北斗单向授时的原理;并分析了在单向授时中,误差影响较大的电离层延迟的叁频一阶修正和叁频二阶修正算法以及观测噪声的影响,同时对两种修正方法进行了比较。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叁频伪距组合在单星和多星单向授时中的解算结果,以及与无电离层双频伪距组合解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通过相关的数据解算表明,叁频伪距组合的北斗单向授时略优于双频无电离层组合的结果,其单向授时保持在100纳秒以内,频率稳定度达到10-13的量级。因此,基于北斗叁频伪距组合的方法可以用于高精度的时间传递与授时服务。(本文来源于《第六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S04原子钟技术与时频系统》期刊2015-05-13)
杨帆,袁海波,董绍武[5](2013)在《基于北斗监测型接收机和定制GPS时间传递接收机的单向授时精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授时服务是国计民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授时技术直接制约着用户所获得时间的精度。卫星授时作为一种高精度的授时手段,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本文结合北斗导航系统和GPS系统各自的特点详细阐述了卫星单向授时原理。利用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时频基准实验室北斗双频多通道监测型接收机接收的北斗卫星数据,以及定制GPS时间传递接收机输出的GPS共视文件,比较、分析了北斗单向授时和GPS单向授时精度,最后对北斗卫星单向授时性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北斗单向授时有良好的频率准确度和频率稳定度,其精度可满足大多数的授时需求。试验结果可为优化北斗单向授时功能提供重要的参考。(本文来源于《第四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S6 北斗/GNSS测试评估技术》期刊2013-05-15)
沙海,龚航,占建伟,张国柱,欧钢[6](2013)在《基于IGSO卫星的多普勒定位单向授时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导航战、城市或者室内环境中,可见卫星数目小于3颗,用户位置未知时,接收机无法完成授时等问题,并结合我国已有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和CAPS系统)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IGSO卫星的多普勒定位单向授时方法。该方法通过测量卫星信号的多普勒频移,采用积分多普勒计数计算用户位置,完成单向授时功能。分析结果表明,使用3颗IGSO卫星搭载透明转发器载荷,可使我国领土范围内的定位授时可用性基本达到100%;静态观测用户,长期测量定位精度可达3m以内,授时精度误差小于100ns。由于该方法最少只需观测1颗IGSO卫星信号,这为导航战背景及微弱信号环境下的定位授时服务,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法。(本文来源于《国防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02期)
唐洪,单庆晓,何琴[7](2011)在《基于NCO的GEO卫星单向授时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一种采用NCO技术实现北斗单向授时接收机的方法。在基于FPGA+DSP的GEO卫星单向授时接收样机的基础上,通过比较本地NCO产生的秒脉冲与本地FPGA中恢复出的时标信号的相位间隔,再将该相位间隔值与DSP计算出的时标传递总延时进行累加,取其结果送入PI调节器,其输出作为NCO频率控制字的调整量,调整本地产生的秒脉冲的相位,使之与中心站发送时标相位对齐,完成秒脉冲合成。(本文来源于《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期刊2011-05-18)
何琴,单庆晓,唐洪[8](2011)在《北斗一代单向授时接收机中时延容错研究与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单向授时接收机原理为基础,建立了电波时延、上行时延、卫星位置、下行时延和NCO产生本地钟的时延模型,并进行分析,为短时干扰下时延的容错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从而提高了接收机的抗干扰性。(本文来源于《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期刊2011-05-18)
陈军[9](2010)在《GPS接收机单向授时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时间作为一个基本物理量,其产生由来已久。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对时间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且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以及许多工程应用也都对时间的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全球定位系统的逐步建立,使得利用卫星上的高精度原子钟来获取高精度的时间成为可能。本文正是基于这一理论来研究利用GPS接收机来实现授时,从而获得高精度的时间。另外随着我国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系统的建立,研究GPS接收机的授时原理和机制也为我国的导航系统授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利用GPS接收机定时的原理和方法、误差模型的建立以及授时算法等相关问题。首先介绍了授时的发展与现状,指出了授时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了目前国内外授时的研究现状;进一步明确了授时算法研究的必要性。定时是下一步进行授时的基础和关键。在研究授时算法之前,介绍了定时的原理和模型,然后分析了影响定时的误差源,并对各类误差源建立了相应的改正模型或减小该类误差源的方法。针对GPS接收机授时的特点,介绍了接收机授时的一些理论,包括秒脉冲的定义和它的一些基本特性以及在GPS接收机授时中的应用。另外,鉴于在研究GPS接收机授时算法时需要用到钟差数据,之后介绍了IGS提供的钟差数据的格式。论文研究了由GPS钟差数据构成的一组钟差时间序列进行建模分析,从而来达到预报下一历元钟差的目的。采用了正交多项式模型、AR模型和Kalman滤波模型叁种预报模型,分别描述了各种模型的理论并对其模型的建立以及相关系数的确定一一作了推导,接着利用IGS提供的钟差数据对模型分别进行了检验,比较了各种模型之间的区别以及适用的范围。论文最后针对Kalman滤波在单星授时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根据IGS提供的已知测站的星历数据来直接计算钟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就计算的钟差数据针对Kalman滤波单星授时进行相关的分析和研究。最后,简要地总结了本文所做的工作,并对下一步的工作做了展望。(本文来源于《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10-04-01)
陈军,李建文,张成军,刘晓刚[10](2010)在《白噪声Kalman滤波模型在GPS单向授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高精度的星载原子钟使得授时的精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针对GPS授时过程中接收机受到各种噪声的影响,利用Kalman滤波原理,建立状态方程和观测方程,对噪声进行分类并加以讨论。运用Kalman滤波原理对接收机钟差数据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Kalman滤波可提高GPS单向授时精度。(本文来源于《海洋测绘》期刊2010年01期)
单向授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备RDSS和RNSS两种授时模式,授时精度受到电波修正延迟误差、卫星星历误差、设备时延等因素影响。本文针对北斗RDSS单向授时的技术体制和误差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北斗RDSS单向授时伪距观测模型,并给出了授时过程中主要误差项的定量评估结果。重点分析了北斗RDSS单向授时过程中所存在的规律性变化现象,通过观测实验对周期性变化的时域特性和频域特征进行了分析建模,结果表明在RDSS多个波束的定时结果中均存在显着的周日性变化特征,结合观测模型和实验结果对周期性变化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单向授时论文参考文献
[1].李丹丹,许龙霞,李博,李孝辉.空间信号误差对北斗单向授时的影响[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7
[2].蔺玉亭,王晓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RDSS单向授时的周期性效应分析[C].第八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S06原子钟与时频技术.2017
[3].许龙霞,李孝辉,陈靖亚,李丹丹.一种高精度GNSS单向授时方法实现研究[C].第六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S04原子钟技术与时频系统.2015
[4].张继海,袁海波,广伟,李玮.叁频伪距组合在北斗单向授时中的应用[C].第六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S04原子钟技术与时频系统.2015
[5].杨帆,袁海波,董绍武.基于北斗监测型接收机和定制GPS时间传递接收机的单向授时精度分析[C].第四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S6北斗/GNSS测试评估技术.2013
[6].沙海,龚航,占建伟,张国柱,欧钢.基于IGSO卫星的多普勒定位单向授时方法研究[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13
[7].唐洪,单庆晓,何琴.基于NCO的GEO卫星单向授时技术研究[C].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2011
[8].何琴,单庆晓,唐洪.北斗一代单向授时接收机中时延容错研究与算法[C].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2011
[9].陈军.GPS接收机单向授时算法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
[10].陈军,李建文,张成军,刘晓刚.白噪声Kalman滤波模型在GPS单向授时中的应用[J].海洋测绘.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