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肾论文-王锁刚,马继伟,刘浩飞,张翥

移植肾论文-王锁刚,马继伟,刘浩飞,张翥

导读:本文包含了移植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慢性移植肾损伤,辨证论治,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

移植肾论文文献综述

王锁刚,马继伟,刘浩飞,张翥[1](2019)在《张翥辨治慢性移植肾损伤经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张翥教授认为,慢性移植肾损伤多为虚实夹杂之证,以肾虚为本,瘀血、浊毒为标,而瘀毒阻络贯穿病变的始终。本病的病位在肾,旁及肝、脾、肺。张翥教授治疗慢性移植肾损伤,从"肾藏精、泄浊"的理论出发,着眼于肾气亏虚、瘀毒阻络的复杂病机特点,以益肾活血解毒为切入点,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脾肾阳虚证方用防己黄芪汤合金匮肾气丸加减;肝肾阴虚证方用杞菊地黄丸加减;脾虚湿阻证方用防己黄芪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脾虚血瘀证方用四君子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浊毒侵淫证方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瘀水互结证方用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加减。张翥教授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使用新型中药免疫抑制剂,如百令胶囊、雷公藤多苷片等,取效满意。(本文来源于《河南中医》期刊2019年12期)

付文学,何年安[2](2019)在《超声在移植肾术后并发症监测中的应用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超声是监测肾移植术后并发症的主要影像学方法,移植肾术后并发症的发现及其有效治疗多依赖于早期诊断。本文就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造影及超声弹性成像在肾移植术后并发症监测中的应用及进展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临床超声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刘桂芳[3](2019)在《7例移植肾动脉狭窄病人介入治疗围术期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单中心7例移植肾动脉狭窄(transplant renal arterystenosis,TRAS)病人经过介入治疗后情况的回顾性研究,探讨移植肾动脉狭窄病人介入治疗围术期护理。[方法]统计单中心近3年来182例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病人的临床表现、肾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资料。对出现TRAS症状前后尿量、血肌酐、血压、水肿程度等数据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此类病人围术期的护理要点和重要性。[结果]7例肾移植术后肾动脉狭窄的病人均接受了介入手术治疗,1例在接单纯球囊扩张的过程中出现血管破裂,4例单纯球囊扩张、2例支架植入均成功,经过介入治疗成功的6例病人中,术后均未发生血栓、出血、再狭窄等严重并发症。病人介入前少尿、血压居高不下(药物控制效果差)、体重增加、水肿、负荷量增加、肾功能减退、心理状态差等情况得到完全改善。[结论]良好的围术期护理是TRAS介入治疗成功后减少术后并发症、扭转术前不良临床表现的重要保障之一,对术后病人提高生活质量起到关键作用。(本文来源于《全科护理》期刊2019年29期)

朱亚香,赵帅林,杨关印,高宝山[4](2019)在《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生物学标记物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早期预测、发现和治疗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对于改善移植肾存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的监测方法均具有局限性,限制了其广泛应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部分生物学标记物与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密切相关。本文分别总结了移植前生物学标记物如可溶性CD30 (sCD30)、C-X-C趋化因子配体9(CXCL9)和C-X-C趋化因子配体10 (CXCL10)等与移植肾排斥反应的相关性,同时对于移植后生物学标记物,从蛋白质组学方面阐述连接蛋白(TTN)、脂多糖结合蛋白(LBP)等一系列分子在移植肾排斥反应背景下的变化,并在基因组学研究方面阐述器官移植临床试验-04 (CTOT-04)研究中用以甄别及监测急性排斥反应的干扰素诱导蛋白10 (CXCL10)mRNA等基因信号与排斥反应的相关性,分析干扰素诱导蛋白9 (IP-9)mRNA对于急性排斥的预测价值。本文分析miR-210、miR-223和miRNA 10a等与排斥反应的相关性,介绍美国国立卫生院儿童肾移植中应用或撤除激素抑制免疫系统的研究01 (SNS01)研究中基因集DUSP1、PBEF1、PSEN1、MAPK9和NKTR在鉴别移植物急性排斥中的作用,阐述kSORT联合IFNγELISPOT检测以及tCRM评分模型在预测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价值及TruGraf在监测急性排斥反应中的意义。现就近年来与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相关的生物学标记物的研究进行综述,为及时诊断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评估抗排斥治疗效果提供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吴珊,于金宇,傅耀文[5](2019)在《Banff-2017移植肾病理分类方案修订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第14届移植病理Banff会议2017年3月27—31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来自23个国家的479名专家参会,会议内容发表于2018年1月美国移植杂志(Am J Transplant)[1]。本次会议:(1)对肾移植排斥病理诊断有新修订;(2)继续按2015年Banff会议规划探讨有可能纳入Banff分类方案的"分子诊断"[2],包括在抗体介导排斥反应的诊断中,潜在"抗供体特异性抗体(donor(本文来源于《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陈丽华,张雪宁,沈文[6](2019)在《fMRI评价移植肾功能异常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肾移植术后及时准确地评价移植肾功能受损至关重要,并发症的早期准确鉴别有助于及时干预及治疗,从而进一步提高移植肾的长期存活率。目前多种扩散成像、血氧水平依赖成像(BOLD)、动脉自旋标记(ASL)等功能MRI技术已用于评价移植肾功能,可以从肾脏水分子扩散、血氧水平及血流灌注微观角度等方面对肾功能进行评估。就多种功能MRI技术对移植肾功能的评价、肾移植术后并发症的鉴别作一综述,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及思路。(本文来源于《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文吉秋[7](2019)在《慢性移植肾功能不全诊疗技术规范(2019版)》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进一步规范慢性移植肾功能不全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学专家从慢性移植肾功能不全的诊断思路和治疗原则、移植肾复发肾小球疾病、钙神经蛋白抑制剂(CNI)肾损伤等方面,制订本规范。(本文来源于《器官移植》期刊2019年05期)

武政华,王振兴[8](2019)在《肾移植术后早期移植肾积水的诊治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移植肾输尿管梗阻在肾移植术后的发生率约为2%~10%,其在肾移植术后早期发病率更高~([1,2]),梗阻最常见的部位是远端输尿管及输尿管膀胱连接处[3]。及时诊断和治疗是防止移植物丢失的重要措施。1资料及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自2011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肾移植术后1至6月内经B超、CT或磁共振尿路造影(MRU)确诊的移植肾积水患者,分析收集其移植术中输尿管(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与临床》期刊2019年16期)

戚若晨,朱冬,戚贵生,王继纳[9](2019)在《肾移植术后早期移植肾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总结肾移植术后早期发生移植肾动脉狭窄(TRAS)受者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8月31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移植术后并发TRAS的16例受者(TRAS组)临床资料,并选取同期16例未发生TRAS的肾移植受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组受者介入治疗前年龄、等待移植时间、血清肌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收缩压/舒张压、移植肾动脉峰值流速(PSV)和段间动脉阻力指数(RI),以及TRAS组治疗后与TRAS组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血清肌酐、eGFR、收缩压/舒张压、移植肾动脉PSV、段间动脉RI的差异。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受者性别、供肾来源、透析方式、供肾侧别、供肾动脉吻合方式及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发生情况;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组受者移植前糖尿病、高血压和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情况。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TRAS组受者中13例行球囊扩张,2例置入球扩支架。随访至2018年8月31日,期间除1例受者因慢性排斥反应行移植肾切除术外,余15例受者移植肾功能均稳定。两组受者年龄、性别、移植前糖尿病、移植前高血压、等待移植时间、供肾来源、透析方式、供肾侧别、供肾动脉吻合方式、移植前血清肌酐、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及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介入治疗前,TRAS组受者平均血清肌酐、收缩压及移植肾动脉PSV分别为(5.6±3.5)mg/dL、(144±9)mmHg(1 mmHg=0.133 kPa,下同)和(3.4±1.6)m/s,均高于对照组[(1.9±0.8)mg/dL、(130±19)mmHg和(1.3±0.5)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4、2.35和4.73,P均<0.05);TRAS组受者平均eGFR和段间动脉RI分别为(18±15)mL/min和0.5±0.1,均低于对照组[(49±20)mL/min和0.6±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84和-3.88,P均<0.05)。介入治疗后,TRAS组受者平均血清肌酐、收缩压、舒张压和移植肾动脉PSV分别为(3.2±1.5)mg/dL、(128±16)mmHg、(76±8)mmHg和(2.0±1.0)m/s,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63、4.40、3.72和3.03,P均<0.05),但平均血清肌酐高于仍高于对照组[(1.5±0.5)mg/d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3,P<0.05)。TRAS组受者平均eGFR和段间动脉RI分别为(26±13)mL/min和0.6±0.1,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65和-3.25,P均<0.05);但平均eGFR仍低于对照组[(58±17)m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5,P<0.05)。结论对于肾移植术后怀疑发生TRAS的受者应先进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然后再根据血管动脉造影进行确诊。介入治疗可有效改善TRAS受者移植肾功能。(本文来源于《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期刊2019年03期)

李泉源,严礼琴,郭小军[10](2019)在《细胞间黏附因子-1和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的表达在移植肾排斥反应中的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移植肾排斥反应的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与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病理学特点。方法移植肾病人20例,根据移植肾术后排异情况分为正常组和排异组,每组各10例,记录不同肾组织的ICAM-1与ESM-1和肾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正常组术后移植肾功能持续改善直至恢复正常水平,排异组在出现排斥后出现移植肾功能下降,两组术后1天、3天、7天与1个月的肌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肾组织的ICAM-1与ESM-1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0.0%和90.0%,排异组分别为10.0%和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移植肾排斥反应比较常见,ICAM-1与ESM-1病理学表达阳性率与排斥反应程度相关,与肾功能有一定的相关性。(本文来源于《临床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移植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超声是监测肾移植术后并发症的主要影像学方法,移植肾术后并发症的发现及其有效治疗多依赖于早期诊断。本文就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造影及超声弹性成像在肾移植术后并发症监测中的应用及进展进行综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移植肾论文参考文献

[1].王锁刚,马继伟,刘浩飞,张翥.张翥辨治慢性移植肾损伤经验[J].河南中医.2019

[2].付文学,何年安.超声在移植肾术后并发症监测中的应用进展[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9

[3].刘桂芳.7例移植肾动脉狭窄病人介入治疗围术期护理[J].全科护理.2019

[4].朱亚香,赵帅林,杨关印,高宝山.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生物学标记物的研究进展[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

[5].吴珊,于金宇,傅耀文.Banff-2017移植肾病理分类方案修订解读[J].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2019

[6].陈丽华,张雪宁,沈文.fMRI评价移植肾功能异常的研究进展[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9

[7].文吉秋.慢性移植肾功能不全诊疗技术规范(2019版)[J].器官移植.2019

[8].武政华,王振兴.肾移植术后早期移植肾积水的诊治体会[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

[9].戚若晨,朱冬,戚贵生,王继纳.肾移植术后早期移植肾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2019

[10].李泉源,严礼琴,郭小军.细胞间黏附因子-1和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的表达在移植肾排斥反应中的临床意义[J].临床外科杂志.2019

标签:;  ;  ;  ;  

移植肾论文-王锁刚,马继伟,刘浩飞,张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