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覆膜与露地春玉米氮肥效应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魏丽娜[1](2021)在《不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抗倒伏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文中指出黄土高原地区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水资源利用率低。近年来,玉米的种植密度也不断增加,导致玉米植株间的水养及空间竞争加剧,玉米茎秆细弱、根系生长不良,进而玉米倒伏程度加重。针对这个问题,本试验于2018-2019年两年以‘先玉335’作为供试品种在中国科学院长武黄土高原农业生态试验站连续进行了两季的春玉米田间试验,采取单因素试验设计,设置平地无覆盖(CK)、半膜平铺覆盖(M)、全膜双垄沟覆盖(RFM)三种处理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不同覆膜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倒伏特性以及对春玉米根系生长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表明:1、覆膜处理显着改善春玉米土壤水分状况,增加整个生育时期春玉米株高、叶面积指数和促进植株干物质积累。RFM对株高的改善最为明显;两季的叶面积指数趋势均为RFM>M>CK;地膜覆盖各个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都高于平地无覆盖处理,RFM处理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效果更为显着。2、覆膜处理显着增加了玉米茎秆的3-5茎长、茎粗和茎节干重。2018-2019年RFM的平均节间粗较CK高出11.7%、较M高出8.5%;RFM的平均茎长与CK和M相比分别高出9.2%-19.5%、3.7%-8.5%;与CK相比,RFM和M处理的第三节茎节干重和单位茎节干重增加;覆膜处理的茎节干重和单位茎节干重均高于平地无覆盖。3、覆膜处理显着增加了茎秆的力学强度。两年中,各处理间的抗压强度、穿刺强度和弯折力均表现为RFM>M>CK。RFM处理对增加茎秆的力学强度效果更为显着;与CK相比,覆膜处理提高了茎秆中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含量。两年试验结果中,各处理间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均表现为RFM>M>CK。4、与平地无覆盖相比,覆膜处理有效促进了根系发育。与CK相比,覆膜处理增加了根系地下根层数,RFM处理和半M处理的地下根层数为8层,平地无覆盖处理有7层;地膜覆盖处理还显着的增加了根的生物量,其中RFM处理根干重最大,两年试验较CK平均增加了81.7%。覆膜处理的根表面积、根体积、根长与CK差异明显,RFM>M>CK。5、地膜覆盖提高春玉米有效穗数、穗粒数和百粒重,增产明显。两年中RFM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与M和CK相比平均高出4.87%和15.15%。覆膜处理增加了春玉米产量,有效提高了春玉米的穗粒数和百粒重,其中RFM处理的产量最高。两年中,RFM处理的产量分别较M和CK高出13.74%和59.94%因此,覆膜处理可以提高玉米茎秆抗倒伏能力,促进玉米根系发育,显着增加玉米产量。其中全膜双垄沟处理能够有效提高春玉米茎秆发育和根系生长,可以在黄土高原地区推广使用。
任冬雪[2](2020)在《冀西北寒旱区马铃薯田水分特征与节水生产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冀西北寒旱区为华北马铃薯的主产区,该地区气候冷凉,无霜期短,适宜马铃薯的生长。但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差,降水较少,春季干旱多风高额蒸发、夏秋降水极不稳定,导致作物出苗保苗难,产量水平低,水分是该区域限制马铃薯生产的主要因素。华北是全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为保护地下水资源,必需减少农业灌溉用水,而只在马铃薯生长的关键期限量补水。探究区域马铃薯田土壤水分时空运动特征以及不同供水情景下的马铃薯耗水效果,是采取和创新农艺措施保蓄农田土壤水分,提高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的关键。本研究于2018~2019年在河北农业大学张北实验站进行,选用露地滴灌和膜下滴灌两种灌溉方式,以露地旱作栽培方式为对照,设置覆膜旱作、膜下滴灌补22.5mm、膜下滴灌补45mm、露地滴灌补45mm、露地滴灌补67.5(57.5mm)五个处理,通过比较不同处理间农田土壤水热动态变化,以及马铃薯生长动态、产量、水分利用效果等,明确不同处理间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和利用效果,为半干旱区马铃薯田水分高效利用技术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马铃薯田主要供水层为0~80cm,块茎形成至膨大期为补水关键期覆膜旱作和补水处理与露地旱作对照的耗水量差异不显着,其土壤贮水变幅较露地旱作小。草甸栗钙土马铃薯田的主要供水层受降水年型影响,2018年0~40cm 土层是主要供水层,2019年0~80cm是主要供水层。2018年覆膜处理的耗水高峰在块茎形成期,露地处理的耗水高峰在块茎膨大期,2019年各处理的耗水高峰均在块茎形成期。块茎形成期为补水关键期。2.覆膜可提高农田土壤温度,补水降低农田土壤温度覆膜能明显提高生育前期、后期马铃薯田的土壤温度,对马铃薯生育中期影响较小;与露地旱作相比,覆膜可使农田土壤温度提高-0.12℃~3.14℃;露地补水后土壤温度较旱作降低0.01~4.20℃;膜下滴灌处理补水后与覆膜的土壤日均温无差异。3.覆膜和补水对马铃薯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覆膜旱作能明显地增加马铃薯整个生育期的叶面积指数,促进苗期的株高增长。覆膜旱作的叶面积指数较露地旱作提高1.13%~75.16%;株高在出苗期较露地旱作提高6.17%~35.43%,在块茎形成期以后,覆膜的株高始终低于露地旱作处理。补水明显增加马铃薯的株高、主茎粗、叶面积指数。2018年各处理补水后株高、主茎粗、叶面积指数较旱作分别增加0.18%~24.34%、-8.33%~19.28%、5.69%~128.05%。2019年前期降水较多,补水对植株生长无明显作用,株高、主茎粗和叶面积指数较旱作分别提高-3.60%~27.58%、-6.82%~21.23%和-14.64%~173.45%。4.覆膜和补水可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大薯率覆膜旱作较露地旱作增产13.71%~76.44%;露地补水和膜下补水较露地旱作增产38.07%~90.39%和28.34%~123.47%。覆膜和补水能增加马铃薯的大薯率,对商品薯的影响不明显,2018年覆膜旱作大薯率较露地旱作提高106.25%,露地补水和膜下补水大薯率较露地旱作增加138.02%~194.86%和186.60%~191.23%。2019年露地补水大薯率较露地旱作极显着增加7.45%~9.63%。若马铃薯块茎形成阶段遭遇干旱,覆膜和补水措施增产效果显着,若块茎形成期降水充沛,覆膜和补水措施增产幅度较小。5.覆膜和补水显着提高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覆膜旱作马铃薯的水分利用效率、降水生产效率较露地旱作极显着提高,分别达22.17%~83.33%、13.71%~76.46%。露地补水和膜下补水的水分利用效率较露地旱作提高27.73%~80.61%和27.97%~122.51%。补水处理之间的灌水利用率相比较,随着补水量的增加,灌水利用效率逐渐降低。4个处理的灌溉效益相比,膜下滴灌补22.5mm处理最高,膜下滴灌补45mm处理最低。综上所述,冀西北寒旱区草甸栗钙土马铃薯田的供水层受降水年型影响,主要为0~80cm 土层;覆膜马铃薯补水关键期为块茎形成期,露地马铃薯补水关键期为块茎膨大期。覆膜和补水均能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覆膜能提高马铃薯的降水生产效率;马铃薯的灌水利用效率随补水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4个补水处理相比,膜下滴灌补22.5mm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灌溉效益最高。在马铃薯块茎形成期,膜下补水22.5mm可成为冀西北寒旱区马铃薯田限量补水的最优补灌方案。
朱利叶[3](2020)在《河北平原不同种植制度及全田地膜覆盖小麦、玉米周年产量与资源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河北平原是我国地下水匮乏最严重的农业生产区,粮食生产与水资源高耗矛盾日益突显。与此同时,全球变暖而导致的暖干化现象日益加重,随着温度上升降雨量日趋降低。传统两熟种植获得高产稳产需要消耗大量水资源。为缓解水资源高耗压力,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维持较高产量,探寻新式种植模式至关重要。本研究比较分析了一年两熟、两年三熟与一年一熟在地膜覆盖与节水灌溉种植模式下,小麦-玉米产量形成、周年水、热资源利用效率、经济收益和对环境的影响,以期为河北平原减少地下水消耗和实现农业可持续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结果如下:在一个轮作周期四种种植模式下,总产量以一年两熟最高,两年三熟与一年一熟分别较一年两熟减产6.2%~26.9%和33.8%~47.5%。同一种植制度下,增加灌水量有利于产量提升;而在灌水条件下,覆膜增产优势高于露地,尤其是在玉米生产中。雨养种植冬小麦、春玉米容易受干旱影响而减产。生育前期遭受干旱,即使灌浆期降雨充足亦无法弥补穗粒数与有效穗数减少所造成的产量损失。通过对不同种植制度小麦、玉米耗水分析,改变种植制度、减少灌溉量、增加地膜覆盖均降低了灌溉用水。两年三熟与一年一熟减少小麦种植次数,周期内总耗水量显着低于一年两熟。相同制度下实施节水灌溉与地膜覆盖,轮作周期耗水量较常规种植在一年两熟、两年三熟与一年一熟下分别减少18.9%~28.8%、18.1%~27.4%、5.0%~17.9%,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升 8.8%~39.5%、14.7%~30.6%、2.8%~23.1%。覆膜节水灌溉模式下,冬小麦、春玉米生育期仅灌溉一次水,但地膜的蓄水保水能保证关键生育期有足够的水分使用,达到增产节水的目的。此外,通过地膜覆盖玉米收获后土壤水量得到有效保蓄,实现了“秋储春用”达到了“覆膜保墒”的效果。一年两熟露地常规种植,休耕期仅数天,周期有效积温累积量占全周期总积温量的97.7%。两年三熟与一年一熟周期内有效积温量的分别占总累积量的67.9%~72.4%、41.8%~46.2%。地膜覆盖与雨养种植缩短了小麦、玉米生育期,在干旱年份,雨养小麦生育期缩短9~14d,覆膜春玉米生育期缩短5~15d。而对于夏玉米而言,生育期长短一致,但地膜增加了夏玉米灌浆持续期。生育期的缩短减少了冬小麦、春玉米生育期内的有效积温,但增加了有效积温利用效率。雨养模式产量降低,其有效积温利用率低于灌水处理,而覆膜节水灌溉促进了产量提升,增加了有效积温利用效率,能充分利用周期内热量资源。地膜覆盖提高了小麦、玉米花前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累积。花后叶面积指数衰减、干物质累积与补灌有关。补灌增加可减缓LAI衰减,维持较高的相对叶绿素含量,增加叶片光合特性,促进花后干物质累积。花前营养器官干物质向籽粒转运受开花期干旱影响较大。在干旱年份,覆膜与露地雨养种植可促进小麦花前营养器官干物质向籽粒转移,而玉米在吐丝期间遭遇干旱影响,不利于花前营养器官干物质向籽粒转运。通过对经济收益进行分析,一年两熟覆膜与常规种植经济效益高于其他处理,而露地下雨养种植小麦产量降低导致其经济收益低于两年三熟(除覆膜雨养),一年一熟经济效益最低。与一年两熟和一年一熟相比,两年三熟植模式产投比最高。能值分析结果表明,一年两熟常规种植单位能量能值最高,所产生的环境负荷潜力率以一年一熟覆膜节水灌溉最高,能值可持续指数露地高于覆膜,且两年三熟露地种植最高。一个轮作周期结束一年两熟对环境影响高于两年三熟与一年一熟,分别增加26.6%~27.2%、53.4%~54.9%,其中一年两熟常规种植对环境的影响最高。基于以上内容,本文结论为在各种植制度中覆膜下节水灌溉与雨养旱作、露地雨养旱作均能减少耗水,增加水分利用效率。一年两熟和两年三熟有较高的产量优势与经济效益。通过增加地膜覆盖与减少灌溉来替代一年两熟常规种植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罗上轲[4](2020)在《覆膜方式与施氮量对土壤水分、温度和养分状况及玉米根系生长的影响》文中提出于2018-2019年在贵州威宁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不同覆膜方式(宽膜、窄膜覆盖)与施氮量(0 kg/hm2、80 kg/hm2、160 kg/hm2、240 kg/hm2、320 kg/hm2)对贵州春玉米土壤水分、温度及养分状况,玉米根系生长、干物质及养分积累、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明确贵州春玉米适宜的薄膜覆盖方式与施氮量,旨为该地区及类似生态区春玉米适宜覆膜方式及氮肥合理施用提供参考依据和指导。研究结果如下:1、在宽膜覆盖下,玉米苗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吐丝期和成熟期株间土壤含水量较窄膜覆盖分别高出1.76%、0.92%、1.17%、0.59%、0.80%,苗期、大喇叭口期、吐丝期和成熟期行间土壤含水量分别高出2.34%、0.88%、1.40%、2.24%。两年结果表明,宽膜覆盖土壤含水量均高于窄膜覆盖,整个生育期株间、行间土壤含水量分别平均高1.08%、1.35%。2、在春玉米苗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吐丝期和乳熟期宽膜覆盖0-25cm平均土壤温度均高于窄膜覆盖,株间高出0.05℃-0.67℃,行间高出0.35℃-4.17℃。在苗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和乳熟期期0-25cm株间、行间日变化平均土壤温度均在中午14点达到最大值,其次是晚上20点;在苗期株间、行间日变化平均土壤温度差值达到最大分别为0.54-0.80℃、2.75-5.50℃。3、在春玉米苗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和吐丝期宽膜覆盖0-20cm土壤全氮含量较窄膜覆盖高出3.98%-19.28%;在苗期、拔节期和吐丝期宽膜覆盖20-40cm土壤全氮含量均比窄膜覆盖高出7.04%、16.43%、1.61%。苗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吐丝期和成熟期宽膜覆盖处理0-20cm土壤碱解氮含量较窄膜覆盖处理高出9.11%-21.69%。在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和吐丝期20-40cm土壤碱解氮含量均表现为宽膜覆盖处理>窄膜覆盖处理,分别高出7.04%、23.89%、9.52%。4、覆膜方式与施氮量及其互作对春玉米根系形态特征指标影响显着。宽膜覆盖玉米总根长、根长密度、根表面积、根体积、根直径、根尖数和根分枝数等均显着高于窄膜覆盖,分别高出19.16%、17.55%、19.20%、8.21%、17.37%、15.11%,表明宽膜覆盖可促进玉米根系生长。在宽膜覆盖下施氮量为240kg/hm2时,玉米根系形态特征指标均达到最大。5、覆膜方式与施氮量及其互作对春玉米地上部干物质、氮素积累影响显着。宽膜覆盖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转运量、转运率、干物质转运对籽粒干物质积累贡献率比窄膜覆盖分别高出19.50%、54.81%、3.18%、5.65%;地上部氮素积累量、转运量、转运率、氮素转运对籽粒氮素积累贡献率、偏生产力均优于窄膜覆盖,分别高出32.35%、40.50%、1.81%、9.19%、16.17。在宽膜覆盖下施氮量为240kg/hm2时,地上部干物质、氮素积累量最大且差异显着。6、覆膜方式和施氮量显着影响春玉米产量。宽膜覆盖春玉米产量显着高于窄膜覆盖,两年平均增产达到17.79%;两种覆膜方式下不同施氮量间产量差异达到了显着水平。在宽膜覆盖下施氮量为240kg/hm2(处理A1N4)时产量最大,达到11582.4kg/hm2。宽膜覆盖玉米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等穗部性状均优于窄膜覆盖,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施氮量达到一定范围时出现负效应现象。通过对土壤含水量、温度、养分状况及干物质、氮素积累分配转运、根系形态特征、产量等指标综合分析得出,宽膜覆盖改善了土壤水热条件及养分状况,促进了玉米地下部的生长,增加了地上部干物质、氮素的积累,提高了营养器官干物质、氮素转运速率和干物质、氮素转运对籽粒物质积累的贡献率,从而提高氮素偏生产力,达到增产的目的。在宽膜覆盖下,适宜的施氮量为194.47kg/hm2。
邓浩亮[5](2019)在《黄土高原不同生态区垄沟覆盖对春玉米生产力和土壤质量的影响及其机理》文中研究表明黄土高原雨养农业区降水低而不稳、蒸发量大,还遭受严重的土壤侵蚀和耕地退化,如何应对生产能力与天然降雨利用能力的严重不足是备受西北农业圈关注的现实问题。在半干旱农作区,玉米垄沟覆盖栽培系统已取得显着增产增收效果,然而黄土高原地域跨度大,生态区包括干旱区、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因此不同生态区对垄沟覆盖栽培系统的响应也呈现多样化。目前,大多研究主要针对半干旱农作区,忽略了半湿润易旱农作区农业独特的生产潜力。垄沟覆盖栽培系统能否在半湿润农作区适用并取得增产增效?不同垄沟耕作模式对其影响多大?其生理生态机理如何?这些不仅是基础科学问题,也是垄沟覆盖栽培系统的地域延伸、系统升级,更是黄土高原雨养农业下小农经济精准脱贫战略实施的重大需求。本研究在课题组以往多年国内研究基础上,以垄沟覆盖系统为核心,多种传统种植模式为参照,包括隔沟覆膜垄播(MRM)、全膜双垄沟播(WRF)、垄沟秸秆覆盖(SM)、平地全膜覆盖(WM)、平地半膜覆盖(HM)、平地无覆盖种植(CK)等开展了大田试验及技术验证。本研究于20152016年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农作区甘肃省榆中县石头沟省级旱作农业示范点开展了大田试验,通过对土壤剖面水分动态、土壤温度、作物水分利用、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速效养分、酶活性、微生物数量、作物物候特征、生长参数及生物量分配模式、产量及形成因子、水分利用效率等参数的系统收集和分析,首先揭示了两种不同风格垄沟地膜覆盖技术在改善黄土高原半干旱农作区春玉米生产力和土壤环境生态机理。其次,为进一步证实垄沟地膜覆盖技术在其他生态区的高效性,于20172018年在半湿润易旱农作区甘肃省华亭市朱家坡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开展了验证试验,全面分析了土壤水热、养分平衡、酶活性活跃度、微生物数量繁殖、作物物候格局、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以期明晰垄沟覆盖耕作模式对旱地玉米的增产、增收和增效机制,进一步剖析该技术体系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同时探明半干旱和半湿润农作区最佳垄沟覆盖耕作模式,为将来该技术体系的进一步拓展研究和延伸技术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垄沟覆盖在时间上对水资源进行重新分配,使作物需水与土壤供水达到平衡。空间上,优化了作物需水和土壤供水关系,使作物更容易利用深层土壤水分满足生长需求,从而增加了土壤水分有效性。半干旱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全膜双垄沟播和秸秆覆盖较露地平种显着增加生长季中层土壤含水量17.77%、11.61%和4.39%,中层水分的积累为玉米后期生长水分的获取提供支撑,但在半湿润农作区并未表现出贮水优势。半干旱区春玉米耗水量主要依赖于生育期降水和土壤底墒,其中隔沟覆膜垄播、全膜双垄沟播和秸秆覆盖春玉米生育期内降水消耗分别占总耗水量的79.07%、80.01%、90.90%。而半湿润区春玉米耗水量主要依赖于生育期降水,意味着在半湿润地区生育期降水不仅能够满足作物生长需水,而且还可以补给土壤贮水,其中隔沟覆膜垄播、全膜双垄沟播和秸秆覆盖通过垄沟集雨方式可补给土壤水量3.33、4.34和5.70 mm。2.垄沟覆盖材料类型的选择性应用能够实现对土壤热量平衡的季节性主动调控,同时存在增温和降温的双重效应,地膜覆盖的增温效应大于降温效应,秸秆覆盖则相反,主要表现在作物生育前期,地表覆盖可增加土壤温度,而在生育中期受高温胁迫,地表覆盖能有效降低土壤温度,缓解高温干热的危害。半干旱和半湿润农作区均表现为隔沟覆膜垄播平均温度最高,全膜双垄沟播次之,秸秆覆盖最低。3.垄沟地膜覆盖体现了对土壤养分的时间和空间平衡调节。半湿润农作区养分含量降低幅度显着大于半干旱农作区。连作2个生长季后,半干旱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方式增加了生长季内对有机碳、全氮、速效钾的消耗,高于露地平种0.28和0.31 g·kg-1、0.04和0.14 g·kg-1、23.48和2.96 mg·kg-1,反而降低了对全磷、速效磷、碱解氮的消耗,低于露地平种0.08和0.10 g·kg-1、0.37和0.97 mg·kg-1、1.15和2.95 mg·kg-1;半湿润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方式增加了生长季内对有机碳、全磷、速效钾、碱解氮的消耗,高于露地平种1.00和0.65 g·kg-1、0.16和0.06 g·kg-1、63.74和30.61 mg·kg-1、8.51和5.13mg·kg-1。4.垄沟覆盖对不同种类土壤酶活性影响不同。秸秆覆盖和隔沟覆膜垄播种植方式均有利于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的提高,而全膜双垄沟播仅表现为磷酸酶活性的提高。连作2个生长季后,半干旱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全膜双垄沟播和秸秆覆盖种植方式下土壤过氧化氢酶和磷酸酶活性均表现为递增趋势,增幅分别为0.116、0.013和0.052 ml·g-1,0.158、0.115和0.212 mg·g-1,脲酶活性呈降低趋势,降幅依次为0.200、0.208和0.159 mg·g-1,隔沟覆膜垄播和秸秆覆盖种植方式可提高蔗糖酶活性0.254和3.537 mg·g-1,而全膜双垄沟播降低蔗糖酶活性1.753 mg·g-1;半湿润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全膜双垄沟播和秸秆覆盖种植方式下土壤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均表现为递增趋势,增幅分别为0.591、0.676和1.927 mg·g-1,0.302、0.169和0.293 mg·g-1,脲酶活性呈降低趋势,降幅依次为0.211、0.284和0.235 mg·g-1,隔沟覆膜垄播和秸秆覆盖种植方式可提高过氧化氢酶活性0.099和0.139 ml·g-1,而全膜双垄沟播降低过氧化氢酶活性0.105 mg·g-1。5.垄沟覆盖对土壤中不同微生物的数量同样影响不同。隔沟覆膜垄播有利于土壤细菌和放线菌的繁殖,而全膜双垄沟播和秸秆覆盖仅表现为细菌数量的增多,且半湿润农作区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加幅度显着大于半干旱农作区。连作2个生长季后,半干旱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全膜双垄沟播和秸秆覆盖土壤细菌数量均表现为递增趋势,增幅分别为11.24、35.17、30.63 104·g-1。全膜双垄沟播和秸秆覆盖可提高真菌数量5.06和4.38 102·g-1,降低放线菌数量7.50和15.67104·g-1。隔沟覆膜垄播可提高放线菌数量12.83 104·g-1,降低真菌数量10.14102·g-1;半湿润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全膜双垄沟播和秸秆覆盖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均表现为递增趋势,细菌增幅分别为34.78、35.73、6.57 105·g-1,放线菌增幅分别为47.52、33.57、40.91 104·g-1。隔沟覆膜垄播可提高真菌数量12.87103·g-1,全膜双垄沟播和秸秆覆盖降低真菌数量0.62和8.42 103·g-1。6.垄沟覆膜耕作模式能明显缩短春玉米营养阶段长度,延长灌浆期,更有利于春玉米生物量的积累,相反,秸秆覆盖耕作模式下玉米营养生长阶段被显着延长,繁殖期缩短。与露地平种相比,半干旱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显着提前了玉米出苗,并提高出苗率13.4%和19.1%,秸秆覆盖种植方式推迟了玉米出苗且仅提高出苗率0.34%。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分别缩短了播种到抽雄期的时间长度,分别为26.5和25 d,两者显着延长了繁殖持续分别达17、16 d。然而,秸秆覆盖延长了播种到抽雄期的时长17.5 d,缩短了繁殖持续时长11.5 d。半湿润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同样显着提前了玉米出苗,并提高出苗率1.0%和2.4%,秸秆覆盖推迟了玉米出苗且降低出苗率4.4%。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分别缩短了播种到抽雄期的时间长度,分别为12和9.5 d,并未显着延长繁殖持续时长。然而,秸秆覆盖延长了播种到抽雄期的时长10 d,缩短了繁殖持续时长3.5 d。7.垄沟覆膜耕作模式促进幼苗建立并增加活力,增加了生物量积累,并优化了繁殖分配。与露地平种相比,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显着增加了玉米茎秆纵向和横向生长,提高了叶面积扩展能力,叶面积指数显着增加,且半干旱农作区增长效应显着大于半湿润农作区。半干旱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地上、地下生物量较露地平种分别增加66.96%和62.79%、19.10%和45.28%,同时,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提高了果穗生物量在地上总生物量中的分配比重,高于露地平种13.26%和17.58%,而秸秆覆盖地上生物量较露地平种仅增加8.73%,地下生物量却较露地平种减少21.46%,果穗生物量在地上总生物量中的分配比重高于露地平种9.65%;半湿润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地上、地下生物量较露地平种分别增加16.41%和12.66%、12.81%和27.47%,同时,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提高了果穗生物量在地上总生物量中的分配比重,高于露地平种1.05%和1.22%,而秸秆覆盖地上、地下生物量较露地平种减少4.58%和7.10%,果穗生物量在地上总生物量中的分配比重低于露地平种0.22%。8.垄沟地膜覆盖优化了穗部结构,增加了收获指数。半干旱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显着改善了产量构成因子,穗长、穗粗、穗粒数、单株穗粒重、百粒重、生物产量、秸秆产量和单株生物量分别较露地平种提高30.54%和35.30%、18.88%和20.96%、59.28%和65.56%、155.06%和171.41%、59.93%和63.72%、66.96%和62.97%、37.82%和27.11%、66.96%和62.97%,而秸秆覆盖增加幅度显着低于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依次为5.96%、4.34%、10.12%、16.88%、5.88%、8.73%、6.04%、8.73%。最终,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的收获指数较露地平种显着高出0.131和0.165,秸秆覆盖仅高出0.018;半湿润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上述产量构成因子分别较露地平种提高4.04%和2.32%、2.03%和0.25%、3.61%和-2.14%、32.96%和17.12%、15.51%和11.44%、16.41%和12.66%、7.35%和10.21%、16.41%和12.66%,而秸秆覆盖表现出不增反降趋势,较露地平种依次降低2.27%、0.82%、3.91%、11.83%、8.83%、4.58%、0.60%、4.58%。最终,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的收获指数较露地平种显着高出0.051和0.014,而秸秆覆盖显着降低0.027。9.垄沟地膜覆盖维持了包括水、肥、气、热在内的资源利用效率的高位运行,显着提升了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半干旱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露地平种分别增加155.05%和171.40%、125.44%和142.80%,而秸秆覆盖较露地平种仅增加16.88%和18.69%;半湿润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露地平种分别增加32.96%和17.12%、33.53%和18.67%,而秸秆覆盖表现出降低趋势,较露地平种降低11.84%和9.90%。总体来看,垄沟地膜覆盖耕作改善了土壤水热环境,尤其是休耕期的土壤水分贮存和生育前期的土壤温度,同时提高了整个生育期内土壤质量,明显增大了叶片叶片扩展速率,延长植株后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时期,为玉米最终籽粒的产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尽管秸秆覆盖能够显着贮存土壤水分,并且能够改善土壤质量,但由于覆盖导致低温效应延缓了玉米的生长周期,不利于果穗籽粒干物质的积累。在半干旱农作区全膜双垄沟播表现出高产量和高水分利用效率,而在半湿润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效果更佳。因此,全膜双垄沟播是一种较为适宜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的玉米种植技术,而隔沟覆膜垄播在半湿润农作区更能表现出其耕作优势。
陈宗政[6](2019)在《寒旱区春玉米覆膜高产及籽粒直收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冀西北地区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典型的寒旱地区,低温、干旱是制约春玉米产量的关键自然因素,机械化水平不高,特别是春玉米收获需要大量人工成本,成为制约春玉米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地膜覆盖是我国寒旱区广泛推广的春玉米增温抗旱栽培技术,地膜种类和覆膜方式近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随着春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的推进,籽粒直收技术是近年来春玉米节本增效技术的核心。为研究寒旱区春玉米高产高效技术体系,以增温抗旱地膜覆盖确保春玉米正常成熟,利用籽粒直收技术提高经济效益。本文进行地膜类型和覆膜方式对比试验,优选出最佳覆膜方式,再进行春玉米籽粒直收品种筛选及效果评估,建立寒旱区春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地膜类型及覆膜方式均能提高春玉米农田土壤含水率和土壤温度,进而提高春玉米产量。黑色全膜覆盖春玉米农田土壤年均含水率比对照增加2.47%,土壤温度增加0.61℃,产量增加99.5kg;白色全膜覆盖春玉米农田土壤年均含水率比对照增加2.44%,土壤温度增加0.69℃,产量增加226.9kg。全膜覆盖增温和保水性能显着高于半膜覆盖,黑色全膜覆盖对春玉米农田土壤保水作用高于白色全膜覆盖,但黑色地膜主要是增加春玉米生育前期(苗期和拔节期)土壤含水率,以及主要是增加土壤0-40cm土层土壤含水率,白色全膜覆盖对玉米生育后期土壤含水率增加效果和深层土壤含水率增加效果高于黑色地膜。白色地膜比黑色地膜增温效果好,白色地膜主要增加春玉米苗期土壤温度,黑色地膜主要增加春玉米后期土壤温度。但是黑色全膜覆盖春玉米根冠比较小,由于寒旱区秋季风力较大,以及籽粒直收对春玉米抗倒伏性的要求,该区域春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应选用白色地膜全膜覆盖技术。(2)适宜籽粒直收的品种筛选:根据本次对田丰118、中单2996、正成018、瑞美216、中玉9号五个品种的筛选试验,通过籽粒脱水速率和籽粒含水量的测定,收获时田丰118含水量为28%,未达到籽粒直收的要求(21%25%),其他4个品种含水量均达到籽粒直收的要求,根据穗长、穗粗、穗部下垂、开口松紧等穗部性状比较,中玉9号和瑞美216适宜籽粒直收;根据春玉米生长性状穗位高、株高、茎粗、叶面积等指标的比较,田丰118、瑞美216适宜籽粒直收。通过机械籽粒直收过程中落籽率、破碎率、杂质率、落穗率等指标的综合评价正成018、瑞美216适宜本区域籽粒直收。综合产量、生长性状、机收性状等指标比较可见,正成018、中玉9号及瑞美216为本区域可以推广的籽粒直收品种。根据产量和人工成本核算通过机械化籽粒直收可以比人工收获节省138元/亩。可见本区域可以大面积推广白色全膜覆盖籽粒直收技术。
张雪丽[7](2018)在《地膜覆盖对旱作春玉米氮素利用的影响》文中认为玉米(Zea mays L.)是旱作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地膜覆盖以其增温保墒、提高作物产量的优势在旱作春玉米生产中得以大面积应用。本研究以旱作覆膜春玉米为对象,以山西省寿阳县农业农村部旱作农业与环境科学野外观测试验站为平台,采用小区套微区田间试验,设置旱作春玉米覆膜平作(Plastic mulching with maize,PM)处理和露地平作(Maize,M)处理,研究覆膜对旱作春玉米农田土壤水热效应和水分利用效率、氮素气体排放规律、土壤全氮及其活性氮组分的影响;同时,利用15N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玉米田当季氮肥吸收和分配规律对地膜覆盖的响应。本研究旨在为旱作春玉米氮素高效利用提供科学支撑,为旱作春玉米地膜覆盖增产提供理论依据。取得了如下结果:(1)地膜覆盖对春玉米土壤水热效应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覆膜的保水作用主要体现在玉米生育前期和中期提高了耕层土壤含水量,其增温作用主要集中在覆膜60天内,覆膜60天以后增温效果不显着。在玉米苗期和吐丝抽雄期,与M处理相比,PM分别提高0-20 cm耕层土壤含水量11.8%13.0%和7.3%12.9%。在整个玉米生育期,M和PM处理土壤温度变化趋势一致,覆膜60天为增温效果分界点,覆膜60天内PM处理提高土壤日均温2.02.1℃,覆膜60天后,PM处理对土壤增温效果不显着。从土壤温度日变化来看,覆膜60天内,PM处理对土壤增温效果在一天当中主要集中在9:00-2:00(次日)。与M相比,PM显着提高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P<0.05)。(2)地膜覆盖对春玉米农田氮素气体排放的影响。覆膜对旱作春玉米农田N2O和NH3累积排放量无显着影响。氨挥发为氮素气体损失的主要途径,整个玉米生育期氨挥发总量占当季施肥量的16.1%18.5%。(3)地膜覆盖对土壤全氮及活性氮组分的影响。PM处理对0-30 cm土壤全氮含量无显着影响,却有降低30 cm以下土壤全氮的趋势。在玉米收获时,与M处理相比,PM处理对0-10 cm土壤颗粒有机氮(PON)含量无影响,却提高了10-30 cm土壤颗粒有机氮含量5.0%20.8%;PM处理提高了30-60 cm土壤水溶性有机氮(WEON)含量,降低了0-10 cm表层土水溶性有机氮含量。不同处理硝态氮(NO3--N)含量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和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PM处理在玉米生育中期显着提高0-30 cm土层NO3--N含量;在玉米收获时地膜覆盖对0-60 cm土层NO3--N含量无显着影响。土壤全氮与活性氮组分(PON、WEON和MBN)显着相关,PON与WEON和MBN均存在正相关关系,但WEON和MBN之间正相关关系不显着。(4)地膜覆盖对春玉米氮素吸收利用和分配规律的影响。地膜覆盖同时提高玉米籽粒含氮量和玉米地上部分氮素累积量;同位素示踪试验数据表明,与M相比,PM不仅促进春玉米对土壤氮的吸收,还提高了对当季肥料氮的吸收量。从当季肥料氮素去向分析,地膜覆盖提高了当季肥料氮在0-60 cm土层的残留量和氮肥利用率,降低了当季氮肥的损失风险。由于地膜覆盖提高了玉米氮素吸量,使得春玉米地上部分氮素累积吸收量(278297kg/hm2)超过当季氮肥施入量(225kg/hm2),长此以往并不利于土壤肥力的提升,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地膜覆盖下合适的施肥方案,实现增产与养地共赢。
银敏华[8](2018)在《集雨模式与氮肥运筹对农田土壤水热状况和作物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针对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年际变率大、年内分配不均衡的气候特点和氮肥投入量大、当季利用率低的普遍现象,探究合理的农田集雨模式与氮肥运筹以提高降水资源利用率、降低氮肥施用量、实现农业的稳产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研究在半湿润易旱典型区(陕西杨凌)进行,采用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共包括2个试验。试验一(2013年10月2016年10月):采用垄覆白膜沟不覆盖(M1)、垄不覆盖沟覆秸秆(M2)、垄覆白膜沟覆秸秆(M3)和垄覆黑膜沟覆秸秆(M4)4种集雨种植模式,以传统平作不覆盖(CK)为对照,分析了不同集雨模式对农田土壤水分、温度、硝态氮和作物生长生理、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二(2013年6月2015年6月):选用尿素(U)和控释氮肥(C)2种氮肥,尿素设置4个施氮(纯氮)水平,即0(U0)、80(U80)、160(U160)和240(U240)kg/hm2,基追比为4:6;控释氮肥设置5个施氮(纯氮)水平,即0(C0)、60(C60)、120(C120)、180(C160)和240(C240)kg/hm2,一次性基施,探究了不同氮肥运筹对作物生长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集雨模式对农田土壤水分的影响(1)4种集雨处理均可改善冬小麦和夏玉米主要生育期0100 cm土层的土壤水分状况,其中全程集雨处理(M3和M4)优于单一集雨处理(M1和M2)。(2)在冬小麦中,处理M4在减少土壤贮水消耗量和生育期耗水量方面效果较优;在夏玉米中,处理M3在提高土壤贮水增量和降低生育期耗水量方面效果较优。2、集雨模式对农田土壤温度的影响不同集雨模式下,土壤温度的差异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趋于减小,且集雨处理的土壤温度效应主要表现在冬小麦和夏玉米生长前期。与垄覆白色地膜相比,垄覆黑色地膜可显着提高膜上土壤温度,而降低膜下土壤温度;与沟内无覆盖相比,沟内覆盖秸秆可有效降低耕层的土壤温度。3、集雨模式与氮肥运筹对土壤硝态氮的影响(1)4种集雨处理均可提高作物主要生育期0200 cm土层的土壤硝态氮累积量,且与一元集雨处理相比,二元集雨处理的提高幅度较大。与夏玉米相比,4种集雨处理提高冬小麦生长季中土壤硝态氮累积量的幅度较小。(2)不同集雨处理下,收获时0200 cm土层的土壤硝态氮峰值表现为,处理M3和M4入渗较深,但仍保持在140 cm土层范围内。与冬小麦相比,各集雨处理在夏玉米生长季的硝态氮峰值较深。(3)与尿素相比,控释氮肥可大幅度提高冬小麦和夏玉米生长中后期0100 cm土层的土壤硝态氮累积量。(4)与尿素相比,控释氮肥各处理的土壤硝态氮含量变幅较小,且硝态氮峰值所在土层深度较浅。与冬小麦相比,2种氮肥各处理在夏玉米生长季中硝态氮峰值的差异较小。4、集雨模式与氮肥运筹对作物生理生长的影响(1)4种集雨处理均可提高作物的株高、地上部干物质质量、根系特征参数、叶绿素总量和光合速率。在冬小麦中,垄覆白膜沟覆秸秆的效果较优;在夏玉米中,垄覆黑膜沟覆秸秆的效果较优。(2)与平作相比,4种集雨处理均可加快冬小麦和夏玉米从出苗期到灌浆期的生育进程,而灌浆期到成熟期的持续时间表现为除处理M1外,其余处理均大于处理CK。整个生育周期表现为,处理M3和M4显着长于其他处理。(3)不同氮肥运筹下,冬小麦和夏玉米的株高、干物质质量和根系特征参数均表现为,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平稳的趋势,其中处理C120与U160之间和处理U240、C180与C240之间的植株形态指标差异不显着。(4)不同氮肥运筹下冬小麦和夏玉米的根长表现为高氮营养浅根化趋势。与平作不覆盖相比,4种集雨处理的冬小麦和夏玉米根长分布呈浅根化趋势。5、不同集雨模式与氮肥运筹下植株氮素的累积、分配与诊断(1)垄覆白膜沟覆秸秆和垄覆黑膜沟覆秸秆分别在提高冬小麦和夏玉米的植株和果穗氮素累积量方面效果较好。(2)与尿素相比,施用控释氮肥各处理在作物生长前期的氮素累积量较少,随后累积速率加快。与冬小麦相比,同一氮肥类型和施氮水平的夏玉米植株氮素累积量较少。(3)冬小麦和夏玉米的地上部生物量与氮含量间符合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模型。该模型在年际间具有一定的可靠性。6、不同集雨模式与氮肥运筹下作物的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1)在冬小麦中,一元集雨处理M1和二元集雨处理M3更有利于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在夏玉米中,一元集雨处理M2和二元集雨处理M4更有利于提高夏玉米的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2)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的周年产量和周年水分利用效率均表现为,二元集雨处理显着高于一元集雨处理和平作不覆盖。(3)不同氮肥运筹下,各处理的作物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均表现为,随施氮水平的提高,各指标值显着增加,当施氮量超过一定范围后反而有所降低。在冬小麦中,处理C180与U240的籽粒产量差异不显着。在夏玉米中,处理C120与U160的籽粒产量差异不显着。(4)综合作物产量与施氮量、植株氮素累积量的回归分析和氮营养指数模型、氮累积亏缺模型的氮素诊断,冬小麦的尿素和控释氮肥合理施用范围分别为160225kg/hm2和120191 kg/hm2;夏玉米的尿素和控释氮肥合理施氮范围分别为160182kg/hm2和120146 kg/hm2。(5)单季160 kg/hm2尿素或单季120 kg/hm2控释氮肥为合理的轮作系统氮肥施用量。与处理U160和U240相比,处理C120和C180在获得统计意义上无差异的周年作物产量时,可大幅度提高周年氮素利用。综上所述,4种集雨模式在蓄水保墒、促进作物生长、养分吸收和增产高效方面均具有一定的效果,其中垄覆白膜沟覆秸秆和垄覆黑膜沟覆秸秆分别为冬小麦和夏玉米较优的集雨模式。冬小麦生长季中处理C180和U240与夏玉米生长季中处理C120和U160在促进植株生长、提高氮素吸收、增产高效和减少土壤硝态氮淋溶等方面效果显着,且分别与处理U240和U160相比,处理C180和C120在减少氮肥用量的条件下可获得统计意义上无差异的作物产量。本研究成果对于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实现降水资源高效利用、完善集雨种植体系、合理进行氮肥运筹和促进控释氮肥的推广应用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孙东宝[9](2017)在《北方旱作区作物产量和水肥利用特征与提升途径》文中认为北方旱作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有着重要地位,但该区域粮食生产面临着干旱缺水和土壤供肥不足等资源条件限制,导致作物产量低而不稳。虽然在过去的多年中作物产量大幅提升,但是该区域旱地小麦、玉米产量和水肥利用特征、提升空间及其主要驱动因素仍不清楚。本研究对我国北方旱作区1970-2015年开展的田间试验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整合分析,获得如下主要结论:(1)探明了北方旱作区旱地小麦、玉米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变化特征。1980-2015年北方旱作区旱地小麦和玉米的产量平均为3902 kg/ha和7785 kg/ha,WUE平均为11.6 kg/ha.mm和19.1 kg/ha.mm,NUE平均为30.7%和35.1%。1980s至今,小麦、玉米的产量和WUE大幅提高。与1980s相比,2011-2015年小麦和玉米的产量分别提高了 60.2%和54.5%,WUE分别提高了 37.0%和70.5%。1980-2015年,小麦和玉米NUE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分别在2000s和1990s达到最高。小麦产量和WUE随着区域降水量的增加显着提高,玉米产量和WUE在年降水量<350 mm区域显着降低,其它区域差异不显着。小麦和玉米的NUE均在年降水量550-650 mm区域显着高于其它降水区域。小麦和玉米的PFP-N和PFP-P随着降水量的增加而显着提高。(2)1980s以来,北方旱作区降水总体呈现降低趋势,对作物产量和WUE的提高不利。化肥投入量的大幅增加和土壤肥力的提升驱动了作物产量和WUE提高。但是施肥量的增加导致了作物PFP和NUE的降低。作物产量、WUE和NUE区域间的差异主要受ET影响,尤其是小麦。不同区域化肥投入和土壤供肥能力的不均衡也导致了作物产量的差异。(3)栽培技术的进步是推动作物产量和WUE提升的重要因素。1980s至今,技术对小麦和玉米产量的贡献分别为19.1%和18.2%、对WUE的贡献均为15.3%。随着时间推移和区域降水量的增加,技术对作物产量和WUE的贡献份额降低。技术对小麦和玉米NUE的贡献则随着年代和降水量的增加呈显着升高的趋势。从单项技术看,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免耕、深松、平衡施肥等技术均对作物产量和WUE具有较好的提升效果,且多数技术在降水较低区域更优。(4)北方旱作区小麦和玉米高产分别为6823 kg/ha和13149 kg/ha,平均产量分别为高产的的48.4%和53.4%,仍有1倍的提升空间。小麦和玉米WUE最大可实现20.4 kg/ha.mm和34.2 kg/ha.mm。造成作物产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土壤供水不足、肥料投入偏低、土壤供肥能力差以及技术应用率低。有效降低土壤蒸发、协调水肥关系、提升土壤供肥能力和加强技术应用是北方旱作区作物产量和水肥效率进一步提高的主要途径。
解文艳[10](2015)在《旱作褐土覆盖耕作措施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及玉米生长的响应》文中研究指明山西省褐土耕地面积达286.1万hm2,占全省耕地面积的54.9%,对全省农业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褐土大多数分布在半干旱和半湿润偏旱的雨养农业区域,干旱是旱作褐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如何在水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提高降水利用率和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已成为旱作农业研究的重要内容。覆盖耕作是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易旱区对土壤进行保护性管理的有效手段,通过采取少免耕、深松、辅之以覆盖措施,实现对旱地土壤环境因子水肥气热的调控,从而达到土壤环境质量的可持续良性循环,实现农作物高产、稳产的目的。本论文以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203030-08-03)、“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课题(2012BAD09B01-1)、农业部旱作节水农业重点开放实验室基金等项目为依托,基于2008-2014年在山西省寿阳县国家旱作农业科技攻关试验区进行的连续定点定位试验,通过渗水地膜与行间秸秆覆盖(SJ)、渗水地膜覆盖(S)、普通地膜与行间秸秆覆盖(PJ)、普通地膜覆盖(P)、秸秆覆盖(J)和传统平作为对照(CK)6种不同覆盖耕作措施下的系列试验数据的对比分析,研究了不同覆盖耕作措施条件下土植界面水、肥、气、热状况及其节水增产效应,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不同覆盖耕作措施对农田土壤水分的影响不同覆盖耕作措施的聚墒抑蒸效应各异,土壤水分的差异主要体现在060cm,随着深度的增加,土壤储水量的差异逐渐变小。PJ和P处理060cm、0200cm土层的集雨保墒效果最好,其次为J处理,最后为SJ和S处理。PJ、P、J、SJ和S处理060cm土层6年平均贮水量较CK分别增加了12.71、9.78、8.03、3.43mm和2.66mm;0200cm土层6年平均土壤贮水量较CK处理分别增加38.03、23.45、16.91、20.96mm和15.17mm,分别提高了8.8%、5.5%、3.9%、4.9%和3.5%。不同覆盖处理土壤贮水量年际间变化较大。在不同降水年份,PJ、P处理均能显着提高春玉米全生育期土壤贮水量。从对深层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化来看,覆膜和覆盖秸秆具有明显的提墒保墒效果,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后,可促使深层水分向上移动,起到提水贮墒于土壤上层的作用,同时,覆盖保墒后使各层土壤含水量变动幅度缩小,呈相对稳定状态,在干旱时,可相对减缓干旱程度,而在水涝时,根区湿度也不太大,有利于稳产高产。2不同覆盖耕作措施对农田土壤温度的影响不同覆盖耕作措施对地温的影响各异。渗水地膜和普通地膜的增温效应,秸秆覆盖的调温效应,即高温时具有“降温作用”,低温时具有“保温效应”。模拟了不同覆盖耕作措施下土壤5cm处土壤温度在1日内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确定了不同覆盖耕作措施下不同深度土壤温度的日表征时刻,分析了地温最大日变幅随时间和土壤剖面的变化规律,发现不同处理剖面地温最大日变幅均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递减,二者之间可以用指数方程式表示。分析了地温季节变化特征。在春玉米全生育期内,S、SJ、P和PJ处理的“增温效应”和J处理的“调温效应”呈现出前期大、后期小的趋势,且随时间推移逐渐变小。3不同覆盖耕作措施对农田土壤养分的影响不同覆盖耕作处理对耕层土壤全氮含量影响较大,对土壤全磷和全钾含量无显着影响。J处理明显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SJ和PJ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所提高,S和P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无明显变化。覆盖各处理可增加土壤耕层有效磷、缓效钾、碱解氮养分的含量。J处理增加土壤耕层速效钾含量,其余覆盖处理耕层速效钾含量有所降低。土壤酶的活性对土壤环境的变化反应敏感,各处理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差异不尽一致。不同降水年型,地表覆盖均能降低氮素在土壤中的累积,但其累积深度有所不同;干旱年份,地表覆盖处理增加0100cm土层土壤硝态氮的累积,有效降低深层土壤硝态氮的累积;丰水年,地表覆盖处理增加了深层土壤中的硝态氮累积,甚至部分肥料氮已被淋洗到玉米根区以外。4不同覆盖耕作措施对春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不同地膜覆盖及组合处理均能使玉米生育期提前,总生育期缩短,但生殖阶段延长,有利于玉米籽粒固形物累积;同时,覆膜后因玉米生育前期地温升高,作物出苗较裸地提前,冠层发育迅速,LAI和干物质明显增加。秸秆覆盖处理各个生育期较对照均推迟,随着气温升高,拔节期后LAI和干物质及株高逐渐赶上并超过裸地。干物质变化趋势与LAI一致。不同覆盖耕作处理具有显着的增产效果(p<0.05)。覆盖与不覆盖间产量相差2.9516.13t/hm2,覆盖处理增产率达到5.29%28.93%。不同覆盖各处理间玉米产量存在一定差异,其年平均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SJ>S>PJ>P>J>CK。不同覆盖耕作处理提高了春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和降雨利用效率。不同降水年型,基本表现为S和SJ处理WUE和PUE最高,P和PJ处理次之,J处理最低。S和SJ处理纯收益最高,J处理次之, P和PJ处理最低。J、P、PJ、S、SJ处理6年平均节水效益较CK分别增加了52.76、157.76、183.30、230.60、252.19元/hm2。合理将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组合使用,可以有效克服各自缺点,对促进玉米生长发育和增产有明显效果。在本研究所有试验处理中渗水地膜与行间秸秆覆盖(SJ)处理增产幅度最大、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蓄水保水效果较好,渗水地膜覆盖(S)处理的各项指标要低于渗水地膜与行间秸秆覆盖(SJ),但没有显着差异,且两者的纯效益和节水效益最高。秸秆覆盖(J)蓄水保水、增产、水分利用效率低于普通地膜覆盖与秸秆(PJ)、普通地膜覆盖(P)处理,但显着高于对照,且节约覆盖地膜投资和用工,纯效益好,还没有环境污染。综合以上研究结果,渗水地膜覆盖(S)、渗水地膜与行间秸秆覆盖(SJ)和秸秆覆盖(J)适合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二、覆膜与露地春玉米氮肥效应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覆膜与露地春玉米氮肥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抗倒伏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地膜覆盖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1.2.2 地膜覆盖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1.2.3 覆膜对玉米根系生长的影响 |
1.2.4 玉米倒伏基本性状与倒伏特性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土壤含水量 |
2.3.2 水分利用效率 |
2.3.3 春玉米发育指标 |
2.3.4 茎秆特征指标 |
2.3.5 茎秆力学指标 |
2.3.6 纤维素和木质素 |
2.3.7 根系指标 |
2.3.8 考种与计产 |
2.4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不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生长发育和倒伏特性的影响 |
3.1 不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1 不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全生育期0-200cm土层含水量的影响 |
3.1.2 不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株高的影响 |
3.1.3 不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穗位高和穗位系数的影响 |
3.1.4 不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1.5 覆膜方式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2 不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茎秆特征的影响 |
3.2.1 不同覆膜方式对玉米第3-5 节间长的影响 |
3.2.2 不同覆膜方式对玉米第3-5 节茎粗的影响 |
3.2.3 不同覆膜方式对玉米第3-5 茎节生物量的影响 |
3.3 不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茎秆力学特性的影响 |
3.3.1 不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茎秆抗压强度的影响 |
3.3.2 不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茎秆穿刺强度的影响 |
3.3.3 不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弯折力的影响 |
3.4 不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茎秆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的影响 |
第四章 不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 |
4.1 不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根条数和根干重的影响 |
4.2 不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根干重分配比例的影响 |
4.3 不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根系形态的影响 |
4.3.1 根表面积 |
4.3.2 根体积 |
4.3.3 根长 |
第五章 不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
5.1 不同覆膜覆膜方式对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
5.2 春玉米茎秆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
5.3 春玉米根系特征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
6.1 讨论 |
6.1.1 不同覆膜方式对土壤含水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
6.1.2 不同覆膜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
6.1.3 不同覆膜方式对玉米抗倒伏特性的影响 |
6.1.4 不同栽培模式对玉米根系生长特性的影响 |
6.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冀西北寒旱区马铃薯田水分特征与节水生产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区域背景 |
1.1.2 生态背景 |
1.1.3 生产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马铃薯生产的现状 |
1.3.2 马铃薯产业发展的趋势 |
1.3.3 覆膜对作物生产的影响 |
1.3.4 滴灌技术的发展 |
1.3.5 补水对作物生产的影响 |
1.3.6 补水效果评价 |
1.4 研究内容、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 |
1.4.3 技术路线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试验处理 |
2.2.2 田间设计 |
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3.1 生长指标的测定 |
2.3.2 土壤水分含量测定及相关参数计算公式 |
2.3.3 土壤温度的测定 |
2.3.4 产量的测定 |
2.3.5 大薯率及商品薯率的测定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覆膜和补水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 |
3.1.1 覆膜对马铃薯出苗的影响 |
3.1.2 覆膜和补水对马铃薯株高的影响 |
3.1.3 覆膜和补水对马铃薯主茎粗的影响 |
3.1.4 覆膜和补水对马铃薯叶面积动态的影响 |
3.2 覆膜与补水的马铃薯田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 |
3.2.1 覆膜与补水的马铃薯田贮水量时序变化特征 |
3.2.2 覆膜与补水的马铃薯田土层含水量垂直变化特征 |
3.2.3 覆膜与补水的马铃薯田阶段耗水量动态变化 |
3.3 覆膜和补水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3.3.1 覆膜和补水对土壤日均温的影响 |
3.3.2 覆膜和补水对马铃薯田各土层温度的影响 |
3.3.3 覆膜和补水对不同时刻土层温度的影响 |
3.4 覆膜和补水对马铃薯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影响 |
3.5 覆膜与补水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5.1 覆膜和补水对叶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5.2 覆膜和补水对茎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5.3 覆膜和补水对块茎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5.4 覆膜和补水对全株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6 覆膜和补水对马铃薯商品率、单株薯重及产量的影响 |
3.7 覆膜和补水对马铃薯田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4 讨论 |
4.1 马铃薯田主要供水层 |
4.2 马铃薯产量与耗水量关系 |
4.3 补水时期对作物生产的影响 |
4.4 马铃薯垄作覆膜与滴灌补水的效果与应用 |
5 结论 |
5.1 马铃薯田主要供水层为0~80cm,块茎形成至膨大期为补水关键期 |
5.2 覆膜提高薯田地温,露地补水明显降低地温 |
5.3 覆膜和补水对马铃薯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5.4 覆膜和补水可提高马铃薯产量及大薯率 |
5.5 覆膜和补水显着提高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附件 |
(3)河北平原不同种植制度及全田地膜覆盖小麦、玉米周年产量与资源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不同种植制度及覆膜条件下小麦、玉米耗水和水分利用特性 |
1.2.2 不同种植制度及覆膜条件下土壤水分时空变化 |
1.2.3 不同种植制度及覆膜条件下小麦、玉米温度效应的比较 |
1.2.4 不同种植制度及全田地膜覆盖小麦、玉米产量与产量形成比较 |
1.2.5 不同种植制度及覆膜条件下的投入、产出和经济效益比较 |
1.2.6 不同种植制度及地膜覆盖小麦、玉米环境影响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基础情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气象数据 |
2.3.2 土壤含水量测定 |
2.3.3 积温与生育期天数 |
2.3.4 叶面积测定 |
2.3.5 干物质积累与转运 |
2.3.6 测产与考种 |
2.3.7 投入与产出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种植制度及覆膜条件下小麦-玉米产量与生物量比较 |
3.1.1 不同种植制度覆膜条件下小麦-玉米产量分析 |
3.1.2 不同种植制度生物量分析 |
3.2 不同种植制度及全田地膜覆盖小麦、玉米耗水与水分利用特性比较 |
3.2.1 不同种植制度土壤水分动态 |
3.2.2 不同种植制度水分平衡 |
3.2.3 不同种植制度耗水与水分利用效率 |
3.2.4 周年耗水、水分利用与产量的关系 |
3.3 不同种植制度及全田地膜覆盖小麦、玉米生育期与温度效应比较 |
3.3.1 不同种植制度小麦、玉米生育期与有效积温累积 |
3.3.2 不同种植制度有效积温利用率 |
3.4 全田地膜覆盖对小麦、玉米生长发育与群体性状的影响 |
3.4.1 小麦、玉米产量构成 |
3.4.2 小麦、玉米叶面积指数变化 |
3.4.3 干物质累积与转运 |
3.5 不同种植制度经济与环境效益比较 |
3.5.1 不同种植制度经济投入和产出比较 |
3.5.2 不同种植制度能值评价 |
3.5.3 生命周期评价 |
3.5.4 不同种植制度综合评价 |
4 讨论 |
4.1 不同种植制度及全田地膜覆盖小麦、玉米产量与生物量分析 |
4.2 不同种植制度及全田地膜覆盖小麦、玉米耗水与水分利用特性 |
4.3 不同种植制度及全田地膜覆盖小麦、玉米积温效应 |
4.4 不同种植制度下全田地膜覆盖小麦、玉米群体性状分析 |
4.4.1 全田地膜覆盖对小麦、玉米产量构成分析 |
4.4.2 全田地膜覆盖对小麦、玉米叶面积指数与干物质累积分析 |
4.5 不同种植制度及全田地膜覆盖小麦、玉米经济效益、环境影响与综合评价 |
4.5.1 不同种植制度及全田地膜覆盖小麦、玉米经济效益评价 |
4.5.2 不同种植制度及全田地膜覆盖小麦、玉米环境影响评价 |
4.5.3 不同种植制度及全田地膜覆盖小麦、玉米综合评价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个人简历 |
致谢 |
附件 |
(4)覆膜方式与施氮量对土壤水分、温度和养分状况及玉米根系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地膜覆盖栽培的发展 |
1.2.2 地膜覆盖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1.2.3 地膜覆盖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1.2.4 地膜覆盖对作物根系生长的影响 |
1.2.5 氮肥对根系生长的影响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供试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4 栽培管理措施 |
2.5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5.1 土壤基础理化性质 |
2.5.2 土壤养分 |
2.5.3 土壤温度 |
2.5.4 土壤水分 |
2.5.5 玉米根系相关性状 |
2.5.6 玉米干物质及氮素积累 |
2.5.7 穗部性状及产量指标 |
2.6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覆膜方式与施氮量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3.1.1 株间土壤水分 |
3.1.2 行间土壤水分 |
3.2 覆膜方式与施氮量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3.2.1 株间土壤温度 |
3.2.2 行间土壤温度 |
3.3 覆膜方式与施氮量对土壤全氮和碱解氮的影响 |
3.3.1 土壤全氮 |
3.3.2 土壤碱解氮 |
3.4 覆膜方式与施氮量对玉米根系生长的影响 |
3.4.1 总根长 |
3.4.2 根表面积 |
3.4.3 根体积 |
3.4.4 根直径 |
3.4.5 根尖数 |
3.4.6 根分枝数 |
3.5 覆膜方式与施氮量对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特性的影响 |
3.5.1 干物质积累量 |
3.5.2 干物质分配 |
3.5.3 干物质转运 |
3.6 覆膜方式与施氮量对氮素积累与转运特性的影响 |
3.6.1 氮素积累量 |
3.6.2 氮素分配 |
3.6.3 氮素转运 |
3.6.4 氮素利用效率 |
3.7 覆膜方式与施氮量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7.1 产量 |
3.7.2 产量构成因素 |
3.7.3 产量与施氮量的回归模型分析 |
3.8 土壤水分、温度与根系形态指标及干物质、氮素积累、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
3.8.1 苗期水分、温度与苗期根系形态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
3.8.2 根系形态特征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
3.8.3 干物质、氮素积累分配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覆膜方式与施氮量对土壤水分、温度的影响 |
4.1.2 覆膜方式与施氮量对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 |
4.1.3 覆膜方式与施氮量对干物质、氮素积累分配及利用的影响 |
4.1.4 覆膜方式与施氮量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一、硕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二、硕士在读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图版 |
(5)黄土高原不同生态区垄沟覆盖对春玉米生产力和土壤质量的影响及其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垄沟覆盖系统研究进展 |
1.2.1 垄沟比例设计 |
1.2.2 垄沟覆盖材料类型 |
1.2.3 垄沟覆盖系统的水分效应 |
1.2.4 土壤效应 |
1.2.5 作物生理生态效应 |
1.2.6 增产效应 |
1.2.7 垄沟覆盖集雨系统的负面效应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观测项目和方法 |
2.3.1 气象资料 |
2.3.2 生育期资料 |
2.4 测定项目和方法 |
2.4.1 土壤水分及耗水测定 |
2.4.2 土壤温度测定 |
2.4.3 土壤养分测定 |
2.4.4 土壤酶活性测定 |
2.4.5 土壤微生物数量测定 |
2.4.6 生理指标测定 |
2.5 数据统计分析 |
第三章 土壤水分对垄沟覆盖方式的响应 |
3.1 土壤水分状况 |
3.2 土壤水分时空动态差异 |
3.3 生育时期和土层间土壤水分稳定性比较 |
3.4 垄沟覆盖增墒与降墒的双重效应 |
3.5 作物阶段耗水特征 |
3.5.1 耗水来源和比例 |
3.5.2 不同土层贮水量消耗差异 |
3.6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土壤温度对垄沟覆盖方式的响应 |
4.1 土壤温度状况 |
4.2 土壤温度时空动态差异 |
4.3 生育时期和土层间土壤温度稳定性比较 |
4.4 垄沟覆盖增温与降温的双重效应 |
4.5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土壤质量对垄沟覆盖方式的响应 |
5.1 土壤养分 |
5.1.1 土壤养分分布状况 |
5.1.2 土壤养分间的关系 |
5.1.3 土壤养分与水热间的关系 |
5.2 土壤酶活性 |
5.2.1 土壤酶活性分布状况 |
5.2.2 生育时期和土层间土壤酶活性稳定性差异分析 |
5.2.3 生育时期和土层间土壤酶活性稳定性比较 |
5.2.4 土壤酶活性之间的关系 |
5.2.5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水热及养分之间的关系 |
5.3 土壤微生物 |
5.3.1 土壤微生物分布状况 |
5.3.2 生育时期和土层间土壤微生物数量稳定性比较 |
5.3.3 生育时期和土层间土壤微生物数量稳定性比较 |
5.3.4 土壤微生物之间的关系 |
5.3.5 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水热、养分及酶活性间的关系 |
5.4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作物生长指标对垄沟覆盖方式的响应 |
6.1 覆盖与耕作对春玉米生长指标的影响 |
6.1.1 出苗率 |
6.1.2 物候格局 |
6.1.3 茎秆纵向生长动态变化 |
6.1.4 茎秆横向生长动态变化 |
6.1.5 茎秆生物量 |
6.1.6 叶片扩展速率 |
6.1.7 光合有效叶面积及叶面积指数 |
6.1.8 叶片生物量差异 |
6.1.9 地上生物量动态变化 |
6.1.10 地下生物量差异 |
6.1.11 地上生物量分配 |
6.1.12 根冠比 |
6.2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垄沟覆盖春玉米产量形成及其机制 |
7.1 覆盖与耕作对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7.1.1 农艺指标 |
7.1.2 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
7.1.3 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 |
7.2 春玉米产量形成因子与土壤环境的关系 |
7.2.1 土壤水分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
7.2.2 土壤温度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
7.2.3 土壤酶活性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
7.2.4 土壤微生物数量与产量形成因子的关系 |
7.2.5 土壤养分与产量形成因子的关系 |
7.3 小结与讨论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6)寒旱区春玉米覆膜高产及籽粒直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春玉米栽培现状 |
1.1.1 全国春玉米栽培现状 |
1.1.2 河北省春玉米栽培现状 |
1.1.3 冀西北春玉米栽培现状 |
1.2 春玉米地膜覆盖技术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地膜覆盖技术研究进展 |
1.2.2 春玉米覆膜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1.2.3 春玉米地膜覆盖对土壤水分、温度的影响 |
1.3 春玉米籽粒直收技术研究进展 |
1.3.1 国内外春玉米籽粒直收技术研究现状 |
1.3.2 春玉米机械粒收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
1.3.3 春玉米籽粒直收技术发展方向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技术路线 |
2.2 试验方案 |
2.2.1 冀西北寒旱区春玉米节水增温栽培技术研究 |
2.2.2 冀西北寒旱区春玉米籽粒直收品种筛选研究 |
2.3 试验仪器 |
2.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4.1 冀西北寒旱区春玉米节水增温栽培技术研究 |
2.4.2 冀西北寒旱区春玉米籽粒直收品种筛选研究 |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寒旱区不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
3.1.1 寒旱区不同覆膜方式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
3.1.2 寒旱区不同覆膜方式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3.1.3 寒旱区不同覆膜方式对生长指标的影响 |
3.1.4 寒旱区不同覆膜方式对生理指标的影响 |
3.1.5 寒旱区不同覆膜方式对穗部性状的影响 |
3.1.6 寒旱区不同覆膜方式对产量的影响 |
3.1.7 不同覆膜方式下产量与土壤年均水分、温度的相关性分析 |
3.2 寒旱区春玉米全膜覆盖机械化籽粒直收品种筛选 |
3.2.1 春玉米不同品种生育指标比较 |
3.2.2 春玉米不同品种生长后期籽粒脱水速率比较 |
3.2.3 春玉米不同品种穗部性状的比较 |
3.2.4 春玉米不同品种机械化籽粒直收效果评价 |
3.2.5 春玉米不同品种产量的比较 |
3.2.6 河北省寒旱区春玉米籽粒直收经济效益评估 |
第四章 讨论 |
4.1 冀西北寒旱区春玉米节水提温覆膜栽培技术 |
4.2 冀西北寒旱区春玉米高产增效籽粒直收技术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地膜覆盖对旱作春玉米氮素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
2.4 相关计算公式 |
2.5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地膜覆盖对土壤水热效应、春玉米产量和WUE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膜覆盖对春玉米农田氮素气体排放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结果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膜覆盖对土壤全氮及其活性氮组分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结果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旱作覆膜春玉米氮素吸收利用和分配规律 |
6.1 引言 |
6.2 结果 |
6.3 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集雨模式与氮肥运筹对农田土壤水热状况和作物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农田集雨种植技术的研究进展 |
1.3.1 雨水集流和集水农业的含义 |
1.3.2 垄沟集雨种植与传统覆盖的区别 |
1.3.3 农田垄沟集雨种植的研究进展 |
1.3.4 二元集雨种植的增产机理 |
1.4 氮肥优化管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
1.4.1 氮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 |
1.4.2 氮肥施用不当产生的问题与对策 |
1.4.3 氮肥优化管理技术 |
1.4.4 缓控释氮肥的发展与应用 |
1.4.5 现有的氮素营养诊断技术 |
1.5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6 研究内容 |
1.6.1 集雨模式对农田土壤水热状况和作物水氮利用效应的影响 |
1.6.2 氮肥运筹对作物生长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1.7 研究的创新点 |
1.8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冬小麦试验设计 |
2.2.2 夏玉米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土壤贮水量 |
2.3.2 径流量 |
2.3.3 地表温度和土壤温度 |
2.3.4 土壤硝态氮 |
2.3.5 形态指标 |
2.3.6 生理指标 |
2.3.7 生育进程 |
2.3.8 植株含氮量 |
2.3.9 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 |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4.1 相关计算 |
2.4.2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集雨模式对冬小麦和夏玉米农田土壤水分的影响 |
3.1 集雨模式对冬小麦农田土壤水分的影响 |
3.1.1 冬小麦生长季的降水特征 |
3.1.2 集雨效率 |
3.1.3 土壤贮水量的时间变化特征 |
3.1.4 土壤含水率的空间变化特征 |
3.1.5 土壤水分亏缺度与储水亏缺补偿度 |
3.2 集雨模式对夏玉米农田土壤水分的影响 |
3.2.1 夏玉米生长季的降水特征 |
3.2.2 集雨效率 |
3.2.3 土壤贮水量的时间变化特征 |
3.2.4 土壤含水率的空间变化特征 |
3.2.5 土壤水分亏缺度与储水亏缺补偿度 |
3.3 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集雨模式对冬小麦和夏玉米农田土壤温度的影响 |
4.1 集雨模式对冬小麦农田土壤温度的影响 |
4.1.1 根区土壤温度随播种后天数的动态变化 |
4.1.2 根区土壤温度的日变化 |
4.1.3 根区土壤温度的垂直变化 |
4.2 集雨模式对夏玉米农田土壤温度的影响 |
4.2.1 根区土壤温度随播种后天数的动态变化 |
4.2.2 根区土壤温度的日变化 |
4.2.3 根区土壤温度的垂直变化 |
4.3 讨论与小结 |
第五章 集雨模式与氮肥运筹对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
5.1 控释氮肥的氮素累积释放速率 |
5.1.1 夏玉米农田中控释氮肥的氮素累积释放速率 |
5.1.2 冬小麦农田中控释氮肥的氮素累积释放速率 |
5.2 集雨模式与氮肥运筹对冬小麦农田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
5.2.1 集雨模式对土壤硝态氮含量和分布的影响 |
5.2.2 氮素运筹对土壤硝态氮含量和分布的影响 |
5.3 集雨模式与氮肥运筹对夏玉米农田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
5.3.1 集雨模式对土壤硝态氮含量和分布的影响 |
5.3.2 氮素运筹对土壤硝态氮含量和分布的影响 |
5.4 讨论与小结 |
第六章 集雨模式与氮肥运筹对作物生理生长的影响 |
6.1 集雨模式与氮肥运筹对冬小麦生理生长的影响 |
6.1.1 集雨模式与氮肥运筹对冬小麦地上部分生长的影响 |
6.1.2 集雨模式与氮肥运筹对冬小麦根系生长的影响 |
6.1.3 集雨模式对冬小麦生育进程的影响 |
6.1.4 集雨模式与氮肥运筹对冬小麦光合速率的影响 |
6.1.5 氮肥运筹对冬小麦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6.2 集雨模式与氮肥运筹对夏玉米生理生长的影响 |
6.2.1 集雨模式与氮肥运筹对夏玉米地上部分生长的影响 |
6.2.2 集雨模式与氮肥运筹对夏玉米根系生长的影响 |
6.2.3 集雨模式对夏玉米生育进程的影响 |
6.2.4 集雨模式与氮肥运筹对夏玉米光合速率的影响 |
6.2.5 氮肥运筹对夏玉米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6.3 讨论与小结 |
第七章 集雨模式与氮肥运筹下植株氮素的累积、分配与诊断 |
7.1 集雨模式与氮肥运筹下冬小麦植株的氮素累积、分配与诊断 |
7.1.1 不同氮肥运筹下冬小麦植株的氮素含量 |
7.1.2 集雨模式与氮肥运筹下冬小麦植株的氮素累积量 |
7.1.3 集雨模式与氮肥运筹下冬小麦植株的氮素分配 |
7.1.4 不同氮肥运筹下冬小麦植株的氮素营养诊断 |
7.2 集雨模式与氮肥运筹下夏玉米植株的氮素累积、分配与诊断 |
7.2.1 不同氮肥运筹下夏玉米植株的氮素含量 |
7.2.2 集雨模式与氮肥运筹下夏玉米植株的氮素累积量 |
7.2.3 集雨模式与氮肥运筹下夏玉米植株的氮素分配 |
7.2.4 不同氮肥运筹下夏玉米植株的氮素营养诊断 |
7.3 讨论与小结 |
第八章 集雨模式与氮肥运筹下作物的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 |
8.1 集雨模式与氮肥运筹下冬小麦的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 |
8.1.1 集雨模式对冬小麦耗水特性的影响 |
8.1.2 集雨模式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
8.1.3 集雨模式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8.1.4 集雨模式对冬小麦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 |
8.1.5 氮肥运筹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
8.1.6 氮肥运筹对冬小麦氮素利用的影响 |
8.1.7 冬小麦的合理氮肥施用量 |
8.2 集雨模式与氮肥运筹下夏玉米的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 |
8.2.1 集雨模式对夏玉米耗水特性的影响 |
8.2.2 集雨模式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
8.2.3 集雨模式对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8.2.4 集雨模式对夏玉米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 |
8.2.5 氮肥运筹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
8.2.6 氮肥运筹对夏玉米氮素利用的影响 |
8.2.7 夏玉米的合理氮肥施用量 |
8.3 不同集雨模式下麦玉轮作系统的生产力 |
8.3.1 不同集雨模式下麦玉轮作系统的周年产量 |
8.3.2 不同集雨模式下麦玉轮作系统的周年水分利用效率 |
8.3.3 不同集雨模式下麦玉轮作系统的总水分利用效率 |
8.4 不同氮肥运筹下麦玉轮作系统的生产力 |
8.4.1 不同氮肥运筹下麦玉轮作系统的产量 |
8.4.2 不同氮肥运筹下麦玉轮作系统的氮素利用 |
8.5 讨论与小结 |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1.1 集雨模式对冬小麦和夏玉米农田土壤水分的影响 |
9.1.2 集雨模式对冬小麦和夏玉米农田土壤温度的影响 |
9.1.3 集雨模式与氮肥运筹对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
9.1.4 集雨模式与氮肥运筹对作物生理生长的影响 |
9.1.5 集雨模式与氮肥运筹下植株氮素的累积、分配与诊断 |
9.1.6 集雨模式与氮肥运筹下作物的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 |
9.2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北方旱作区作物产量和水肥利用特征与提升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问题提出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北方旱作区小麦和玉米产量的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3 结果分析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北方旱作区小麦和玉米WUE的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结果分析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北方旱作区小麦和玉米养分利用效率的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3 结果分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北方旱作区小麦、玉米高产和水肥高效利用调控技术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3 结果分析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北方旱作区小麦、玉米产量与水肥利用效率的提升潜力与途径 |
6.1 引言 |
6.2 材料和方法 |
6.3 结果分析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综合讨论、结论与展望 |
7.1 综合讨论 |
7.2 主要结论 |
7.3 研究展望 |
7.4 本论文的特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文章数据来源文献 |
作者简介 |
(10)旱作褐土覆盖耕作措施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及玉米生长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不同覆盖耕作研究进展 |
1.2.1 地膜覆盖 |
1.2.2 秸秆覆盖 |
1.3 覆盖耕作对农田生态环境的影响 |
1.3.1 对土壤水分状况的影响 |
1.3.2 对土壤温度状况的影响 |
1.3.3 对土壤肥力状况的影响 |
1.4 覆盖耕作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条件 |
2.1.1 试验站概况 |
2.1.2 试验区气候条件 |
2.1.3 试验土壤 |
2.1.4 供试地膜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 数据分析方法 |
第三章 不同覆盖耕作措施的土壤水分动态特征 |
3.1 试验区降水特征分析 |
3.1.1 多年平均降水量及其年内年际分配特征 |
3.1.2 降水相对变率与变异系数 |
3.2 试验期间降水年型的划分 |
3.3 覆盖耕作措施对春玉米地土壤水分迁移转化的影响 |
3.3.1 对全生育期土壤表层含水率的影响 |
3.3.2 对各阶段全生育期土壤表层含水率的影响 |
3.3.3 对土壤水分分布的影响 |
3.4 不同降水年型覆盖耕作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特征 |
3.4.1 正常降水年型覆盖耕作土壤水分状况 |
3.4.2 干旱降水年型覆盖耕作土壤水分状况 |
3.4.3 丰水年型覆盖耕作土壤水分状况 |
3.4.4 不同降水年型土壤水分垂直分布分层 |
3.5 不同覆盖耕作措施的节水机理 |
3.6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覆盖耕作措施的温度效应 |
4.1 不同覆盖措施下土壤温度变化特征 |
4.1.1 土壤温度日变化 |
4.1.2 地温最大日变幅 |
4.2 玉米生育前期不同土层地温变化 |
4.3 玉米生育期土壤温度的动态变化 |
4.4 不同覆盖耕作措施下田间温度变化规律解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覆盖耕作措施对土壤养分和酶的影响 |
5.1 不同覆盖耕作措施对耕层(0~40cm)土壤养分的影响 |
5.1.1 对耕层土壤全氮、全磷、全钾的影响 |
5.1.2 对耕层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
5.1.3 对耕层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
5.2 不同覆盖耕作措施土壤速效养分和有机质的剖面分布 |
5.3 不同覆盖耕作措施对土壤酶的影响 |
5.3.1 脲酶 |
5.3.2 过氧化氢酶 |
5.3.3 磷酸酶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不同覆盖耕作措施对土壤剖面硝态氮时空变化的影响 |
6.1 不同覆盖耕作措施对氮素吸收的影响 |
6.2 不同覆盖耕作措施土壤硝态氮年际变化特征 |
6.3 不同覆盖耕作措施土壤剖面硝态氮时空变化特征 |
6.3.1 干旱年份不同覆盖耕作措施土壤剖面硝态氮时空变化特征 |
6.3.2 丰水年份不同覆盖耕作措施土壤剖面硝态氮时空变化特征 |
6.4 不同覆盖耕作措施土壤硝态氮在 0~300cm 剖面的累积 |
6.5 讨论 |
6.6 小结 |
第七章 不同覆盖耕作措施对春玉米生产力的影响 |
7.1 对玉米生育进程的影响 |
7.2 对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7.3 对玉米株高的影响 |
7.4 对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7.5 讨论 |
7.6 小结 |
第八章 不同覆盖耕作措施对春玉米水肥利用的效率和效益的影响 |
8.1 不同覆盖耕作措施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
8.2 不同降水年型覆盖耕作措施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
8.3 不同覆盖耕作措施对春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8.4 不同覆盖耕作措施对春玉米氮、磷、钾吸收分配特征的影响 |
8.4.1 不同生育时期氮素吸收特点 |
8.4.2 不同生育时期磷素吸收特点 |
8.4.3 不同生育时期钾素吸收特点 |
8.4.4 不同生育时期氮磷钾的吸收比例 |
8.4.5 植株地上部不同部位氮、磷、钾累积量 |
8.5 效益分析 |
8.5.1 经济效益 |
8.5.2 节水效益 |
8.6 讨论 |
8.7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覆盖耕作对农田环境的影响 |
9.2 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
9.3 合理选择和应用不同覆盖耕作措施 |
9.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完成的部分相关科研项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攻读学位期间获专利情况 |
博士学位论文独创性说明 |
四、覆膜与露地春玉米氮肥效应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抗倒伏特性及产量的影响[D]. 魏丽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2]冀西北寒旱区马铃薯田水分特征与节水生产效果研究[D]. 任冬雪.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3]河北平原不同种植制度及全田地膜覆盖小麦、玉米周年产量与资源利用研究[D]. 朱利叶.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4]覆膜方式与施氮量对土壤水分、温度和养分状况及玉米根系生长的影响[D]. 罗上轲. 贵州大学, 2020(02)
- [5]黄土高原不同生态区垄沟覆盖对春玉米生产力和土壤质量的影响及其机理[D]. 邓浩亮. 甘肃农业大学, 2019(02)
- [6]寒旱区春玉米覆膜高产及籽粒直收技术研究[D]. 陈宗政. 河北北方学院, 2019(01)
- [7]地膜覆盖对旱作春玉米氮素利用的影响[D]. 张雪丽.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01)
- [8]集雨模式与氮肥运筹对农田土壤水热状况和作物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D]. 银敏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11)
- [9]北方旱作区作物产量和水肥利用特征与提升途径[D]. 孙东宝.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8)
- [10]旱作褐土覆盖耕作措施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及玉米生长的响应[D]. 解文艳. 太原理工大学, 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