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南地区论文-刘旭雅

杏南地区论文-刘旭雅

导读:本文包含了杏南地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园林绿化,土壤状况,树种调查,采油五厂杏南地区

杏南地区论文文献综述

刘旭雅[1](2016)在《大庆市采油五厂杏南地区土壤及绿化状况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绿化是城市文明与发展的象征,它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生活环境质量,而完美的城市景观设计,离不开合理的植物配植,和丰富多样的植物材料。土壤在发挥城市绿地功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土壤影响着城市居住的适宜性、环境的质量和人们的生活质量,城市园林绿化离不开城市园林中的土壤,土壤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园林绿化树种的生长状况。本文对大庆采油五厂园林绿地的土壤理化性状进行测试分析,并对其土壤肥力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揭示了大庆采油五厂园林绿地土壤存在的主要问题;此外,对大庆采油五厂园林绿地所应用的乔木、灌木、铺地类等园林绿化树种的树种种类、生长表现、应用形式和应用效果进行实地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综合的分析与评价。城市土壤状况以及绿化树种的调查可以为园林绿化设计提供素材,使城市园林绿化设计更为规范化、合理化,为城市绿化树种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实现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调查显示:1、大庆采油五厂园林绿地的土壤状况:通过对54个点位测定的土壤主要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并结合现场观测情况进行分级。结果有25个点位为重度盐碱,占46.3%;有17个点位为中度盐碱,占33.5%;12个点位为轻度盐碱,占22.2%。其中轻度的12个点位中厂区和生态园区取样为客土土壤。可见五厂土壤整体盐碱化程度严重,这是制约绿化发展的主要因子。2、绿化树种种类应用情况:(1)大庆采油五厂应用园林绿化树种15科,31属,37种;(2)绿化树种区系地理成分以温带分布为主,并具有一定的亚寒带成分;(3)现状应用的园林绿化树种的乔木:灌木:铺地类的比例为17:18:2;(4)对大庆采油五厂绿化树种应用情况及树种生长情况调查发现:树种总体上生长状况较好,由于本厂所属地区的土壤情况在大庆地区属于偏差地区,建议选择乡土、抗性强的树种为主,要先绿化再美化,因地制宜;相反,会造成不良后果,例如生态园种植的白桦和萨大路旁的丁香几乎全部死亡,就是选择不当。由以上分析结果结合调查记录,发现大庆采油五厂五厂土壤整体盐碱化程度严重,园林绿化树种应用存在树种种类不够丰富、树种应用不尽合理、养护管理工作不到位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要做好园林绿化树种规划、重视适地适树原则应用、提高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水平等发展对策。在大庆市采油五厂园林绿化树种应用调查、分析基础上,结合大庆市采油五厂园林发展趋势和自然植被规律、环境条件、行政区划等特点,为大庆市采油五厂生态园植被恢复及景观提出改造方案及建议。为大庆城市绿地建设和进一步发展提供资料和科学依据,使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特色化,为大庆市采油五厂园林绿化树种选择和育苗生产提供现实的理论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期刊2016-06-01)

方华,程靖,刘芳,丁俊杰[2](2011)在《杏南地区集输管线腐蚀原因初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庆油田采油五厂杏南地区集输管线腐蚀严重,频繁穿孔。通过离子分析、细菌分析、腐蚀速率检测等分析手段,并结合现场生产实际,认为管线腐蚀穿孔的原因为:水中的硫酸盐还原菌(SRB)以及Cl-、HCO3-等腐蚀性离子的侵蚀作用共同引起的垢下腐蚀。(本文来源于《腐蚀与防护》期刊2011年12期)

金金花[3](2011)在《杏南地区S23-P1油层组砂体展布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应用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原理,依据岩心、测井及地震资料,开展杏南地区S23-P1油层组各层段砂体分布规律。本项研究的成果将为油田中后期的剩余油的勘探和开发,目的区块的优选,目的层位的确定,起到积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石油化工》期刊2011年13期)

张景军,柳成志,姜国超,范佃胜[4](2011)在《杏南地区PⅠ-SⅡ油层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确保大庆油田二次开发及叁次采油的顺利实施,重新开展了杏南地区主要油层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和对比的分析和研究工作。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对不整合面、整合面、初次湖泛面及最大湖泛面等各级界面进行识别和对比。通过对层序边界形成机理、识别方法及标志、边界类型及特征等方面的研究,结合各级层序内部结构特征,建立研究区目的层的等时地层格架。依据各级层序界面标志,研究区目的层被分为2个长期基准面旋回LSC1和LSC2;3个中期基准面旋回MSC1、MSC2及MSC3;35个短期基准面旋回。(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1年14期)

吕金龙[5](2010)在《松辽盆地杏南地区扶余油层构造特征与储层预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地落实大庆长垣杏南地区扶余油层的构造、储层特征及砂体的平面展布规律,本文在叁维迭前时间偏移连片处理的基础上,开展层构造特征与储层预测研究,以满足储量升级的需要。本论文主要采用叁维解释技术、相干体技术、沿层属性等技术完成地层格架对比、断裂特征解释、构造特征、构造发育史等研究,查明扶余油层组及各个砂岩组顶面的构造形态,分析断裂发育特征,对断层进行分级,对主要断层的发育期次和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同时利用应用属性分析技术、波形聚类分析技术、小波变换技术等对扶余油层的沉积微相进行了分析,并进行8个油层组有效厚度进行了预测。根据本区构造特征、沉积特征、岩性解释成果及石油地质特征等,对扶余油层各个油层组岩性圈闭进行了识别与评价,对扶余油层的油气聚集规律进行了综合分析。本论文利用扶余油层识别出的各类圈闭、沉积特征、有效砂性分布特征、结合探井的试油成果和油气聚集规律等,对扶余油层油气有利区进行了预测,综合研究断层、构造、古构造和砂体与油气富集的关系,优选出了有利开发区块,提供建议井位。(本文来源于《东北石油大学》期刊2010-05-06)

金金花[6](2009)在《杏南地区S23-P1油层组沉积微相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应用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原理,依据岩心、测井及地震资料,结合测试分析数据,进行了各级层序单元的识别与划分,建立杏南地区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开展S23-P1油层组沉积微相研究,总结该区各层段微相的平面展布特征及砂体分布规律。本项研究的成果将为油田中后期的剩余油的勘探和开发,目的区块的优选,目的层位的确定,起到积极的意义。研究区目的层位自上而下为SⅡ、SⅢ和PⅠ油层组地层,据前人研究成果,该目的层发育XⅢ和XⅣ两个叁级层序。在本项目的研究中依据各级层序界面标志共识别出2个长期基准面旋回LSC1和LSC2;3个中期基准面旋回MSC1、MSC2及MSC3;72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在此基础上,运用现代沉积学的新理论、新观念与新方法,通过对X12-3-J3222和X8-30-J337等取芯井的岩芯观察和描述,结合测井及地震资料,识别出该研究区目的层具有2种沉积相、5种沉积亚相和13种沉积微相,进一步分析和研究了不同沉积环境下储层微相和砂体的发育特征和展布规律。在对沉积体系的研究过程中,对杏南地区湖岸线的位置及演化规律做了初步的分析,并且对湖岸线附近的油气特征进行了探讨,并取得了湖岸线附近的砂体具有油气成藏和运移的良好条件的认识。(本文来源于《大庆石油学院》期刊2009-03-15)

张雁,蔺景龙,朱炎,郝兰英[7](2008)在《大庆杏南地区葡Ⅰ组叁角洲前缘储层的非均质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当油田主力油层进入高含水期时,非主力油层接替主力油层将成为必然趋势。叁角洲前缘亚相储层非均质性较强,一直以来被作为非主力油层。为提高非主力油层的储量动用程度,必须精细研究叁角洲前缘亚相储层非均质性特征,查明剩余油分布规律,从而有效指导油田开发的调整挖潜。利用密井网、岩矿鉴定等资料对杏南地区葡I油层组前缘亚相储层进行研究,将叁角洲前缘细分为枝状、朵状、席状3种类型,详细分析了不同沉积环境下砂体的成因类型,描述了不同类型砂体在平面上、空间上的展布特征和组合关系,不同砂体内部性质的差异以及砂体内部微观孔隙结构的类型和分布特征,从平面、层间、层内以及微观特征等方面研究了叁角洲前缘储层的非均质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储层非均质性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指出不同叁角洲前缘储层中剩余油的富集位置。(本文来源于《现代地质》期刊2008年05期)

张雁,柳成志,祝秀华,高金琦,赵全军[8](2008)在《杏南地区PⅠ组沉积演化及其砂体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综合基准面旋回、湖平面升降情况,以小层为单位,从成因上分析了杏南地区沉积演化过程中砂体的变化.研究发现,在基准面旋回、湖平面变化的综合影响下,不同位置,砂体的类型、形态、规模是有一定规律的.利用井资料统计了砂体的类型和规模.该研究可以准确揭示各时期地质体的特征,为油藏数值模拟服务.(本文来源于《大庆石油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03期)

李海,刘英平,毛伟汉,王亮,姜强[9](2007)在《杏南地区上部地层阻卡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庆杏南地区上部地层具有"可钻性好、交结差、渗透性强、强膨胀、强分散"的特点;机械钻速比较高,但普遍存在起下钻阻卡、环空憋压现象,造成井下复杂现象时有发生。分析其复杂现象,主要有四个原因:①钻屑极易分散,井眼大,环空钻屑增多;②钻屑上升过程中与井壁粘结,造成假泥饼,引起阻卡;③地层松软,渗透性好,特别是砂岩井段,"人工缩径"引起阻卡;④泥岩缩径和工程措施不当造成井径不好,含砂量高,沉降砂桥阻卡。针对这个地区的特点,采取了以下四项措施解决阻卡问题,即:①在钻井液中加足充分剪切稀释后的高分子包被剂;②大排量循环,防止钻屑在井内停留时间长,反复沉降分散;③上部加强短程起下钻通井工作,破坏泥环和假泥饼;④高效固控,保证钻井液清洁。通过这"四项措施"的实施,不但较好的解决了这些地区的阻卡、环空憋压现象,还可以进一步控制泥浆排放量,实现钻井液的零排放。(本文来源于《西部探矿工程》期刊2007年12期)

杏南地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大庆油田采油五厂杏南地区集输管线腐蚀严重,频繁穿孔。通过离子分析、细菌分析、腐蚀速率检测等分析手段,并结合现场生产实际,认为管线腐蚀穿孔的原因为:水中的硫酸盐还原菌(SRB)以及Cl-、HCO3-等腐蚀性离子的侵蚀作用共同引起的垢下腐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杏南地区论文参考文献

[1].刘旭雅.大庆市采油五厂杏南地区土壤及绿化状况评价[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6

[2].方华,程靖,刘芳,丁俊杰.杏南地区集输管线腐蚀原因初步分析[J].腐蚀与防护.2011

[3].金金花.杏南地区S23-P1油层组砂体展布规律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

[4].张景军,柳成志,姜国超,范佃胜.杏南地区PⅠ-SⅡ油层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

[5].吕金龙.松辽盆地杏南地区扶余油层构造特征与储层预测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0

[6].金金花.杏南地区S23-P1油层组沉积微相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9

[7].张雁,蔺景龙,朱炎,郝兰英.大庆杏南地区葡Ⅰ组叁角洲前缘储层的非均质性[J].现代地质.2008

[8].张雁,柳成志,祝秀华,高金琦,赵全军.杏南地区PⅠ组沉积演化及其砂体控制[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8

[9].李海,刘英平,毛伟汉,王亮,姜强.杏南地区上部地层阻卡处理[J].西部探矿工程.2007

标签:;  ;  ;  ;  

杏南地区论文-刘旭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