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耻应对论文-张帆,张道芬,黄喜珊

羞耻应对论文-张帆,张道芬,黄喜珊

导读:本文包含了羞耻应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羞耻感,羞耻应对,攻击性

羞耻应对论文文献综述

张帆,张道芬,黄喜珊[1](2013)在《初中生羞耻感与攻击性的关系:羞耻应对的中介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羞耻感作为一种负性的情绪体验,在人类的正常及问题行为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其他情感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根据Lewis's的羞耻-愤怒理论,当个体体验到痛苦不安的羞耻感时,会引发激烈的、带有敌意的愤怒情绪,从而可能产生各种攻击性的防御行为。羞耻应对是个体在体验到羞耻感时所采取的应对策略,是针对羞耻感这一情绪本身所采取的应对方式,与个体一般的应对方式有很大的差异。国外学者根据羞耻应对模型的理论框架编制出羞耻应对量表,并且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不同的羞耻应对方式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有很大的不同,认为羞耻应对是羞耻感与其相关变量之间的中介因素。由于文化不同,对羞耻感的理解也存在差异性,本研究将立足于我国文化,考察初中生羞耻感与攻击性之间的关系,并验证羞耻应对方式在羞耻感与攻击性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中学生羞耻感量表、羞耻应对量表及攻击性问卷(BPAQ)对407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1)羞耻感与言语攻击、身体攻击、愤怒及敌意均呈正相关;(2)羞耻应对中的自责、责备他人及逃避叁个维度在羞耻感与攻击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羞耻感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初中生的攻击性,也可以通过羞耻应对的作用间接影响攻击性。(本文来源于《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3-11-01)

丁欣放,高隽,张祖贤,钱铭怡[2](2012)在《中学生羞耻应对在羞耻与抑郁间的中介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考察中学生羞耻应对在羞耻与抑郁间的中介作用。方法:方便选取北京某高中高一、高二年级学生,于2009年12月和2010年6月两个时间点分别填写儿童抑郁问卷(CDI)、中学生羞耻体验量表(MSSS)、羞耻应对方式量表(CSS),时间点1回收有效问卷224份,时间点2回收与时间点1信息匹配的问卷166份。结果:使用纵向数据进行中介作用检验,结果显示,羞耻应对中的攻击自我、攻击他人两个维度对羞耻和抑郁起到中介作用,其中以时间点1的羞耻为自变量,攻击自我为中介变量的模型共可以解释时间点2抑郁方差的19%;而攻击他人作为中介变量的模型共可解释时间点2抑郁方差的13%。结论:羞耻可能通过羞耻应对而影响抑郁水平。(本文来源于《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期刊2012年06期)

石英华[3](2008)在《大学生羞耻应对特点及其与社交焦虑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羞耻感作为一种负性的情绪体验,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个体体验到羞耻感时会产生指向自我的痛苦感,表现为对行为的掩饰和对现实的逃避,容易导致社交焦虑。羞耻之情一旦发生,即有可能成为自我反省和自我调整的动机力量,驱使个体采取某种应对方式以减轻内心的不安和痛苦。羞耻应对是个体在体验到羞耻感时所采取的应对策略,不同的羞耻应对策略对个体的社交焦虑水平产生不同的影响。本研究在我国独特的文化背景下,在国外羞耻应对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文献分析、访谈、开放式调查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初步编制了大学生羞耻应对问卷,提出并验证了羞耻应对的四维度结构模型。本文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的方法对人口统计学变量在羞耻应对各维度上的差异性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对羞耻应对各维度与社交焦虑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探讨了羞耻应对各维度对社交焦虑的预测作用。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编制的大学生羞耻应对问卷共有19个项目,由攻击他人、问题解决、自责和回避四个维度构成,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第二,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攻击他人和回避两个维度上存在显着差异;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攻击他人和自责两个维度上存在显着差异;文科生和理科生在攻击他人维度上存在显着差异;不同家庭来源的大学生在问题解决、自责和回避叁个维度上均存在显着差异;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问题解决和自责两个维度上存在显着差异。第叁,在控制了人口统计学变量后,羞耻应对各维度对总体的社交焦虑水平有显着的预测效果;四个维度对“紧张焦虑”和“人际敏感”两个分维度有显着的预测效果;问题解决和回避两个维度对“缺乏自信”分维度具有显着预测效果。(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08-05-01)

羞耻应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考察中学生羞耻应对在羞耻与抑郁间的中介作用。方法:方便选取北京某高中高一、高二年级学生,于2009年12月和2010年6月两个时间点分别填写儿童抑郁问卷(CDI)、中学生羞耻体验量表(MSSS)、羞耻应对方式量表(CSS),时间点1回收有效问卷224份,时间点2回收与时间点1信息匹配的问卷166份。结果:使用纵向数据进行中介作用检验,结果显示,羞耻应对中的攻击自我、攻击他人两个维度对羞耻和抑郁起到中介作用,其中以时间点1的羞耻为自变量,攻击自我为中介变量的模型共可以解释时间点2抑郁方差的19%;而攻击他人作为中介变量的模型共可解释时间点2抑郁方差的13%。结论:羞耻可能通过羞耻应对而影响抑郁水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羞耻应对论文参考文献

[1].张帆,张道芬,黄喜珊.初中生羞耻感与攻击性的关系:羞耻应对的中介作用[C].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13

[2].丁欣放,高隽,张祖贤,钱铭怡.中学生羞耻应对在羞耻与抑郁间的中介作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

[3].石英华.大学生羞耻应对特点及其与社交焦虑的关系[D].河南大学.2008

标签:;  ;  ;  

羞耻应对论文-张帆,张道芬,黄喜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