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子松沙地封育成果验收评价与判定探讨

樟子松沙地封育成果验收评价与判定探讨

一、沙地樟子松封育成果验收评估测定工作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管雪薇[1](2021)在《吉兰泰盐湖防护体系防风阻沙效应研究》文中认为吉兰泰盐湖北部地处乌兰布和、腾格里及亚玛雷克三大沙漠交界地带,该区域是中国最主要的沙尘暴策源地,风沙危害严重制约了盐湖资源的开采与利用。本文以吉兰泰盐湖防护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定位观测结合室内分析的方法,分析了防护体系不同部位植被分布规律;调查了防护体系不同部位植被盖度及多样性;测定了防护体系不同部位不同风向下近地层风速、输沙状况,同时逐月监测防护体系不同部位输沙、降尘及地表蚀积状况;并采集了防护体系不同部位地表沉积物,分析了风沙活动对地表沉积物机械组成的影响;揭示了防护体系不同部位风速变化规律及年内风沙流运移规律;探讨了防护体系不同部位不同风向下防风阻沙效应及年内阻沙效果。结果如下:(1)吉兰泰盐湖防护体系防风阻沙效果西北风向>西南风向>东北风向。由流动沙垄至盐湖湖心风速衰减速率先增加后降低,在防护林带达到最高(85%-95%)。防护体系输沙量整体较流动沙垄降低了83.891%-91.793%,且50%以上的输沙量主要集中在0-10cm高度内。(2)季节变化对防护林带输沙通量影响较小,但对白刺灌丛至盐湖湖心50cm高度以上输沙通量影响较大,且区域内沙物质主要以跃移质为主。其中7-12月防护体系阻沙效果最好,输沙通量整体较流动沙垄降低80%-90%。防护体系滞尘主要集中在8-10月,并随植被盖度的增加而减少,滞尘量较流动沙垄整体减少了11.520%-55.832%,且以区域物质和局地物质为主。(3)防护体系对土壤风蚀的防护效果受植被生长季的影响,其地表蚀积强度在5-6月和10-11月以轻微风蚀为主,7-9月以风积为主。防护体系地表沉积物粒度由流动沙垄至盐湖湖心表现为粗砂及极粗砂含量逐渐减少,粉粒、细砂、极细砂含量逐渐增加;且土壤颗粒整体分选性较好,平均粒径较大,颗粒频率分布曲线较为宽平,土壤质量得到明显改善。(4)植被盖度与风积量、黏粒及粉粒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与输沙通量呈现极显着负相关(P<0.01),与土壤风蚀呈显着负相关(P<0.05)。表明随着植被盖度的增加,输沙通量逐渐减小,土壤由风蚀转为风积,从而使土壤粉粒黏粒含量增加,砂粒含量减小。

洪光宇[2](2021)在《毛乌素沙地杨柴和沙柳的蒸腾耗水特征及人工林地植被承载力》文中提出水分是限制毛乌素沙地植被生长与稳定的主要因素。准确获取典型造林树种的蒸腾耗水特征和土壤水资源变化是评估人工林群落稳定性、指导林分结构优化调控以及植被合理配置的核心问题。本研究以毛乌素沙地典型的造林树种杨柴(Hedysarum leave)和沙柳(Salix psammophil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林分结构特征基础上,采用热扩散式包裹茎流仪、HOBO-U30小型气象站型自计气象站、Watch Dog2800型土壤水分自动监测系统等设备进行定位动态监测,利用降水入渗过程模型(Hydrus-1D)估算林地的土壤有效贮水量,基于水量平衡原理,估算杨柴和沙柳人工林地承载力。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杨柴人工灌木林、沙柳人工灌木林和裸沙样地的土壤水分在降雨时间格局的影响下均呈明显的季节和垂直变化。8月份土壤水分含量最大,沙柳人工林和裸沙样地土壤水分剖面呈“s”形,杨柴人工林土壤水分剖面呈“3”形。0-110cm深度土壤水分含量沙柳人工林>杨柴人工林>裸沙,杨柴和沙柳人工林地在同一降雨事件土壤水分入渗量与深度存在差异,小雨事件水分对杨柴人工林的补给量大于沙柳人工林,中雨以上降雨事件水分更容易入渗到沙柳人工林深层土层。>8.8 mm的降水水分能够入渗到30 cm以内土层(毛乌素沙地灌草植被根系主要分布土层)为有效降水事件。2.通过考斯加柯夫(Kostiakov)、菲利浦(Philip)、霍顿(Horton)和通用经验模型(f=at-n+b)模拟杨柴和沙柳人工林土壤水分入渗率的比较分析,经检验考斯加柯夫模型适用于描述杨柴人工林土壤降雨入渗过程,回归系数范围为0.9021-0.9518;通用经验模型适用于描述沙柳人工林土壤降雨入渗过程,回归系数在0.7415-0.9923之间。Hydrus-1D模型通过参数优化后,可以较准确地描述杨柴人工林、沙柳人工林及裸沙的土壤水分变化过程,并能够估算出30 cm土层处的向下渗漏量和土壤整体蒸发量。植被生长旺季的7-9月,裸沙、杨柴人工林和沙柳人工林30cm及以下土层渗流量分别占同期降雨78.08%、43.24%和47.39%,人工灌木林地土壤渗漏量要远低于裸沙。3.2017-2018年7-9月间,毛乌素沙地杨柴平均日液流速率为15.18g/d,平均日液流量为364.42 g/d。沙柳枝条平均日液流速率为17.01 g/d,平均丛日液流量为12245.73g/d。沙柳整丛的蒸腾量显着高于杨柴。杨柴和沙柳液流速率和液流量因气象因子的变化而变化,呈现显着的白昼、日间、月际的进程变化。供试灌木种间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程度存在差异,在小时和日尺度上,杨柴和沙柳液流变化同时受气温、太阳辐射、相对湿度和饱和水汽压差共同影响;在月尺度上,杨柴和沙柳液流速率及量变化同时受到太阳辐射的影响。但不同的是,饱和水汽压差是影响杨柴的主要因子,气温和相对湿度是影响沙柳的主要影响。种内因径级不同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程度存在差异,小径级杨柴植株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程度最低。4.基于水量平衡理论,通过Hydrus-1D模型估算土壤水分的补给量及植被耗水量模型估算单株(丛)耗水量,测算杨柴和沙柳人工林土壤水分承载植被能力。杨柴适宜造林密度为4701株/hm2,沙柳适宜造林密度在1013丛/hm2左右。

胡金娇[3](2021)在《川西北沙地三种典型生态恢复模式对植被-土壤系统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草地沙化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这直接影响草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与功能,植被恢复是沙地治理的重要措施。量化植物群落和土壤系统对生态恢复模式的响应是生态恢复效果评价的基础,但我国高寒沙地典型生态恢复模式对植被-土壤系统的影响研究不足。本文以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重度沙化草地为对照(Control,CK),比较研究了川西北沙地三种典型生态恢复模式(围栏封育(Fencing enclosure,FE)、布设高山柳沙障(Salix cupularis sandy barrier,SCSB)、布设高山柳沙障+种草(Salix cupularis sandy barrier plus planting grasses,SCSBPPG))对沙地植物群落特征和土壤属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FE和SCSBPPG的地上草本盖度(Coverage)、生物量(Biomass)、Margalef丰富度指数(Margalef richness index)和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ShannonWeiner diversity index)均显着高于CK,FE的增幅分别为13.54倍、13.00倍、3.09倍和1.80倍,且SCSBPPG的这些指标增幅分别达11.24倍、10.50倍、1.05倍和0.83倍(P<0.05),而SCSB对以上指标影响均不显着(P>0.05)。2.FE和SCSBPPG显着降低了土壤砂粒(0.02-2 mm)含量,提高了土壤粉粒(0.02-0.002 mm)和黏粒(<0.002 mm)含量(P<0.05),而SCSB显着增加了土壤砂粒含量,降低了粉粒和黏粒含量。三种典型生态恢复模式对沙地的土壤容重无显着影响,而各土层(0-10 cm、10-20 cm和20-30 cm)土壤含水量变化规律一致(SCSBPPG>FE>SCSB),SCSB土壤含水量相较于CK无显着差异。3.该研究区的pH在5.74-6.21之间,FE和SCSBPPG较CK显着降低了0-10cm、10-20 cm和20-30 cm土层土壤pH(P<0.05)。此外,三种生态恢复模式0-30 cm各土层土壤有机质(Soil organic matter,SOM)、全N(Total nitrogen,TN)、全P(Total phosphorus.TP)、全K(Total potassium,TK)含量递减变化规律为FE>SCSBPPG>SCSB,FE和SCSBPPG各土层土壤有机质、全N、全P均高于CK,且都在土层10-20 cm增幅最大,FE的最大增幅分别为243.62%、93.94%、68.97%,SCSBPPG的最大增幅分别为118.46%、45.45%、41.38%,而SCSB显着降低了各土层土壤有机质、全N和全P量(P<0.05)。4.FE和SCSBPPG均提高了0-10 cm土层土壤细菌和放线菌PLFA(Phospholipid fatty acid,PLFA)含量,SCSBPPG对土壤放线菌PLFA含量的增加效果高于FE。三种生态恢复模式同土层土壤细菌量均呈现出FE>SCSBPPG>SCSB的变化规律。而同土层土壤真菌PLFA含量变化规律正好相反。5.FE和SCSBPPG增加了0-10 cm和10-2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Microbial biomass carbon,MBC)、微生物生物量N(Microbial biomass nitrogen,MBN)和微生物生物量P(Microbial biomass phosphorus,MBP)。两种生态恢复模式对土壤MBC的影响要远远高于MBN。6.FE和SCSBPPG均提高了土壤脱氢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β-葡萄糖苷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且两种恢复模式下6种酶活性的最大增幅均出现在10-20 cm土层。而布设高山柳沙障对各类酶活性较CK无显着差异,甚至低于CK。本研究表明,围栏封育和布设高山柳沙障+种草两种生态恢复模式促进了地上植物群落恢复,改善了土壤结构,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有助于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改善,对地下土壤系统起到了很好的恢复效果。其中,围栏封育有利于青藏高原高寒轻度沙化草地的治理,而重度沙化草地的生态恢复需采用植灌和种草相结合的模式。研究结果可为沙地生态恢复评价和青藏高原高寒沙地的可持续管理提供参考。

秦丽娟[4](2020)在《河北坝上地区植树造林防风固沙效果研究》文中认为河北坝上地区土壤风蚀严重,是京津地区的主要风沙源。为防风固沙,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该地区实施了一系列生态措施,其中,植树造林是主要措施之一。近年来,河北坝上地区大片杨树林枯死使植树造林的实施效果遭到质疑。为确定植树造林的防风固沙效果,本文以河北坝上地区康保县为研究区,采用野外观测和室内实验的研究方法,以天然草地为对照,对成林乔木林地、灌木林地和幼年乔木林地等三种林地类型的土壤理化性质以及防风固沙效果进行测定,并对各林地类型植被生长状况进行调查。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河北坝上地区林地分布西少东多,有林地和灌木林地是主要林地类型,共占林地总面积的90%以上。1980-2015年林地面积有所增加,其中,有林地面积由1980年的1056.67 km2,增加到2015年的1328.13 km2,面积所占比重增加了25.70%;其他林地由1980年的9.02 km2,增加到2015年的38.28 km2,面积占比增加了324.39%;灌木林地面积由1980年的1230.81 km2,减少到2015年的1109.38 km2,面积占比减少了9.87%;疏林地面积由1980年的172.88 km2,减少到2015年的131.51 km2,面积占比减少了23.93%。(2)“三北”防护林建设时期(1980-2000年),林地面积有所减少,主要是疏林地的减少,减少了27.60%;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时期(2000-2010年),林地面积大幅增加,有林地增加幅度最大,面积增加了24.40%;全面生态建设时期(2010-2015年),林地面积变化不大。(3)对康保县北部5组样地共20个样点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每组样地均包括大面积的天然草地、成林乔木林地、灌木林地和幼年乔木林地。结果表明:与天然草地相比,灌木林地的不可风蚀颗粒(>0.85 mm)含量减少了2.27%,粘粒和粉粒等细颗粒物含量减少了2.42%,减轻了土壤沙化,种植灌木林地使有机质增加1.85%,全氮含量降低2%;成林乔木林地的不可风蚀颗粒(>0.85 mm)含量减少了18.03%,粘粒和粉粒等细颗粒物含量减少了2.93%,有机质增加0.38%,全氮含量降低5%;幼年乔木林地的不可风蚀颗粒(>0.85 mm)含量减少了2.23%,粘粒和粉粒等细颗粒物含量增加了11.06%,加重了土壤沙化,有机质减少0.30%,全氮含量增加6%,这是由造林工程对地表土壤的搅动造成的。总体来看,林灌的长期生长造成了地表土壤沙化、养分降低,甚至砾石化。(4)对康保县林地现状的野外调查表明,天然草地作为当地原始植被,生长良好。与天然草地相比,成林乔木林地生长状况较差,枯死率高。灌木林地生长较好。大部分幼年乔木林地较成林乔木林地的生长状况好。(5)以天然草地为对照,测定不同类型林地的防风固沙效果。防风效果研究表明:灌木林地防风效果最好。灌木林地使风速降低了13.92%,防风效能最大,空气动力学粗糙度也最大,具有最佳的防风效果。成林乔木林地使风速降低了7.92%,防风效能较高,但空气动力学粗糙度较低;幼年乔木林地风速较天然草地增加了20.34%,空气动力学粗糙度较高,但防风效能较低。乔木林地总体防风效果均不如灌木林地。固沙效果研究表明:灌木林地>乔木林地,但与天然草地相比,固沙效果均不佳,成林乔木林地和幼年乔木林地的风蚀量甚至高于天然草地。

白洋[5](2019)在《呼伦贝尔草原沙化治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由于气候异常和人类活动的频繁,使草原的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大部分地区草原发生退化、沙化,草原生态失衡,生产力下降,严重影响和制约经济社会多可持续发展。呼伦贝尔市草原沙化治理公益工程是呼伦贝尔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为了改善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环境,遏制草原沙化的重要决策。从2009年实施草原沙化治理工程以来,呼伦贝尔草原的沙化情况得到好转,草原生态得到改善,草原生产力也随之上升,植被盖度增加,扬沙天气明显减少,既有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又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增加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本文是根据2009年-2018年呼伦贝尔草原沙化治理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采用比较分析法,对草原沙化治理工程项目实施后产生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的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沙化治理工程中的亮点及存在的问题。草原沙化公益工程的政策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根据一系列分析发现,存在一些问题:有些保护草原措施不合理、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破坏草原生态平衡、保护草原的社会力量参与度不够、治理成本面临资金缺口。本文根据以上存在问题的原因为呼伦贝尔市草原沙化治理工作提出了实施草畜平衡,以草定畜,遏制草原沙化退化;实行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制定优惠政策,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防沙治沙;加强法制建设和舆论宣传力度,依法保护草原、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防沙治沙责任制;加大对呼伦贝尔草原区非法开荒、非法占用牧民草场的检查和林地确权工作等对策建议。

张莹[6](2019)在《不同林龄和密度樟子松林土壤氮矿化及微生物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壤氮(N)的有效性是沙地林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稳定性的关键限制因子。为了系统研究章古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氮矿化和微生物量特征及其变化规律,以樟子松试验示范林内不同林龄、不同密度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NH4+-N、NO3--N、矿质N、氨化速率、硝化速率、矿化速率、土壤微生物量C、N和呼吸强度变化规律及在0100cm土层内变化规律。通过分析在不同林龄、不同密度、不同土层的变异系数,揭示了各指标在空间分布的均匀程度。试验结果为沙地不同林龄、不同密度、不同土层土壤N的有效供给问题和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的可持续性经营和评价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林龄的增加,NH4+-N含量呈增长趋势,在60a时达到最大值。NO3-﹣N含量和矿质N含量在20a50a增长速度显着,均在50a时达到最大值。可以认为,林龄为50a时,土壤N的有效性最优。氨化速率、硝化速率、矿化速率均呈增长趋势,氨化速率和矿化速率在50a时达到最大值,硝化速率在60a时达到最大值,但与50a差异不显着。认为在林龄为50a时,土壤供氮能力最佳。不同林龄樟子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量具有很大差异,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加,微生物量C、N分别在在林龄为40a和30a时达到峰值,说明樟子松在中龄林期,微生物量最佳。(2)处于幼龄林、中龄林、成熟林和过熟林生长阶段的樟子松林土壤矿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整体上均随密度增加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造林密度过小过大均不能充分发挥土壤氮的有效性。因此适宜的造林密度能提高微生物量及微生物活性。(3)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矿质N含量和矿化速率均逐渐降低,040cm土层矿质氮较40100cm高,呈现出表聚性。垂直空间020cm土层微生物量最高。(4)指标与人工林地上樟子松株高、胸径、冠幅以及土壤有机碳、全氮、碱解氮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通过冗余分析(RDA)表明,影响不同林龄土壤矿化指标的主要环境因子为SOC;影响不同土层土壤矿化指标的主要环境因子为HN、TN、SOC。对微生物性质产生显着影响的为土壤SOC、TP和HN。(5)不同林龄樟子松人工林均能有效改善沙地土壤氮的有效性,但是改善过程较漫长,综合分析,在林龄为50a,密度为670株/hm2时土壤氮的矿化性质最佳,各个生长阶段的樟子松最佳造林密度不同,应及时对人工林密度进行调控,使土壤氮的有效性最优。该论文有图23幅,表6个,参考文献143篇。

雷虹[7](2019)在《科尔沁沙地主要防护林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碳(C)、氮(N)、磷(P)化学计量研究生态过程中能量平衡和多重化学元素平衡关系,为解决生态系统养分循环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以科尔沁沙地五种防护林(樟子松、赤松、油松、榆树和杨树)为研究对象,测定植物器官、凋落叶及土壤C、N、P含量,分析各防护林C、N、P化学计量季节动态变化,比较研究不同树种防护林C、N、P分布规律及平衡特征,为科尔沁沙地防护林营建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科尔沁沙地五种防护林树种叶C含量偏高,N和P含量偏低。樟子松、赤松和油松叶和枝C含量高于榆树和杨树。C/N在叶和枝中表现为杨树>油松>樟子松和赤松>榆树,C/P为油松>樟子松>赤松和榆树>杨树。由叶N/P判断樟子松、赤松和杨树生长受N元素限制,油松生长受N和P元素共同限制,榆树生长受P元素限制。凋落叶N含量在樟子松和油松高于赤松和杨树,P含量在赤松>樟子松和油松>榆树。N元素重吸收率在赤松和榆树>樟子松和油松>杨树,P元素重吸收率在榆树和杨树高于樟子松、赤松和油松。五种防护林060cm土层土壤C、N、P含量低于全国水平。榆树土壤有机C、全N、速效N含量、C/P和全N/P高于其他树种;油松土壤有机C、全N、速效N含量和C/P低于其他树种,而土壤速效P含量和C/N高于其他树种。总的来说,樟子松在生长期N和P元素利用效率提高,以缓解N限制;赤松土壤C/N下降,N元素矿化加快,利于提高土壤N有效性;油松协调器官间N、P分配,促进凋落叶N元素释放;榆树提高P元素利用率及重吸收率,以缓解P限制;杨树协调叶、枝和根N元素转移,提高N利用率。建议生长前期对樟子松、赤松和油松补施N肥,在生长后期对油松和榆树补施P肥,对杨树补施N肥。该论文有图78幅,表5个,参考文献78篇。

任悦[8](2019)在《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叶片—枯落物—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文中研究指明C、N、P作为植物最重要的基本营养元素,在植物体整个生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沙地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是我国北方风沙区防风固沙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在生态环境建设上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呼伦贝尔沙地、科尔沁沙地和毛乌素沙地中龄、近熟和成熟3个龄组沙地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依据生态化学计量学的原理,采用野外调查取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分析不同地区、林龄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叶片、枯落物和土壤C、N、P含量及C:N、C:P、N:P值,旨在探讨地区和林龄对沙地樟子松林叶片、枯落物和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以期阐明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叶片-枯落物-土壤系统C、N、P分配规律及其制约关系,并为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的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l)研究区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叶片呈现出高C、N、P的养分分配格局。随着林龄的增加,沙地樟子松叶片、枯落物、土壤C含量均先增加后减小(近熟林>中龄林>成熟林),而N、P含量逐渐增加(成熟林>近熟林>中林龄)。不同地区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叶片、枯落物和土壤C:N和C:P值在成熟林阶段最低,叶片N:P值在成熟林时最高,枯落物则是中林龄最高,而土壤N:P值随林龄并未表现出一致的变化规律。(2)C、N、P含量及C:N、C:P、N:P值在叶片、枯落物和土壤三个组分间存在差异,且C、N、P含量均表现为叶片>枯落物>土壤。地区对沙地樟子松人工林C、N、P化学计量特征有显着影响;林龄对叶片C含量、叶片、枯落物和土壤N:P值无显着影响;地区和林龄的交互作用对叶片和枯落物C、N、P化学计量特征影响较小,但除N:P值外,交互作用对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显着。(3)沙地樟子松叶片C、N、P元素存在耦合关系,沙地樟子松人工林C、N、P含量及C:N、C:P、N:P化学计量比在叶片、枯落物和土壤三个组分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表明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叶片、枯落物和土壤间存在着C、N、P元素运输与转换,且三个组分之间相互影响与制约。(4)呼伦贝尔沙地和科尔沁沙地樟子松叶片N:P值在14.53-15.57之间,表明这两个地区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的生长可能受N、P的共同限制;毛乌素沙地樟子松叶片N:P值在18.56-19.71之间,表明该地樟子松人工林生长可能受P限制,且林龄对N、P养分限制的影响不显着。建议在沙地樟子松人工林抚育管理时,依据当地实际情况适当的添加N肥或P肥,以提高沙地樟子松林的生产力。

牛梓宸[9](2019)在《生态修复措施对辽河干流流域土地沙化作用效果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土壤沙化被称作“地球癌症”,是造成生态环境退化、生产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已影响和制约了人类的生产生活。辽河干流流域是辽宁省的主要经济政治中心,近年来土地沙化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辽宁省的主要沙源,亟待进行生态修复。本研究以辽河干流流域沙化现状为基础,按照不同地类沙化分布区选择重度及极重度沙化区进行沙化修复模式的调查,确定不同修复模式的典型样地,进行土壤及植被生长状况的调查。基于遥感影像的NDVI指数分析和土壤特征的分析,确定不同修复模式的沙化修复效果。以植被和土壤为关键因素,建立不同修复模式沙化修复效果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评价法和熵权法对不同修复模式的沙化修复效果进行评价,筛选出最优的沙化土地修复模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综合比较2014年和2018年辽河干流流域NDVI指数,2018年NDVI指数最小增加了0.008,表明经过为期4年的生态治理和恢复促进了区域植被的恢复。乔灌混栽修复模式分布区NDVI指数增加0.06。封育林地修复模式区NDVI指数增长0.02,人工林模式增长0.03,自然恢复草地增长0.07,封育草地增长0.1,农林复合模式下降0.01,农田增长0.02。辽河干流流域内的植被覆盖度呈现增加的趋势。乔灌混栽修复模式分布植被盖度增加6.6%。封育林地修复模式区植被覆盖度增加2.4%;人工林模式植被盖度增加0.07%,自然恢复草地植被盖度增加7.5%,封育草地植被盖度增加10.1%,农林复合植被盖度降低2.1%,农田植被覆盖增加2.3%。植被盖度变化:乔灌混栽>封育草地>自然恢复草地>封育林地>农田>农林复合。年生态修复措施中林地乔木基本指标均有增长,2018年与2014比较,1×1样方内,草本植物生物,乔灌混栽模式4年间增加64g;封育林地中4年间增加4g;人工林模式4年间增加13g;自然恢复草地4年间增加35g;农林复合模式五年间减少1g。将2018年与2014年生物多样性指数相比较得出,乔灌混栽模式增加了0.09。封育林地增加0.11,封育草地增加0.03,人工林增加0.07,自然草增加0.01,农林复合模式增加0.02。。(2)实验分析不同修复措施下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容重由高到低依次为:农林复合(1.62g/cm3)>封育草地(1.53g/cm3)>农田(1.42g/cm3)>裸地(1.41g/cm3)>封育林地(1.41g/cm3)>人工林(1.40g/cm3)>自然恢复草地(1.38g/cm3)>乔灌混栽(1.31g/cm3)。土壤含水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乔灌混栽(21%)>封育林地(20%)>农田(14%)>人工林(11%)>自然恢复草地(8%)>裸地(6%)>封育草地(5%)>农林复合(4%)。干筛土壤团聚体中,大团聚体所占比例高;>0.25mm的团聚体均达到60%以上。>0.5mm在40%左右;>5-2mm在20%-30%之间;0.5-0.25mm不超过8%。经过湿筛过程后,>5mm团聚体减少;5-2mm团聚体含量减少范围在5%-10%之间;2-1mm、1-0.5mm团聚体含量变化不大。0.5-0.25mm团聚体含量有所增加,乔灌混栽增加99.7%,自然草地增加276%,人工林增加170%。农林复合与封育林地增加7%,封育草地增加了23%,农田增加了65%。经过湿筛,>0.25mm团聚体含量:农林复合减少31%,封育林地减少32%,封育草地减少45%,封育草地减少47%,乔灌混栽减少49%,自然草地减少35%,人工林减少48%,农田减少51%。团聚体破坏率中,农林复合40.98%;封育林地38.44%;封育草地50.38%;乔灌混栽41.20%;自然草地54.18%;人工林41.30%;农田52.27%。团聚体破坏率自高至低:自然草地>农田>封育草地>人工林>乔灌混栽>农林复合>封育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依次为:乔灌混栽(40.4g/kg)>人工林(26.6g/kg)>自然草地(22.3g/kg)>农田(16.5g/kg)>封育草地(15.4g/kg)>封育林地(13.8g/kg)>裸地(13.1g/kg)>农林复合(8.5g/kg)。土壤有效磷含量依次为:农田(40.0mg/kg)>封育林地(27.7mg/kg)>人工林(24.1mg/kg)>封育草地(19.7mg/kg)>自然草地(19.4g/kg)>乔灌混栽(17.3mg/kg)>农林复合(15.8mg/kg)>裸地(14.8mg/kg)。土壤全氮含量水平从高至低顺序为:农田(0.80g/kg)>乔灌混栽(0.70g/kg)>人工林(0.65g/kg)>自然草地(0.63g/kg)>封育草地(0.61g/kg)>封育林地(0.53g/kg)>农林复合(0.50g/kg)>裸地(0.42g/kg)。选取与土壤抗蚀性相关的部分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土壤抗蚀性综合指数进行确定,随着土壤抗蚀性综合指数增大,土壤抗蚀性也逐渐增强。土壤表层抗蚀性综合指数为:乔灌混栽58.7,封育林地24.3,封育草地23.2,人工林48.27,自然恢复草地34.63,农林复合21.26。抵抗侵蚀能力强弱顺序为:乔灌混栽>人工林>自然恢复草地>封育林地>封育草地>农林复合。(3)采用熵权法计算得出各指标权重为:植被覆盖率0.114,生物多样性指数0.102,生物量0.101,土壤容重0.119,土壤含水率0.038,最大持水量0.048,土壤有机质含量0.192,土壤团聚体含量0.047,土壤全氮含量0.127,土壤有效磷含量0.112。植被指标权重为0.317;土壤指标权重为0.682。乔灌混栽修复模式综合指数为26.96,封育林地综合指数为15.65,人工林修复综合指数为21.51,封育草地综合指数为14.20,自然草地综合指数为17.83,农林复合综合指数为9.33,普通耕作农田综合指数为20.72。修复效果依次为乔灌混栽>人工林>农田>自然恢复草地>封育林地>封育草地>农林复合,说明乔灌混栽修复模式对沙化土地的修复效果最好,适宜在条件合适的区域应用推广

王思琪[10](2018)在《樟子松天然林与人工林遗传多样性差异的研究》文中提出樟子松是欧洲赤松在欧亚大陆东部地区传入我国后衍生而出的一个地理变种,其天然林在我国主要分为红花尔基地区的沙地樟子松和大兴安岭地区的山地樟子松两种类型。基于其对西北等地区干旱、恶劣的气候条件天然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抗病虫能力好、作为森林碳汇项目具有很强的开发前景等种种优势,在我国引种范围十分广泛。然而樟子松引种地的人工林衰退以及天然更新困难问题一直存在,难以得到很好的解决,对我国各引种地樟子松人工林生态群落的形成、发展与稳定性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本文对目前我国关于樟子松人工林天然更新困难的气候因子、土壤因子、生物因子、营林技术、遗传多样性等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整理,对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天然更新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樟子松天然林与人工林间的遗传多样性差异或可解释樟子松人工林出现问题的原因。本文对红花尔基地区30个天然林样地与9个人工林样地进行采样,人工林根据引种方式差异,将直接移栽天然林幼苗的林地称为野生苗林地,从天然林地采集种子引种培育的林地称为实生苗林地。使用SSR分子标记法对樟子松天然林与人工林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发现,樟子松种群内变异较大,种群间变异较小,温和的环境压力可以增强樟子松对环境适应性完成对部分基因的筛选工作。樟子松天然林在41~50a林龄范围内、人工林在21~40林龄阶段具有更高的遗传多样性。不同的引种方式对樟子松人工林的遗传多样性差异影响较大,为了充分考虑森林的利用与保护,更好的保存樟子松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可以增加人工林造林地的林地复杂性,在培育人工林时避免密集采种,理论上天然林地幼苗引种栽培更利于樟子松遗传多样性的保留。

二、沙地樟子松封育成果验收评估测定工作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沙地樟子松封育成果验收评估测定工作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吉兰泰盐湖防护体系防风阻沙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土壤风蚀研究
        1.2.2 风沙动力学
        1.2.3 防护体种类及配置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气候条件
    2.3 土壤与植被
    2.4 防护体系构成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1.1 防护体系不同风向下防风阻沙效应
        3.1.2 防护体系月际防风阻沙效应
        3.1.3 防护体系不同样地类型地表蚀积规律及沉积物粒度特征
    3.2 研究方法
        3.2.1 植被调查
        3.2.2 土壤机械组成
        3.2.3 风速观测
        3.2.4 输沙量观测
        3.2.5 地表蚀积量观测
        3.2.6 降尘量观测
    3.3 数据处理
        3.3.1 土壤粒度参数计算
        3.3.2 土壤粒径分布分型参数计算
        3.3.3 风速廓线计算
        3.3.4 风速衰减因子计算
        3.3.5 输沙通量降低比计算
        3.3.6 可蚀性K值计算
        3.3.7 输沙通量计算
        3.3.8 总输沙通量计算
        3.3.9 降尘量计算
        3.3.10 地表蚀积量计算
    3.4 技术路线图
4 不同风速风向下防护体系防风阻沙效应
    4.1 粗糙度变化
    4.2 防护体系不同风向下风速衰减规律
    4.3 防护体系不同部位不同风向下输沙量变化及粒度特征
        4.3.1 输沙量变化特征
        4.3.2 沙物质粒度特征
    4.4 小结
5 防护体系月际阻沙效应
    5.1 年内各月输沙量及粒度差异性特征
        5.1.1 水平输沙通量空间对比
        5.1.2 沙物质粒度空间差异
        5.1.3 防护体系不同部位总输沙量变化规律
    5.2 防护体系滞尘效应研究
        5.2.1 防护体系不同部位滞尘量月际变化
        5.2.2 防护体系降尘粒度空间变化特征
        5.2.3 防护体系滞尘量估算
    5.3 防护体系不同部位输沙通量、降尘量及地表蚀积量的关系
    5.4 小结
6 防护体系不同部位地表蚀积及沉积物粒度特征
    6.1 地表蚀积特征
        6.1.1 一次风沙活动后各样地类型地表蚀积变化
        6.1.2 地表蚀积量月际变化特征
        6.1.3 各样地年内累积地表蚀积量空间变化特征
    6.2 地表沉积物粒度特征
        6.2.1 表层土壤粒度变化特征
        6.2.2 土壤粒度参数
    6.3 土壤可蚀性
    6.4 各参数间的相关关系
    6.5 小结
7 讨论与结论
    7.1 讨论
        7.1.1 防护体系不同部位单场次风沙活动后防风阻沙变化规律
        7.1.2 盐湖防护体系年内阻沙效应
        7.1.3 防护体系土壤粒度特征
    7.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2)毛乌素沙地杨柴和沙柳的蒸腾耗水特征及人工林地植被承载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沙地土壤水分时空动态研究进展
        1.3.1 国外沙地土壤水分研究概况
        1.3.2 国内沙地土壤水分研究现状
        1.3.3 沙地土壤水分时间变化特征
        1.3.4 沙地土壤水分空间变化特征
        1.3.5 沙地人工植被区降雨入渗变化规律
        1.3.6 沙地土壤水分平衡研究
    1.4 国内外树干液流研究进展
        1.4.1 树干液流的测定方法
        1.4.2 树干液流时间变化特征
        1.4.3 树干液流空间变化特征
        1.4.4 树干液流与环境因子关系
2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2.1 研究内容
        2.1.1 降雨变化特征分析
        2.1.2 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及对降雨响应
        2.1.3 杨柴和沙柳蒸腾耗水特征研究
        2.1.4 通过尺度转化计算杨柴和沙柳蒸腾耗水量
        2.1.5 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
    2.2 实验设计及研究方法
        2.2.1 研究区概况
        2.2.2 实验设计与测定方法
        2.2.3 数据整理
    2.3 研究技术路线图
3 降水变化特征
    3.1 实验期内降水特征分析
    3.2 乌审旗近30年降水特征及趋势研究
    3.3 小结
4 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及对降雨响应
    4.1 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
        4.1.1 土壤水分动态及变异特征
        4.1.2 土壤水分季节动态特征
        4.1.3 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征
    4.2 土壤水分对不同降雨格局的响应
        4.2.1 选取降水事件分析
        4.2.2 土壤含水量对小雨事件的响应
        4.2.3 土壤含水量对中雨事件的响应
        4.2.4 土壤含水量对大雨及暴雨事件的响应
    4.3 土壤入渗特征模拟
        4.3.1 入渗模型的选取
        4.3.2 入渗模拟结果
    4.4 基于hydurus模型模拟土壤水分变化
        4.4.1 模型原理
        4.4.2 土壤水分变化过程模拟
    4.5 讨论
    4.6 小结
5 杨柴和沙柳人工林液流特征
    5.1 杨柴和沙柳液流速率变化特征
        5.1.1 日液流速率变化规律
        5.1.2 日液流速率变化比较
        5.1.3 月际液流速率变化比较
    5.2 杨柴和沙柳液流量变化特征
        5.2.1 杨柴植株日液流量动态变化
        5.2.2 沙柳枝条日液流量动态变化
        5.2.3 杨柴植株月液流量变化特征
        5.2.4 沙柳枝条月液流量变化特征
    5.3 讨论
    5.4 小结
6 杨柴和沙柳液流变化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6.1 液流速率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6.1.1 日液流速率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6.1.2 月际液流速率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6.1.3 杨柴植株和沙柳枝条液流速率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6.2 杨柴和沙柳液流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6.2.1 日液流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6.2.2 杨柴植株和沙柳枝条日液流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6.3 讨论
    6.4 小结
7 通过Hydrus-1D模型估算杨柴和沙柳人工林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
    7.1 利用Hydrus-1D模型估算储水量
        7.1.1 杨柴和沙柳人工林蒸发量变化特征
        7.1.2 30cm及以下深度土壤水分渗漏量变化特征
    7.2 植被耗水量估算
    7.3 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
    7.4 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模型的建立
        7.4.1 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及其影响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7.4.2 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模型的建立
    7.5 讨论
    7.6 小结
8 结论
9 创新点
10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川西北沙地三种典型生态恢复模式对植被-土壤系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沙地生态恢复模式
        1.1.2 植被-土壤系统对沙地典型生态恢复模式的响应
    1.2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创新点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试验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样地设置
    2.3 研究方法
        2.3.1 植物群落调查
        2.3.2 土样采集方法
        2.3.3 指标测定与计算方法
    2.4 数据处理
第3章 结果分析
    3.1 生态恢复模式对高寒沙地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3.1.1 生态恢复模式对植物群落盖度和生物量的影响
        3.1.2 生态恢复模式对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的影响
        3.1.3 小结
    3.2 生态恢复模式对高寒沙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3.2.1 生态恢复模式对土壤机械组成的影响
        3.2.2 生态恢复模式对土壤容重和含水量的影响
        3.2.3 小结
    3.3 生态恢复模式对高寒沙地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3.3.1 生态恢复模式对土壤pH的影响
        3.3.2 生态恢复模式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3.3.3 生态恢复模式对土壤全量养分的影响
        3.3.4 生态恢复模式对土壤碳氮磷储量的影响
        3.3.5 生态恢复模式对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3.3.6 小结
    3.4 生态恢复模式对高寒沙地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3.4.1 生态恢复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3.4.2 生态恢复模式对土壤MBC、MBN和 MBP的影响
        3.4.3 生态恢复模式对土壤微生物酶活性的影响
        3.4.4 小结
第4章 讨论
    4.1 生态恢复模式对高寒沙地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4.2 生态恢复模式对高寒沙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4.3 生态恢复模式对高寒沙地的影响
    4.4 生态恢复模式对高寒沙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4.5 生态恢复模式对高寒沙地土壤MBC、MBN和 MBP的影响
    4.6 生态恢复模式对高寒沙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本研究得到以下项目资助

(4)河北坝上地区植树造林防风固沙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植树造林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
        1.2.2 林地防风固沙效果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条件
        2.1.4 水文条件
        2.1.5 土壤植被
    2.2 坝上地区植树造林历史
3 坝上地区1980-2015 年林地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分析
    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3.2 河北坝上林地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3.2.1 林地现状
        3.2.2 林地面积变化特征
        3.2.3 林地类型转化特征
    3.3 植树造林对林地面积时空变化的影响
        3.3.1 “三北”防护林建设期(1980-2000 年)
        3.3.2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期(2000-2010 年)
        3.3.3 全面生态建设期(2010-2015 年)
    3.4 小结
4 坝上地区植树造林对土壤与植被的影响效应分析
    4.1 研究方法
        4.1.1 试验样地的选择
        4.1.2土壤样品采集及室内实验
        4.1.3 植被调查
    4.2 植树造林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4.2.1 对土壤干团聚体粒度组成的影响
        4.2.2 对土壤质地的影响
        4.2.3 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4.3 植树造林对植被生长的影响
    4.4 小结
5 坝上地区林地防风固沙效果测评分析
    5.1 研究方法
        5.1.1 防风效果测量
        5.1.2 固沙效果测量
    5.2 植树造林防风效果评价
        5.2.1 降低风速效果评价
        5.2.2 防风效能评价
        5.2.3 对空气动力学粗糙度的影响
        5.2.4 防风效果综合评价
    5.3 植树造林固沙效果评价
        5.3.1 基于输沙量的固沙效果评价
        5.3.2 基于风蚀沉积量的固沙效果评价
    5.4 植树造林防风固沙效果综合评价
    5.5 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1.1 坝上地区林地面积时空变化特征
        6.1.2 坝上地区植树造林对土壤及植被的影响
        6.1.3 坝上地区植树造林措施防风固沙效果评价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5)呼伦贝尔草原沙化治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1.3.1 概念界定
        1.3.2 理论依据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呼伦贝尔草原沙化治理的效果
    2.1 呼伦贝尔草原沙化的形成及现状
        2.1.1 呼伦贝尔草原沙化的形成
        2.1.2 呼伦贝尔草原沙化的现状
    2.2 呼伦贝尔草原沙化治理概况
    2.3 呼伦贝尔草原沙化治理工程取得的成效
        2.3.1 对生态效益产生的影响
        2.3.2 对社会效益产生的影响
        2.3.3 对经济效益产生的影响
        2.3.4 小结
3 呼伦贝尔草原沙化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有些草原保护措施不合理
    3.2 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破坏草原生态平衡
    3.3 保护草原的社会力量参与度不够
    3.4 治理难度加大
4 呼伦贝尔草原沙化治理中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4.1 政府职能履行不到位
    4.2 草原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
    4.3 社会各界对沙化治理认识薄弱
    4.4 投入资金不足
5 呼伦贝尔草原沙化治理完善对策分析
    5.1 实行草原区建设项目评估制度
    5.2 实施草畜平衡,以草定畜,遏制草原沙化退化
    5.3 鼓励科技创新,发挥在建生态工程的整体效益
    5.4 实行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5.5 制定优惠政策,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防沙治沙
    5.6 加强法制建设和舆论宣传力度,依法保护草原
    5.7 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防沙治沙责任制
    5.8 加大对呼伦贝尔草原区非法开荒的检查惩处工作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6)不同林龄和密度樟子松林土壤氮矿化及微生物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林地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研究现状
    1.2 林地土壤氮矿化研究现状
    1.3 土壤微生物性质研究现状
    1.4 尚需解决的科学问题
    1.5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及创新性
    1.6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气候特点
    2.3 土壤类型及水文状况
    2.4 植被状况
    2.5 水土流失情况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4 不同林龄樟子松人工林土壤氮矿化及微生物特征
    4.1 土壤NH_4~+-N、NO_3~--N和矿质N含量的变化特征及变异性
    4.2 氨化速率、硝化速率和矿化速率的变化特征及变异性
    4.3 微生物量C、N和呼吸强度的变化特征及变异性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5 不同密度樟子松人工林土壤氮矿化及微生物特征
    5.1 土壤NH_4~+-N、NO_3~--N和矿质N含量的变化特征及变异性
    5.2 土壤氨化速率、硝化速率和矿化速率的变化特征及变异性
    5.3 不同密度土壤微生物量C、N和呼吸强度的变化特征及变异性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6 影响因素分析
    6.1 各指标与樟子松人工林地上和地下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6.2 各指标的环境影响因子分析
    6.3 各指标在不同林龄、不同土层和不同密度下的系统聚类
    6.4 林龄与土层和密度与土层对各指标的影响效果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科尔沁沙地主要防护林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2.3 数据处理
3 不同防护林树种各器官C、N、P化学计量特征
    3.1 樟子松不同器官C、N、P化学计量特征
    3.2 赤松不同器官C、N、P化学计量特征
    3.3 油松不同器官C、N、P化学计量特征
    3.4 榆树不同器官C、N、P化学计量特征
    3.5 杨树不同器官C、N、P化学计量特征
    3.6 不同防护林树种各器官C、N、P化学计量比较
    3.7 小结与分析
4 不同防护林树种凋落叶C、N、P化学计量特征
    4.1 五种防护林树种凋落叶C、N、P化学计量特征
    4.2 五种防护林树种养分重吸收规律
    4.3 小结与分析
5 不同防护林树种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
    5.1 樟子松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
    5.2 赤松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
    5.3 油松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
    5.4 榆树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
    5.5 杨树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
    5.6 不同防护林树种土壤C、N、P化学计量比较
    5.7 小结与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叶片—枯落物—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生态化学计量学基本概念
        1.2.2 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进展
        1.2.2.1 国外生态化学计量学的研究进展
        1.2.2.2 国内生态化学计量学的研究进展
        1.2.2.3 植物C、N、P化学计量学的研究
        1.2.2.4 枯落物C、N、P化学计量学的研究
        1.2.2.5 土壤C、N、P化学计量学的研究
        1.2.2.6 植物-枯落物-土壤C、N、P化学计量学的研究
        1.2.3 存在问题
2 研究区概况
    2.1 呼伦贝尔沙地概况
        2.1.1 自然条件
        2.1.1.1 地理位置
        2.1.1.2 地形地貌
        2.1.1.3 气候
        2.1.1.4 水文
        2.1.1.5 土壤
        2.1.1.6 植被
        2.1.2 社会经济状况
    2.2 科尔沁沙地概况
        2.2.1 自然条件
        2.2.1.1 地理位置
        2.2.1.2 地形地貌
        2.2.1.3 气候
        2.2.1.4 水文
        2.2.1.5 土壤
        2.2.1.6 植被
        2.2.2 社会经济状况
    2.3 毛乌素沙地概况
        2.3.1 自然条件
        2.3.1.1 地理位置
        2.3.1.2 地质地貌
        2.3.1.3 气候
        2.3.1.4 水文
        2.3.1.5 土壤
        2.3.1.6 植被
        2.3.3 社会经济状况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野外调查与样品采集
        3.2.2 样品处理与测定
        3.2.3 数据分析
    3.3 技术路线
4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叶片C、N、P化学计量特征
    4.1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叶片C、N、P含量分布特征
    4.2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叶片C:N、C:P、N:P化学计量比特征
    4.3 讨论
    4.4 小结
5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枯落物C、N、P化学计量特征
    5.1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枯落物C、N、P含量特征
    5.2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枯落物C:N、C:P、N:P化学计量比特征
    5.3 讨论
    5.4 小结
6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
    6.1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C、N、P含量特征
    6.2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C:N、C:P、N:P化学计量比特征
    6.3 讨论
    6.4 小结
7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叶片-枯落物-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
    7.1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叶片-枯落物-土壤C、N、P含量分布特征
    7.2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叶片-枯落物-土壤C、N、P化学计量比特征
    7.3 讨论
    7.4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第一导师简介
第二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9)生态修复措施对辽河干流流域土地沙化作用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土地沙化的定义及现状
    1.3 土地沙化的危害
    1.4 国内外生态植被恢复现状
        1.4.1 植被恢复的概念
        1.4.2 植被恢复研究现状与趋势
        1.4.3 沙地植被恢复模式效益评价研究进展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貌特征
        2.1.3 气候水文特征
        2.1.4 社会经济状况
    2.2 研究材料与方法
        2.2.1 生态恢复模式调查
        2.2.2 试验区设置及研究方法
第三章 不同生态修复措施对沙化区域植被的作用效果
    3.1 辽河干流流域植被覆盖特征分析
        3.1.1 植被盖度的计算
    3.2 不同恢复模式对植物生长作用的影响
        3.2.1 不同恢复模式区植被生长差异
        3.2.2 不同恢复模式植物地径差异
        3.2.3 不同恢复模式乔木胸径差异
        3.2.4 不同恢复模式生物量差异
        3.2.5 不同恢复模式对植物多样性作用比较
    3.3 小结
第四章 不同恢复模式对土壤作用研究
    4.1 不同恢复模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作用
        4.1.1 土壤容重
        4.1.2 土壤含水率
        4.1.3 土壤孔隙度
        4.1.4 土壤最大持水量
        4.1.5 土壤团聚体含量
        4.1.6 团聚体结构破坏率
        4.1.7 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物理性质作用效果差异分析
    4.2 生态修复对土壤化学性质的作用
        4.2.1 土壤酸碱度pH
        4.2.2 土壤有机质含量
        4.2.3 土壤有效磷含量
        4.2.4 土壤全氮含量
        4.2.5 生态修复对土壤化学性质作用效果差异分析
    4.3 生态修复对土壤抗蚀性作用
        4.3.1 土壤抗蚀性综合指数的确定
        4.3.2 土壤抗蚀性与各指标相关关系
    4.4 小结
第五章 不同恢复模式沙化修复效果综合评价
    5.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1.1 评价指标选择的原则
        5.1.2 指标体系
    5.2 评价方法及过程
        5.2.1 评价方法
        5.2.2 指标权重的确定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10)樟子松天然林与人工林遗传多样性差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立题依据
    1.2 樟子松研究进展
        1.2.1 樟子松种群结构研究
        1.2.2 樟子松遗传变异研究
        1.2.3 樟子松人工林天然更新问题研究
        1.2.3.1 环境因子
        1.2.3.2 生物因子
        1.2.3.3 樟子松种质资源
        1.2.3.4 樟子松人工林立地条件与密度调控
        1.2.3.5 遗传多样性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
    1.3 分子标记的选择
        1.3.1 主要的分子标记技术
        1.3.2 实验技术选择标准
    1.4 技术路线
    1.5 樟松天然林与人工林遗传多样性差异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6 樟子松天然林与人工林遗传多样性差异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
    1.7 樟子松天然林与人工林遗传多样性差异研究的创新之处
2 研究地点的自然概况
    2.1 地质情况
    2.2 土壤结构
    2.3 气候类型
    2.4 植被覆盖
3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2.1 樟子松SSR引物确定
        3.2.2 樟子松DNA提取
        3.2.2.1 实验器材
        3.2.2.2 主要试剂
        3.2.2.3 实验前准备工作
        3.2.2.4 实验步骤
        3.2.2.5 DNA质量与浓度调节
        3.2.3 樟子松PCR扩增
        3.2.4 樟子松PCR产物加荧光
        3.2.5 评估樟子松的遗传多样性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1 樟子松天然林与人工林遗传多样性差异
        4.1.1 樟子松人工林与天然林的遗传结构分析
        4.1.2 樟子松人工林与天然林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4.2 樟子松各种群不同龄级间遗传多样性差异
        4.2.1 天然林不同龄级间遗传多样性差异
        4.2.2 野生苗林不同龄级间遗传多样性差异
        4.2.3 实生苗不同龄级间遗传多样性差异
        4.2.4 相同龄级间樟子松遗传多样性差异
        4.2.4.1 第一龄级樟子松遗传多样性差异
        4.2.4.2 第二龄级樟子松遗传多样性差异
        4.2.4.3 第三龄级樟子松遗传多样性差异
        4.2.4.4 第四龄级樟子松遗传多样性差异
        4.2.4.5 第五龄级樟子松遗传多样性差异
5 讨论
    5.1 樟子松人工林与天然林遗传多样性差异
    5.2 樟子松各种群不同龄级间遗传多样性差异
    5.3 人工林中樟子松遗传多样性变化的原因
6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四、沙地樟子松封育成果验收评估测定工作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吉兰泰盐湖防护体系防风阻沙效应研究[D]. 管雪薇.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2]毛乌素沙地杨柴和沙柳的蒸腾耗水特征及人工林地植被承载力[D]. 洪光宇.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3]川西北沙地三种典型生态恢复模式对植被-土壤系统的影响[D]. 胡金娇.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4]河北坝上地区植树造林防风固沙效果研究[D]. 秦丽娟.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5]呼伦贝尔草原沙化治理问题研究[D]. 白洋.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11)
  • [6]不同林龄和密度樟子松林土壤氮矿化及微生物特征研究[D]. 张莹.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9(07)
  • [7]科尔沁沙地主要防护林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D]. 雷虹.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9(07)
  • [8]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叶片—枯落物—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D]. 任悦.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 [9]生态修复措施对辽河干流流域土地沙化作用效果评价[D]. 牛梓宸.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2)
  • [10]樟子松天然林与人工林遗传多样性差异的研究[D]. 王思琪.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标签:;  ;  ;  ;  ;  

樟子松沙地封育成果验收评价与判定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