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市龙泉驿区龙华小学校刘丽610000
“数学不是听懂的,而是在操作活动中或是练习中反复强化并将知识内化到自己的认知中”。其中,我认为作业练习就起到了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检测或是巩固的作用,所以,每天有针对性的布置适量的家庭作业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像数学之类的学科。
针对学生年龄小的问题,每天我都会及时将家庭作业以校讯通形式群发给全班家长。刚开始的效果还不错,每天的作业都能按时收齐,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地出现两三个同学不交作业或是交空白作业的现象。经过电话了解家长以及对班上部分同学的调查,发现引起这种情况的原因如下:
第一、家长的工作性质不同,有的学生家长每晚都工作到很晚才回家,孩子已入睡,没办法进行作业辅导;
第二、班上有一部分学生属于留守儿童,平日里的生活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照料,老年人无能力进行辅导;
第三、数学老师带双班,每天批改两个班共计98本作业,几乎每天在校的空余时间都花在了批改作业方面,因此对个别孩子的辅导不到位,以至于差距越来越大,回家没能力独立完成家庭作业;
都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那我们的学生需要怎样的父母呢?他们并不需要完美的父母,例如博士爸爸、研究生妈妈等等,他们需要的只是足够好的父母,“好家长”意味着在孩子需要你的时候你能在他的身边,而且能尽力地帮助他,关心爱护他。这方面没有人比家长做得更好。而相比于“好家长”,学校是学习的主要场所,老师对学生的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若只单单靠某一方面的努力是不可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可能形成健全的人格,更不可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作为班主任的我,在自己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深深的体会到:团结才是力量,只有家校联合形成教育合力,我们的学生才会健康成长,快乐学习。
为了更好的达到家校合作的效果,我特意利用开学的第一次家长会,面对面的与家长们进行了交流,这次交流的重点是建议家长每天批改学生的家庭作业。为了解除家长误认为这样做是老师偷懒,我特意强调了这样做的好处:
第一、家长可以督促子女按时完成家庭作业;
第二、家长也能及时的了解子女在学校的学习情况;
第三、家长能在发现孩子错误时及时辅导并纠正错误;
第四、第二天老师复查后再评讲一次,那么对于学生而言,再一次的讲解会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刚开始,依然是效果不错,家长批改也认真,但才过了2个星期,就又恢复原样了。到最后每个班就只有一半左右的家长能够坚持批改作业。
经过半学期作业批改情况的对比,能坚持由父母批改作业的同学在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上确实有明显的进步。怎样才能让家长们做到持之以恒呢?我认为只靠老师的苦口婆心是达不到效果的。恰到这个时候,我班孩子对这学期小组合作学习的多样化评价很感兴趣,即便是班上的调皮分子,小组每一次的加分或减分都能起到规范自己的课堂常规的效果。慢慢的,在及时评价和多元奖励机制下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而且形成了团队间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针对这个现象,我突然想到给小组合作的评价栏中增加一个评价项目——爱心评比,即由父母批改家庭作业并及时指导改错,若小组成员的家庭作业全部都是父母批改并签字的,证明爸爸妈妈很关心大家的学习,所以给整个小组一次性加2颗星的奖励,每一个月我们将用班费对爱心分最高的小组给予学习用品方面的奖励,同时以校讯通的形式对相应的家长进行提名表扬;若一个小组内只有部分家长批改作业的,就给已批改作业的那个同学在成长手册上的个人栏加1颗星,但不能为自己的小组增加小五星。学生听后,对这种奖励形式相当赞同。第二天,班上有40个孩子的家长这样做了,对于其余的8个同学我并没有严厉批评,而是在下午放学前对那40个做的很好的孩子给予了口头上的表扬,并及时的给予了小组加星。从此,他们为了给自己的小组增加小五星,回家积极完成作业后就缠着父母批改作业。经过观察,由学生去催促家长批改作业比老师要求家长做更有效果。第三天复查家庭作业时,我竟很意外的发现往常要花2个小时批改的作业量,当天我只花了46分钟就全部改完了,而且通过作业中某些擦过的痕迹,间接地反映出了学生的二次修改。(也许是家长曾对孩子的辅导)经过了连续2周的实验,现在我能缩短以前一半的时间来批改作业,针对错误较集中或是个别孩子的问题能当天及时给予讲解或是纠正。慢慢的,我与家长的交流也更多了,不只是通过QQ群和手机,很多家长在辅导孩子的过程中,把孩子做题的困难以及家长的建议或是想法直接写在作业旁边,老师在复查作业的时候,更能够准确的了解学生在家做题的情况。这对改变老师的教学进度和教学策略有很大的帮助。
现在,每日依然有很多的工作要完成,但我却感觉自己很有信心,因为有家长和我站在一起,我们为着同一个目标而努力着。学生是幸福的,他们在学校和家里能得到及时的学习指导,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有老师和家长的关心爱护。我相信,在这样的环境下,同学们的数学热情会越来越高,他们会变得更加阳光、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