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畸变论文-廖书红,武静,张海军,王浩然,张纪旭

预畸变论文-廖书红,武静,张海军,王浩然,张纪旭

导读:本文包含了预畸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双目数字式头盔显示器,畸变校正,实时校正,适应性平滑滤波

预畸变论文文献综述

廖书红,武静,张海军,王浩然,张纪旭[1](2018)在《双目数字图像实时预畸变校正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头盔显示器在现代空战技术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型双目数字式头盔显示器具备更广的视场范围和更高的分辨率,更加适用于飞行和作战需求。但其光学系统的离轴角度更大,画面畸变情况更为严重,现有的单目数字图像畸变校正技术并不能完全适应和满足。设计应用于双目数字式头盔显示器的双目数字图像实时预畸变校正系统,提出双目空间索引坐标逐像素交叉存储、DDR3优化存储的方案,并采用适应性平滑滤波解决经过畸变校正系统显示图形边缘锯齿感较强的问题,实现了小型化、低功耗的实时畸变校正系统。(本文来源于《电光与控制》期刊2018年05期)

许妍,秦杰,谢玮霖,周潜,董毅[2](2016)在《基于预畸变和光锁相的线性扫频激光源生成》一文中研究指出线性扫频激光源在高分辨率、高精度、大动态范围的激光测量和光纤传感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扫频非线性及激光相位噪声限制了测量系统的分辨率、精度和动态范围。分析了分布反馈式(DFB)半导体激光扫频中的非线性及激光相位噪声产生的机制,提出基于预畸变和光锁相的激光扫频非线性校正和激光相位噪声抑制方法,实现了扫频范围为50 GHz,均方根频率误差小于263 k Hz的激光扫频信号。实验测试表明该扫频激光源的线性度和相干性得到了有效增强。(本文来源于《中国激光》期刊2016年02期)

郑永瑞,林秋华,王全忠,武静[3](2015)在《一种位置可调整的实时图像预畸变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图像几何畸变在大视场光学系统中非常普遍,对于高畸变率光学系统以及高分辨率图像的实时几何畸变校正成为一个技术难点。讨论了投影系统预畸变的模型,分析了光学系统的畸变特性,提出了一种预畸变图形显示位置可调整的几何畸变校正方法,以及相应的可实时实现双叁次插值算法的硬件架构。该方法的优点是工程应用可行性高,畸变校正的结果更精确且显示图像完整。(本文来源于《电光与控制》期刊2015年08期)

陈婉,冯小欧[4](2014)在《基于频谱混迭预畸变效应的DoS攻击准确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单谱脉冲响应信号畸变检测方法无法对DoS网络攻击信号实现有效检测,提出一种采用幅度和频率对应关系双线性变换的信号检测算法准确检测DoS网络攻击信号。利用格型陷波器线性预测特性,使DoS信号发出有效攻击前产生频谱混迭状态下的预畸变效应,及早发现攻击信号,达到有效准确检测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检测算法检测DoS网络攻击信号,检测性能很好,检测概率大幅提高,虚警概率为0,能有效应用到网络安全和信息对抗等领域。(本文来源于《科技通报》期刊2014年08期)

陈艾伦[5](2012)在《双线性变换法的预畸变》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介绍在数字信号处理上常用的设计IIR滤波器的方法——双线性变换法及其预畸变原理,并结合实例说明预畸变的应用。(本文来源于《硅谷》期刊2012年15期)

尹文斌,娄建中[6](2012)在《模拟预畸变在射频功放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通信产业的不断发展,对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度要求越来越高。本文主要说明了利用一个预畸变电路来改善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度。同时提供仿真结果,对数据进行说明。(本文来源于《数字技术与应用》期刊2012年02期)

彭永睿[7](2008)在《多载波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预畸变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以其高频谱利用率和对抗频率选择性衰落的能力,成为未来无线通信系统的候选技术之一。正交频分复用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是以OFDM为基础的一种高频谱效率的多址技术,适用于多用户并发通信的环境。但OFDM和OFDMA都是多载波系统,具有峰值功率和平均功率的比值(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PAPR,简称峰均比)过高的缺点:当具有高峰值的信号通过放大器时会产生非线性失真,恶化传输性能。预畸变技术具有峰均比抑制能力强、冗余度低、使用灵活等优点,是目前峰均比抑制领域应用最广泛的技术。本文重点研究了OFDM/OFDMA系统峰均比抑制的预畸变技术。本文首先介绍了OFDM/OFDMA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优缺点,作为本文的研究的背景知识和基础理论。本文的第二部分对OFDM信号的峰均比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学推导,阐明了峰均比的定义、分布以及相关建模,重点比较了现有的峰均比抑制的预畸变技术,为后面的章节提供了理论依据。加窗算法能有效改善传统预畸变算法所引起的带外辐射偏高的问题,因此,本文的第叁部分对加窗算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然后针对其带内失真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加窗OFDM系统的信号恢复算法,通过在接收端重建加窗噪声来恢复发射数据,该算法能有效提高系统的误码率性能。迭代限幅滤波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类预畸变峰均比抑制算法,但该算法的PAPR收敛速度较慢。本文的第四部分提出一种具有更强峰均比抑制能力的改进算法:将OFDM信号分为奇、偶两部分分别作限幅处理,该算法在同样的迭代次数和计算复杂度下,可以取得更佳的峰均比抑制性能。最后,本文研究了OFDMA系统下的峰均比抑制技术。比较了不同子载波分配方式下的峰均比分布,研究了带内噪声滤除的方法,并针对顺序交织OFDMA系统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的峰均比抑制方法。(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08-04-01)

金峰[8](2008)在《WCDMA系统中功放的数字预畸变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WCDMA系统具有多载波,多电平等特点,对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线性化技术可分负反馈,前馈和线性预畸变技术,本文主要讨论其中的数字预畸变技术。对于功率放大器线性度的改善,传统预失真算法存在低效率和弱自适应性的缺点,尤其是在高峰均比的WCDMA,系统中。本文重点研究一种新型的基于有记忆多项式的数字基带预失真算法,该算法有效的改善了功放的非线性性,抵消了高阶互调失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首先,讨论了功放非线性性对WCDMA系统信号传输的影响,定量的分析了信号幅度,相位,功率谱密度,传输误比特率等指标的变化。其次,完成了模拟预畸变和数字预畸变的比较,最后对数字预畸变系统的实现进行了讨论,构建了整个数字预畸变系统框架,并通过浮点实验和定点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高效性和实用性。(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08-03-12)

孙绪宝,王育平,周强[9](2007)在《预畸变对数字滤波器设计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数字信号处理中数字滤波器的性能问题,为使数字滤波器保持原模拟滤波器的频率特性,根据双线性变换的定义,导出了一个预畸变的统一表示式。并利用该式设计了一个低通巴特沃斯数字滤波器分别对叁种情况(双线性变换、提出的预畸变方法和模拟滤波器)的幅度响应进行了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获得了较理想的性能。(本文来源于《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期刊2007年12期)

黄华,葛万成[10](2006)在《第叁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数字预畸变线性化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满足新的通信要求,并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第叁代移动通信系统即将投入使用。研究人员为第叁代移动通信系统开发了许多新的协议和算法,这些新的协议和算法在正式被使用之前,要对其进行验证和分析。而仿真技术是一种对实际状况进行模拟和分析的有效方法,在通信技术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和价值。(本文来源于《数字通信世界》期刊2006年09期)

预畸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线性扫频激光源在高分辨率、高精度、大动态范围的激光测量和光纤传感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扫频非线性及激光相位噪声限制了测量系统的分辨率、精度和动态范围。分析了分布反馈式(DFB)半导体激光扫频中的非线性及激光相位噪声产生的机制,提出基于预畸变和光锁相的激光扫频非线性校正和激光相位噪声抑制方法,实现了扫频范围为50 GHz,均方根频率误差小于263 k Hz的激光扫频信号。实验测试表明该扫频激光源的线性度和相干性得到了有效增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预畸变论文参考文献

[1].廖书红,武静,张海军,王浩然,张纪旭.双目数字图像实时预畸变校正技术研究[J].电光与控制.2018

[2].许妍,秦杰,谢玮霖,周潜,董毅.基于预畸变和光锁相的线性扫频激光源生成[J].中国激光.2016

[3].郑永瑞,林秋华,王全忠,武静.一种位置可调整的实时图像预畸变方法[J].电光与控制.2015

[4].陈婉,冯小欧.基于频谱混迭预畸变效应的DoS攻击准确检测[J].科技通报.2014

[5].陈艾伦.双线性变换法的预畸变[J].硅谷.2012

[6].尹文斌,娄建中.模拟预畸变在射频功放中的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2

[7].彭永睿.多载波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预畸变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

[8].金峰.WCDMA系统中功放的数字预畸变技术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

[9].孙绪宝,王育平,周强.预畸变对数字滤波器设计影响的研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7

[10].黄华,葛万成.第叁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数字预畸变线性化仿真[J].数字通信世界.2006

标签:;  ;  ;  ;  

预畸变论文-廖书红,武静,张海军,王浩然,张纪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