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言 普通话 英语(论文文献综述)
赵越[1](2021)在《大连方言和普通话双言者语言记忆依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双言者是指既会方言又会普通话的人。本研究考察大连方言和普通话双言者在记忆提取过程中是否具有记忆语言依赖效应。采用2(线索词呈现方式:视觉呈现、听觉呈现)×3(记忆类型:同类记忆、异类记忆和混合记忆)×2(回忆的语言环境:普通话环境、大连方言环境)被试内实验设计,通过对大连方言和普通话的双言者的回忆语言环境与事件发生语言环境之间的关系、记忆提取线索词影响、记忆提取的年龄因素影响、记忆提取的反应时和记忆类型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以考察双言者语言记忆语言依赖效应。实验结果显示双言者记忆依赖效应显着。方言和普通话记忆存储和提取的过程根据语言类别进行编码和解码。
胡永祥,陈敏,李荣宝[2](2021)在《名量词短语产出中的语码切换研究》文中指出为了探讨词汇间的粘着度能否影响语码切换加工,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结构的短语(非特定语言结构和特定语言结构)产出中是否具有普适性,72名普方双语者和68名普英双语者在语码切换与非切换条件下完成了名量词短语产出任务。结果发现:1)弱势语向强势语切换时能产生切换代价,但强势语(普通话)向弱势语(方言和英语)切换时不能产生切换代价;2)当且仅当名量词短语为非特定语言结构时,名量词类别(通用名量词和专用名量词)能对弱势语(方言)在切换与非切换条件下的产出反应时,以及弱势语—强势语切换代价产生影响。这表明语码切换机制具有弱势语偏向性,词汇间的粘着度则只能影响非特定语言结构产出中的语码切换加工。
董晓宇[3](2020)在《新时期我国大学生语言态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言态度研究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热点话题。语言态度是语言使用者对不同语言情感、认知与行为的价值反应,具有动态性、建构性及内潜性特征,是语言使用和发展的预见性指标。2011年是中国城市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首次超过50%,这标志着中国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选择我国大学生语言态度作为研究课题是基于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中的语言接触和语言竞争现象。研究我国大学生对国家通用语言、汉语方言及外语的语言态度可以探析各语码的实际功能和地位,揭示语言接触下各种语言的活力,对于平衡多语并存、多元文化包容的语言生态以及构建和谐的语言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吉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厦门大学、南昌大学以及华南理工大学的1214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并辅以访谈,研究我国不同语言背景和社会背景的大学生对国家通用语言、汉语方言和外语的语言态度以及影响其语言态度的主要因素,探讨语言态度的形成机制,为语言态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可行的理论分析框架。这些本科生就读于我国不同地域的五所985大学,相较于省属地方院校学生,他们的社会背景和语言背景更为多样,是研究我国大学生语言态度的最佳对象。在本研究中,国家通用语言即为普通话,外语特指英语。其他语种,如日语、俄语、德语、朝鲜语等语言具有同样宝贵的研究价值,但英语目前是我国大学生外语学习的主要语言,考虑到研究对象“语库”里外语的同一性,其他外语种类暂不在本研究范围之内。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简要介绍了研究缘起、研究意义和方法,对国内外语言态度研究进行了简要评述并发现了该领域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二章至第四章以定量研究为主,阐释语言态度调查问卷中社会变项及语言变项对语言态度的影响。其中,第二章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对汉语方言的语言态度。研究发现,我国大学生在情感维度上对母方言语言态度较为积极,不同方言区的大学生存在一定的差别。粤方言的大学生对母方言的语言态度最为积极,远远高于赣方言、湘方言和北方方言大学生。第三章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对普通话的语言态度。研究发现,我国大学生在情感、认知、行为(倾向)三个维度上都呈现出积极的语言态度,对普通话的认同感及其地位、社会影响力和实用性评价较高,普通话使用已经成为大学生语言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我国大学生对于普通话在情感维度的评价已经超越方言。第四章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对外语(英语)的语言态度。研究发现,我国大学生对英语的地位、社会影响力和实用性评价较高,在工具性学习动机驱使下,愿意学习并使用英语。第五章以定性研究为主,挖掘访谈对话文本,深入探讨影响语言态度的主要社会、认知和语言因素。社会因素包括语言政策、城市化程度、家庭背景、语言社区紧密程度、教师和同伴影响等。认知因素包括身份认同、学习动机和语言意识。语言因素包括语言知识(语库)、语言能力和语言使用。基于问卷和访谈研究结果,本章还探讨了语言态度的形成机制,提出“社会化认知”语言态度模型。该模型涵盖社会、认知和语言三因素的交互作用,将宏观社会文化语境和微观会话情境相结合,较为系统地阐释了语言态度具有动态建构的内潜性认知心理特征,强调语言使用者的主观能动性,即在社会化过程中的认知能力发展对语言态度产生的影响。语言态度的动态建构贯穿于语言使用者的语言习得和语言使用过程中。第六章聚焦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态度个案研究,验证我国大学生语言态度研究结果。第七章为结论,总结研究发现、启示,概述本研究结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和学术贡献及局限,并为今后相关研究提出建设性意见。本研究的特色在于以实证研究为基础,以社会语言学言语适应理论等为研究理据,探析影响语言态度的社会、认知和语言因素,并且构建了语言态度的形成机制,即“社会化认知”语言态度模型,以此深化对语言态度的本质解读。其学术贡献在于,相较于对方言、普通话和外语的单一语言态度研究,本研究将“语库”概念引入语言态度研究中,将个体掌握的语言及其变体,即方言、普通话及外语(英语)纳入语言态度形成机制的研究框架,以多语者的语库多样性作为切入点,从社会、语言和认知三个层面探寻语言态度差异产生的动因,将宏观社会文化语境和微观会话情境相结合,揭示语言态度的形成机制。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第一,构建了“社会化认知”语言态度模型,阐释语言态度的形成机制。第二,借鉴了互动社会语言学的微观研究方法,为语言态度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第三,对我国的语言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预示作用。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普通话的普及率会进一步提高;同时积极推动地域方言和普通话的融合,产生多种地方普通话变体,并逐步替代原地域方言在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其社会价值将得到普遍认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是我国的第一大外语语种。地域方言、普通话以及英语的使用和发展城乡差异显着。本研究对于理解我国现阶段主要语言关系、语言传承和外语教育政策制定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第一,本研究揭示方言、普通话和外语(英语)的实际功能和地位,厘清我国现阶段主要语言共存与竞争关系。第二,本研究真实地反应了新时期背景下不同语言/方言的社会和经济价值及其发展趋势,验证了方言传承的必要性。第三,我国大学生外语学习仍以工具性动机为主,外语教育要秉持“语言资源观”,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在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以及国际交流等方面的重要价值。
苏日那[4](2020)在《蒙古贞地区蒙古族语言生活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蒙古贞地区蒙古族语言生活为研究对象,运用田野调查方法,获取蒙古贞地区蒙古族语言生活的第一手材料,据此分析该地区人文社会环境、日常生活领域、教育领域中的蒙古族语言生活现状和相关语言政策。在此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内容由以下六个部分构成。绪论部分简要介绍本文的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等。第一章从蒙古贞的历史变迁(历史背景、人口变化)、文化传承与变迁(语言文化、媒体接触)、蒙古族教育概况(起步期、探索期、调整期)等几个方面,介绍、分析蒙古贞地区人文社会环境和语言生活环境,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对策建议。第二章审视和研究语言政策问题。首先,从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有关定义和目标着手,通过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的相关性,阐明了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如何影响语言实践;其次,基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政策、蒙古贞地区地方性法规(条例),从民族语文工作、民族教育工作、民族文化工作、民族干部培养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蒙古贞地区民族政策落实情况;最后,针对语言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第三章为分析和归纳日常生活领域部分。在蒙古族聚居区和蒙汉杂居区选择老、中、青三个不同年龄段的被试,从语言习得和语言能力、语言使用状况、语言态度等方面对语言使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进一步阐明了语言价值观和语言实践的相互影响。其后,对日常生活领域语言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因素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第四章为教育领域部分,在了解教学概况的基础上,对教学现状和学习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其中包括对教师进行的语言习得和语言能力、语言使用状况、语言态度等专项调查;对学生进行的语言习得和语言能力、语言使用状况、学习态度等专项调查。在此之后,综合教育领域语言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第五章系结语部分,以“正常情况下,语言与生活的万千变化没有偶然性,都是必然发生”为题,在调查分析、综合研究基础上分总结、结论、余论三个部分进行了归纳与总结。总结部分,概括了蒙古贞地区蒙古族语言生活。结论部分,对蒙古语使用现状、语言态度、语言流失概况等进行研究反思,并对其语言文化发展提出几点重要启示。余论部分,针对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几点建议。
吕梦婵[5](2020)在《基于北京与开封城市家庭的家庭语言规划比较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中国城镇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城市中外来人口的比例越来越大,家庭成员的身份背景也趋向多元。尤其在一线城市,家庭中父母双方来自不同地区的情况十分常见,家庭中的成员会面临更多的语言选择。在此背景下,家庭语言规划变得更为复杂,对相关问题的研究逐渐受到学界重视。然而,目前的研究一方面局限在一个城市中,没有跨区域的对比;另一方面多为对家庭语言规划现状的描述,较少有系统的分析家庭语言规划的影响因素。本文综合了语言管理理论(Spolsky 2009,2019)和家庭语言规划跨学科动态理论模型(Curdt-Christiansen 2018;Curdt-Christiansen and Huang 2020),以北京和开封的城市家庭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问卷和观察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从语言实践、语言信念和语言管理三维度对比两区域家庭语言规划的异同,并系统分析和阐释家庭语言规划背后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一、两区域的家庭语言规划呈现出三点共性:(1)下一代的方言能力有减弱趋势;(2)父母和孩子对普通话的评价都很高,祖辈对方言的评价都比较高;(3)父母缺乏家庭语言规划意识。二、两区域的家庭语言规划主要有两点不同:(1)北京市父母与孩子对普通话和英语的评价均高于开封市;(2)北京市父母及祖辈对孩子普通话使用的管理相对更多。三、超国家层面英语的广泛传播,国家层面官方语言政策,家庭外部的言语社区因素,父母的个人经历,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和家庭中其他成员的语言实践均会对家庭语言规划产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家庭语言规划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家庭内外部的因素交替共存,或显性或隐性的影响着家庭中的语言实践、语言信念和语言管理。
胡玉珍[6](2020)在《海口方言对初中生英语音段音位习得负迁移影响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语言学家A.C.Gimson认为,要掌握一门语言只需掌握50%-90%的语法和10%的词汇就足够了,但必须要掌握100%的语音①。这就充分说明了语音对掌握一门语言的重要性。我国《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将语音的五级知识目标描述为:“了解语音在语言学习中的意义;在日常生活会话中做到语音、语调基本准确、自然、流畅;根据重音和语调的变化,理解和表达不同的意图和态度;根据读音规则和音标拼读单词”②。语音的五级知识目标的提出明确了语音教学在初中阶段的地位,因此对初中学生英语语音发音情况进行研究十分必要。由于中国各地学生普遍接触的第一语言是其方言,故研究方言对学生英语语音习得负迁移影响有重要意义。笔者以语言迁移理论、对比分析理论和错误分析理论为依据,首先通过文献阅读研究英语、海口方言以及普通话语音系统的异同;再选取海口市2所初中的75名学生和3位英语教师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便筛选合适被试,以便进行语音测试分析学生实际发音中受到海口方言负迁移影响的音位;最后对参加测试的部分学生和教师进行访谈以补充问卷与语音测试的不足。问卷调查与访谈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师生都认为语音学习与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但多数学生并未意识到自己或老师讲的英语带有口音。语音测试结果表明,海口方言区初中生英语发音受到负迁移影响的单元音有/i:/,/i/,/e/,/ae/,/(?)/,/u:/,/u/,/(?)/,/(?):/,/α:/;双元音有/(?)/,/(?)/,/(?)/,/(?)/,/(?)/;辅音有/v/,/z/,/θ/,/(?)/,/(?)/,/(?)/,/r/,/(?)/,(?)/,/(?)/,/(?)/。经分析可知负迁移影响产生的原因有两个,首先海口方言与英语在声学发音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其次海口方言与英语的两套音位系统之间存也在一定的相似性。针对海口方言对英语发音的负迁移影响,本研究提出减轻该方言语音负迁移影响的教与学的建议。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待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与研究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苑鑫琦[7](2020)在《北京中小学生家庭多语规划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个人多语多言现象日趋普遍。个人多语能力在促进个体发展、维护民族团结、保障国家安全方面均有重要作用。调查了解我国公民个人语言能力现状以及家庭内部的多语规划情况,可以为提高公民多语意识、提升国家语言能力建言献策,也可以为我国制定适宜的语言政策和教育政策提供可靠依据。本研究采用问卷的方式,以北京城市中小学生家庭为例,深入调查当代中小学多语多言能力水平以及家长的语言意识、语言管理与语言实践,尤其是家长对中小学开设小语种课程的反馈。调查结果显示:1.北京中小学生普通话和英语水平较高,汉语方言水平一般且参差不齐;2.家长对各种语言资源价值的认可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普通话、英语、其他外语、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这其中,就外语意识而言,家长最看重的外语是英语、法语、德语、日语和西班牙语等少数几个“大”语种;3.不同性别、职业、学历和家庭收入的家长的语言意识存在差异,家长的多语意识与其语言学习经历成正比,与其学历和家庭收入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4.实际家庭生活中,97%家庭选择普通话作为首选沟通语言;5.家长对学校非英语外语课程的满意度为70.7%。基于调查结果,本研究为提高公民多语意识与能力提出以下建议:一方面,要从国家、学校和社会舆论方面等提高人们对多语多言价值的认识,另一方面,要从技术方面为人们学习多语多言提供便利的机会。
黄琳琳[8](2020)在《福建省莆田市仙游方言词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仙游位于福建沿海中部,在分区上属于闽语的莆仙方言,学界对仙游方言的词汇研究,多是将其纳入莆仙方言的体系中一起讨论,缺少独立且系统的深究,容易掩盖其词汇特色。本文对仙游方言的词汇进行较为全面的调查,运用了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对仙游方言的构词方式和造词理据都作了深入分析,并和普通话的词汇进行了词形结构和语义范畴上的共时比较,同时对仙游方言词汇的来源也作了更为系统的探究,希望能在揭示仙游方言词汇面貌的同时,为莆仙方言乃至整个闽语的相关研究提供更有利的方言事实和补充。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本章概述了仙游县在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和方言分区三方面的情况,并对前人关于仙游方言的研究现状和本文的研究目的、方法及材料来源做了必要阐述,同时对仙游方言的声韵调系统也进行了相关介绍。第一章,仙游方言的构词法研究。本章从单纯词与合成词两方面对仙游方言的构词方式展开探讨,在分析仙游方言单音节单纯词的过程中,我们提取了其基本层次范畴词,并与普通话的基本范畴词进行词汇结构和语义范畴上的比较分析;而关于其合成词的分析,则主要从复合式构词和附加式构词两方面展开论述,并也将其和普通话的合成词展开形式与内容上的对比。第二章,仙游方言的造词理据研究。本章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从词汇的显性理据和隐性理据两方面来探讨仙游方言词汇的“得名之由”。前者以拟音理据和属性理据为主,后者则对其隐喻理据、转喻理据和文化理据展开讨论,力求填补仙游方言在造词理据研究的空白。第三章,仙游方言词汇的词源研究。本章从历时的角度探讨仙游方言词汇的构成,主要包括由历史上中州人民带来的大量古通语词、随已夹带了明显吴语特征的中原士族南迁而来的古吴语词,与当地民族融合交流保存下来的底层词、受海外商业贸易以及闽南地区“下南洋”历史影响之下的外来词。第四章,结语。本章主要阐述对仙游方言词汇进行分析之后的认识和收获,并对本文的创新以及不足之处作了简单叙述。
严嘉悦[9](2020)在《语言、地方和身份:日常交流中的苏州话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苏州方言的日常交流实践为考察对象,对该城市中人们的方言沟通行为和话语逻辑进行分析,以探究苏州话形成的地方身份和认同。文章通过深度访谈、文本分析并辅之以田野经验,进入苏州话的日常交往场景,从而描绘出作为地方交流媒介的苏州话生成了怎样的历史语言认同?这种认同在现如今呈现出怎样的面貌,又面临怎样的变化与危机?本地人又是如何对这种变化和危机作出反应和实践,从而巩固自身的认同,并与他者进行区别?并探究苏州话在哪几个层面进行了身份实践的再确认。研究发现,经由历史形成的苏州话认同是该城市政治、经济与文化并进的产物,是一种本地人引以为傲的语言资源和地方符号,同时与其他方言相较在听感和文化因素上呈现明显的优势地位。于是,经由历史的塑造与本地实践,方言成为人与人、人与地的沟通媒介,形成了本地人的地方身份与情感认同。对苏州人而言,方言所经验的身份认同在空间、话语与实践三个层面发生:空间上苏州话指向亲切的情感与私人化的交流,主体因此能够进行与本地者的身份确认,并获得情感上的接近性与信任感;苏州人通过凸显该方言的听觉美感塑造其独特性,从语音层面对地方身份进行严格的确认并赋予方言身份权力;而新苏州人/外地人则因为缺少方言使用的技能与实践经验被排除在“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之外,或进行主动的融入,或成为瓦解苏州话所形成本地意识的推力。值得注意的是,本文中经由苏州话交往实践而形成的地方身份,应该被诉诸空间听觉秩序与听觉共同体层面进行理解。然而,现代化/全球化/城市化给苏州方言带来了冲击与认同危机,普通话/英语/其他方言开始与苏州话争夺地方交往空间,于是本地人对此种身份危机进行抵抗和再实践。以抵抗普通话对教育系统的全面进入为先,学校、家庭、媒体、社区、公共空间等分别进行了不同的实践,其间存在地方认同回归的可能性,新的苏州话实践与讨论空间生产出来。但更多的是实践并不能触及危机的根本:普通话教育已经塑造了其在公共讨论中的合理性地位,背后是民族国家声音的统一;英语的教育指向全球化趋势并进入教育考核,便利了对外国际交流以及全球市场和资本流动。在此种进展趋势下,依靠苏州话的地方交流经验与情感认同而产生的地方身份,在与资本、市场逻辑以及政策暴力下所产生的全球/民族国家认同的抗衡中胜算寥寥,最终将走向边缘化,于实践与抵抗中蕴含的地方意识和地方身份则留下了深刻烙印。
郭晶晶[10](2020)在《义乌三挺路夜市经营户语言使用研究》文中认为三挺路夜市位于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义乌,文化碰撞和语言接触形成三挺路夜市多语多元的语言生态环境。本文从生态语言学视角出发,在语言生态环境和语言接触理论的基础上,以三挺路夜市经营户为研究对象,以经营户的语言能力、语码转换及语言态度为研究内容,探讨普通话、外语及方言在三挺路夜市的语言资源价值。本文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问卷搜集经营户基本信息,并通过个案访谈的方式补充调查。其次,使用spss24.0对问卷数据进行频率、方差及均值分析,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商时间及籍贯等方面对经营户的语言情感价值及理性价值进行共时差异分析,发现性别、年龄、籍贯、文化程度、经商时间均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经营户对语言的评价结果。同时,论文结合了三挺路夜市的语言外生态环境,探讨形成三挺路夜市语言生态现状的原因。最后得出论文主要结论:三挺路夜市的语言生态具有多样性和层级性特点,语言生态位功能等级由高到低依次为普通话、英语、阿拉伯语、义乌方言,普通话处于三挺路夜市语言生态系统的顶端,英语也处于优势地位。从语码取向来看,整体的语言权势亦为普通话>英语>阿拉伯语>义乌方言,阿拉伯语在三挺路夜市三街的语言活力比在一街、二街强盛。在语言态度上,经营户的语言态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普通话、英语、阿拉伯语、义乌方言。经营户的语言态度进一步影响其语言水平,并反作用于三挺路夜市语言生态环境。文章最后结合生态语言学理论对构建三挺路夜市和谐语言生态环境提出建议。
二、方言 普通话 英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方言 普通话 英语(论文提纲范文)
(1)大连方言和普通话双言者语言记忆依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 言 |
二、研究目的与假设 |
三、研究设计 |
(一)实验范式选择与设计 |
(二)实验观测指标 |
(三)研究方法 |
1.被试 |
2.实验材料 |
3.实验仪器和设备 |
4.实验程序和步骤 |
第一,前期准备阶段。 |
第二,回忆阶段。 |
四、研究结果 |
(一)回忆语境与事件发生语境关系分析 |
1.不同语言环境下产生的大连方言记忆对比 |
2.不同语言环境下产生的普通话记忆对比 |
3.不同语言环境下产生的混合记忆对比 |
(二)回忆线索词呈现方式对于记忆依赖的影响 |
1.普通话环境下视听线索词引发的记忆类型对比 |
2.大连方言环境下视听线索词引发的记忆类型对比 |
(三)记忆类型的统计与对比 |
(四)反应时的分析 |
(五)语言记忆依赖的年龄因素分析 |
五、研究讨论 |
六、研究结论 |
(2)名量词短语产出中的语码切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前言 |
2.研究问题 |
3.实验研究 |
3.1实验1 |
3.1.1设计与材料 |
3.1.2被试 |
3.1.3实验程序与过程 |
3.1.4数据收集与分析 |
3.1.5实验结果(4) |
3.1.6实验1的结果讨论 |
3.2实验2 |
3.2.1实验材料与过程 |
3.2.2被试 |
3.2.3数据分析与结果 |
3.2.4实验2的结果讨论 |
4.讨论 |
(3)新时期我国大学生语言态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目的与选题意义 |
1.3 研究的重点难点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5 语言态度研究综述 |
1.5.1 语言态度研究的核心概念 |
1.5.2 国外语言态度研究 |
1.5.3 国内语言态度研究 |
1.6 研究方法 |
1.6.1 研究对象 |
1.6.2 研究工具 |
1.6.3 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 |
1.7 小结 |
第二章 我国大学生的方言态度 |
2.1 方言态度研究结果 |
2.2 方言态度的三个维度相关性分析 |
2.3 方言态度与社会变项分析 |
2.3.1 个体 |
2.3.2 家庭 |
2.4 方言态度与语言变项分析 |
2.4.1 语言能力 |
2.4.2 语言使用频率 |
2.5 研究结果讨论 |
2.5.1 身份认同、语言意识与方言态度 |
2.5.2 社会变项与方言态度 |
2.5.3 语言变项与方言态度 |
2.6 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大学生的普通话语言态度 |
3.1 普通话语言态度研究结果 |
3.2 普通话语言态度的三个维度相关性分析 |
3.3 普通话语言态度与社会变项分析 |
3.3.1 个体 |
3.3.2 家庭 |
3.4 普通话语言态度与语言变项分析 |
3.4.1 语言能力 |
3.4.2 语言使用频率 |
3.5 研究结果讨论 |
3.5.1 普通话与方言语言态度的差异及其动因 |
3.5.2 社会变项与普通话语言态度 |
3.5.3 语言变项与普通话语言态度 |
3.6 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大学生的英语语言态度 |
4.1 英语语言态度的研究结果 |
4.2 英语语言态度在三个维度相关性分析 |
4.3 英语语言态度与社会变项分析 |
4.3.1 个体 |
4.3.2 家庭 |
4.4 英语语言态度与语言变项分析 |
4.4.1 语言能力 |
4.4.2 语言使用频率 |
4.5 英语态度与方言态度、普通话态度相关性分析 |
4.6 研究结果讨论 |
4.6.1 英语、普通话与方言语言态度差异及其动因 |
4.6.2 社会变项与英语语言态度 |
4.6.3 语言变项与英语语言态度 |
4.6.4 方言、普通话及英语语言态度间的联系和影响 |
4.7 小结 |
第五章 语言态度的形成机制 |
5.1 影响语言态度的主要因素 |
5.1.1 社会因素 |
5.1.2 认知因素 |
5.1.3 语言因素 |
5.1.4 研究结果讨论 |
5.2 语言态度的形成机制 |
5.3 “社会化认知”模型对语言态度本质特征的阐释 |
5.3.1 语言态度的动态建构特征 |
5.3.2 语言态度的认知心理特征 |
5.3.3 语言态度的内潜性特征 |
5.4 小结 |
第六章 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态度:个案研究 |
6.1 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态度研究综述 |
6.2 研究方法 |
6.2.1 研究对象 |
6.2.2 语料收集、整理和分析 |
6.3 研究结果 |
6.3.1 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态度 |
6.3.2 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态度影响因素 |
6.4 分析与讨论 |
6.5 结语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研究结果 |
7.1.1 我国大学生方言、普通话、外语(英语)语言态度 |
7.1.2 影响我国大学生语言态度的主要因素 |
7.1.3 语言态度形成机制 |
7.2 研究启示 |
7.2.1 关注家庭语言传承,提高全民语言意识 |
7.2.2 发挥媒体宣传引导作用 |
7.2.3 正确认识英语“国际通用语”的语言价值 |
7.2.4 在公共领域推广多种语言服务,提升语言活力 |
7.3 研究结果的意义与贡献 |
7.3.1 理论意义 |
7.3.2 学术意义 |
7.3.3 现实意义 |
7.4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展望 |
7.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4)蒙古贞地区蒙古族语言生活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 |
0.1.1 选点原因 |
0.1.2 选题原因 |
0.1.3 选题意义 |
0.2 研究现状 |
0.2.1 蒙古族语言生活概况 |
0.2.2 蒙古贞语言生活概况 |
0.2.3 研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
0.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0.3.1 调查工作基本情况 |
0.3.2 调查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人文社会环境 |
1.1 历史变迁 |
1.1.1 历史背景 |
1.1.2 人口变化 |
1.2 文化传承与变迁 |
1.2.1 语言文化 |
1.2.2 媒体情况 |
1.3 蒙古族教育概况 |
1.3.1 起步期 |
1.3.2 探索期 |
1.3.3 调整期 |
1.4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1.4.1 存在的问题 |
1.4.2 对策建议 |
小结 |
第二章 语言政策 |
2.1 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 |
2.1.1 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的相关定义 |
2.1.2 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的目标 |
2.1.3 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 |
2.2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政策 |
2.2.1 少数民族语言政策综述 |
2.2.2 蒙古贞地区地方性法规(条例) |
2.2.3 政策落实情况 |
2.3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2.3.1 存在的问题 |
2.3.2 对策建议 |
小结 |
第三章 日常生活领域语言使用现状 |
3.1 语言习得和语言能力 |
3.1.1 语言习得和习得环境 |
3.1.2 语言能力 |
3.1.3 语言文字学习途径和动机 |
3.2 语言使用状况 |
3.2.1 家庭语言使用 |
3.2.2 社区语言使用 |
3.2.3 行政司法语言接触 |
3.2.4 媒体接触 |
3.3 语言态度 |
3.3.1 语言的社会地位评价 |
3.3.2 语言文字发展前景期望度 |
3.3.3 行为倾向和双语教育态度 |
3.4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3.4.1 存在的问题 |
3.4.2 因素分析 |
3.4.3 对策建议 |
小结 |
第四章 教育领域蒙古语文教学现状 |
4.1 教育教学基本情况 |
4.1.1 教育现状 |
4.1.2 学校概述 |
4.2 蒙古语文教学现状 |
4.2.1 语言习得和语言能力 |
4.2.2 语言使用状况 |
4.2.3 语言文字学习动机和语言文字态度 |
4.2.4 教学及科研 |
4.3 蒙古语文学习现状 |
4.3.1 语言习得和语言能力 |
4.3.2 语言使用状况 |
4.3.3 学习态度 |
4.4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4.4.1 存在的问题 |
4.4.2 对策建议 |
小结 |
总结与思考 |
一、总结 |
二、结论 |
三、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田野采撷 |
附录三 数据资料 |
致谢 |
(5)基于北京与开封城市家庭的家庭语言规划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框架 |
2.1 家庭语言规划的定义与研究进展 |
2.2 理论框架 |
2.3 家庭语言规划的影响因素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调查区域 |
3.2 问卷设计 |
3.3 数据收集 |
3.3.1 问卷调查 |
3.3.2 观察与访谈 |
3.4 数据分析 |
3.4.1 问卷数据分析 |
3.4.2 个案数据分析 |
第4章 北京与开封城市家庭语言规划的特点 |
4.1 语言实践 |
4.2 语言信念 |
4.3 语言管理 |
第5章 家庭语言规划的影响因素 |
5.1 超国家层面: 英语的全球扩张 |
5.2 国家顶层设计: 外语教育政策与推广普通话 |
5.3 外部言语社区:社会语言环境与学校教育 |
5.4 父母的个人经历 |
5.4.1 定量相关性分析 |
5.4.2 定性个案分析 |
5.5 儿童的主观能动性 |
5.6 家庭中其他成员的影响 |
第6章 讨论 |
6.1 从语言管理三维度解读家庭语言规划的影响因素 |
6.2 家庭语言规划的影响因素有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级 |
6.3 家庭语言规划的影响因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
第7章 总结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小学生家庭语言生活调查问卷(父母版) |
附录2 小学生家庭语言生活调查问卷(学生版) |
附录3 小学生家庭语言生活调查问卷(祖辈版) |
附录4 访谈提纲 |
(6)海口方言对初中生英语音段音位习得负迁移影响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目的 |
三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四 论文结构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 概念界定 |
(一)海口方言 |
(二)音段音位 |
(三)语音负迁移 |
二 理论基础 |
(一)语言迁移理论 |
(二)对比分析理论 |
(三)错误分析理论 |
三 国内外有关母语语音迁移的研究现状 |
(一)国外有关母语语音负迁移的研究现状 |
(二)国内有关母语语音负迁移的研究现状 |
(三)对已有研究的思考 |
第二章 英语与海口方言以及普通话语音系统的对比 |
一 英语语音系统 |
(一)英语元音 |
(二)英语辅音 |
二 普通话语音系统 |
(一)普通话韵母 |
(二)普通话声母 |
三 海口方言语音系统 |
(一)海口方言韵母 |
(二)海口方言声母 |
四 海口方言与英语语音系统的对比 |
(一)海口方言韵母与英语元音系统的异同 |
(二)海口方言声母与英语辅音系统的异同 |
五 普通话与英语语音系统的对比 |
(一)普通话韵母与英语元音系统的异同 |
(二)普通话声母与英语辅音系统的异同 |
六 海口方言和普通话语音系统对比 |
(一)海口方言韵母和普通话韵母的异同 |
(二)海口方言声母和普通话声母的异同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调查设计 |
一 调查内容 |
二 研究问题 |
三 调查方法 |
(一)问卷调查法 |
(二)语音测试法 |
(三)访谈法 |
四 调查过程 |
第四章 调查结果分析 |
一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一)英语音标学习情况 |
(二)英语语音学习策略 |
(三)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负迁移影响的认识程度 |
(四)英语语音学习的情感态度 |
二 语音测试结果与分析 |
(一)元音发音偏误分析 |
(二)辅音发音偏误分析 |
(三)负迁移形成的原因 |
三 访谈调查结果分析 |
(一)学生访谈数据分析 |
(二)教师访谈数据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一 研究发现 |
(一)语音体系的异同 |
(二)负迁移影响的音位 |
(三)负迁移的表现及其原因 |
二 英语语音学习与教学建议 |
(一)针对海口方言区英语学习者的语音学习建议 |
(二)针对海口方言区英语教学者的语音教学建议 |
三 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北京中小学生家庭多语规划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理论框架 |
1.2.1 语言管理理论 |
1.2.2 个人多语能力理论 |
1.3 论文结构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家庭语言政策研究综述 |
2.1.1 家庭语言规划的影响因素 |
2.1.2 家庭语言规划中的主体和客体 |
2.2 国内家庭语言政策研究综述 |
2.2.1 普通话学习深入人心 |
2.2.2 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发展堪忧 |
2.2.3 外语规划发展失衡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与问卷设计 |
3.2 研究对象与数据收集 |
4 结果与讨论 |
4.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
4.2 孩子多语能力现状 |
4.3 家长的语言意识 |
4.3.1 各语言的“有用性”和“声望”得分 |
4.3.2 家长的外语意识 |
4.4 家长语言意识的影响因素 |
4.4.1 家长性别 |
4.4.2 家长职业 |
4.4.3 家长学历 |
4.4.4 家庭收入 |
4.4.5 民族背景 |
4.4.6 看重因素 |
4.4.7 信息来源 |
4.5 家长的语言管理与实践 |
4.5.1 家长的语言实践 |
4.5.2 家长的语言管理 |
4.6 家长对多语课程的反馈和期待 |
5 小结 |
参引文献 |
(8)福建省莆田市仙游方言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仙游县概况 |
第二节 仙游方言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本文研究目的、方法与理论以及材料来源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与理论 |
三、材料来源 |
第四节 本文的调查点和发音合作人简介 |
第五节 仙游方言声韵调系统 |
一、声母系统 |
二、韵母系统 |
三、声调系统 |
第六节 凡例 |
第一章 仙游方言的构词研究 |
第一节 单纯词 |
一、单音节单纯词 |
二、多音节单纯词 |
第二节 合成词 |
一、复合式构词 |
二、附加式构词 |
三、仙游方言与普通话合成词的比较 |
小结 |
第二章 仙游方言的造词理据研究 |
第一节 显性理据 |
一、拟音理据 |
二、属性理据 |
第二节 隐性理据 |
一、隐喻理据 |
二、转喻理据 |
三、文化理据 |
小结 |
第三章 仙游方言的词源研究 |
第一节 古通语词 |
一、直接沿用 |
二、引申沿用 |
第二节 古吴语词 |
一、从方言词典中找到的共有词汇 |
二、从古代辞书中找到的共有词汇 |
第三节 底层词 |
第四节 外来词 |
一、源于马来语的外来词 |
二、源于英语的外来词 |
小结 |
第四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仙游方言词汇表 |
致谢 |
(9)语言、地方和身份:日常交流中的苏州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危机与抵抗 |
第一节 问题缘起:“地方”在消逝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语言:一个思考身份认同的视角 |
二、地方:日常实践与认同 |
三、身份:方言媒介和地方认同 |
第三节 研究问题和框架安排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材料获取 |
第一章 :苏州话一个认同的历史 |
第一节 交往:历史上的苏州话 |
第二节 聆听:非日常的艺术声景 |
第三节 吴侬软语:听觉“审美”和他者“想象” |
第四节 认同危机:普通话、英语和苏州话 |
第二章 :空间 |
第一节 陌生与熟悉:两种空间的划分 |
第二节 普通话如何进入地方空间? |
一、学校:普通话教学空间的形成 |
二、家庭:私人领域的交流妥协 |
三、媒体:“带着镣铐”的方言节目 |
第三节 语言博弈中的公共空间 |
一、社区:城市“小空间”的文化渐进 |
二、公共交通:流动空间中的听觉秩序 |
第三章 :话语 |
第一节 认同 |
一、“好听”的历史符号 |
二、标准音:本地人的严格确认 |
三、苏州话的身份权力 |
第二节 区隔 |
一、区分:老苏州与新苏州 |
二、冲突:本地人与外地人 |
三、接纳:他者的进行时 |
第四章 :实践 |
第一节 交流的断层如何发生? |
第二节 抵抗的微光:方言的重新再进入 |
第三节 地方身份复归能否被期待? |
结论与讨论 |
一、“苏州话”:文化资本与交流实践 |
二、语言权力和听觉共同体 |
三、抵抗与幻灭:不可避免的“边缘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0)义乌三挺路夜市经营户语言使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四)研究内容 |
1.研究对象 |
2.研究问题 |
3.研究假设 |
4.研究方法 |
5.研究过程 |
(五)研究框架 |
一、三挺路夜市经营户语言使用调查 |
(一)经营户基本信息调查 |
1.省份来源 |
2.年龄分布与性别比例 |
3.文化程度与年龄分布 |
4.经营时间 |
(二)经营户语言能力调查 |
1.会使用的语言 |
2.最常使用的语言 |
3.使用最流利的语言 |
(三)经营户语言水平调查 |
1.普通话使用水平 |
2.英语使用水平 |
3.阿拉伯语使用水平 |
(四)经营户外语学习途径 |
(五)经营户语码转换调查 |
1.情景型语码转换 |
2.喻意型语码转换 |
3.自评语码转换情况 |
(六)经营户的语用策略 |
1.语用模糊策略 |
2.刻意曲解策略 |
3.赞誉策略 |
4.预设策略 |
二、三挺路夜市经营户语言态度研究 |
(一)经营户的语言学习意愿 |
(二)经营户对下一代的语言学习期望 |
(三)经营户的语言主观评价 |
1.情感价值评价 |
2.理性价值评价 |
(四)小结 |
三、三挺路夜市经营户个案研究 |
(一)个案基本信息 |
(二)个案家庭语言使用 |
(三)个案语言习得情况 |
(四)个案语言使用水平 |
(五)个案语言选择情况 |
(六)个案的语言态度 |
1.个案语言学习意愿 |
2.个案对下一代的语言期望 |
3.个案的语言主观评价 |
4.个案语言问题 |
5.个案对语言规范的态度 |
(七)小结 |
四、三挺路夜市语言生态环境及特点 |
(一)三挺路夜市语言生态环境 |
1.自在环境 |
2.自为环境 |
(二)三挺路夜市语言生态特点 |
1.多样性 |
2.层级性 |
五、三挺路夜市语言生态问题及对策 |
(一)三挺路夜市语言生态问题 |
1.语言多样性减弱 |
2.语言发展不平衡 |
3.语言态度欠积极 |
(二)三挺路夜市语言生态对策 |
1.提倡多语并存,维护语言的多样性 |
2.提升语言素质,构建和谐语言生态 |
3.优化语言服务,发挥语言经济价值 |
4.提高语言能力,加快汉语国际传播 |
六、总结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三挺路夜市经营户语言使用调查问卷 |
附录2 三挺路夜市经营户个案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方言 普通话 英语(论文参考文献)
- [1]大连方言和普通话双言者语言记忆依赖研究[J]. 赵越.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6)
- [2]名量词短语产出中的语码切换研究[J]. 胡永祥,陈敏,李荣宝.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1(05)
- [3]新时期我国大学生语言态度研究[D]. 董晓宇. 吉林大学, 2020(01)
- [4]蒙古贞地区蒙古族语言生活调查研究[D]. 苏日那. 内蒙古大学, 2020(12)
- [5]基于北京与开封城市家庭的家庭语言规划比较研究[D]. 吕梦婵.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0(02)
- [6]海口方言对初中生英语音段音位习得负迁移影响的调查研究[D]. 胡玉珍. 海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北京中小学生家庭多语规划调查研究[D]. 苑鑫琦.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0(02)
- [8]福建省莆田市仙游方言词汇研究[D]. 黄琳琳.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9]语言、地方和身份:日常交流中的苏州话研究[D]. 严嘉悦. 南京大学, 2020(08)
- [10]义乌三挺路夜市经营户语言使用研究[D]. 郭晶晶.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