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抓住机遇 开发西部农村卫生资源(论文文献综述)
刘晓晶[1](2020)在《《人民日报》社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1989-2002)》文中研究说明《人民日报》是党的机关报,社论作为机关报园地,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积极宣传党的最新理论政策,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断进行诠释。1989-2002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面临新的挑战,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的问题又一次被推到了历史前台。此时期的《人民日报》社论紧紧跟随社会发展潮流,围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拓展展开,是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大众化的重要平台。《人民日报》社论重点围绕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释:第一,积极宣传解读如何推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二,积极解读如何推进先进文化前进的内涵,阐释精神文明建设和促进优秀文化繁荣的路径和要求;第三,对如何满足人民的根本利益进行各项政策方针的宣传。《人民日报》社论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潜移默化到国家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使人民群众真正了解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的优秀理论,在宣传和推动党的工作和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民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第四,《人民日报》社论对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思想进行了广泛宣传,深刻阐释了科技军事思想改革思想、“打得赢”“不变质”的军事变革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精兵之路,推进了军事理论思想的大众化。第五,《人民日报》社论还积极报道跟进了祖国统一进程,积极宣传全方位对外关系格局,推进了“一国两制”“互利共赢”思想的深入。在这一时期,《人民日报》社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经验为:保持鲜明立场,传递主流声音;抓住主要问题,传播时代特色;语言风格严谨,释放语言力量。其主要启示为:注重传播渠道的立体化,加强报刊与网络媒体的融合;理论的宣传要符合实际,服务群众;理论的宣传要保持先进性与时代性。《人民日报》社论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渠道,在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大众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总结梳理《人民日报》社论在1989-2002年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实践,充分认识《人民日报》社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主要地位,对于我们进一步发挥《人民日报》社论的舆论引领功能,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的大众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胡志林[2](2018)在《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 ——以湖北鄂州为例》文中认为当前,一些大城市所属的郊区发展相对滞后,而与大城市不相隶属的毗邻地区却普遍快速发展。在我国大城市迅速扩张时期,大城市郊区的发展战略、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和空间结构直接影响到大城市实力的提升及区域整体的可持续发展。面对当前经济增速换挡、发展动力转换、产能过剩严峻、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复杂而又严峻的经济社会形势,大城市经济发展亟须加快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目前,国内外研究大多集中于大城市、大都市的视角,本文“反其道而行”的研究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发展,实证对比分析大城市与毗邻区中小城市城乡经济发展差异,探索加速实现大城市郊区与毗邻城市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融合发展的路径,契合了当前区域协调发展的态势。加快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有利于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作为当前区域协调发展的一种新态势,大城市毗邻区的中小城市通过主动对接、全面融合发展已逐步成为城市协同发展、共享发展成果的一种重要实践。总的来说,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是打破二元经济结构的重要物质基础,唯有在此基础上,城乡融合发展才有可能实现。鄂州是湖北省面积最小的地级市,常住人口约百万,城镇人口不足60万,在中国只能算是四线或五线城市。但因其毗邻国家中心城市、湖北省会武汉市,带来了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基于我国普遍存在的大城市毗邻地区的经济日益受到中心大城市经济的影响和带动这一现象,本文将关注点聚焦到大城市毗邻区的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探索加速实现大城市郊区与毗邻城市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融合发展的路径。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选题,论文从统筹区域内和区域外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视角出发,通过分析大城市毗邻区鄂州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测度、动力机制,试图构建一套综合评价体系,从城乡经济一体化角度评价衡量大城市毗邻区发展并找出差距,探索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机制和新方法,为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和理论支持。本文在绪论部分首先对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进行了介绍,梳理了国内外城乡关系研究的文献,阐述了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最后对可能的创新之处进行了归纳描述。第一章从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梳理了有关城乡关系、城市发展的研究,辨析了城乡一体化的含义,并明确了城乡经济一体化作为城乡一体化的物质基础和发展空间的决定性地位。从国内外城乡一体化的理论基础出发,梳理了国内外从二元经济结构到城乡一体化再到城乡融合研究方向转变的文献,剥离出了关于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相关内涵,并提出了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四个维度,即城乡生产要素配置、城乡经济结构协调发展、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缩小、城乡可持续发展,为后文构建城乡经济一体化测度奠定分析框架。从我国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实践出发,通过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及固化阶段、逐步松动和城乡一体化三个阶段来梳理国内相关政策和研究。第二章对大城市毗邻区与城乡经济一体化进行描述分析。在现有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厘清大城市及大城市毗邻区内涵,并总结出大城市毗邻区的类型、特征和动力及问题。分析了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整体思路,从内部和跨区域两个角度分析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双重性,通过第一章提出的城乡生产要素配置、城乡经济总量发展、城乡经济结构、城乡可持续发展等四个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维度,对国内8个大城市毗邻区的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作对比,梳理总结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四个维度特征,并梳理总结了大城市上海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实践,为研究大城市毗邻区鄂州市的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奠定基础。第三章阐释了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测度维度、评价方法。在前文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内涵及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四个维度特征基础上,总结出定量测度的维度,根据综合指标体系的选取原则,构建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介绍综合指标评价分析方法。第四章,对大城市毗邻区鄂州市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发展现状、动力因素、差异原因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湖北鄂州为典型案例,从鄂州市基本情况出发,概述了鄂州自身经济基础较好、空间区位等内外部发展优势;对鄂州城乡经济发展现状与差距进行了科学分析,深入剖析了城乡经济差异的原因,以便更好地理解把握鄂州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及类似鄂州市这种大城市毗邻区域城乡经济一体化未来发展趋势。第五章,本文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武汉毗邻区鄂州城乡经济一体化进行测度,然后进行综合评价及驱动因素分析,并将鄂州与武汉郊区江夏区城乡经济一体化进行对比分析,根据两者差距,提出要打破行政区划局限,通过大城市郊区与毗邻区中小城市一体化融合发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按照第一章提出的四个维度和第三章提出的指标体系,测算出鄂州市1983-2015年的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得出鄂州市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的变化趋势,分别从城乡生产要素配置、城乡统一规划、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以及中心城市外溢效应等四个角度对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将鄂州与武汉江夏、新洲、蔡甸等郊区城乡经济一体化效率进行对比分析,同时结合上海与毗邻区昆山发展现状,提出必须打破固有的行政区划局限,采取积极主动的发展策略,探索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机制和新方法,从产业、空间、交通及生态等多方面发挥自身的特色与独特的功能,吸引中心城市要素转移,才能走出中心城市的“灯下黑”效应的影响,加速大城市灯下黑郊区与毗邻区中小城市城乡经济一体化进而实现融合发展甚至区域一体化发展阶段。第六章,提出了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制度创新和对策建议。通过推进区域交通网络化建设,推进区域城乡产业互补,推动区域城乡市场对接,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打通城乡要素资源流动通道等五个方面建议措施,为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制度和政策保障。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是,总体来说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好于大城市灯下黑郊区,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发展更快。大城市不宜摊大饼式扩大中心城区规模带动郊区发展,应打破区域行政局限,鼓励大城市郊区与毗邻中小城市经济一体化,解决大城市郊区灯下黑等发展滞后问题,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在现有的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指标体系和测度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大城市武汉市的毗邻地区鄂州市的城乡经济发展实际,建立了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将生产要素、经济总量、经济结构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四个维度24个具体指标对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进行测量评价区域平衡发展,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四个维度对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推动力和重要性是有明显差异。论文的创新之处基于现有基础进一步厘清大城市毗邻区的概念,充分考虑了区域的空间属性,将城乡经济一体化从城乡一体化的研究中剥离出来,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充分考虑了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双重性,从跨区域和区域内部两个角度研究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特征;从城乡一体化的物质基础——城乡经济一体化这一板块切入,创新地提出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四个维度,即城乡生产要素配置合理、城乡经济结构协调发展、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缩小、城乡经济可持续发展,并以此为依据构建测度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指标体系,对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进行测度评价,提出了大城市郊区与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系统化的对策建议,对于正确认识区域间和区域内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科学把握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有效制定城乡融合发展政策,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蒋佩[3](2017)在《北疆农牧区基层卫生服务能力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塔城市为例》文中认为目的:了解塔城市农牧区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服务能力现状,分析现存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为改善和提高农牧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5年7月-2016年4月,采用典型抽样法抽取塔城市恰夏镇卫生院、牧业医院2所乡镇级别的卫生机构,选取辖区内所有村卫生室31所(恰夏乡所属20所、牧业医院所属11所)作为调查机构,采用《机构卫生服务能力调查表》(乡级/村级)对纳入机构的基本情况、卫生人力情况、基础设施设备配置情况、财政支出和收入情况、卫生服务情况进行调查。为进一步了解调查机构的人力资源情况,选取乡镇卫生院所有的在岗卫生人员46名,同时纳入村卫生室的卫生人员36名,采用《卫生人力资源调查表》对纳入卫生人员的基本情况、参加培训情况、收入和激励机制情况、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同期,采用目的抽样法抽取调查地区关键知情人17名,进行深入访谈。定量资料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定性资料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1.卫生人力资源情况:82名卫生人员中,65.9%为哈萨克族,98.8%为大专及以下学历,90.3%为初级及以下职称,52.5%不具备执业资格。共76名(92.7%)参加过培训,89.5%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培训,60.5%的培训地点在乡镇卫生院。68.3%对当前收入不满意,尤其是乡村医生。2.基础设施设备配置情况:2所乡镇卫生院的业务用房面积分别为1600m2、890m2,基本设备配置率为76.5%(26/34),低于新疆农村地区(94.1%)和农牧区平均水平(79.4%);村卫生室平均业务用房面积为(81.2±1.2)m2,基本设备配置率为61.7%(17.9/2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2.6%)。3.财政收入和支出情况:乡镇卫生院平均年总收入403.79万元,收入主要来源于财政补助(69.2%),同年平均总支出357.07万元,主要用于人员经费支出(66.4%)。村卫生室平均年总收入(2.86±1.06)万元,主要来源于财政补助(72.0%),同年平均年总支出2.56万元,主要为人员经费支出(68.1%)。4.卫生服务开展情况: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均已广泛开展国家规定的1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但在婴幼儿健康管理、传染病处理等方面开展率低于50%。相比之下,基层基本医疗服务功能呈弱化趋势。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服务项目平均开展率为42.1%(24/57),低于全国平均水(48.9%)。村卫生室基本医疗服务开展率为38.9%(3.5/9),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6.1%)。5.访谈结果:深度访谈共提炼出三个范畴的10个主题群:(1)卫生人员方面:农牧区基层卫生人才严重匮乏;一人身兼多职;公共卫生人员负担过重;执业资格考试困难;现行工资待遇差、缺乏吸引力。(2)物力方面:农牧区基层基本药物缺乏。(3)卫生服务方面: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服务功能弱化、村卫生室以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主、农牧区流动医疗供给不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随访时间呈季节性。结论:塔城农牧区基层卫生服务能力较薄弱,与国家要求仍有一定距离。目前面临着卫生人员匮乏、素质偏低,基层设施建设和设备配置低下,基本医疗服务功能弱化等与其他农村地区共性和更具地域特点的问题。卫生人员匮乏,素质偏低是影响农牧区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应结合塔城市农牧区的地理和社会文化特点,以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提高农牧区基层卫生服务能力。
俞亚君[4](2017)在《中国西部农村卫生人员对卫生人力资源政策的满意度评价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农村与偏远地区卫生人力资源不足、分布不均衡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全球性卫生问题,中国也同样面临着卫生人力失衡的问题。我国城市与农村人口比值不断缩小,但城市卫生人员密度却远高于农村卫生人员密度,且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地域环境差异等原因,我国西部农村地区卫生人力资源短缺问题十分严重。因此,根据中国西部农村卫生人员的实际需求制定、完善中国西部农村卫生人力资源政策尤为重要。研究目的:在分析中国西部农村卫生人力政策的基础上,将卫生人力政策分为教育、管理、财政、个人及专业支持四个方面,通过对不同省县乡各级医疗机构的卫生人员进行满意度调查,分析卫生人员对卫生人力政策的满意度情况,探讨可能影响卫生人力政策满意度的原因,为中国西部农村卫生人力政策的修改与调整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从中国西部11个省按经济发展水平抽取33个县的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中医院;在已被抽取的县中按人口规模大小每个县抽取3个乡镇卫生院作为样本。问卷调查法:利用李克特五点计分法设计卫生人力政策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样本县乡医疗机构的卫生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描述性统计法:对样本地区卫生人员对卫生人力政策的认知与满意度情况等进行描述性统计;横向比较法:比较各省不同医疗机构的卫生人员对卫生人力政策的满意度等;单因素分析。研究结果:1.样本地区卫生人力政策总体认知与满意度情况:仅有48.50%的卫生人员表示了解国家及省内的卫生人力政策,其中24.52%的人持满意态度,53.41%的人持一般态度,22.07%的人持不满意态度。2.通过对卫生人员对卫生人力政策满意度差异分析得出,在样本县人民医院卫生人员的年龄、学历、医生内部执业类别分组间的满意度分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县中医院与县疾控中心卫生人员仅性别之间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县妇幼保健院各组卫生人力政策满意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的年龄、学历、医生护士分组间满意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各省在不同机构之间卫生人员的总体满意度较高(78.57%),但也仍有一部分省卫生人员的满意度相对较低(70.00%)。各省之间各级医疗机构卫生人员的满意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类医疗机构各省之间的满意度均值有差异,总的来看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人力政策满意度较低。4.从教育政策来看,52.40%的卫生人员肯定培训的积极作用,且42.98%的卫生人员认为培训机会不足,41.00%的县疾控中心卫生人员参加培训是为解决实际工作问题,而其他机构则多为提高医疗水平,且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缺乏实践与培训时间短。在管理政策方面,各机构离职意愿较高,且37.50%的卫生人员主要离职原因是工资待遇较差,其次是个人价值实现、竞争机会等。在财政政策方面,高收入的卫生人员较少,43.63%的卫生人员工资在2000-2999元之间;54.14%的人对单位内部收入表示满意,42.85%的人在与同地区同级别其他医疗机构收入相比时表示满意;在单位激励机制合理性评价中,66.87%的卫生人员认为比较合理,但也仍有31.12%的卫生人员认为作用不大。在个人及专业支持方面,69.68%的卫生人员对居住条件较满意,77.86%的卫生人员对执业环境比较满意,在工作提升机会上县级医疗机构的情况好于乡镇卫生院。建议:1.精准规划政策惠及范围,高效优化人力政策内容2.全国各省优势互补,相互借鉴成功经验3.完善农村卫生人力培训制度,加强基层人力继续教育4.制定区域卫生人力规划,构建合理卫生人力流动机制5.增加财政投入政策,鼓励支援农村建设6.创造良好个人条件,完善农村基础设施
田淼淼[5](2013)在《中国西部地区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政策效果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本研究以公共政策评估理论为指导,通过分析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政策的背景、发展历程,探寻政策问题,界定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内涵;通过分析西部地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现状,确定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政策根本目标及目标体系;以目标为前提,提出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政策效果评估框架,并确定西部地区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政策效果评估指标体系,运用评估工具对西部地区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政策效果进行评估应用,为系统、客观评价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政策效果提供适宜工具,并为优化政策和实施方案提供理论指导。研究方法通过分析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政策的背景、发展历程,探寻政策问题,界定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内涵;以文献研究、规范分析为主,结合理论功能、实践导向及专家论证分析,在西部地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基础下,运用树形图法,界定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政策根本目标及目标体系;从SPO模型出发,探讨乡村一体化政策价值导向,构建政策效果评估概念框架;运用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并结合实证研究,确定西部地区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政策评估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一体化政策效果并探寻影响效果的关键因素。数据来源:一是专家咨询数据;二是实证研究现场调研数据;三是国家卫生统计年鉴数据。研究结果(1)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就是要形成和建立一个适宜于当地社会经济以及卫生服务网络的紧密性服务体,具有系统性、经济性和公益性的价值导向。(2)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目标体系包括6项直接子目标(优化卫生资源配置、规范化分工协作、卫生服务连续性提供、提高卫生服务能力、改善卫生服务质量和提高卫生人员满意度)和3项间接子目标(改善服务利用效率、改善居民健康状况以及提高居民满意度)。(3)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政策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组织体系、资源配置和满意度三个方面内容,共有三级指标27个。(4)西部地区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多为松散型一体化模式,乡村医生薪酬、养老保险及对村卫生室统一财政管理的实施率分别为66.67%、16.67%和33.33%。(5)乡村两级卫生机构人员交流率从2008年的5.25%增至2010年的24.57%,从事防保工作的人员增加了7.75%,公共卫生人员密度指数从1.0206增长至1.0685。(6)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人员所占比例从2008年的12.96%提高至2010年的15.42%,从事防保工作的时间所占比例提高了5.61个百分点,村卫生人员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的时间则从22.25%提高至65%。(7)松散型一体化下,村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完成率均为48.84%,而相对紧密型一体化下的完成率平均为95.42%。(8)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的业务督导频率从2008年的每季度一次提高至2010年的每月均为1.43次;每年参加过两次以上乡镇卫生院业务培训的村医比例也从2008年60.37%提高至90.21%。(9)村卫生室处方书写规范率从2008年的26.45%提高到2010年的85.13%。(10)松散型一体化下村卫生室处方两联抗生素使用率为11.52%,而相对紧密性一体化下的村卫生室为6.38%。(11)松散型一体化乡镇卫生院业务收入增长率比值比均值为0.77,村卫生室人均年收入增长率为11.3%;而相对密集型一体化中,乡镇卫生院业务收入增长率比值比均值为1.785,村卫生室人均年收入增长率为51.40%。(12)松散型一体化下,村卫生室对收入的满意度为8.9,对乡镇卫生院业务培训的满意度为6;相对紧密型下收入满意度为7.5,业务培训满意度为8.2。(13)影响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政策效果的关键因素分为政策自身因素,即政策内容的实施情况和政策外因素,包括同作用于乡村卫生服务机构的相关政策和乡镇卫生院管理效率。研究结论(1)同新医改中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资源投入以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共同作用下,乡村一体化政策能够促进乡村卫生机构间的人员交流和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机构对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视程度,紧密型一体化对于促进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落实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2)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对加强机构间联系、恢复两级机构的相互协调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通过加强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的管理,提高村卫生室的行医规范和服务质量。(3)相对密集型一体化下卫生人员交流程度较高,乡村一体化管理能够有助于村卫生室回归公益性,但村卫生室的积极性仍取决于村医经济收入及乡镇卫生院的管理效率。(4)推进西部地区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策略:明确促进乡村两级卫生机构的协同合作、共同发展的管理目标,强化乡镇卫生院管理效率;稳定乡村医生合理收入,提高其积极性;推进紧密型一体化管理,解决好乡村医生执医稳定和安全问题;加强基层各项政策的组合运用和衔接。创新与不足本研究主要创新点:(1)在国内卫生政策研究中,首次将公共政策分析的理论框架应用于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政策效果分析中。(2)从理论功能、实践导向的多重分析角度下,探讨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政策目标,将其分解为可量化、可考核的目标体系。(3)通过对目标体系的系统分析,构建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政策评估指标体系,为系统评估乡村一体化政策效果提供现实工具。本研究的局限:(1)因地区间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差异,指标体系中中优指标的标准值采用了相对优选区域来代替标准值,未对标准值的界定进行严格探讨。(2)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践应用所选择的样本地区存在一定的民族地域特殊性,样本乡镇数量偏少。(3)分析影响因素因政策作用的复杂性,采取了理论分析方法,而未能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其他政策的实施对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确切影响进行分析。
崔霞[6](2012)在《我国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意识,建设一支高素质卫生技术人才队伍,确保卫生事业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和人民健康服务,根据卫生部《中国2001-2015年卫生人力发展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及人口状况,以及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对我国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系统分析,并详细阐述国际上一些可借鉴的经验,为制定《全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纲要(2009—2020年)》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方法:通过文献研究系统梳理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相关理论,以及系统回顾医药卫生人才队伍的相关政策;通过描述性统计学方法,分析我国医药卫生人才的发展现状;运用趋势外推法预测我国卫生人员未来增长趋势;采用专家咨询法验证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发展策略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结果与结论:1.我国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进展:医药卫生人员总量持续增长,2010年,全国卫生人员总数为820万人,比2005年增加175万人;医药卫生人员结构得到改善,2010年与2005年相比,农村执业(助理)医师所占比例增加1.4个百分点,2010年与2005年相比,西部地区卫生人员和注册护士所占比例分别增加0.2个百分点,2010年与2005年相比,个人办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所占比例增加1.6个百分点;医药卫生人员素质能力不断提升,2010年与2005年相比,博士卫生技术人员所占比例增加2.9个百分点,硕士所占比例增加12.7个百分点;医药卫生人才制度规范不断完善。2.我国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基础薄弱,2010年,卫生技术人员仍以中专和大专为主,本科及以上学历所占比例仅为24.9%,高级卫生技术人员仅占7.8%;配置不合理,人才短缺与人才过剩并存,2010年,城乡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分别为7.62人和3.04人,城市是农村的2.5倍。2010年,东、中、西部地区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分别为5.22人、3.93人和3.76人。2010年,医疗机构拥有全国91.1%的卫生技术人员,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仅拥有2.5%。2010年,我国仅有全科医师5.6万人,仅占执业(助理)医师总数的3.5%,远低于国际30%-60%的平均水平。2010年,我国医护比为1:0.85,远低于经合组织国家的比例(1:3.09);同时,卫生人才难以满足社会快速增长的多层次卫生服务需求;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矛盾;人才队伍管理滞后;人才队伍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亟待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与服务需求、学术发展、产业发展不相适应。3.我国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发展趋势: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变化对医药卫生人才需求将进一步增强;健康需求的变化对医药卫生人才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工作重点的转变要求与之匹配的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到2020年,预计需要卫生人员1067.0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914.4万人。4.国际经验:我国医生密度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中国的医护比为1:0.85,低于全球平均水平(1:2.9);欧洲各国寻求各种不同的方式来改善卫生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与效果;其他国家构建了合理的高等医学教育学制体系;其他国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全科医学终生教育体系,包括全科医学的高等医学院校教育(主要是设立必修课和选修课)、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其他国家积极采取改善农村卫生人力不足的措施。建议:1.实施“2020人才强卫工程”2.分类建设六支核心医药卫生人才队伍;3.加强医药卫生人才的能力培养与开发;4.构筑医药卫生人才的研究和服务平台;5.加大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6.完善医药卫生人才管理的法律和机制;7.促进医药卫生人才的医德医风建设。
李丙金[7](2012)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能力扩展、诉求意愿与政策支撑体系研究 ——以中国西部地区为例》文中认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国民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国民实力得到了有效提升,广大农民在基本解决温饱问题之后正在走向富裕。然而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结构性矛盾却日益突出:一是国内最终消费水平的持续下降、过剩行业逐渐增加;二是地区间、城乡间的经济差距还在进一步拉大。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中国经济实现快速、稳定发展形成约束。从国家层面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实现全国的安定与和谐发展;从农民层面讲,就是要使农民更多地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获得在生活水平、居住环境、管理民主以及农村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极大改善。新农村建设的现有理论研究多着眼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对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原则等进行一般性的论述,缺少深入的构架式的理论分析。而在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操作中也存在忽视农民主体地位、行政包办、一刀切等现象。本研究运用现代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等理论的基本思想,构建一个将社会公平、代际公平、权利选择、等均纳入其中的新农村建设中能力扩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对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实质进行理论阐释。通过设计科学的农户调查表,对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农户的需求意愿、支付能力、政策诉求等进行大样本的农户入户调查,并运用社会与经济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客观描述与实证分析,为农户需求意愿和政策实施二者之间良性互动提供数据支持。并揭示新型农民能力扩展与政策选择的内在规律。在对西部农民能力扩展的基础条件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以“增加农民收入、扩展发展能力、培育新型农民”为目标,提出具有现实可行性的西部地区农民能力扩展的实现路径与政策选择。本研究总体框架分为七个部分,各部分基本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绪论部分。提出本研究的三个中心问题:第一,新农村建设的本质是农民能力扩展;第二,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新型农民培养;第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农民意愿诉求和政策供给的良性互动。第二、三部分(第2-3章):理论部分。通过对新农村建设研究文献综述和评价,对新农村建设内涵的进行理论阐释并构建分析框架。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根据现代发展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经济发展更为关键的是在于赋予经济主体的选择权利和人的能力扩展。本部分在对现有新农村研究文献的回顾和评价的基础上,以现代发展经济学基于选择权利与能力扩展的经济发展理论为基础,构建一个将发展选择权利、能力扩展、代际公平等均纳入其中的理论分析框架,对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与实质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与阐释。第四部分(第4-6章):西部地区农民能力扩展的基础条件研究。新农村建设中农民能力扩展必须基于现实的基础条件,本部分通过对西部地区农村经济运行现实状况的系统分析,充分了解西部地区农民能力扩展的现实基础。一是依据发展经济学基本理论,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基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发展、农村教育、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农村社会保障、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与民主化管理等进行系统分析;二是依据产业经济学基本理论,对西部地区农村产业演进及特征进行分析,并从资源特点、开发价值、市场潜力等方面进行科学评价。通过这两个方面的分析研究,为西部地区农民能力扩展的路径选择与政策支持提供现实依据,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及政策与路径选择的可行性。第五部分(第7-9章):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农户需求意愿、支付能力与政策诉求研究。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制定与选择必须首先考虑农户的需求意愿、支付能力以及政策诉求,避免新农村建设成为地方政府的形象工程而伤农,背离新农村建设的初衷。本部分将采取随机抽样法,对西部地区农户进行的大样本的入户调查,摸清西部地区农户对新农村建设的真实想法、愿望与政策诉求,并在理论层面上进行分析,为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农民能力扩展寻求最佳的政策切入点提供依据。第六部分(第10章):西部地区农民能力扩展的路径选择和政策支持研究。本部分将在以上各部分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通过产业优化、拓展农民能力和发展合作经济三条路径,以产业优化吸纳劳动力,增加农民选择权利和可行能力,实现内生性增长为出发点,培养具有现代意识和市场意识的新型农民实现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新突破。着眼于实现“增加农民收入、扩展农民发展能力、培育新型农民”的新农村建设根本目标,提出推进西部地区农民能力扩展的实现路径与政策选择。第七部分:结论和研究展望部分。本部分论述研究结论和研究需要完善之处。本研究的创新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在理论上:综合运用现代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等理论的基本思想,构建一个将社会公平、代际公平、权力选择、能力扩展等均纳入其中的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分析框架,对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与实质进行理论阐释;弥补该领域研究中仅停留在概念阐释和政策讨论的不足。在实践上:通过对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实效的调研,充分考虑了新农村建设主体——农民的现实需求、支付能力及政策诉求,突出“增加农民收入、扩展发展能力、培育新型农民”的新农村建设根本目标,提出具有现实可操作性和广泛的群众基础的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途径与政策,以期取得良好的政策效率。
李启先,何筑霞[8](2009)在《围绕中心献良策 发挥优势促发展——农工党贵州省委参政议政工作回眸》文中认为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的重要职能,是民主党派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贡献的主要途径,也是民主党派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重要渠道。《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
易新涛[9](2009)在《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是指由政府、社会公共组组织和广大农民集体供给,农民都能公平、普遍享用,以保证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之基本需要的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人民公社时期,以农村集体经济为基础和依托,国家必要投入和农民参与为补充,国家、集体、农民共同为广大农村提供了农业生产基本建设、文化教育、合作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它马克思主义农村公社思想的实践和丰富,是党和国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特色鲜明,又存有不足。随着人民公社的解体,尽管这些制度设计早已成为不复存在,但是对于当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本文首先从中外思想宝库中搜寻和分析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理论渊源,并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追溯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沿革;然后,横向展开,具体研究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农村文化教育、农村合作医疗、农村社会保障等主要基本公共服务;最后,从宏观上对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进行总结性思考,分析它的主要特点,评价它的地位和作用,指出它的局限性,以及对当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建立和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并使之均等化的启示。本文分三大部分八个章。第一部分即第一到三章,主要是绪论、理论渊源和历史溯源;第二部分即第四到七章,分章论述主要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第三部分即第八章和结束语,总体分析其主要特点、地位和作用、局限性和对当今的启示。第一章是绪论。主要提出了选题的缘由,分析了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阐释了相关概念,提出了本文研究的思路、方法和框架,并对本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作了一些说明。第二章主要分析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理论渊源,即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中有关未来社会的设想、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设计(共产主义社会理论和农村公社理论)、苏联的农业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主要是列宁的农业公社理论和合作社理论、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理论),以及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民本、大同、均平思想。第三章是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历史溯源及其概述。本文简要考察封建王朝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民国时期不同历史语境下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包括乡村建设运动、国民政府的农村合作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互助合作运动中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结合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分析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时代背景,概述性地介绍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第四章主要论述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围绕“农业八字宪法”,人民公社时期,国家、集体和农民共同努力,为农业生产所提供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即治理江、河、湖、海,大兴水利工程;改良土壤,治理水土流失;推进农业机械化、工业化、化学化和电力化;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建立推广服务体系,提供农业气象服务,以及建设农村公路,发展邮电事业等。本文最后对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进行了总体评价。第五章着重论述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本文分别从基础教育、扫盲和业余教育、职业教育三个方面,逐一阐述了各自的体系、内容、形式,以及民办教师问题,并对农村文化教育进行了总体评价。第六章围绕“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的医疗卫生方针,着重论述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主要包括: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历史沿革、组织体系和队伍建设、主要服务内容等。最后,对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进行了一些分析。第七章着重阐述了人民公社时期以集体保障为主、国家保障为辅的农村社会保障。在回顾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历史沿革的基础上,思考了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和方式,包括农村社会优抚、灾荒赈济、贫困救助、“五保户”供养、麻风病人医治、回乡精简职工救济、下乡知识青年安置等,并对此进行了总体评价。第八章从宏观上阐述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特点、作用和意义、局限性及其原因,以及对当今建立和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启示。最后是结束语,在回顾本文研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本文研究的不足和尚未研究的问题,并对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后续研究提出了一些设想。
成方圆[10](2008)在《北京农村卫生人力资源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推进我国农村医疗改革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反映在合理的资源配置上。从人、财、物、信息四大类资源进行分析,本文认为农村卫生人力现状与农村卫生需求的矛盾突出,农村卫生人力开发是促进农村卫生发展的关键。北京是卫生人力资源集中的大城市,但是农村卫生人力同样存在数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的现状。本论文在人力资源开发理论基础上,结合新农合的发展、国家相关政策支持及农村卫生财政投入增加的机遇,对北京农村卫生人力现状进行分析。本文重点考察乡镇和村两级卫生机构的人力现状,对卫生人力供给和需求及卫生人员培养现状进行关联性分析,从人才吸引和人才培养两方面研究北京农村卫生人力开发问题。本论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考察北京农村卫生人力开发问题,针对现状运用激励理论进行对策研究。人才吸引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北京医学院毕业生就业取向进行调查,提出以医学本科生为重点的定期服务北京农村的人才吸引的可行性对策。人才培养研究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借鉴国外全科医学教育及社区人才培养经验,针对北京农村医疗需求的变化,提出适用于北京农村卫生人力的短期在岗培训和中长期继续教育的人才培养对策,人才培养重点领域在全科医学方向。最后综合提出北京农村卫生人力开发的人才吸引和人才培养对策。
二、抓住机遇 开发西部农村卫生资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抓住机遇 开发西部农村卫生资源(论文提纲范文)
(1)《人民日报》社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1989-200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一、《人民日报》社论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一)《人民日报》社论 |
1.《人民日报》社论的重要作用 |
2.《人民日报》社论的重要地位 |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1.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含义 |
2.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意义 |
(三)《人民日报》社论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 |
1.《人民日报》社论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载体 |
2.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人民日报》社论的重要任务 |
二、《人民日报》社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实践 |
(一)对发展先进生产力重要思想的宣传阐释 |
1.宣传解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2.大力宣传国有企业改革策略 |
3.深刻解读农村改革方针 |
4.积极宣传人才强国战略 |
5.大力提倡科教兴国战略 |
6.深刻阐释“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思想 |
7.积极宣传西部大开发战略 |
8.积极宣传可持续发展战略 |
(二)对发展先进文化重要思想的宣传阐释 |
1.积极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2.努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
(三)对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重要思想的宣传 |
1.积极宣传党建思想 |
2.阐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
3.强调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 |
(四)对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思想的宣传 |
1.宣传科技军事改革思想 |
2.宣传“打得赢”“不变质”的军事变革思想 |
3.宣传信息化条件下的中国特色精兵之路 |
(五)对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的宣传 |
1.积极推进祖国统一进程 |
2.积极宣传全方位对外关系格局 |
三、《人民日报》社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启示 |
(一)《人民日报》社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 |
1.保持鲜明立场,传递主流声音 |
2.抓住主要问题,传播时代特色 |
3.语言风格严谨,释放语言力量 |
(二)《人民日报》社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 |
1.注重传播渠道立体化,加强报刊与网络媒体的融合 |
2.理论的宣传要符合实际,服务群众 |
3.理论的宣传要保持先进性与时代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2)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 ——以湖北鄂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一章 城乡经济一体化理论及实践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城乡关系理论 |
二、区位论 |
第二节 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及内涵 |
一、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及启示 |
二、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内涵 |
第三节 我国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实践 |
一、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及固化阶段 |
二、城乡二元结构逐步松动阶段 |
三、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阶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大城市毗邻区与城乡经济一体化 |
第一节 大城市毗邻区概念及界定 |
一、大城市的内涵 |
二、大城市毗邻区 |
第二节 大城市毗邻区类型、特征、动力及问题 |
一、大城市毗邻区类型 |
二、大城市毗邻区的特征 |
三、大城市毗邻区发展的动力 |
四、大城市郊区及毗邻区的现状与问题 |
第三节 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整体思路 |
一、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原则 |
二、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实现路径 |
三、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模式 |
第四节 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双重性及实践 |
一、跨区域城乡经济一体化 |
二、区域内部城乡经济一体化 |
三、上海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实践 |
四、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必然性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
第一节 城乡经济一体化维度选取及指标选取的原则 |
一、城乡经济一体化维度选取 |
二、指标选取的原则 |
第二节 城乡经济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一、生产要素 |
二、经济总量 |
三、经济结构 |
四、经济可持续发展 |
第三节 综合指标评价分析方法 |
一、主观赋权法 |
二、客观赋权法 |
第四章 毗邻区鄂州市的典型性及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现状 |
第一节 鄂州的典型性 |
一、区位特征明显 |
二、城市规模不大 |
三、经济社会发展较快 |
第二节 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动力因素 |
一、自身有利因素 |
二、外部有利因素 |
第三节 城乡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差距 |
一、城乡居民收入的现状与差距 |
二、城乡居民消费的现状与差异 |
三、城乡居民储蓄的现状与差异 |
第四节 城乡经济差异的原因 |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 |
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加剧 |
三、周边大城市“虹吸效应”明显 |
四、空间结构存在阻碍 |
第五章 鄂州市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测度:兼与江夏区对比 |
第一节 数据预处理 |
一、数据介绍 |
二、原始数据正向化 |
三、原始数据标准化 |
第二节 主成分分析法运用 |
一、数据检验 |
二、选取主成分 |
三、计算因子载荷矩阵 |
四、因子载荷矩阵的标准化 |
五、方差最大旋转主成分得分系数 |
六、综合指数计算 |
第三节 结果评价及因素分析 |
一、结果评价 |
二、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驱动机制分析 |
第四节 毗邻区与江夏区等地区的对比分析 |
一、“灯下黑”地区特征 |
二、江夏区与鄂州市的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比较 |
三、武汉其他“灯下黑”地区与鄂州市的比较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促进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推进区域交通网络化建设 |
一、地面道路一体化 |
二、轨道交通一体化 |
三、水运发展一体化 |
四、航空发展一体化 |
第二节 推进区域城乡产业互补 |
一、创新产业发展联动模式 |
二、实现产业融合错位化 |
三、更加注重产业生态化 |
第三节 推动区域城乡市场对接 |
一、与大城市郊区的市场对接 |
二、区域内城乡市场对接 |
三、推进城市群发展及毗邻区城市网络化建设 |
第四节 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
一、加大农村地区固定资产投资 |
二、提高农村人口家庭经营性收入 |
三、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
四、为农民增收提供全方位服务 |
第五节 打通城乡要素资源流动通道 |
一、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
二、加快城乡金融制度变革 |
三、加快城乡公共品供给体系改革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3)北疆农牧区基层卫生服务能力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塔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及缩略词表 |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基层医疗机构的功能界定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 |
1.5 关键词及其定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工具 |
2.4 资料分析方法 |
2.5 质量控制 |
2.6 技术路线图 |
第三章 结果 |
3.1 塔城市农牧区基层医疗机构基本情况 |
3.2 塔城市农牧区基层医疗机构人力资源现状 |
3.3 塔城市农牧区基层医疗机构物力资源现状 |
3.4 塔城市农牧区基层医疗机构财力资源现状 |
3.5 塔城市农牧区基层卫生服务开展现状 |
第四章 讨论 |
4.1 塔城市农牧区基层医疗机构人力资源现状探讨 |
4.2 塔城市农牧区基层医疗机构物力资源现状探讨 |
4.3 塔城市农牧区基层医疗机构财力资源现状探讨 |
4.4 塔城市农牧区基层卫生服务开展现状探讨 |
第五章 对策与建议 |
5.1 从可持续发展视角出发,提高农牧区基层卫生服务能力 |
5.2 以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为重心,突破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的瓶颈 |
5.3 加强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础设备配置水平,合理增补民族药品 |
5.4 合理分配卫生资源,促进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协调发展 |
5.5 加强农牧区基层流动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建立移动帐篷式的流动医疗服务站 |
5.6 发展和推广哈萨克族医学适宜技术,开辟农牧区基层特色医疗服务的新路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及下一步计划 |
6.3 本研究的不足和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综述 农村基层卫生服务能力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4)中国西部农村卫生人员对卫生人力资源政策的满意度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3.国内外研究现状 |
4.研究目标及内容 |
5.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6.创新之处 |
7.逻辑框架图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1.卫生人力资源相关概念 |
1.1 人力资源 |
1.2 卫生人力资源 |
2.卫生人力资源政策相关概念 |
2.1 卫生政策 |
2.2 卫生人力资源政策 |
3.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4.满意度评价 |
第三章 调查样本农村地区基本情况 |
1.调查样本农村地区卫生人力资源基本情况 |
1.1 调查样本农村地区的基本情况 |
1.2 调查样本农村地区卫生人力资源基本情况 |
2.调查样本农村地区卫生人力政策基本情况 |
2.1 中国西部农村地区卫生人力政策发展变迁 |
2.2 调查样本农村地区不同卫生人力资源政策情况 |
第四章 样本农村地区卫生人员对卫生人力政策的满意度分析 |
1.不同医疗机构卫生人员对卫生人力政策的总体认知与满意度分析 |
1.1 不同医疗机构卫生人员对卫生人力政策的总体认知情况分析 |
1.2 不同医疗机构卫生人员对卫生人力政策的总体满意度情况分析 |
1.3 不同医疗机构卫生人员对卫生人力政策总体满意度对比分析 |
2.不同省卫生人员对卫生人力政策的总体满意度分析 |
2.1 各省医疗机构卫生人员对卫生人力政策的总体满意度分析 |
2.2 各省医疗机构卫生人员对卫生人力政策满意度对比分析 |
3.各医疗机构卫生人员对不同卫生人力政策的满意度分析 |
3.1 教育政策方面的满意度分析 |
3.2 管理政策方面的满意度分析 |
3.3 财政政策方面的满意度分析 |
3.4 个人及专业支持政策方面的满意度分析 |
4.小结 |
第五章 讨论与建议 |
1.讨论 |
1.1 关于不同机构卫生人员对卫生人力政策总体认知与满意度的讨论 |
1.2 关于不同省卫生人员对卫生人力政策总体满意度的讨论 |
1.3 关于各医疗机构卫生人员对不同卫生人力政策满意度的讨论 |
2.建议 |
2.1 精准规划政策惠及范围,高效优化人力政策内容 |
2.2 全国各省优势互补,相互借鉴成功经验 |
2.3 教育政策方面的建议 |
2.4 管理政策方面的建议 |
2.5 财政政策方面的建议 |
2.6 个人及专业支持政策方面的建议 |
3.研究不足 |
4.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 |
(5)中国西部地区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政策效果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简述及既往研究不足 |
1.3 本研究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目的 |
1.5 技术路线 |
1.6 研究内容 |
1.7 资料来源与方法 |
1.8 资料收集 |
1.9 质量控制 |
2 理论基础 |
2.1 公共政策分析理论 |
3 中国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政策回顾评价 |
3.1 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提出的背景 |
3.2 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发展历程及政策回顾 |
3.3 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与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概念辨析 |
3.4 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存在的必要和发展的动力 |
4 西部地区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建设特点分析 |
4.1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情况 |
4.2 西部地区农村卫生系统的特点 |
4.3 西部地区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实施的特殊性 |
5 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内涵分析 |
5.1 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内涵界定 |
5.2 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内容分析 |
5.3 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实施类型 |
5.4 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内容同政策效果评价之间的关系 |
6 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政策目标及目标体系研究 |
6.1 政策分析理论的应用 |
6.2 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政策作用分析 |
6.3 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政策根本目标 |
6.4 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政策的理论功能与实践导向 |
6.5 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政策目标体系 |
6.6 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政策目标同政策效果评价的关系 |
7 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政策效果评估概念框架 |
7.1 政策效果评估概念框架建立的理论基础 |
7.2 政策效果评估概念模型建立的框架逻辑分析 |
7.3 概念框架的构建研究 |
8 西部地区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政策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
8.1 政策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初步建立 |
8.2 西部地区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政策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确定 |
9 评价指标体系的综合应用 |
9.1 评价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 |
9.2 政策效果评估结果 |
9.3 政策效果评估的影响因素分析 |
9.4 讨论和建议 |
本研究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1: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件2:调查问卷 |
(6)我国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4 资料来源与方法 |
第一章 我国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相关理论 |
1.1 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理论 |
1.2 卫生资源配置理论 |
第二章 我国卫生人力政策回顾 |
1.1 卫生人力教育培养政策 |
1.2 卫生人力选拔使用考核政策 |
1.3 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认定政策 |
1.4 分配报酬激励政策 |
1.5 卫生人力流动政策 |
1.6 农村卫生人力配置政策 |
1.7 全科医师政策 |
1.8 卫生人力规划与发展 |
第三章 我国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发展现状 |
1.1 新医改要求 |
1.2 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进展 |
1.3 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第四章 我国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发展趋势 |
1.1 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及医药卫生服务需要发展趋势 |
1.2 卫生人力发展趋势预测 |
第五章 国际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
1.1 各国卫生人力现状 |
1.2 欧洲各国医药卫生人才现状 |
1.3 其他各国高等医学教育现状 |
1.4 其他各国全科医师培养现状 |
1.5 其他各国改善农村卫生人力不足的措施 |
第六章 我国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与战略举措 |
1.1 指导思想 |
1.2 基本原则 |
1.3 总体目标 |
1.4 重大举措 |
1.5 保障措施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发表论文 |
(7)新农村建设中农民能力扩展、诉求意愿与政策支撑体系研究 ——以中国西部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框架结构 |
1.4 研究特色和创新点 |
1.4.1 研究特色 |
1.4.2 主要创新 |
第二章 新农村建设研究文献回顾与评价 |
2.1 关于新农村建设含义和内容的研究 |
2.1.1 新农村建设的含义 |
2.1.2 关于新农村建设内容的研究 |
2.2 关于新农村建设途径与模式的研究 |
2.2.1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途径选择研究 |
2.2.2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模式研究 |
2.3 关于新农村建设中政府职能作用的研究 |
2.3.1 关于政府责任界定的研究 |
2.3.2 关于政府责任内容的研究 |
2.4 研究文献述评 |
第三章 新农村建设内涵的理论阐释与分析框架的构建 |
3.1 新农村建设的一般理论基础:经济发展理论 |
3.1.1 经济发展的含义 |
3.1.2 发展经济学发展观的演进 |
3.1.3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的争论 |
3.1.4 二元结构理论 |
3.1.5 人力资本理论 |
3.1.6 经济增长的阶段论 |
3.1.7 制度分析引入发展经济学 |
3.1.8 经济发展理论应用于新农村建设的分析 |
3.2 新农村建设内涵的理论解释 |
3.2.1 新农村建设的内容 |
3.2.2 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
3.2.3 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新型农民培养 |
3.3 新型农民的能力扩展 |
3.3.1 新型农民能力扩展的含义与能力组合 |
3.3.2 新型农民能力扩展与农业发展 |
3.3.3 新型农民能力扩展与农民收入增长 |
3.3.4 新型农民能力扩展与代际公平 |
3.4 新型农民能力扩展的基础与政策改革原则 |
3.4.1 新型农民能力扩展的基础 |
3.4.2 新型农民能力扩展政策改革原则 |
第四章 西部地区农民能力扩展的基础分析Ⅰ:经济基础和财政能力分析 |
4.1 农村经济基础分析 |
4.1.1 经济总量增长状况 |
4.1.2 人均收入情况 |
4.1.3 人均支出状况 |
4.1.4 农村剩余状况 |
4.2 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分析 |
4.2.1 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及其结构 |
4.2.2 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及其结构 |
4.3 拓展农民能力的经济基础和财政能力的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部地区农民能力扩展的基础分析Ⅱ:产业发展与空间结构分析 |
5.1 农民能力扩展与产业发展和城镇化传导关系分析 |
5.2 农民能力扩展的产业基础分析 |
5.2.1 产业结构现状 |
5.2.2 产业变动与就业关系的实证分析 |
5.2.3 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5.2.4 产业结构和优势产业面临的问题 |
5.3 空间载体——城镇化发展分析 |
5.3.1 城镇化动力机制及城镇化功能分析 |
5.3.2 城镇化发展现状 |
5.3.3 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评价 |
5.3.4 城镇化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部地区农民能力扩展的基础分析Ⅲ:公共基础与公共服务分析 |
6.1 公共基础和公共服务对农民能力扩展的重要性分析 |
6.1.1 公共基础和公共服务概念界定及范围 |
6.1.2 公共基础和公共服务的重要性分析 |
6.2 西部公共基础分析 |
6.2.1 交通设施的功能分析 |
6.2.2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 |
6.2.3 交通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 |
6.3 农村公共服务分析 |
6.3.1 医疗卫生状况分析 |
6.3.2 农村教育状况分析 |
6.3.3 社会保障状况分析 |
6.4 农村基层政权状况分析 |
6.4.1 基层政权与管理民主化内涵界定及理论基础 |
6.4.2 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与管理民主化的现状 |
6.4.3 农村基层政权与管理民主化的评价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农户需求意愿分析 |
7.1 农民需求意愿调查的基本情况 |
7.2 农户需求意愿的调查分析 |
7.2.1 农户对农业生产发展的需求意愿 |
7.2.2 农户对生活宽裕方面的需求意愿 |
7.2.3 农户对乡村文明建设的需求意愿 |
7.2.4 农户对村容整洁方面的需求意愿 |
7.2.5 农户家庭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意愿 |
7.2.6 农户家庭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意愿 |
7.2.7 农户家庭对卫生资源的需求意愿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农户支付能力分析 |
8.1 农户家庭收入现状及特征分析 |
8.1.1 农户收入现状分析 |
8.1.2 农户收入水平的特征分析 |
8.1.3 农户收入增长制约因素分析 |
8.2 农户家庭支出现状及特征分析 |
8.2.1 农户家庭支出现状分析 |
8.2.2 农户支出的特征分析 |
8.2.3 农户支出制约因素分析 |
8.3 农户的支付能力分析 |
8.3.1 农户支付能力的评价因素 |
8.3.2 农户的支付能力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农户政策诉求分析 |
9.1 新农村建设主要政策及其效果分析 |
9.1.1 新农村建设主要政策概览 |
9.1.2 政策实施效果分析 |
9.2 农户对新农村建设政策的满意度分析 |
9.3 农户对新农村建设政策的期望与诉求分析 |
9.3.1 农户对新农村建设的期望 |
9.3.2 农户对政策诉求分析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西部农民能力扩展的路径选择、政策支持和制度改革 |
10.1 农民能力扩展的路径选择 |
10.1.1 能力扩展的理论基础 |
10.1.2 产业发展路径 |
10.1.3 农村经济组织优化路径 |
10.2 农民能力扩展的支持政策 |
10.2.1 产业支持政策 |
10.2.2 财政支持政策 |
10.2.3 金融支持政策 |
10.2.4 城镇化支持政策 |
10.3 农民能力扩展的制度改革 |
10.3.1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
10.3.2 农村教育制度改革 |
10.3.3 农村投融资制度改革 |
10.3.4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
10.3.5 农村民主管理和治理结构改革 |
第十一章 结论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1.1 研究结论 |
11.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缘起 |
1.2 选题的意义 |
1.3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及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 |
1.3.1 人民公社问题的相关研究 |
1.3.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问题的相关研究 |
1.3.3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相关研究 |
1.4 相关概念阐释 |
1.4.1 公社、人民公社、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时期 |
1.4.2 服务、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
1.5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主要框架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主要框架 |
1.6 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6.1 重点 |
1.6.2 难点 |
1.6.3 创新点 |
第二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理论渊源 |
2.1 空想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的设想 |
2.2 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设计 |
2.2.1 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 |
2.2.2 农村公社理论 |
2.3 苏联的农业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
2.3.1 列宁的农业公社理论、合作社理论 |
2.3.2 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理论 |
2.4 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民本、大同、均平思想 |
2.4.1 民本思想 |
2.4.2 大同思想 |
2.4.3 均平思想 |
第三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历史溯源及其主要内容 |
3.1 封建王权时代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
3.1.1 建设农田水利 |
3.1.2 修筑道路、桥梁和渡口 |
3.1.3 救灾备荒,扶贫济困,养老抚幼 |
3.2 民国时期不同历史语境中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
3.2.1 乡村建设运动中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
3.2.2 国民政府农村合作运动中的基本公共服务 |
3.2.3 中国共产党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中的基本公共服务 |
3.3 互助合作运动中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
3.3.1 农田水利建设的逐步展开 |
3.3.2 农村文化教育体系的逐步形成 |
3.3.3 农村合作医疗的萌芽 |
3.3.4 由自我保障向集体保障的转变 |
3.4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时代背景 |
3.4.1 社会主义国家赶超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浪潮 |
3.4.2 农业的"大跃进"运动 |
3.5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 |
第四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 |
4.1 治理江河湖海,大兴水利工程 |
4.1.1 治理江河,开沟挖渠 |
4.1.2 开挖机井,发展机电排灌 |
4.1.3 加固堤防,发展小型水利 |
4.2 改良土壤,治理水土流失 |
4.2.1 治理盐碱地 |
4.2.2 排涝减渍 |
4.2.3 治理水土流失 |
4.3 推进农业机械化、工业化、化学化和电力化 |
4.3.1 开展农业机械化运动 |
4.3.2 兴办农村工业 |
4.3.3 扩大化肥、农药生产,发展农村小水电站 |
4.4 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提供农业科技和气象服务 |
4.4.1 发展农业技术研究 |
4.4.2 建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
4.4.3 开展农业气象服务 |
4.5 修筑农村公路,发展邮电事业 |
4.5.1 修筑农村公路 |
4.5.2 发展邮电事业 |
4.6 对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的总体评价 |
4.6.1 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的积极作用 |
4.6.2 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的局限 |
第五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 |
5.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的发展历程 |
5.1.1 农村文化教育体系的形成与完善 |
5.1.2 农村文化教育的停滞与破坏 |
5.1.3 农村文化教育新局面的开始 |
5.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础教育 |
5.2.1 农村基础教育的统一体系 |
5.2.2 农村基础教育的实施 |
5.2.3 农村基础教育中的民办教师 |
5.3 农村扫盲和业余文化教育 |
5.3.1 农村扫盲和业余文化教育的体系 |
5.3.2 扫盲和业余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 |
5.3.3 扫盲和业余文化教育的主要形式 |
5.4 农村职业教育 |
5.4.1 农业中学的创办与发展 |
5.4.2 半工(农)半读职业学校的创办 |
5.4.3 职业中学的恢复和发展 |
5.5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的总体评价 |
5.5.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的积极作用 |
5.5.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的局限 |
第六章 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合作医疗 |
6.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历史沿革 |
6.1.1 农村合作医疗的探索 |
6.1.2 合作医疗制度的普及 |
6.1.3 合作医疗制度的式微 |
6.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组织体系和队伍建设 |
6.2.1 农村合作医疗的三级组织体系 |
6.2.2 医疗队伍的建设与形成 |
6.2.3 赤脚医生的出现与成长 |
6.3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主要服务内容 |
6.3.1 开展卫生宣传和爱国卫生运动 |
6.3.2 实施医疗救治和预防接种 |
6.3.3 坚持"三土"、"四自",发展中医中药事业 |
6.3.4 开展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工作 |
6.4 对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评价 |
6.4.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作用 |
6.4.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局限 |
第七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 |
7.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沿革 |
7.1.1 以集体保障为主、国家保障为辅的农村社会保障 |
7.1.2 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农村社会保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7.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方式 |
7.2.1 农村社会优抚 |
7.2.2 灾荒赈济 |
7.2.3 农村社会贫困救助 |
7.2.4 "五保户"供养 |
7.2.5 麻风病人救治 |
7.2.6 回乡的精简退职职工救济 |
7.2.7 下乡知识青年安置 |
7.3 对人民公社时期社会保障的总体评价 |
7.3.1 人民公社时期社会保障的积极作用 |
7.3.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局限 |
第八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特点、意义与作用、局限性及其对当代启示 |
8.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特点 |
8.1.1 供给主体的多元性 |
8.1.2 供给决策的单向性 |
8.1.3 服务内容的广泛性 |
8.1.4 筹资渠道的多重性 |
8.1.5 供给方式的计划性和强制性 |
8.1.6 价值理念的均等性 |
8.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意义与作用 |
8.2.1 马克思主义农村公社思想的实践、丰富和发展 |
8.2.2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次有益尝试 |
8.2.3 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支持"工业优先"战略的实施 |
8.2.4 满足了农民最基本的生存需求 |
8.2.5 化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 |
8.2.6 提高农民思想文化素质,营造了良好社会风气 |
8.3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缺陷和不足及其原因 |
8.3.1 城乡失调严重,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低 |
8.3.2 各地之间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不平衡 |
8.3.3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缺乏长期稳定的发展过程,具有浓厚的运动色彩 |
8.3.4 缺乏农民的需求表达机制,供给脱离了农民的实际需要 |
8.3.5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排斥市场机制的作用 |
8.4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
8.4.1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应着眼于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
8.4.2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
8.4.3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应确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化供给主体 |
8.4.4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应形成便捷高效的运行机制 |
8.4.5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完善需要一个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10)北京农村卫生人力资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我国对农村卫生人力发展的政策支持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源配置分析 |
2.1 财力资源分析 |
2.1.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
2.1.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运行情况 |
2.1.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运行模式及特点 |
2.2 物力资源分析 |
2.2.1 我国医疗卫生发展及改革思路 |
2.2.2 我国卫生改革的几种观点 |
2.3 信息资源分析 |
2.4 人力资源分析 |
第三章 理论综述及SWOT分析 |
3.1 人力资源开发理论 |
3.2 激励理论 |
3.3 北京农村卫生人力开发对策的理论指导 |
3.4 北京农村卫生人力开发的SWOT分析 |
第四章 北京农村卫生人力现状分析 |
4.1 我国农村卫生人力现状 |
4.2 北京农村卫生人力现状 |
4.2.1 北京市人口、经济及新农合现状 |
4.2.2 北京农村卫生人力现状 |
4.3 北京农村卫生人力现状分析及开发框架 |
4.3.1 农村卫生人力现状的原因分析 |
4.3.2 北京农村卫生人力开发的框架 |
第五章 北京农村卫生人力开发对策研究 |
5.1 北京农村卫生人才吸引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 |
5.1.1 问卷调查的设计 |
5.1.2 问卷调查的分析 |
5.1.3 北京农村卫生人才吸引对策研究 |
5.2 北京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
5.2.1 北京农村卫生人才培养目标 |
5.2.2 北京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
5.3 北京农村卫生人力开发比较分析 |
5.3.1 与城市社区的比较分析 |
5.3.2 与国外的比较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四、抓住机遇 开发西部农村卫生资源(论文参考文献)
- [1]《人民日报》社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1989-2002)[D]. 刘晓晶.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2]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 ——以湖北鄂州为例[D]. 胡志林.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4)
- [3]北疆农牧区基层卫生服务能力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塔城市为例[D]. 蒋佩. 石河子大学, 2017(02)
- [4]中国西部农村卫生人员对卫生人力资源政策的满意度评价研究[D]. 俞亚君. 宁夏医科大学, 2017(01)
- [5]中国西部地区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政策效果评估研究[D]. 田淼淼. 华中科技大学, 2013(12)
- [6]我国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发展策略研究[D]. 崔霞. 中南大学, 2012(12)
- [7]新农村建设中农民能力扩展、诉求意愿与政策支撑体系研究 ——以中国西部地区为例[D]. 李丙金. 西北大学, 2012(12)
- [8]围绕中心献良策 发挥优势促发展——农工党贵州省委参政议政工作回眸[J]. 李启先,何筑霞. 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9(04)
- [9]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研究[D]. 易新涛. 武汉大学, 2009(05)
- [10]北京农村卫生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 成方圆. 北京化工大学, 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