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明珠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呼中区碧水卫生院黑龙江大兴安岭165026)
【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患者实施X线、螺旋CT检查,总结其影像学特点和诊断价值。结果: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早期病变中,螺旋CT诊断效果优于X线检测效果(P<0.05),在Ⅲ级-Ⅳ级的诊断中,诊断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在关节软骨及骨侵蚀的检出率比较中,螺旋CT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检出率(P<0.05);在关节面模糊的检出率中,X线检出率明显高于螺旋CT检出率(P<0.05)。结论:螺旋CT检测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中的诊断结果优于X线检测结果;在中期和晚期的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两种诊断方法的敏感性相同。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螺旋CT;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6-0270-02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多发于青年男性群体,该病在临床中是一种隐性疾病,患者在发病初期在临床中的症状表现并不明显,表现为乏力、消瘦、厌食等,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病情会逐渐加重,但是已经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期,引起骶髂关节病变[1]。因此,对于该病的治疗,早期发现与及时治疗是治疗的关键。为探讨螺旋CT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本文就我院实施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检查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X线和螺旋CT影响学资料,现将研究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骨科以及风湿科就诊的60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在11—48岁,平均年龄(22.5±2.5)岁;患者病程5月—12年,平均(2.1±1.6)年。本组患者在诊断时均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资料检查明确确诊2。排除有骨肿瘤以及血液系统疾病患者。
1.2方法
X线检查:采用X光机对患者侧位片、正位片以及骨盆正位片实施拍摄。
螺旋CT检查:患者实施X线检查后,对患者实施螺旋CT检查,仪器采用4排螺旋CT实施检查,将轴位层厚设置为8mm,层距设置为8mm;嘱咐患者取仰卧位,并让患者将两腿伸直,以骶髂关节下缘作为扫描的基线,实施薄层扫描。在软骨组织窗视野下的W250/L20与骨窗视野W1800/L300下,查看患者的病变部位。
1.3观察指标
根据骶髂关节病变的分级标准,根据患者在临床中的表现,将其分为0—Ⅵ个等级,根据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判断。
1.4数据处理
使用SPSSl7.0进行处理。检测结果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用两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进行X?分析,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两种诊断方发分级结果
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早期病变中,螺旋CT诊断效果优于X线检测效果(P<0.05),在Ⅲ级-Ⅳ级的诊断中,诊断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
2.2两种诊断方法病变征象的检出率比较
根据两种诊断方法显示,螺旋CT检测方法和X线检测方法在关节强直检出率、间隙变化检出率以及骨硬化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在关节软骨及骨侵蚀的检出率比较中,螺旋CT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检出率(P<0.05);在关节面模糊的检出率中,X线检出率明显高于螺旋CT检出率(P<0.05)。详细见表1:
表1两种诊断方法病变征象检出率比较
3.讨论
在临床中,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一般都伴有骶髂关节病变,病变可以累及双侧骶髂关节或者单侧骶髂关节,在临床中比较多见的是累及双侧骶髂关节患者。患者在早期骶髂关节内会有局部炎性细胞浸润,并有滑膜增生现象,影像学检查可见有纤维蛋白渗出[3]。该病患者在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发展到后期才被诊断出,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期。因此,及早诊断和治疗是关键。由于骶髂关节较为复杂,因此采用传统的X线诊断存在一定的限制。在本研究中,X线检查对早期患者诊断效果价值不高,对于晚期患者的诊断与CT诊断相同。关节软骨及骨侵蚀的检出率比较中,螺旋CT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检出率,但X线在关节面模糊中的检出率要高于螺旋CT检出率。
综上所述,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中,采用X线检测联合螺旋CT检测更有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国华,李坚.MRI和螺旋CT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11,09(2):83-84.
[2]蔡磊,谢安明.螺旋CT与MRI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对照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1,30(2):89-90+144.
[3]覃文,张勇军,黄皿.X线片与CT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J].中外医疗,2014,05(4):180-18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