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膝关节镜手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膝关节损伤,关节镜手术,膝关节功能
膝关节镜手术论文文献综述
贾宁洁[1](2019)在《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损伤对患者功能恢复及膝关节功能的价值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膝关节损伤患者实施关节镜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78例我院膝关节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开放手术,实验组行关节镜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相关评分、手术相关时长及临床疗效。结果手术后实验组膝关节功能评分较高,实验组疼痛评分低于参照组,同参照组相较,实验组手术时长、下床时长、住院时长、膝关节功能恢复时长较短,实验组膝关节损伤临床疗效(94.87%)与参照组(76.92%)相比较高,组间差异性较高(P <0.05)。结论膝关节损伤患者通过关节镜手术方式予以治疗,其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显着,应予以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首都食品与医药》期刊2019年23期)
戴培俊,陈琦,韩峰,易力[2](2019)在《膝关节镜手术后抗凝治疗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膝关节镜手术后抗凝治疗与不进行抗凝治疗对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于大连市友谊医院骨科接受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177例,随机分成治疗组(86例)和对照组(91例),治疗组术后24h给予那屈肝素钙注射液3 075IU治疗,每日1次,总疗程为7d,对照组不给予抗凝药物治疗。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康复计划,于术后7d行下肢静脉彩超检查,并于术后3、7d行血浆D-二聚体浓度测定,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之间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共35例,发生率19.8%,均为肌间静脉血栓,其中治疗组血栓形成14例,发生率为16.3%,对照组血栓形成21例,发生率为23.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3、7d血浆D-二聚体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镜手术后进行抗凝治疗对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无影响,但抗凝治疗能明显降低血浆D-二聚体浓度,同时未增加大出血的风险。(本文来源于《国际骨科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王涛,史长安,张文生,高延伟,刘世平[3](2019)在《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内侧半月板Ramp损伤的疗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内侧半月板Ramp损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延安市人民医院骨关节运动损伤科收治的60例膝关节内侧半月板Ramp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关节镜手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膝关节运动评分(Tegner)、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IKDC)、膝关节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为(133.92±9.11)°,明显高于治疗前的(119.18±9.23)°,而VAS评分为(2.04±0.33)分,明显低于治疗前的(5.27±0.59)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Lysholm、Tegner及IKDC评分分别为(93.10±6.23)分、(6.58±1.01)分及(87.13±2.14)分,分别与治疗前的(40.31±2.19)分、(3.18±0.12)分和(45.06±1.94)分比较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膝关节恢复优良率为91.7%,明显高于治疗前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有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6.7%。结论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内侧半月板Ramp损伤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安全可靠,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海南医学》期刊2019年22期)
余红梅[4](2019)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膝关节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膝关节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于上饶县第五人民医院行膝关节镜手术治疗的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红蓝双色球法分为两组,各2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FTS理念实施护理,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3 d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TS理念在膝关节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着,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本文来源于《医疗装备》期刊2019年21期)
高玉新,何啸波[5](2019)在《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及对功能恢复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及对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5月我院骨科收治的60例膝关节半月损伤患者,且关节镜术后进行24个月的随访,比较患者关节镜术前、术后1个月以及术后12个月膝关节的活动范围,术前、术后膝关节评分,半月损伤患者术后疗效分级。结果手术治疗后12个月,膝关节半月损伤患者的膝关节活动范围恢复良好(P<0.05);手术治疗后24个月Lysholm评分高于治疗前,屈膝30.KT-2000、屈膝90.KT-2000低于手术治疗前(P<0.05);半月板损伤患者中,纵型损伤的优良率最好,其次是水平型损伤,再是退变型损伤,然后是混合型损伤,最后是放射型损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损伤患者具有显着的临床效果,能够提高患者Lysholm膝关节评分,有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本文来源于《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李晓[6](2019)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膝关节镜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膝关节镜手术围手术期中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8年6月~2019年8月本院接诊的膝关节镜手术病患6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划分成2组(n=32)。A组围手术期护理时运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B组运用常规护理。分析对比2组的活动度与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0.0%,比B组的15.63%低,P<0.05。A组术后的疼痛评分为(2.14±0.32)分、活动度评分为(20.15±0.46)分,优于B组的(5.97±1.73)分、(18.01±2.34)分,P<0.05。A组的住院时间为(4.62±0.21)d,比B组的(10.34±2.69)d短,P<0.05。结论于膝关节镜手术临床护理中运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能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44期)
黄秋霞,李青[7](2019)在《急性膝关节损伤关节镜手术中围术期护理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急性膝关节损伤关节镜手术中围术期护理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6例急性膝关节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3例)与对照组(33例),观察组实施围术期优质护理,对照组实施围术期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干预前Lysholm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膝关节损伤关节镜手术中围术期护理的应用效果显着,其中围术期优质护理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状况,降低疼痛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本文来源于《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期刊2019年04期)
卢翔[8](2019)在《关节镜手术在膝关节损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分析膝关节损伤治疗中关节镜手术效果及影响。方法:将本院2016年9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膝关节损伤患者共64例纳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组32例。对照组接受保守治疗,研究组接受膝关节镜手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临床恢复情况。结果:经治疗后,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恢复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研究组住院治疗时间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关节损伤治疗中关节镜手术的应用,可有效实现对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改善,且手术效果及术后恢复时间均具有明显优势。(本文来源于《人人健康》期刊2019年20期)
崔曦雯,陈芳,韩博轩,马聪,马龙飞[9](2019)在《虚拟内窥镜图像增强膝关节镜手术导航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膝关节镜手术是利用内窥镜的膝关节微创手术,具有创口小、恢复快等优势,但同时整个手术仅凭术中二维膝关节镜图像引导,存在缺乏深度信息、容易出现遮挡、依赖手术经验等缺点。利用虚拟内窥镜技术,将术前与术中的信息结合,互为补充,为膝关节镜手术进行导航,增加其便利性和可靠性。提出基于虚拟内窥镜技术的膝关节镜手术导航系统:首先通过对内窥镜及整个坐标系统的标定,完成对整个系统的坐标描述;然后针对实时追踪的内窥镜视角,实现对应范围术前信息的渲染,最后将术前术中及融合信息通过二维、叁维显示方式,全面地展示给医师。完成系统的搭建及完整的膝关节模型实验,将术前术中信息同时显示、精确融合,实现导航功能;实验的定位标定均方误差小于1 mm,术前术中图像融合匹配均方误差小于0.7 mm,分立及融合图像均可实时显示。综合定位信息与术前信息的膝关节镜手术导航系统,可以实时进行内窥镜图像增强,为膝关节镜术提供多源信息融合引导,为医生提供直观、便捷的手术导航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刘坤[10](2019)在《改良护理术中配合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分析改良护理术中配合对膝关节手术患者影响。方法从2018.1-2018.12月于我院治疗的膝关节手术患者病例中,选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25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术中配合模式,观察组采取改良护理术中配合模式,对两种不同的护理模式对患者术中、术后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在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对比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着(P<0.05);在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00%;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00%,组间对比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型护理配合模式,在治疗膝关节镜手术患者术中的临床疗效显着,可以将手术时间保持在可控范围内,对术中出血量进行有效控制,而且也可以防止手术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41期)
膝关节镜手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手术后抗凝治疗与不进行抗凝治疗对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于大连市友谊医院骨科接受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177例,随机分成治疗组(86例)和对照组(91例),治疗组术后24h给予那屈肝素钙注射液3 075IU治疗,每日1次,总疗程为7d,对照组不给予抗凝药物治疗。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康复计划,于术后7d行下肢静脉彩超检查,并于术后3、7d行血浆D-二聚体浓度测定,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之间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共35例,发生率19.8%,均为肌间静脉血栓,其中治疗组血栓形成14例,发生率为16.3%,对照组血栓形成21例,发生率为23.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3、7d血浆D-二聚体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镜手术后进行抗凝治疗对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无影响,但抗凝治疗能明显降低血浆D-二聚体浓度,同时未增加大出血的风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膝关节镜手术论文参考文献
[1].贾宁洁.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损伤对患者功能恢复及膝关节功能的价值体会[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
[2].戴培俊,陈琦,韩峰,易力.膝关节镜手术后抗凝治疗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9
[3].王涛,史长安,张文生,高延伟,刘世平.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内侧半月板Ramp损伤的疗效研究[J].海南医学.2019
[4].余红梅.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膝关节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9
[5].高玉新,何啸波.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及对功能恢复的影响[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
[6].李晓.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膝关节镜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
[7].黄秋霞,李青.急性膝关节损伤关节镜手术中围术期护理的应用研究[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
[8].卢翔.关节镜手术在膝关节损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人人健康.2019
[9].崔曦雯,陈芳,韩博轩,马聪,马龙飞.虚拟内窥镜图像增强膝关节镜手术导航系统[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19
[10].刘坤.改良护理术中配合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