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体性状论文-牟锡明

营养体性状论文-牟锡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营养体性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甘蓝型油菜,苗期,营养体性状,QTL定位

营养体性状论文文献综述

牟锡明[1](2008)在《甘蓝型油菜苗期营养体性状QTL定位以及杂种优势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杂种优势的利用已经成为提高作物产量、改良作物品质、增加作物抗逆性的一个重要途径。这些农艺性状大多是数量性状,性状表现受到许多微效基因控制,同时受到农作物整个生长周期中环境变化的影响,实际上是微效多基因在环境变化过程中的最终表现。本研究以油菜苗期营养体性状为对象,利用甘蓝型油菜组合Quantum×No.2717-17构建两个永久群体来研究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两个永久群体:一个是由F_1经过小孢子培养得到的、由258个DH系组成的DH群体,另一个是以DH群体为基础群体,在DH系间配制360个杂交组合、由此获得的F_1植株组成的“永久F_2群体”(Immortalized F_2,IF_2)。基于现有的遗传图谱,利用植物水溶液培养方法研究甘蓝型油菜苗期的营养体性状,进行营养体性状的相关QTL定位以及上位性检测,主要结果如下:1.DH群体和“永久F_2”群体变异丰富,营养体性状表现出明显的超亲分离,同时表现为正态分布。两群体的性状环境间均表现出显着差异,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显着。“永久F_2”群体中性状杂种优势均表现出极大的分离,杂种优势值表现为正态分布。2.应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DH群体和“永久F_2”群体进行QTL定位。QTL数目因性状以及环境而异,从0-6个不等;茎叶总重共定位了34个QTL,其中至少检测到两次的QTL有3个,根重共检测到28个QTL,其中至少检测到两次的QTL有2个。3.无论是高值亲本,还是低值亲本,都包含有对性状表现型起增效或者起减效作用的等位基因。一些QTL仅在一个群体中检测到,表现出群体特异性。4.对比产量相关性状,发现茎叶总重和根重间相关性较高,但与成熟期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相关性不高;分别在连锁群N3、N4、N7、N9、N10、N11、N12、N14、N17、N18和N19上发现同时与营养体性状和成熟期农艺性状以及产量性状有关的QTL。5.对DH群体采用混合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法,茎叶总重在七个环境下共检测到62个上位性QTL(Epistatic QTL,E-QTL);环境间仅检测到2个相同的E-QTL。根重定位到的E-QTLs数量为57个,环境间相同的E-QTLs未检测到。对比单位点QTL,环境间和性状间检测到较少的相同的E-QTL,表明E-QTL更易受环境影响。部分单位点QTL也参与了位点间互作。(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08-06-01)

张星耀,陈海燕,梁军,田呈明,吕全[2](2007)在《金黄壳囊孢菌(Cytospora chrysosperma)的培养性状和营养体亲和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金黄壳囊孢菌(Cytospora chrysosperma)是一类重要的树木腐烂病菌,其培养性状和真菌菌丝的营养体亲和性能够反映真菌的遗传、形态、生理、病理和生态等方面的差异。为了探讨金黄壳囊孢菌的遗传变异和遗传多样性,研究对采自我国9个省份的12个杨树品种上的30株C.chrysosperma在4种培养基中的培养性状进行了观察,并在PDA培养基上进行了真菌的营养体亲和性试验。结果表明,供试金黄壳囊孢菌在培养性状上存在明显的种群分化,通过模糊聚类可将30个菌株划分为8个组,且其亲缘关系的远近与地理来源有明显的相关性;30个菌株在PDA上的亲和性配对试验结果表明,绝大多数菌株间产生黑色色素带,少数菌株以及同一菌株不同菌落间不产生此色素带,30个菌株归为25个营养体亲和群(VCG),其中21个VCG各只含1个菌株,1个VCG含3个菌株,只有3个VCG各含2个菌株。研究结果说明供试菌株的营养体亲和性与其地理来源无明显相关性。(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7年03期)

秦岭,程继鸿,高遐虹,刘素花,王有年[3](2001)在《燕山板栗疫病菌的培养性状与菌株的营养体亲合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板栗疫病菌在菌落形态、生长速度、产孢多少等培养性状和毒力等方面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中国栗疫病菌从培养性状上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正常培养性状 :浅黄色或黄色、生长快、形成分生孢子器的野生型菌落 ;另一类为不正常类型 :培养性状及生长速率与野生型菌株均不相同。非正常培养性状的菌株占有较大的比例 ,分布于各取样点。中国栗疫病菌株间存在明显的毒力分化 ,培养性状不正常的菌株的毒力有下降的趋势。对燕山栗产区的栗疫病菌株的营养体亲合性 (VC)研究表明 :有 4 3个营养体亲合组(VCGs) ,从而推算至少有 6个VC基因控制菌株的营养体亲合性(本文来源于《北京农学院学报》期刊2001年01期)

吴长春,方云亿,郑朝宗[4](1959)在《试拟以营养体性状为主的杭州主要木本植物检索表》一文中研究指出前言在鉴定种子植物的种类时,常常要应用到检索表。几年来我们在植物分类的教学上,因为没有适当的检索表可以在浙江地区应用,很感不便。同时一般分类书籍的检索表,常常首先以花的构造为区分的标准,如遇到不带花果的标本时,就感到无法着手鉴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使同学们能较快地可以查出本地木本植物的种类,我们就初步(本文来源于《杭州大学学报》期刊1959年02期)

营养体性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金黄壳囊孢菌(Cytospora chrysosperma)是一类重要的树木腐烂病菌,其培养性状和真菌菌丝的营养体亲和性能够反映真菌的遗传、形态、生理、病理和生态等方面的差异。为了探讨金黄壳囊孢菌的遗传变异和遗传多样性,研究对采自我国9个省份的12个杨树品种上的30株C.chrysosperma在4种培养基中的培养性状进行了观察,并在PDA培养基上进行了真菌的营养体亲和性试验。结果表明,供试金黄壳囊孢菌在培养性状上存在明显的种群分化,通过模糊聚类可将30个菌株划分为8个组,且其亲缘关系的远近与地理来源有明显的相关性;30个菌株在PDA上的亲和性配对试验结果表明,绝大多数菌株间产生黑色色素带,少数菌株以及同一菌株不同菌落间不产生此色素带,30个菌株归为25个营养体亲和群(VCG),其中21个VCG各只含1个菌株,1个VCG含3个菌株,只有3个VCG各含2个菌株。研究结果说明供试菌株的营养体亲和性与其地理来源无明显相关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营养体性状论文参考文献

[1].牟锡明.甘蓝型油菜苗期营养体性状QTL定位以及杂种优势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08

[2].张星耀,陈海燕,梁军,田呈明,吕全.金黄壳囊孢菌(Cytosporachrysosperma)的培养性状和营养体亲和性[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3].秦岭,程继鸿,高遐虹,刘素花,王有年.燕山板栗疫病菌的培养性状与菌株的营养体亲合性研究[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1

[4].吴长春,方云亿,郑朝宗.试拟以营养体性状为主的杭州主要木本植物检索表[J].杭州大学学报.1959

标签:;  ;  ;  ;  

营养体性状论文-牟锡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