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曝气论文-管国华,徐忠娟

预曝气论文-管国华,徐忠娟

导读:本文包含了预曝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革基布生产废水,混凝沉淀,水解酸化,预曝气,好氧

预曝气论文文献综述

管国华,徐忠娟[1](2019)在《“混凝沉淀+水解酸化+预曝气/好氧+脱色”工艺处理革基布生产废水工程实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革基布生产企业废水污染物质量浓度较高、色度高、可生化性差、水质变化大等特点,简要介绍了湖北某革基布生产企业废水处理工程实例。根据企业生产情况及水质排放特点,确定主体工艺流程及主要建(构)筑物设计参数,通过采用"过滤调节+混凝沉淀+水解酸化+预曝气/好氧+脱色"工艺使出水水质达标。经过实践验证,该套工艺系统运行稳定,出水水质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一级标准。(本文来源于《印染助剂》期刊2019年10期)

桂宸鑫[2](2018)在《预曝气法消除浸出毒性分析中亚铁离子干扰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铬是最常见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物之一,其主要来自含铬废水/污泥和铬渣堆场,如何有效处理含铬废物以及修复铬污染土壤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最常用的技术是将铬渣或污染土壤中的Cr(Ⅵ)还原为低毒性的Cr(III),其中,还原剂的使用又以亚铁最为广泛。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固相介质中的Cr(Ⅵ)通常难以被全部还原,大量未反应的还原剂滞留在固相介质中,即使经过较长时间的养护,仍然会有不同程度的还原剂残留。这些残留的还原剂可能会在进行浸出毒性分析时,将浸出的Cr(Ⅵ)还原,导致测定结果发生显着的偏差。有研究报道经还原修复后的铬污染土壤其Cr(Ⅵ)浸出浓度随养护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由此提出了铬污染土壤修复过程中的长期稳定性问题。本研究以经亚铁还原处理的铬渣与铬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针对目前使用较多的叁种浸出方法研究了残留亚铁对Cr(Ⅵ)浸出浓度的影响,并提出通过碱曝气预处理减弱或消除残留亚铁的影响。然后,运用改进后的浸出方法进一步对铬污染土壤修复长期稳定性的机理进行研究。论文依据固相介质中Cr(Ⅵ)存在的叁层结构模型理论,提出了碱曝气预处理方案。实验结果显示,还原铬渣和铬污染土壤中残留的亚铁离子会还原浸出液中的Cr(Ⅵ)导致其浓度偏低,该现象的严重程度可以通过浸出前加标法进行监控。在浸出操作初期,通过碱曝气预处理可以将残留的亚铁离子有效去除,显着提高浸出液中Cr(Ⅵ)的浓度和加标回收率,以达到分析数据的质量控制要求。在Cr(Ⅵ)还原处理长期稳定性研究中,通过标准浸出方法与碱曝气预处理浸出方法分析结果的对比,证明还原铬渣和铬污染土壤中Cr(Ⅵ)浸出浓度随时间上升的现象是由于分析结果偏差所致,Cr(Ⅵ)的实际浸出浓度远高于有严重偏差的分析结果,并且实际浸出浓度随养护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8-04-01)

吕文洲,王小宝,刘英,孙慧萍,王聪[3](2018)在《预曝气及提取方法对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获得更高的胞外聚合物质(EPS)得率及其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比较了活性污泥预曝气时间及2种提取方法(超声法和甲醛+Na OH法)对提取EPS的影响,分析了EPS的荧光组分以及与污染物去除有关的基团差异.结果表明,污泥经过4h预曝气,EPS得率最高;甲醛+Na OH法提取的EPS是超声法的1.5~1.7倍;其中蛋白质、多糖、DNA含量分别是后者的1.4~1.7、0.8~2和2.3~2.7倍.甲醛+Na OH提取法获得的EPS对高岭土的絮凝率和对Cr~(3+)的去除率分别高出超声法16%和33%,絮凝率和去除率分别达到了65%和63%.叁维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表明,甲醛+Na OH法提取的EPS中芳香蛋白和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含量分别是超声法的1.4~1.9倍和1.8~2.4倍;胡敏酸类物质仅大量存在于甲醛+Na OH法提取的EPS中,且腐殖质与Cr~(3+)去除率呈显着相关(P<0.01,R~2=0.920).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甲醛+Na OH法提取的EPS中有区别于超声法的特殊基团,其中-OH、-COOH、-NH2等基团与Cr~(3+)发生了配位络合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科学》期刊2018年01期)

周勇,崔康平,王开春,张彬彬,冯莹莹[4](2017)在《预曝气/AO/混凝沉淀处理金属镁一体化项目综合废水》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预曝气/厌氧/好氧/混凝沉淀工艺处理金属镁一体化项目综合废水,设计总处理量为400 m~3/h,调试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运行稳定,耐冲击负荷能力强。当进水COD和氨氮浓度分别低于5 000 mg/L和400 mg/L时,对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5%和99%,且出水氨氮稳定在2 mg/L以下,出水COD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2005);氨氮、多环芳烃、苯并芘等浓度达到《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6171—2012)中用于洗煤、熄焦及高炉冲渣的水质要求,最终出水水质满足察尔汗盐湖地区废水排放要求。(本文来源于《中国给水排水》期刊2017年22期)

伦见强,杨伟龙[5](2017)在《木薯酒精厌氧废水“预曝气+混凝沉淀”对悬浮物的去除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现阶段木薯酒精废水厌氧处理后仍存在高浓度悬浮物的去除方法进行了分析,并进行相关的试验研究,提出了"预曝气+混凝沉淀"的工艺能有效提高TCOD及SS去除率。当预曝气使得废水中氧含量达到5.14 mg/L时,TCOD及SS去除率趋于稳定,且SS去除率能达到92.50%以上。(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7年13期)

刘进,徐兴,宋玉君,程韧,金枫[6](2017)在《预曝气/生物接触氧化/混凝沉淀组合工艺处理人尿蛋白生产废水》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人尿蛋白废水的特点,采用预曝气/生物接触氧化/混凝沉淀为主体的废水处理工艺,设计并建成了人尿蛋白废水处理站。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NH_4+~-N、TP和SS分别为(736.8~867.4)、(26.51~30.73)、(26.85~30.22)和(76.75~82.44)mg/L的情况下,出水COD为175.0~213.0 mg/L、NH_4~+-N为0.540~0.622 mg/L、TP为0.38~0.97 mg/L、SS为18~20 mg/L,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表4中的叁级标准和《污水排入城市下水管道水质标准》(CJ 3082-1999)中适用于有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水质标准,处理成本为2.92元/m3。实践证明,采用预曝气/生物接触氧化/混凝沉淀工艺处理人尿蛋白生产废水经济有效,为人尿蛋白废水处理工程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了成功经验。(本文来源于《污染防治技术》期刊2017年03期)

于超[7](2016)在《预曝气-混凝沉淀-光电催化-过滤吸附工艺处理印染废水》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调节曝气、中和混凝沉淀的工艺流程。一般而言,废水经过该环节处理之后,需要在进入微波+光电催化+工业废渣过滤吸附进行组合处理,能够实现对于污染物的处理,提高废水的处理效果,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本文来源于《化工设计通讯》期刊2016年10期)

郭瑞卿,张新士,张向锋[8](2016)在《调节池预曝气对一体化AO装置运行效果的改善》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河南永银化工实业有限公司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一体化AO装置出水不能满足地方环保要求的问题,对其调节池进行了间歇预曝气技术改造。通过改造,改善了一体化AO装置的运行效果,提高了出水水质,使出水COD_(Cr)、NH_3-N能够达到排放指标的要求。(本文来源于《工业用水与废水》期刊2016年02期)

苏子杰,魏泽文,陈忠,陈飒,袁辉洲[9](2015)在《纯氧预曝气-生物过滤组合工艺处理微污染水中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中试规模设备研究纯氧预曝气和生物过滤组合工艺对微污染水源水中多种污染物的处理效果。在沉淀池末端进行纯氧预曝气,能够提高溶解氧浓度至9.43~13.05mg/L,比较了活性无烟煤和活性炭两种滤料生物过滤工艺。原水氨氮为3mg/L时,出水氨氮平均值为0.07mg/L,且无亚硝态氮积累,CODMn平均去除率为71.72%,出水CODMn浓度均值为0.94mg/L,铁离子平均去除率为98.29%,出水铁离子浓度均值为0.011 mg/L,对典型臭味物质二甲硫醚的去除率为95.24%。结果表明活性无烟煤和活性炭两种滤料的性能类似。纯氧预曝气-生物过滤组合工艺适用于水厂常规处理工艺改造,对传统水厂技术升级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来源于《给水排水》期刊2015年07期)

许彦春,许璐,佟晶杰,解利芹,梁峰[10](2015)在《预曝气/厌氧/缺氧/好氧工艺处理制药废水》一文中研究指出某制药企业通过化学合成和发酵方法生产原料药,采用预曝气/厌氧/缺氧反硝化/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制药废水和生活污水,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叁级标准,排入当地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后续处理。(本文来源于《中国给水排水》期刊2015年02期)

预曝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铬是最常见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物之一,其主要来自含铬废水/污泥和铬渣堆场,如何有效处理含铬废物以及修复铬污染土壤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最常用的技术是将铬渣或污染土壤中的Cr(Ⅵ)还原为低毒性的Cr(III),其中,还原剂的使用又以亚铁最为广泛。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固相介质中的Cr(Ⅵ)通常难以被全部还原,大量未反应的还原剂滞留在固相介质中,即使经过较长时间的养护,仍然会有不同程度的还原剂残留。这些残留的还原剂可能会在进行浸出毒性分析时,将浸出的Cr(Ⅵ)还原,导致测定结果发生显着的偏差。有研究报道经还原修复后的铬污染土壤其Cr(Ⅵ)浸出浓度随养护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由此提出了铬污染土壤修复过程中的长期稳定性问题。本研究以经亚铁还原处理的铬渣与铬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针对目前使用较多的叁种浸出方法研究了残留亚铁对Cr(Ⅵ)浸出浓度的影响,并提出通过碱曝气预处理减弱或消除残留亚铁的影响。然后,运用改进后的浸出方法进一步对铬污染土壤修复长期稳定性的机理进行研究。论文依据固相介质中Cr(Ⅵ)存在的叁层结构模型理论,提出了碱曝气预处理方案。实验结果显示,还原铬渣和铬污染土壤中残留的亚铁离子会还原浸出液中的Cr(Ⅵ)导致其浓度偏低,该现象的严重程度可以通过浸出前加标法进行监控。在浸出操作初期,通过碱曝气预处理可以将残留的亚铁离子有效去除,显着提高浸出液中Cr(Ⅵ)的浓度和加标回收率,以达到分析数据的质量控制要求。在Cr(Ⅵ)还原处理长期稳定性研究中,通过标准浸出方法与碱曝气预处理浸出方法分析结果的对比,证明还原铬渣和铬污染土壤中Cr(Ⅵ)浸出浓度随时间上升的现象是由于分析结果偏差所致,Cr(Ⅵ)的实际浸出浓度远高于有严重偏差的分析结果,并且实际浸出浓度随养护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预曝气论文参考文献

[1].管国华,徐忠娟.“混凝沉淀+水解酸化+预曝气/好氧+脱色”工艺处理革基布生产废水工程实例[J].印染助剂.2019

[2].桂宸鑫.预曝气法消除浸出毒性分析中亚铁离子干扰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8

[3].吕文洲,王小宝,刘英,孙慧萍,王聪.预曝气及提取方法对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18

[4].周勇,崔康平,王开春,张彬彬,冯莹莹.预曝气/AO/混凝沉淀处理金属镁一体化项目综合废水[J].中国给水排水.2017

[5].伦见强,杨伟龙.木薯酒精厌氧废水“预曝气+混凝沉淀”对悬浮物的去除研究[J].广东化工.2017

[6].刘进,徐兴,宋玉君,程韧,金枫.预曝气/生物接触氧化/混凝沉淀组合工艺处理人尿蛋白生产废水[J].污染防治技术.2017

[7].于超.预曝气-混凝沉淀-光电催化-过滤吸附工艺处理印染废水[J].化工设计通讯.2016

[8].郭瑞卿,张新士,张向锋.调节池预曝气对一体化AO装置运行效果的改善[J].工业用水与废水.2016

[9].苏子杰,魏泽文,陈忠,陈飒,袁辉洲.纯氧预曝气-生物过滤组合工艺处理微污染水中试研究[J].给水排水.2015

[10].许彦春,许璐,佟晶杰,解利芹,梁峰.预曝气/厌氧/缺氧/好氧工艺处理制药废水[J].中国给水排水.2015

标签:;  ;  ;  ;  ;  

预曝气论文-管国华,徐忠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