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段流量论文-安萌,祝烨,杨强,张雯

路段流量论文-安萌,祝烨,杨强,张雯

导读:本文包含了路段流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地形地貌,自由式路网,节点型拥堵,路段流量均衡控制

路段流量论文文献综述

安萌,祝烨,杨强,张雯[1](2018)在《基于路段流量均衡控制的节点拥堵治理研究——以重庆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重庆市山水阻隔、地形地貌的独特性路网格局及在自由式布局的路网体系下,重庆市交通的拥堵特性,首先从路网结构出发,分析重庆市路网系统的特征和缺陷,其次延伸到对重庆市路网格局下特有的节点型拥堵进行成因和特征分析,同时,结合自身路网特性提出实施路段流量均衡控制的意义和主要措施,最后,通过实例研究加强对路段流量均衡控制方法的应用.(本文来源于《交通工程》期刊2018年05期)

兰慧慧,吴先宇,尹永昊[2](2018)在《基于路段流量平衡的转向交通量推算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实际观测交通量时,因观测时间不同步、观测误差等原因导致路段出入口交通量不相等,而在OD矩阵推算研究中却要求路段交通量平衡。为解决这一问题,分别以推算简便快捷、流量均匀分配、减小流量变化率为依据提出叁种路段流量平衡推算方法,应用MATLAB软件编写程序获得推算结果。同时提出叁个评价指标,以验证平衡推算方法的可靠性。最后以实际叁横叁纵九个交叉口所组成的路网为例,运用提出的方法进行推算,结合实际情况评价分析后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方法是可行有效的,其结果可用于路径流量分配,并为交通信号协调控制提供基础数据。(本文来源于《山东科学》期刊2018年03期)

李梦莹[3](2018)在《基于全路段流量估计的路网检测器优化布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路网交通流量是交通管理和规划部门制定相关政策的基础依据,在网络性能评价、路面管理、拥堵治理等大量交通应用中占据重要作用。交通检测器作为获取实时交通流信息的主要来源,其布设的数量和位置极大影响着获取的交通信息质量和数据应用效果。因此,如何优化检测器布局以实现最有效的交通信息获取成为交通信息采集问题的研究重点。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检测器布设问题的研究现状,对现有的研究方法予以总结,提出了以获取路网上全部路段流量为目的检测器优化布设方法。首先,介绍了目前常用的交通信息采集设备及技术,重点对广泛应用的固定式交通检测设备的工作原理和适用性进行对比分析,并详细介绍了一种基于结点流量守恒方程的路段流量推算方法,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两种检测器优化布设模型:考虑到各路段布设费用的差异性,以费用最小为目标,以获取全路网路段流量为约束,建立了费用最优的检测器优化布设模型;考虑到检测器的故障情况和数据的随机不确定性,根据检测误差的传播特性,以降低布设费用和提高路段流量的估计质量为目标,以获取全路网路段流量为约束,建立了多目标检测器优化布设模型。其次,考虑到路网初始条件的不同,依据路网中是否存在初始检测器和优先布设条件对模型予以修正,使模型能适用于不同路网条件下的检测器优化布设需求。为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以Nguyen-Dupuis网络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优化检测器布设方案,降低了检测器的布设费用和流量估计中的不确定性,且利用检测到的路段流量可以完整推算出整个路网全部路段的交通流。最后,为了进一步论证模型在大型网络上的适用性,利用Sioux-Fall网络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模型能有效求解大型网络的检测器优化布设问题。本文提出的模型是基于网络拓扑结构和结点流量守恒对流量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不需要获取历史交通信息和路径信息,有效降低了计算复杂度,为检测器布设方案的寻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能较好地适用于大型路网的检测器优化布设问题,对实际的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助于交通部门利用交通信息采集系统实现全路网流量的实时动态估计,为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基础数据支撑。(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8-05-01)

陈雪[4](2018)在《收费站与车检器数据结合的高速公路路段短时流量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流量变化趋势的掌握,是对高速公路进行有效管理和及时实施管控措施的前提。实时准确的高速公路路段流量预测信息,不仅可以给管理部门实施道路管控提供信息支撑,还可以给出行者提供实时的路径诱导。但现有研究大多基于单一车检器数据,只有固定断面一定检测周期内的统计数据,预测精度普遍不足。因此如何合理利用现有的各类检测数据,建立有效的预测模型从而提高流量预测的质量,对于高速公路运行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高速公路收费站数据和车检器数据,在对高速公路交通流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高速公路交通流的时空关联特性,通过研究基于收费站数据的匝道流量估计算法,将高速公路路段流量的时空关联分析与支持向量机回归(SVR)结合,建立了时空关联度与SVR结合的高速公路路段短时流量预测模型,改进了传统的SVR模型,提高了高速公路路段流量的预测精度。主要内容如下:(1)基于收费站数据的匝道流量估计。首先分析了收费站匝道流量估计的关键问题,以及收费站上、下行方向进口匝道流量的分布规律;之后,根据上、下行方向进口匝道流量的分布特点,建立了基于SVR的分车型匝道流量估计模型;最后,用重庆市草街收费站的实际通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2)时空关联度与SVR结合的高速公路短时流量预测。首先,分析了传统SVR预测模型的不足,采取了用时空关联分析进行改进的思路,通过研究相邻上游断面的选取,匝道流量对路段流量的影响以及相邻多断面时空关联度的度量,构造了基于时空关联度的流量预测函数;最后,利用熵值法将基于时空关联度的预测结果与SVR的预测结果进行融合,建立了时空关联度与SVR结合的高速公路路段短时流量预测模型。(3)模型的测试及结果分析。基于重庆市渝武高速公路的收费站数据与车检器数据,将盐井微波车检器所在断面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了一个工作日和一个节假日,对其流量进行预测,并与传统的SVR模型进行了对比。应用结果表明,无论是工作日还是节假日,本文提出的时空关联度与SVR结合的高速公路路段短时流量预测模型均具有比较好的预测效果,提升了高速公路短时交通流的预测质量。(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8-04-01)

刘海旭,荣新[5](2017)在《基于路段流量分析的路网脆弱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道路交通网络脆弱性研究的关键是寻找路网中的脆弱性路段。传统的研究方法将路网中的所有路段作为脆弱性路段备选集合进行遍历搜索,计算量极大,求解效率较低。本文在路网流量分配基础上,通过对路段流量的分析,以路段v/c值为依据提出了构造脆弱性路段备选集合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缩小备选集合规模,可以有效提高脆弱性路段的计算效率。在此基础上,本文从路网运行状态出发,以路网平均出行时间增加率作为评价指标,构建了路网脆弱性评估模型。最后,通过算例分析对所构建的脆弱性评估模型进行演算,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脆弱性路段备选集合的构造方法是合理且有效的。(本文来源于《综合运输》期刊2017年11期)

刘媛[6](2017)在《基于关键路段流量限制的动态交通分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高峰期路网各路段流量分布的不均匀性以及出行时间延误大的现象,将关键路段引入到动态交通流量的分配中,考虑关键路段对路网上流量分布的影响,在进行动态交通配流的过程中对关键路段上的流量进行控制。本文以系统总出行时间最小为目标,建立基于关键路段流量限制的动态交通分配模型,根据高峰时段路网上流量的特性与不同路段的不同特性,将关键路段的流量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把超出其容量的流量合理转移到其他路段上,进行流量的协同分配,保证路网的正常运行,提高路网效率,从而缓解高峰期拥堵现象。最后设计了相应的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了各路段上流量的合理分布。(本文来源于《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钟会玲[7](2017)在《欠饱和状态下基于流量的动态交通路段行程时间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深入分析欠饱和状态下的路段中间地点速度,提出Webster与基于流量的动态交通路段行程时间算法,利用Webster模型得出路段直行红灯延误时间,引入流量作为通畅状态下行驶时间和红灯延误时间比重参数,且路段直行通畅状态下行驶时间比重参数与流量负相关,红灯延误时间比重参数与流量正相关,比重参数通过路段直行真实行程时间与模拟行程时间回归分析得出。以2016年浙江省海宁市微波及线圈数据为研究对象,结合交叉口红绿灯配时,首先清洗微波和线圈数据,然后利用Webster与基于流量的动态交通路段行程时间算法,结合回归分析训练集得出的路段行程时间关系式,最后利用测试集,得出路段行程时间与真实路段行程时间显着性水平为0.684,并且与固定参数的路段行程时间相比,显着性水平高出0.143,可见该组合算法具有较好的准确率和实用性。(本文来源于《黑龙江交通科技》期刊2017年04期)

柏海舰,马雪兰,申剑峰,董瑞娟[8](2016)在《城市路段转向换道流量的理论计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析城市路段的复杂换道特征,从城市路段多向输入、多向输出、短距离等典型特征入手,分析由于交通规则和路由选择引起的确定性城市路段转向换道行为。通过对城市路段典型渠化方式的理论建模,建立城市路段转向换道流量及转向换道率的理论计算方法。计算分析多向输入和多向输出对城市路段转向换道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路段入口输入流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路段出口左转和右转流量比例增加、直行比例减少,路段转向换道流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随着出口左转和右转车道数增加、直行车道数减少,转向换道流量也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本文来源于《交通科技与经济》期刊2016年06期)

常玉林,汪小渟,张鹏[9](2016)在《基于上游到达交通量的余弦函数路段车速-流量关系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格林希尔茨速度-流量模型变型获得的路段路阻模型中存在当速度为零时研究断面流量反而最大的问题,采用上游到达的车流量代替研究路段或断面的车流量,建立新的关于上游到达车流量-速度的余弦函数路阻模型。分析在不同畅行速度、不同流量的情况下模型的稳定性与实用性。仿真结果表明:余弦函数路段车速-流量路阻模型明显优于格林希尔茨理论,能够更好地解释数据。此外,与美国公路局(bureau of public roads,BPR)模型相比,余弦函数路段延误模型的计算精度得到进一步提高,后者的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之间相关性提高了0.450。(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6年11期)

万江云[10](2016)在《设置城市路段过街设施行人流量阈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无过街设施路段,行人主要利用车流中较大的间隙过街。文章正是从行人过街利用车流间隙的角度研究行人过街特性、临界间隙及流量阈值,从而为城市路段设置行人过街设施提供参考依据。文章着重以双车道路段为研究对象。首先以无过街设施路段行人利用车辆间隙过街为例,对行人过街临界间隙和过街行人流量阈值作了定义,并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分析行人过街特性,同时对国内外通用的行人过街设施作了归纳。然后实地调查行人过街速度、行人过街接受间隙和拒绝间隙、行人过街流量、路段车流量、信号周期等资料,由行人过街速度数据和行人步行速度数据分析得出行人过街速度大于行人步行速度。根据行人过街空间需求,建立行人过街动态空间需求模型,并求解行人过街跟随时距。其次介绍了交通流分布特性、间隙接受原理及间隙接受模型,由交通流分布特性和行人过街特性,分别建立行人过街临界间隙均匀分布模型和随机分布模型,代入调查数据,计算行人过街临界间隙,对比分析确定行人过街临界间隙。在此基础上、建立路段过街行人流量阈值模型,从普通路段到城市交叉口路段,分别建立车头时距负指数分布、移位负指数分布,M3分布条件下路段过街行人流量阈值模型,从而建立“理想信号交叉口”控制路段、“普通信号交叉口”控制路段过街行人流量阈值模型。最后用建立的阈值模型计算双车道路段过街行人流量阈值和信号交叉口控制路段过街行人流量阈值,对比分析,说明文章建立的阈值模型具有合理性。为证明模型具有实用性,利用冲突区人车相互冲突关系建立冲突区人——车延误模型,用VISSIM仿真行人过街,分析仿真数据,确定行人过街延误阈值,由延误阈值与行人流量阈值相互印证,从而说明文章建立的阈值模型具有实用性。研究意义,城市路段设不设置行人过街设施,或者设置何种过街行人过街设施,不能仅凭路段车流量大或者过街的行人流量大;而应明确路段车流量与过街行人流量之间相互关系,确定给定车流量条件下路段过街行人流量,以此为依据决定路段是否需要设置行人过街设施。而本文建立的过街行人流量阈值模型主要说明路段车流量与过街行人流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确定过街行人流量阈值,通过阈值决定路段是否需要设置行人过街设施。(本文来源于《重庆交通大学》期刊2016-04-15)

路段流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实际观测交通量时,因观测时间不同步、观测误差等原因导致路段出入口交通量不相等,而在OD矩阵推算研究中却要求路段交通量平衡。为解决这一问题,分别以推算简便快捷、流量均匀分配、减小流量变化率为依据提出叁种路段流量平衡推算方法,应用MATLAB软件编写程序获得推算结果。同时提出叁个评价指标,以验证平衡推算方法的可靠性。最后以实际叁横叁纵九个交叉口所组成的路网为例,运用提出的方法进行推算,结合实际情况评价分析后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方法是可行有效的,其结果可用于路径流量分配,并为交通信号协调控制提供基础数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路段流量论文参考文献

[1].安萌,祝烨,杨强,张雯.基于路段流量均衡控制的节点拥堵治理研究——以重庆市为例[J].交通工程.2018

[2].兰慧慧,吴先宇,尹永昊.基于路段流量平衡的转向交通量推算方法研究[J].山东科学.2018

[3].李梦莹.基于全路段流量估计的路网检测器优化布设研究[D].东南大学.2018

[4].陈雪.收费站与车检器数据结合的高速公路路段短时流量预测[D].重庆大学.2018

[5].刘海旭,荣新.基于路段流量分析的路网脆弱性研究[J].综合运输.2017

[6].刘媛.基于关键路段流量限制的动态交通分配研究[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17

[7].钟会玲.欠饱和状态下基于流量的动态交通路段行程时间算法[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

[8].柏海舰,马雪兰,申剑峰,董瑞娟.城市路段转向换道流量的理论计算方法[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6

[9].常玉林,汪小渟,张鹏.基于上游到达交通量的余弦函数路段车速-流量关系模型[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6

[10].万江云.设置城市路段过街设施行人流量阈值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6

标签:;  ;  ;  ;  

路段流量论文-安萌,祝烨,杨强,张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