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视觉审美范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语图互文,语图一体,视觉艺术,日常生活审美
视觉审美范式论文文献综述
张伟[1](2018)在《从“语图分立”到“语图一体”——现代视觉艺术语图表征的新范式及其审美指向》一文中研究指出语—图分立的表意形态是传统语—图互文的通行样式,语言与图像分别从语象和图像两个层面完善着同一个意义指涉。凭依现代设计理念和科技传媒的引导,"视觉时代"创构了语图"一体化"表征的新范式,文字与图像之间的变体与互动造就了这一表征的多元形态,而文字与图像本有的亲缘属性,尤其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现代文化语境以及消费意识的潜在影响都隐性规约着这一互文范式的生成与传播,其为语—图关系的形式族谱提供了新的范例,同时对当下的视觉文化研究也带来了更为深度的审美思考。(本文来源于《河南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04期)
张伟[2](2015)在《图像霸权的审美祛魅——论现代视觉文本的范式构建与互文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与图像的关系呈现出一种动态的衍化进程。现代视觉艺术中图像主导的表意路径将语言与图像的关系导向紧张,其引发的"图像霸权"论背后杂糅着深刻的语言本位主义思维。然而,现代视觉文本单一表意模式的不足推动了语言与图像叙事体例的弥合与一体化,现代视觉文本跨语境表意的常态机制、指涉范围的扩展、图像表意动态性的加强以及审美认知图式的嬗变无疑为现代视觉艺术中语图关系的重新定位提供了更为深刻的理性思考。(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4期)
赵录旺[3](2010)在《对图像时代审美沉沦的观照和反思——评《从影像到拟像》及其“视觉审美范式”》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字民先生的论着《从影像到拟像———图像时代视觉审美范式研究》,是一部内容丰富、视觉独特、论述深入的优秀作品,是对已进入图像时代的中国当代社会有力的理论回应。书中对图像时代琳琅满目的图像和景观进行了深入的学理反思和剖析,提出了视觉审美范式“这一重要概念,(本文来源于《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2期)
周强[4](2010)在《怀旧电影:视觉装饰性审美范式的凸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世纪之交的消费文化语境中,怀旧电影的积极创作成为值得关注的审美文化现象。这一类型的电影着力打造装饰性的影像美感,在烘托怀旧主题和追随泛审美生活时尚之间实现价值缝合,凸现出较为统一的"视觉装饰性审美范式"。检讨这一新颖的影像审美范式,对把握当下中国电影生态、催生新的电影美学类型和更新电影审美观念都有不容忽视的意义。(本文来源于《齐鲁艺苑》期刊2010年01期)
高字民[5](2009)在《从影像到拟像》一文中研究指出琳琅满目的图像和景观充斥了当代社会并前所未有地改变了当代人的生存体验和文化境遇。作为对此现实的理论回应,视觉文化遂成为当代文化研究最为显要的领域之一。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就指出,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另一位美国学者托马斯·米歇尔也认为,“图像转向”作为当代文化最重要的转向,已经把我们拉进了一个由视觉统率文化的图像时代。图像时代是人类借助视觉机器及其技术来“看”的时代。从摄影的发明开始,由镜头机械眼、电子眼拍摄的影像,就成为人类与世界视觉联系最重要的中介,并占据了人类视觉对象最核心的部分。由于自动生成的技术原理和达到“形是”的超逼真的视觉效果,影像划时代地改写了人类的视觉范式。真与美的混同,成为图像时代视觉文化最诡异的逻辑和最深刻的悖论。由此而言,这一时代的视觉范式在根本上就是一种视觉审美范式。纵观图像时代的视觉媒介的发展,从摄影到电影、电视再到数字虚拟影像和新媒体的发展历程,也是人类视觉审美范式的诡异性和悖论性不断加深的过程。伴随着这一过程,无论是当代社会的文化理论发展,还是普通人的现实生存体验都无不深受影响,并面临诸多的矛盾与问题。本文紧扣影像的技术美学特征,联系媒介文化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立足观者主体的视觉审美心理,来多维地透视和剖析图像时代人类视觉审美范式的演变进程和内在逻辑。在方法上,论文把视觉媒介的技术分析、审美主体的心理分析和当代社会的文化分析叁个方面有机结合。在具体论述中,又将现象描述、个案分析和逻辑思辨相结合,力图呈现出图像时代视觉审美范式发展演变的多侧面像,并以此为据,展开对当代社会文化现象的反思与批判。论文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论题核心概念的内涵界定和关系分析:什么是图像?什么是图像时代?什么是影像和拟像?他们之间是怎样的关系?什么是视觉审美范式?图像时代的视觉审美范式有什么特殊性?第二章,回顾前图像时代的两个重要的视觉对象——“像”与“象”。辨析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并结合造型艺术和文学艺术具体考察“像”与“象”所对应的视觉审美范式;第叁至六章,进入图像时代,结合影像的技术美学变迁,具体描述视觉审美范式的演变历程,并剖析演变背后隐含的技术学逻辑和社会学逻辑。这一部分是论文的主体。依据影像依存的具体的视觉媒介形态,本文辨析了摄影、电影、电视相对应的视觉审美范式。辨析时既注意叁者的相互区别,也不忽略它们演进过程中的内在联系。根据审美心理分析、媒介技术分析和社会文化分析叁结合的方法论预设,这一部分在标题设定和论述分析时,都力求呈现出不同媒介阶段的视觉审美范式的叁维立体像。第叁到六章的标题分别为:第叁章《定格写真:机械复制与摄影》:第四章《叙事造梦:文化工业与电影》;第五章《拼贴混成:大众传媒与电视》;第六章《超真实内爆:消费社会与拟像》。需要指出的是,各章的区分都是相对的,不能简单视为是几个阶段的机械式跃进。因为从影像到拟像,是一个复杂演化的、影像不断拟像化的过程。更具体点说,影像是实体,拟像则是一个形而上的逻辑。所以第六章,并没有把拟像对应于一个类似摄影、电影、电视那样的具体媒介。其实,早在摄影中,拟像就为自己埋下种子,当代数字虚拟影像不过是那枚种子绽放的最绚丽的花朵而已。第七章依据托马斯·库恩范式理论的原理,在前几章对不同媒介视觉审美范式具体描述分析的基础上,从影像技术、精神分析、现代性叁个层面出发,深度发掘从影像向拟像转化过程中视觉审美范式演变的内在逻辑——包括媒介技术逻辑、审美技术逻辑和社会文化逻辑。第八章从视觉审美角度观照当代文化,反思世界全面拟像化这一“完美的罪行”及其带来的后果拟或机遇,并从“视觉生产力”和“视觉素养”两个视角探寻身陷拟像“围城”的当代人类的现实生存策略。在这一章,笔者立足视觉审美范式,力图对当代一些重要的视觉文化现象提出些许管见和批判。最后的余论,也是结语,结合网络、数字化、赛博空间、新媒体等发展的新动向,提出后图像时代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展望、思考视觉文化的命运。通过对图像时代视觉审美范式的描述分析,本文认为,从影像到拟像,实际上是影像自身不断拟像化以及拟像逻辑不断向现实世界转化和泛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观者主体深受机器性媒介技术理性、工具理性和资本逻辑的控制,其审美在不自觉的状态中掉入了拟像的拟仿逻辑陷阱。只有深刻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为当代人冲破媒介镜像的围城和虚拟文化的蛛网找到现实的方法和路径。(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09-05-01)
高字民[6](2007)在《从影像到拟像——图象时代视觉审美范式的变迁》一文中研究指出图像时代是人类借助视觉机器及其技术来"看"的时代,机器媒介的技术工具理性主导了人的视觉审美。本文从技术和审美的关系入手,立足审美主体的体验,梳理了图像时代视觉审美范式的变迁脉络及其神话心理原型,认为正是这些心理原型驱动了视觉媒介的不断演进和视觉机器技术的日益提高。从影像到拟像的转变,是在视觉机器技术支持下,影像的"真实性"被不断美化、极限化、虚拟化的过程。这最终导致了"超真实"拟像的出现,导致了视觉意义的"内爆"。(本文来源于《人文杂志》期刊2007年06期)
视觉审美范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语言与图像的关系呈现出一种动态的衍化进程。现代视觉艺术中图像主导的表意路径将语言与图像的关系导向紧张,其引发的"图像霸权"论背后杂糅着深刻的语言本位主义思维。然而,现代视觉文本单一表意模式的不足推动了语言与图像叙事体例的弥合与一体化,现代视觉文本跨语境表意的常态机制、指涉范围的扩展、图像表意动态性的加强以及审美认知图式的嬗变无疑为现代视觉艺术中语图关系的重新定位提供了更为深刻的理性思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视觉审美范式论文参考文献
[1].张伟.从“语图分立”到“语图一体”——现代视觉艺术语图表征的新范式及其审美指向[J].河南社会科学.2018
[2].张伟.图像霸权的审美祛魅——论现代视觉文本的范式构建与互文表征[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
[3].赵录旺.对图像时代审美沉沦的观照和反思——评《从影像到拟像》及其“视觉审美范式”[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4].周强.怀旧电影:视觉装饰性审美范式的凸现[J].齐鲁艺苑.2010
[5].高字民.从影像到拟像[D].陕西师范大学.2009
[6].高字民.从影像到拟像——图象时代视觉审美范式的变迁[J].人文杂志.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