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负载内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内容分发网络,负载均衡,聚类算法
负载内容论文文献综述
甘士成[1](2017)在《内容分发网络负载均衡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以及人们思维观念的日趋转变,网络已经成为全球近半数人口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网民规模的逐年攀升以及上网时间不断延长给互联网及通信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访问量。在访问量暴增的同时,必然会带来另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快速响应用户访问请求。内容分发网络(Content Delivery Network,CDN)就是用来解决网络带宽和网络访问速度不能成正比的矛盾。在CDN运行的过程中,服务器的负载均衡是至关重要的。由于每台边缘节点的服务能力不同,以及用户分布的不同,如果没有好的调度机制,同样会造成边缘节点访问拥塞,从而影响用户体验。因此,本文将从实际应用场景出发,将CDN分为节点选取,内容分发和数据存储,分别对这叁个方面负载均衡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进行相应算法改进,提高负载均衡效果,并与现有负载均衡算法进行对比实验。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在节点选取方面,针对全局负载均衡节点选取问题,提出了Load Balancing K-means算法,此算法可以在聚类前指定簇内元素的数量比例,最后与K-means做实验对比,证明了此算法可以实现负载均衡的聚类效果。针对局部负载均衡节点选取问题,改进了Chameleon算法,具体来说,在Chameleon算法分解阶段,使用了基于最小割假设优化的Stoer Wagner全局最小割算法,在Chameleon算法合并阶段,使用了基于kNN的离群点优化算法,最后对这两个改进的算法进行实验测试,证明了可行性。在内容分发方面,提出了统筹考虑过程与结果的响应式负载均衡分发算法,解决传统负载均衡分发算法适应性不强的问题,最后对轮询算法,最小响应时间算法和响应式负载均衡分发算法进行实验对比,证明了此算法在内容分发时有更好的负载均衡效果。在数据存储方面,提出了等分虚拟节点Hash算法来解决数据存储节点增删场景下负载不均衡的问题,最后与虚拟节点一致性Hash算法进行实验对比,证明了此算法在节点增删的场景下有更好的负载均衡效果。(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7-04-21)
皇甫宁[2](2013)在《基于内容的负载均衡技术的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Web2.0的不断普及,B/S架构已经取代传统的C/S架构,成为企业首先选用的架构。随着Web应用并发数的不断增大,超过企业原有服务器的最大承受能力,企业可能采取服务器硬件升级的方式以应付不断增加的并发量,但这种方式会淘汰原有的服务器硬件,造成资源浪费。集群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原有服务器硬件的重用,同时应对日益增长的并发量,因而得到企业普遍的采用。大型网站一般采取负载均衡集群技术。负载均衡集群是指通过一个或多个前端负载均衡器,将工作负载分发到后端一组服务器上,从而实现高可用性和高扩展性。本文首先对负载均衡集群技术包括负载均衡器实现和负载均衡调度策略的相关技术进行了介绍,并对目前现有的负载均衡调度策略进行了优劣分析。通过对Web服务器性能评价的研究,确定了响应时间作为性能评价的指标,并考虑到请求内容的差异性,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内容感知的负载均衡调度策略,通过对请求内容分类,并在均衡器统计该类请求在后端服务器组的平均响应时间,然后选取响应时间最短的服务器,将请求分发。其次通过对开源负载均衡器Nginx的研究,本文基于Nginx实现了该负载均衡调度策略,并对Nginx-Tomcat服务器集群进行了基于TPC-W规范的性能测试,验证了该算法比Nginx内置且目前业界常用的加权轮询算法和加权最小连接数算法更佳。(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3-11-28)
朱振广[3](2012)在《面向内容分发网络的动态负载均衡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用户规模的不断增长和网络服务内容的急剧膨胀,内容加速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内容分发网络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技术作为内容加速技术中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被应用到了互联网服务的各个方面,如在线音视频服务、电子商务与社交网络等。CDN技术在网络边缘部署服务器,缩短用户的访问距离,进而提高网络服务质量。在内容分发网络中,动态均衡各个服务器之间的负载是其首要考虑的研究难点。本文首先对现有CDN负载均衡器部署层面与负载均衡算法进行分析,考虑到服务端的负载压力,本文采用基于网络层的负载均衡机制。其次,通过实际的网络服务分析,发现常见网络服务对于服务端的负载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CPU占用率、内存使用率、连接数、带宽、磁盘I/O次数。现有的基于加权最小连接数的均衡算法并未考虑到不同应用的网络连接对服务器其他负载因素的影响,本文采用这五个度量作为负载均衡计算的参数,并提出基于可变因子的加权最小连接算法。该算法考虑到不同的网络应用对服务器负载指标的影响,并结合服务器自身的性能,实时调节服务器的负载计算权值,以期达到更加合理的负载均衡效果。由于服务器负载权值因子的频繁变动将导致服务器负载调度出现震荡,本文对可变因子的变化范围进行分段处理,进而减少其对均衡策略的负面影响。之后,本文设计与实现了基于LVS(LinuxVirtual Server)的CDN动态负载均衡系统,在该系统中应用了本文的可变因子加权最小连接算法。最后,本文算法与经典的加权最小连接调度算法在实际网络实验中进行对比,用实验验证了可变因子加权最小连接调度策略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2-07-01)
赵抒宏[4](2012)在《基于HTTP请求内容的负载均衡系统的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的互联网规模不断的扩大,使得互联网的运营商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对于大型的互联网企业,他们可以通过资金的优势购买更好的设备,或者加大人力研究更好的技术。而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则更需要一些成本更低的解决方案。当前对于一个Web应用来说,它需要更强的功能、更高的性能、更大的系统并发量。这使得单台服务器已经无法满足系统的需求,而使用负载均衡技术,可以建立一个服务器集群,通过集群的优势来满足系统的需求。负载均衡技术用于提高Web应用的性能以及稳定性,无论是大型的Web应用还是小型的Web应用都会使用到此技术。当前IP负载均衡已经发展的很成熟,既有大型的商业解决方案,也有中小型的开源解决方案。但是现在更多的Web应用需要根据请求的内容来进行调度,那么基于内容的负载均衡技术就可以满足它们的需求。本文通过对基于内容的负载均衡技术以及Linux内核进行深入的研究,实现一个在Linux内核中的基于HTTP请求内容的负载均衡系统。其中主要的研究内容为:1. Linux内核中的Socket编程。2.使用Netfilter框架对数据包进行过滤与包处理。3.基于内容的调度以及负载均衡算法。(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2-06-13)
郑祺,周广平[5](2011)在《基于内容分类的集群负载均衡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集群技术为Web服务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案,其核心思想是负载均衡策略。在分析已有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内容分类的集群负载均衡算法。该算法通过对用户请求分类后均匀地分配给各节点服务器,以使每个节点服务器得到的各类请求量大致相同。同时算法引入了一个反馈环节,通过负载权值的等效变换和进入临界状态后的动态权值调整来防止节点负载倾斜。实验证明该算法能有效提高集群系统的整体性能。(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系统应用》期刊2011年05期)
任国庆,杨金民,张大方[6](2010)在《基于内容的Web服务器动态负载均衡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基于内容的Web服务器动态负载均衡算法,将其中的请求类别对应的服务器数与PICK-KX算法中的K值相结合,提出一种新的算法。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在较高的缓存命中率和较小的服务器负载计算负荷之间取得良好的平衡。在极限情况下,经该算法均衡后的集群服务器可以返回更多的请求响应。(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期刊2010年13期)
任国庆[7](2010)在《基于内容分类和会话共享的集群负载均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互联网中请求的大量增加对Web集群服务器带来巨大压力,负载均衡对集群有效性能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负载均衡由于开销过大和会话保持导致请求延迟增大和负载不均衡。通过内容分类可以有效减小负载均衡开销,通过对会话进行共享可以降低会话保持对负载均衡的影响。本文的工作如下:第一,针对现有的负载均衡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比较。在对集群结构的深入分析基础上,探讨了负载均衡算法的主要研究内容。根据不同的优化目标对多种典型的负载均衡算法进行了分类和比较,指出了现有的负载均衡算法的不足。第二,针对Web集群中负载均衡面临的开销过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内容分类的Web服务器动态负载均衡算法。该算法首先对内容进行编码和分类,再根据分类信息在请求转发时进行节点组的划分和节点的选择。算法在固定间隔时间点利用分类信息进行节点的负载计算,并且在转发请求时按照组内的转发概率进行转发。模拟实验表明一定条件下本文提出的算法相比于其他算法在提高集群服务器有效性能上具有优势。第叁,针对Web集群中会话保持导致负载不均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会话共享的负载均衡方案。该方案将会话信息从单点服务器上剥离并置其于全局可见的第叁方会话服务器中,同时为会话服务器引入簇结构对其高可用性进行保证。对比分析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案可以保证负载均衡调度的粒度不会从报文级跃迁到流级,避免了会话保持对负载均衡造成的影响;方案还为构建更加精细的负载均衡算法和安全策略创造了条件。(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0-04-19)
梅洪舟[8](2010)在《P2P流媒体内容分发系统负载均衡策略的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运营商对硬件设施的投入,在线视频业务已经成为了网络应用的热门领域。一方面,随着在线视频用户数的急剧膨胀以及宽带网络和宽带流媒体应用的兴起,传统的流媒体内容分发技术(Content distribution network)已经日益不能满足用户需求。而另外一方面,随着P2P技术的兴起、客户端网络带宽以及个人计算机硬件条件的改善,使得客户端系统成为了宝贵的系统资源。如何充分利用客户端资源,减轻流媒体服务器端的负载压力,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为了满足上述需求,解决最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套基于P2P的流媒体内容分发系统:PPSDN(P2P media Stream Distributed Network)。通过把内容分发技术与P2P技术的优点相结合,既能充分利用客户端资源,有效减少系统所需的资源服务器数量,降低服务器端负载;又能使媒体内容发布到距离客户较近的边缘域内,使客户端的响应速度大大提高,而内容分发网络中的边缘服务器的存在,又避免了纯P2P网络结构中的“做种”失效以及传输的非平衡性与非对称性问题。本文首先对流媒体内容分发网络进行了系统而又全面的分析与介绍;然后,研究与比较现有的内容分发技术和流媒体服务器技术;同时,我们又简单地介绍了P2P网络传输技术和基于P2P技术的流媒体内容分发网络以及内容分发网络中的负载均衡策略。最后,通过研究不同的负载均衡方案,结合PPSDN实际网络运行的环境和现有的负载均衡策略,我们提出并且实现了合理的负载均衡策略,并详细介绍了相关模块的设计与实现。通过对PPSDN系统的功能测试以及性能测试,验证了系统功能的完善性,以及负载均衡策略的有效性。实际部署中用户的积极反馈,也进一步验证了系统的优良性能。(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0-04-01)
谢红薇,谢显宇[9](2010)在《基于内容的网络集群负载平衡算法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论述网络集群负载平衡算法的基础上,基于内容分类的方法,给出基于内容的网络集群负载平衡算法叁元组模型。请求分类有利于提高缓存命中率,调度机制说明如何适当地转发请求,动态反馈避免将请求分配到重载的服务器,进而分析了调度机制的八种调度策略和六种基于内容的调度转发技术。该模型利用缓存内容来提高集群的吞吐量和响应时间,可部署多种服务类型。(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期刊2010年01期)
李忠民,喻占武,朱莉[10](2009)在《基于空间数据内容的动态负载均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栅格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数据内容的动态负载均衡方法。该方法根据空间数据地理位置的相关性和访问热度,将空间数据服务器进行动态分组,提高单个空间数据服务器的Cache利用率。(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期刊2009年05期)
负载内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Web2.0的不断普及,B/S架构已经取代传统的C/S架构,成为企业首先选用的架构。随着Web应用并发数的不断增大,超过企业原有服务器的最大承受能力,企业可能采取服务器硬件升级的方式以应付不断增加的并发量,但这种方式会淘汰原有的服务器硬件,造成资源浪费。集群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原有服务器硬件的重用,同时应对日益增长的并发量,因而得到企业普遍的采用。大型网站一般采取负载均衡集群技术。负载均衡集群是指通过一个或多个前端负载均衡器,将工作负载分发到后端一组服务器上,从而实现高可用性和高扩展性。本文首先对负载均衡集群技术包括负载均衡器实现和负载均衡调度策略的相关技术进行了介绍,并对目前现有的负载均衡调度策略进行了优劣分析。通过对Web服务器性能评价的研究,确定了响应时间作为性能评价的指标,并考虑到请求内容的差异性,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内容感知的负载均衡调度策略,通过对请求内容分类,并在均衡器统计该类请求在后端服务器组的平均响应时间,然后选取响应时间最短的服务器,将请求分发。其次通过对开源负载均衡器Nginx的研究,本文基于Nginx实现了该负载均衡调度策略,并对Nginx-Tomcat服务器集群进行了基于TPC-W规范的性能测试,验证了该算法比Nginx内置且目前业界常用的加权轮询算法和加权最小连接数算法更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负载内容论文参考文献
[1].甘士成.内容分发网络负载均衡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
[2].皇甫宁.基于内容的负载均衡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华南理工大学.2013
[3].朱振广.面向内容分发网络的动态负载均衡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
[4].赵抒宏.基于HTTP请求内容的负载均衡系统的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2
[5].郑祺,周广平.基于内容分类的集群负载均衡算法[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1
[6].任国庆,杨金民,张大方.基于内容的Web服务器动态负载均衡算法[J].计算机工程.2010
[7].任国庆.基于内容分类和会话共享的集群负载均衡研究[D].湖南大学.2010
[8].梅洪舟.P2P流媒体内容分发系统负载均衡策略的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0
[9].谢红薇,谢显宇.基于内容的网络集群负载平衡算法模型[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0
[10].李忠民,喻占武,朱莉.基于空间数据内容的动态负载均衡方法[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