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

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

冯芬铜川市耀州区环境监察大队

杨跃进铜川市耀州区环境保护局陕西铜川727100

【摘要】:西北干旱地区的水资源主要是地表水。地表水具有时间、空间分布不均、大小河流水源补给来源的多样性和与地下水相互渗透,转变频繁等特点。西北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因人工绿洲的存在而不同,人工绿洲内部正逐渐的转好,而在绿洲外面,湖泊干涸、河道断流、冰川退缩、土地沙漠化、沙尘暴频次增加、天然草场大面积退化、天然植被遭到破坏等进一步加剧。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水来解决。当前塔里木河下游、黑河额济纳地区和石羊河民勤地区成为生态环境恶化的典型地域。

【关键词】:干旱地区、水资源、生态环境保护

1引言

西北大开展战略的实施,对水资源的依赖是相当严重的。西北干旱地区地域广泛,主要集中在新疆的全境、甘肃河西走廊、青海柴达木盆地和青海湖内陆流域、内蒙古西部和宁夏贺兰山以西的广大地区。

关于水资源,多数人认为:水资源是地球表层在自然条件下保持动态平衡和更新,人类通过技术手段和措施进行转化后可被人们利用的水,包括气态、液态和固态的水。是指较长时间内保持动态平衡,可通过工程措施供人类利用。可以恢复的淡水,通常是指大气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主要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主要是由于西北干旱地区的平原地带降水量小,通常年平均降水量在200mm以下,且蒸发较快,基本上可以不予考虑。

2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概况

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总体上分布不均,且各地区差异较大。从上述的西北干旱地区中,新疆的水资源占到干旱地区水资源总量(1130.02×108m3)的86%,拥有量相对较多;但在新疆境内,水资源的分布差异仍较大,奇台、库尔勒、策勒相连一线将新疆分为面积大致相当的两部分,西北部水资源占到新疆全境的93%,而东南部只占7%,差别巨大。同时,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还呈现出流失严重的问题。西北部每年约230×108m3的水流入邻邦,主要集中在伊犁河和额尔齐斯河;而每年从邻邦流入新疆地区的水仅90×108m3,主要集中在阿克苏河。两者相较,新疆地区每年损失的水资源约140×108m3,约占到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总量的12%。据估算,西北干旱地区地表水资源要占总水资源量的90%,而地下水资源只占10%,所占例基本与全国相同。而地表水主要以河川径流形式存在,因此,研究河川径流及其特点对我们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

3河川径流的基本特点

3.1径流的形成与散失

西北干旱地区的平原地带,稀少的降水量很难在地表形成径流,或者只是在局部地段形成暂时性的径流,但很快因渗漏或蒸发原因而消失,这种地段称之为径流散失带。新疆托克逊站是一个典型的径流散失带,根据长期记录来看,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只有7.1mm,属我国境内降水量最少的地区。

在西北干旱区的周边和中央的山地地区,如新疆的天山和阿尔泰山,在山地地区的有利地形的屏障和升托作用下,能够捕捉到较多的水蒸气,从而容易形成较多降水,因此,可以说山地孕育了降水,也成为了径流形成带。位于新疆伊犁河流域新源县的巩乃斯乡,海拔1776m,经中国科学院天山积雪雪崩观测站在此多年的观测记录的数据显示,从1968年至1995年间,平均年降水量为832.2mm,降水量相对较多,从而孕育出了众多的冰川和河流。

3.2河川径流补给来源的多样性

在东部地区,河川径流的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而在西北地区,除此之外,还存在着高山冰雪冰川融化水,季节性积雪融化水,以及由大气降水、冰雪冰川融化之水、季节性积雪融化水组成的混合水等。正是多种水源给河河川径流的有效补给,西北地区河川径流呈现出水量变化幅度较小,流量稳定的特点。主要是因为在气温较高,比较炎热的年份,大气降水相对较少,而冰雪、冰川融化水较多,弥补了大气降水量少的问题;反之,在降水量较多的年份,势必气温较低,导致冰雪、冰川融化水较少;因此,无论是什么的气候条件,河川径流水量变化大,这对于水资源的利用是大有裨益的。

但在同一年份里,河川径流却呈现出较大的变化。主要是大气降水和冰雪、冰川融化水都集中在较为炎热的夏季,据观测记录统计数据显示,通常情况下要占全年的50%~60%,有时甚至更高,如新疆玉龙喀什河高达约80%。因此,在夏季常发生暴雨洪水,高山冰雪融化、季节性积雪和冰湖决堤等造成的洪水。有暴雨洪水、除了个别特殊地区如新疆阿勒泰、塔城等地区外,其它多数地区在春季河川径流水量都比较小,从而导致了春旱的出现;一些小河流多是其中一种影响而发生的洪水,但较大的河流多是几种综合在一体而引发的洪水。西北干旱地区虽然很少发生洪灾,即使发生,由于地域广阔而人员密谋相对较小,受灾规模和损失相对较小。但平原的绿洲地区,人口密度大、建筑设施相对较多,相对干旱地区洪水的威胁相对更大。如1958年,暴雨洪水袭击了在库车地区,近1/3的库车城在洪水中损毁。

3.3地表水与地下水转换频繁

地表水与地下水总是在不断的运动,相互转换。在山区地下资源丰富,在重力作用下,常常在山体较低处涌出地面,成为了地表水的组成部分,而当水流出山谷后,在山前的平原地带由于渗漏原因,地表水进入地下,转化为地下水,又重新成为了地下水的组成部分。经科学研究,在新疆、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等地区,山前的平原地带约80%地下水是地表水渗漏而转化而来的。在平原地带地下水在条件成熟的地区又会涌出,造就一条河流。此种情况在河西走廊比较多见,且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转换数次。正是这种特点,给人们利用水资源提供了便利;在上游人们抽取地表水,而下游的人们通过掘井方式取得上游地表水转化而成的地下水。但在沙漠附近的河流,由于渗漏问题严重,如果不注重防渗,则水渗入沙漠而被蒸发,造成水资源流失。

4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目前,西北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不容乐观,湖泊干涸、河道断流、冰川退缩、土地沙化、沙尘暴频次增加、天然草场退化、天然植被破坏等问题不断加剧,特别是在河流下游地区,由于水资源缺乏,生态环境恶化程度更甚,目前最严重的地区有:塔里木河下游的绿色走廊、黑河下游的额济纳地区和石羊河下游的民勤地区三个地区。如不加控制而任其发展,那么现存的不多绿洲将在不久的将来消亡,其它河流下流地区也将重蹈上述三地的覆辙。

5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

综上所述,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要得到根本的转变,最根本的问题是解决水的问题。有了水可以植树造林,补充盐湖、河道,灌溉草地、洗涤盐土壤等等,从而有效的改善西北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如何解决水的问题,首先根据水的用途进行区分,具体可分为生态环境用水和国民经济用水两大部分。生太环境用水主要分为绿洲生态用水与天然生态用水。绿洲生态用水主要用于补充湖泊水、浇灌防护林、改良盐碱地等;天然生态水用于洪涝河谷林、荒漠河林,补充沼泽和低地水等。研究人员大都认为生态环境用水是改善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唯一途径,要下大力做好研究。

参考文献

[1]周聿超等.新疆河流水文水资源[M].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8.

[2]樊自立.塔里木河流域资源环境及可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3]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柴达木盆地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杨跃进,男,1959年9月4日出生,毕业于华东地质学院,工程师,现为铜川市耀州区环境保护局局长

作者简介:冯芬,1972年8月出生,女,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工学学士,工程师,自考法律本科,主要从事环境管理工作。

标签:;  ;  ;  

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