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金菊清润胶囊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干燥综合征,原发性,自拟金菊清润胶囊,硫酸羟氯喹
金菊清润胶囊论文文献综述
张水艳,郭刚,梁静,李惠云,张海顺[1](2011)在《自拟金菊清润胶囊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30例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自拟金菊清润胶囊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中药自拟金菊清润胶囊组)与对照组(硫酸羟氯喹组)各30例予以相应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唾液流量、泪流量、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86.2%vs 57.1%,89.6%vs 46.4%,P<0.05,P<0.01);单症状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唾液流率、泪流率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6 mm/5 min±1.4 mm/5 min vs 2.8 mm/5 min±1.5 mm/5 min,2.9g/5 min±2.4g/5 min vs 1.2 g/5 min±0.3g/5 min,P均<0.05),2组间免疫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自拟金菊清润胶囊能有效改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缩短临床起效时间,改善唾液流率及泪流率。(本文来源于《疑难病杂志》期刊2011年11期)
张水艳,李瑞,朱秀惠,张韶英,武占成[2](2009)在《金菊清润胶囊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50例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金菊清润胶囊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口服金菊清润胶囊与强的松模拟剂,对照组口服金菊清润胶囊模拟剂与强的松,两组均配合滴眼液,疗程3个月。观察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唾液流量、泪流量、免疫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改善唾液流率、泪流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免疫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金菊清润胶囊不仅能有效改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且可通过调节免疫平衡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本文来源于《中医杂志》期刊2009年08期)
张水艳[3](2008)在《金菊清润胶囊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理论探讨与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干燥综合征(Sj?gren's syndrome , SS)是一种以侵犯唾液腺、泪腺等外分泌腺体为主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常以明显的口眼干燥、反复发生的腮腺肿大及关节疼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病情轻重不一。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指不具另一诊断明确的结缔组织病(CTD)的单纯性干燥综合征。目前研究表明PSS是由于环境、遗传、免疫、感染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病理改变为外分泌腺腺体淋巴细胞的进行性浸润,腺体上皮增生、破坏、萎缩、被增生的纤维组织取代以及腺体外血管炎。血管炎多由冷球蛋白血症、高球蛋白血症或免疫复合物沉积所致,以中小血管病变为主。长期的血管炎可致闭塞性动脉内膜炎。西医对PSS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主要是采取措施改善症状,控制和延缓因免疫反应而引起的组织器官损害的进展以及继发性感染。因此,发掘疗效确切的中成药成为当务之急。金菊清润胶囊是导师吴以岭教授在络病学说指导下研制成功的治疗PSS的纯中药制剂,在临床研究中取得了明显疗效。目的:应用络病学说探讨PSS的中医病理机制及治疗,制定中药金菊清润胶囊组方,通过观察金菊清润胶囊对PSS患者临床症状、中医证候、机体的免疫功能及外分泌腺功能和形态的改善作用,初步阐明金菊清润胶囊的临床疗效,并从免疫学角度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深入探讨。方法:1在广泛搜集整理历代医家有关论述及当代关于PSS文献的基础上,从络病学说探讨PSS的中医病理机制。2根据入院先后,按照随机双盲对照原则,将符合纳入2002年修定的干燥综合征国际诊断(分类)标准的PSS患者100例,采用双盲模拟实验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金菊清润胶囊+强的松模拟剂)、对照组(金菊清润胶囊模拟剂+强的松)各50例,两组患者均配用人工泪液点眼,疗程3个月,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唾液流率、泪流率、腮腺影像改变、唇腺病理、血清γ球蛋白、自身抗体、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及B细胞活化因子(BAFF)等指标的变化。结果:1根据PSS的临床表现,属于中医燥证的范畴。指出“气阴两虚”是PSS的发病基础,“燥热伤津、痰瘀互结”是PSS的主要病理环节,“络息成积”是PSS的主要病理改变。确立“益气养阴、清热润燥、通络消积”的治法,并据此制定金菊清润胶囊组方。2对PSS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的研究结果表明:从临床疗效积分变化统计看,治疗组显效率55.10%,总有效率95.92%,对照组显效率28.26%,总有效率80.43%,两组之间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从中医证候改善情况看,治疗组显效率75.51%,总有效率97.96%,对照组显效率30.43%,总有效率78.26%,两组间比较P<0.01,有显着差异。研究还发现,对照组在治疗后出现轻度肝功能异常、空腹血糖升高、高脂血症、向心性肥胖等副作用,而中药组没有发现任何毒副作用。说明金菊清润胶囊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而且无任何毒副作用,明显优于强的松。3对腺体分泌功能及形态学改变的研究结果表明:金菊清润胶囊不仅能明显增加PSS患者的唾液流率及泪流率,而且腮腺导管的走形、腺泡扩张程度的改善及唇腺中浸润的淋巴细胞显着减少均提示金菊清润胶囊亦可修复受损的腺体组织。4免疫机制方面研究结果显示:金菊清润胶囊能明显降低免疫球蛋白、血清γ球蛋白、抗ANA、抗SSA、抗SSB等指标,抗体的生成减少则提示其可抑制异常的体液免疫反应;通过升高CD8+T、降低CD4+T/ CD8+ T的比值抑制Th细胞增殖,促进Ts细胞活化,使PSS患者体内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重新分布,说明可纠正PSS异常的细胞免疫应答过程,使自身免疫趋向平衡。5对细胞因子的影响:金菊清润胶囊通过减少BAFF的分泌,抑制B细胞的过度活化,最终抑制B细胞产生以HLA-DR分子和SSB抗体为主的自身抗体,从侧面反应了金菊清润胶囊在通络治疗的同时,是通过调节细胞因子网络,进而调节细胞、体液免疫来发挥其免疫学效应,达到有效治疗本病的作用。结论:1本研究首次从络病理论探讨PSS的中医病机及治疗,指出PSS是在气阴两虚日久的基础上,由于燥热伤津、痰瘀互结,终至络息成积的结果,确立“益气养阴、清热润燥、通络消积”的治法,并据此制定金菊清润胶囊组方,具有理论创新性。2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方面的研究显示:金菊清润胶囊能明显改善PSS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3唾液流率、泪流率这一功能改变以及腮腺造影、唇腺病理这一形态学改变两方面的研究表明:金菊清润胶囊不仅具有缓解PSS临床症状的功效,且对受损的腺体组织具有明显的修复作用。4对药物免疫作用机制的研究提示:金菊清润胶囊可通过降低外周血CD4+T、升高CD8+T的数量,降低CD4+T/CD8+T的比值,并通过减少BAFF的分泌,抑制B细胞的过度活化,减少自身抗体的产生,从而抑制腺体的破坏,以达到抑制异常的体液与细胞免疫,终致平衡免疫网络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河北医科大学》期刊2008-03-01)
金菊清润胶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金菊清润胶囊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口服金菊清润胶囊与强的松模拟剂,对照组口服金菊清润胶囊模拟剂与强的松,两组均配合滴眼液,疗程3个月。观察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唾液流量、泪流量、免疫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改善唾液流率、泪流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免疫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金菊清润胶囊不仅能有效改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且可通过调节免疫平衡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金菊清润胶囊论文参考文献
[1].张水艳,郭刚,梁静,李惠云,张海顺.自拟金菊清润胶囊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30例临床观察[J].疑难病杂志.2011
[2].张水艳,李瑞,朱秀惠,张韶英,武占成.金菊清润胶囊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50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09
[3].张水艳.金菊清润胶囊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理论探讨与临床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