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蟛蜞菊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菊科,染色体数目,核型,蟛蜞菊属
蟛蜞菊属论文文献综述
任琛,孙景景,袁琼[1](2012)在《蟛蜞菊属和孪花菊属(菊科-向日葵族)的细胞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菊科向日葵族鳢肠亚族蟛蜞菊属(Sphagneticola O.Hoffm.)和孪花菊属(Wollastonia DC.ex Decne.)各2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形态。蟛蜞菊[S.calendulacea(L.)Pruski]的染色体数目为2n=50,核型公式为2n=18m+30sm+2st,南美蟛蜞菊[S.trilobata(L.)Pruski]的染色体数目为2n=56,核型公式为2n=24m+28sm+4st,孪花菊[W.biflora(L.)DC.]的染色体数目为2n=30,核型公式为2n=24m+4sm+2st,山孪花菊[W.montana(Blume)DC.]的染色体数目为2n=74,核型公式为2n=37m+31sm+6st。根据上述结果并结合以前的有关资料,推测蟛蜞菊属的染色体基数可能为x=14和x=25,而不应是x=15。该属的3个新世界热带种[S.brachycarpa(Baker)Pruski、S.gracilis(Richard)Pruski和南美蟛蜞菊]可能都基于x=14,其中S.gracilis为二倍体(2n=2x=28),S.brachycarpa和南美蟛蜞菊为四倍体(2n=4x=56);唯一的亚洲种(蟛蜞菊)可能是基于x=25的二倍体(2n=2x=50)。染色体资料不支持将山孪花菊(x=37)这一植物置于孪花菊属(x=15)中。(本文来源于《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期刊2012年02期)
罗晓茹,董俊兴[2](2005)在《蟛蜞菊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综述了蟛蜞菊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方法:根据国内外文献进行归纳、分析加以综述。结果:蟛蜞菊属植物已知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有机酸类、酚酸类、香豆素等、黄酮类、甾体类、萜类、叁萜皂苷等,其药理作用主要包括保肝、抗炎镇痛、杀虫抑菌、降血糖及抗癌等。结论:蟛蜞菊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取得一定进展,但其有效成分和相关药理活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中药材》期刊2005年04期)
伊惠贤[3](1981)在《从蟛蜞菊属植物Wedelia asperrima分到一个新的可能抗肿瘤的化合物》一文中研究指出菊科蟛蜞菊属植物W.asperrima Ben-th与引起澳大利亚昆士兰州西北地区的羊严重死亡有关。中毒是急性的,动物吃了这种植物后24小时内死亡。在尸检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腹腔和肺部发现了大量草色的分泌液。 Earlier等曾报导从W.asperrima提取物的非透析部分分到了对试验动物和羊显示(本文来源于《国外药学(植物药分册)》期刊1981年03期)
蟛蜞菊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综述了蟛蜞菊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方法:根据国内外文献进行归纳、分析加以综述。结果:蟛蜞菊属植物已知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有机酸类、酚酸类、香豆素等、黄酮类、甾体类、萜类、叁萜皂苷等,其药理作用主要包括保肝、抗炎镇痛、杀虫抑菌、降血糖及抗癌等。结论:蟛蜞菊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取得一定进展,但其有效成分和相关药理活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蟛蜞菊属论文参考文献
[1].任琛,孙景景,袁琼.蟛蜞菊属和孪花菊属(菊科-向日葵族)的细胞学研究[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12
[2].罗晓茹,董俊兴.蟛蜞菊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药材.2005
[3].伊惠贤.从蟛蜞菊属植物Wedeliaasperrima分到一个新的可能抗肿瘤的化合物[J].国外药学(植物药分册).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