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监测论文-罗熙平,邓发宪,文薇,刘涛,王志伦

媒介监测论文-罗熙平,邓发宪,文薇,刘涛,王志伦

导读:本文包含了媒介监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白纹伊蚊,登革热,监测

媒介监测论文文献综述

罗熙平,邓发宪,文薇,刘涛,王志伦[1](2019)在《2016—2018年巴中市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监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巴中市白纹伊蚊密度的季节消长和在不同生境类型中的分布,为预防登革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四川省登革热媒介监测方案在城区不同方位开展监测。采用容器指数(CI)、布雷图指数(BI)监测白纹伊蚊幼虫密度,采用双层迭帐法监测白纹伊蚊成蚊密度。结果 2016—2018年巴中市白纹伊蚊幼虫平均BI为12.83,其中居民区室内、居民区室外、公园(绿化带)平均BI为22.01、13.65、7.00;白纹伊蚊幼虫平均CI为16.94%,其中居民区室内、居民区室外、公园(绿化带)平均CI为12.87%、24.08%、26.21%;2016—2018年白纹伊蚊成蚊平均叮咬指数为1.17只/(人·h);白纹伊蚊幼虫及成蚊季节消长主要呈单峰型,高峰期为6—9月。结论巴中市白纹伊蚊密度较高且呈逐年增长趋势,一旦有登革热输入性病例发生,容易导致登革热传播和暴发。(本文来源于《中华卫生杀虫药械》期刊2019年05期)

许海兵,杨华智,黄燕,彭艳花,罗云方[2](2019)在《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2014—2018年登革热媒介监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澜沧县登革热媒介种类、分布、季节消长和孳生习性,为登革热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布雷图指数法,调查各类型积水容器的伊蚊幼虫孳生和组成情况,采集阳性容器内的幼虫进行鉴定,计算布雷图指数、容器指数、房屋指数和伊蚊幼虫阳性率。结果 2014—2018年共调查23 750户,阳性1 946户,调查积水容器59 859个,其中阳性容器2 229个,总布雷图指数(Breteau index,BI)为9.39,总容器指数(container index,CI)为3.72,总房屋指数(house index,HI)为8.19。2017、2018年全年均有伊蚊幼虫孳生,5月BI开始升高,9月为密度高峰,10月开始下降。永久性积水、花瓶、废旧轮胎、水桶、废弃瓶/罐和其他(暂时)容器的幼虫阳性率分别是0.49%、2.17%、6.51%、2.77%、3.01%和1.43%。2 229个阳性容器中,经虫种鉴定白纹伊蚊2 226个占99.87%,埃及伊蚊3个占0.13%。结论普洱市澜沧县首次发现登革热重要传播媒介埃及伊蚊。白纹伊蚊广泛分布城区和口岸,且密度较高,是当地的优势伊蚊蚊种,因登革热输入病例引起本地暴发的风险高。应加强媒介伊蚊监测和管理,采取物理、化学等多种手段有效控制伊蚊,降低登革热疫情发生的风险。(本文来源于《中国热带医学》期刊2019年10期)

肖崇堃,李春燕,姚菲菲,凌远农[3](2019)在《2015-2018年自贡市媒介蚊虫监测结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掌握自贡地区人居及周围环境蚊的种群构成、密度及季节变化规律,为蚊类控制及蚊媒传染病的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诱蚊灯法对自贡市蚊类密度进行监测,比较不同种类、不同季节、不同生活环境下蚊密度变化规律。结果 2015-2018年自贡市共布放诱蚊灯640盏,捕获成蚊1科2亚科4属5种,合计3.48万只,雌雄比约为7∶3,主要蚊虫种类有致倦库蚊、叁带喙库蚊、白纹伊蚊、骚扰阿蚊和中华按蚊。2015-2018年自贡市蚊平均密度4.53只/(灯·h),整体呈现下降趋势,6-8月为蚊活动高峰期。牲畜棚的蚊密度最高,其次是农户。不同生活环境中的优势蚊种差异明显,城区监测点以致倦库蚊为主,农村监测点以叁带喙库蚊为主,城乡间蚊密度差距逐步减小。不同生活环境(居民区、公园、医院、农户、牲畜棚)来源的蚊虫中,牲畜棚的蚊密度最高。结论此次蚊虫监测基本掌握了自贡市蚊类的种群构成及密度动态,提示应加强对牲畜棚等蚊活动重点场所的蚊类的防控,在5-10月有针对性的开展蚊虫防治工作。(本文来源于《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期刊2019年03期)

丰燕,阮卫,潘金仁,余可根,陈华良[4](2019)在《浙江省2012-2017年传疟媒介监测结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浙江省传疟媒介种群和密度变化规律,为消除后疟疾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2-2017年,浙江省共设传疟媒介监测点14~18个,各监测点每年8月开展1次诱蚊灯法(日落到日出连续监测2 d,2016-2017年改为连续3 d)种群监测,每年7-9月(2016、2017年部分监测点扩大为5-10月)上旬和下旬各开展1次通宵人诱法(通常在19:00-07:00进行)密度监测,监测点均选择在居民区与蚊媒孳生地之间。捕获的所有按蚊冷冻处死,经形态学鉴定后计数和上报。使用Excel 2013软件分析监测数据,"地图慧"网站在线绘制监测点分布地图,R 3.5.1软件制作热图。结果诱蚊灯法监测显示,目前浙江省传疟媒介为单一的中华按蚊。人诱法密度监测显示,5月上旬部分地区已有中华按蚊活动,7月下旬为中华按蚊密度最高峰〔3.63只/(人·h)〕,10月下旬中华按蚊密度降至最低〔0.02只/(人·h)〕。浙江省中华按蚊夜间活动高峰出现在20:00-21:00时段。热图分析结果显示,尽管9月下旬中华按蚊密度总体较低,但部分地区部分年份出现密度反弹;浙江省南部个别监测点密度高峰时间已提前至5-6月。结论浙江省单一传疟媒介中华按蚊持续存在,仍有潜在的本地疟疾传播风险,应继续开展持续、规范的传疟媒介监测,进一步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开展按蚊种群和抗性基因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毕翔,唐存琛,肖俏[5](2019)在《短视频社交媒介舆情监测与危机防范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意义]融媒体时代下,受众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文字和图片等静态的表达,以抖音、快手、火山视频等APP为传播媒介的短视频平台正带来动态的交互体验。在"人人拥有摄像头"的时代,网民能够随时随地通过移动互联网爆料、参与突发事件,极易引发网络舆情。[方法/过程]从短视频社交媒介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其与舆情的关系及诱发点;对目前短视频的监测方法进行了论述。[结果/结论]提出了在动态舆情发酵后,舆情危机的主要方面,以及未来监测的维度和方向,并构建了防范机制。(本文来源于《情报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10期)

马敏,徐明,易波,诸小东,严智勇[6](2019)在《登革热暴发后媒介伊蚊的应急监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动态监测登革热核心区、警戒区和监控区媒介伊蚊密度,根据监测结果评估登革热传播风险并及时采取媒介伊蚊控制措施。方法 2018年8月下旬至10月下旬,在监控区采用布雷图指数(BI)法按旬加强幼蚊密度监测,监测生境选择城镇居民区、农村居民区及托幼/医疗机构;核心区和警戒区实行网格化管理,并同时采用BI法和双层迭帐法开展蚊媒密度应急监测及控制。结果监控区平均BI为23.06,不同县(市、区)间平均BI差异较大,其中宁海县最高(50.42),海曙区最低(4.81)。市区平均BI(13.57)低于非市区(33.84),至10月下旬,全市平均BI下降至14.09,其中海曙区(1.77)和江北区(3.54)降至安全阈值以下(BI<5)。登革热核心区和警戒区平均BI为3.27;平均帐诱指数为1.02只/(顶·h)。各核心区在开始调查处置后,BI和帐诱指数快速下降并趋于平稳,分别于2.61和1.57 d后降至安全阈值以下。结论通过科学合理的媒介应急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采取强有力的防控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登革热媒介密度,控制登革热的传播。(本文来源于《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刘礼平,张应涛,詹险峰,黄晓江,邓惠[7](2019)在《广东省媒介伊蚊监测管理模式与机制情况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广东省各地市媒介伊蚊监测管理模式与机制情况,查找现行模式存在的问题,明确下一步需要加强的方面。研究方法是通过调查问卷、材料归纳整理、线上访谈等形式,依托各地级以上市疾控中心,依照统一编制的调研提纲,对广东省21个地市媒介伊蚊监测的现行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目前,广东省媒介伊蚊监测工作按监测形式可划分为常规监测、飞行监测、疫点(疫区)监测3类,伊蚊密度监测方法主要是布雷图指数法和诱蚊诱卵器指数法。而对媒介伊蚊的防控是以爱卫机构为依托,通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等多种方式,以孳生地清理为主,成蚊灭杀为辅的防控措施。经过调查研究,发现现有监测工作存在基层监测经费投入不足、人员配置不足等情况,同时部分地市的工作运行模式还存在职责不清等问题。针对目前的情况,下一步需要在基层经费、健全专业队伍等方面加大投入,并适当引入第叁方有偿服务,同时不断提高数据科学性及数据共享及时性等。(本文来源于《第六届国际蚊虫及虫媒病监测和防治学术研讨会暨第十二届全国医学昆虫学学术讨论会摘要集》期刊2019-05-27)

王桂安,马晓,杨思嘉,孙斌,马敏[8](2019)在《宁波市2017年媒介伊蚊密度监测结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宁波地区伊蚊密度及季节消长趋势,为蚊媒传染性疾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7年4-11月在宁波市各县(市、区)分别运用双层迭帐法和布雷图指数(BI)法对居民区、公园、废品站的伊蚊成蚊和幼蚊进行监测,分析伊蚊季节消长趋势。结果宁波地区伊蚊帐诱指数平均为1.18只/(顶·h),各月间以9月最高,各生境中以公园帐诱指数最高,为1.23只/(顶·h);监测地区BI平均为15.11,以9月最高为23.63。结论 6-9月宁波地区伊蚊传染病传播风险较高;针对伊蚊监测,同时采用针对成蚊和幼蚊2种方法能更好地评估登革热传播风险。(本文来源于《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舒晶,汤瑜奂[9](2019)在《武义县2015—2017年登革热媒介监测结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武义县2015—2017年登革热媒介监测结果,掌握登革热媒介伊蚊密度、分布及季节变化,为登革热风险评估、预测预警、控制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5—2017年对武义县监测点开展登革热媒介监测,分析白纹伊蚊幼虫密度。结果 2015—2017年平均布雷图指数(BI)依次为20.80、16.27、23.81,其中2017年最高;BI平均值最高值在6月(28.10),容器指数(CI)平均值高峰出现在6月(20.89%),房屋指数(HI)平均值最高值在9月(18.98%),4—11月BI平均值均在5以上;各种容器类型中,CI最高的为竹头、树洞、石穴和废旧轮胎,CI分别为35.85%和27.11%,闲置容器是最主要滋生地,占全部滋生地的53.52%。结论武义县白纹伊蚊幼虫密度较高,一旦有登革热病例输入,存在发生暴发和流行的可能,应加强监测和健康宣教,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登革热的传播和流行。(本文来源于《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期刊2019年02期)

梁琳琳[10](2019)在《广州市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密度监测及防控措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在登革热大暴发后广州市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密度监测以及防控措施的现状,发现蚊媒密度监测与消杀处置的问题,提出优化广州市蚊媒密度监测及消杀灭蚊的建议,为进一步控制蚊媒密度及防控登革热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系统收集2016-2018年广州市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密度监测资料,包括布雷图指数(Breteau index,BI)、房屋指数(House index,HI)、容器指数(Container index,CI)、标准间指数(Standard Space index,SSI)、诱蚊诱卵器指数(Mosquito Ovitrap Index,MOI)和成蚊密度指数(Adult-mosquito Density Index,ADI)。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2016-2018年广州市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密度监测结果。阳性率及传播风险等级构成比采用?~2检验;同时间、同地点市应急队和市各区监测风险密度等级比较采用配对?~2检验,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白纹伊蚊密度各指标之间的关联性。对应急队和疾控中心负责蚊媒相关工作的人员开展定性访谈调查,基于主题框架法对文档进行分析。使用的软件包括WPS Excel、SPSS 20.0、NVivo11。结果1、2016-2018年广州市整体居民住户室内BI、HI和CI分别为3.70、3.16和8.16;外环境SSI和CI分别为0.58和18.13;MOI为7.30;ADI为2.33。2、2016-2018年广州市白纹伊蚊密度指数呈现夏秋高(6-11月)、冬春低(1-5月和12月)的季节规律,从2月开始逐渐上升,5-10月为密度高峰期,10月以后逐渐下降。3、登革热流行期内(7-11月)荔湾区、黄埔区、番禺区和增城区的MOI提示存在中度传播风险;企事业机关单位的MOI提示存在中度传播风险。4、BI、SSI、MOI和ADI存在强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3(SSI和ADI)、0.89(MOI和ADI)、0.87(BI和ADI)、0.87(BI和MOI)、0.86(BI和SSI)、0.84(SSI和MOI)。5、2016-2018年广州市开展白纹伊蚊密度监测点中无风险的比例为57.52%,低度、中度和高度风险的构成比分别为20.17%、13.52%和8.80%。6、同时间、同地点市应急队监测有传播风险的比例比市各区高(?~2=56.565,P<0.01)。7、共开展访谈15次,访谈对象共33人,其中男性29人,女性3人,平均年龄(33.48±8.34)岁。8、日常蚊媒监测存在入户难、工作量大、人手不足等问题;建议提供统一折算面积的方法,针对不同环境进行蚊媒孳生地清理。9、蚊媒防控意识度不够,各街道配合消杀工作的态度不一致;应急队人员流动性过大,缺乏专业性;建议在疫情处置过程中,各部门应该多沟通,提高消杀队伍的业务能力。结论1、广州市登革热流行期的蚊媒密度指标均高于非流行期。2、居民区密度指数较高的区域集中在广州的郊区和城乡结合部;外环境密度指数较高的区域集中在城乡结合部和广州的老城区。3、在白纹伊蚊监测中,市应急队和各区级的白纹伊蚊监测工作可相互补充。4、在日常监测过程中,应该综合参考布雷图指数、标准间指数、诱蚊诱卵器指数和成蚊密度指数这四个指标,持续开展蚊媒监测,通过蚊媒密度指数来了解广州市登革热蚊媒密度消长情况,有针对性的为蚊媒防控提供指导性建议。5、综合开展蚊媒防控工作,合理使用杀虫剂,加强蚊媒应急消杀队伍人员的专业性,保证技术的规范性。6、蚊媒防控工作需要各部门配合,加强登革热宣传教育工作,提倡居民积极参与到清积水、翻盆倒罐的活动中来,减少蚊媒孳生环境。(本文来源于《广东药科大学》期刊2019-03-12)

媒介监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了解澜沧县登革热媒介种类、分布、季节消长和孳生习性,为登革热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布雷图指数法,调查各类型积水容器的伊蚊幼虫孳生和组成情况,采集阳性容器内的幼虫进行鉴定,计算布雷图指数、容器指数、房屋指数和伊蚊幼虫阳性率。结果 2014—2018年共调查23 750户,阳性1 946户,调查积水容器59 859个,其中阳性容器2 229个,总布雷图指数(Breteau index,BI)为9.39,总容器指数(container index,CI)为3.72,总房屋指数(house index,HI)为8.19。2017、2018年全年均有伊蚊幼虫孳生,5月BI开始升高,9月为密度高峰,10月开始下降。永久性积水、花瓶、废旧轮胎、水桶、废弃瓶/罐和其他(暂时)容器的幼虫阳性率分别是0.49%、2.17%、6.51%、2.77%、3.01%和1.43%。2 229个阳性容器中,经虫种鉴定白纹伊蚊2 226个占99.87%,埃及伊蚊3个占0.13%。结论普洱市澜沧县首次发现登革热重要传播媒介埃及伊蚊。白纹伊蚊广泛分布城区和口岸,且密度较高,是当地的优势伊蚊蚊种,因登革热输入病例引起本地暴发的风险高。应加强媒介伊蚊监测和管理,采取物理、化学等多种手段有效控制伊蚊,降低登革热疫情发生的风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媒介监测论文参考文献

[1].罗熙平,邓发宪,文薇,刘涛,王志伦.2016—2018年巴中市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监测分析[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9

[2].许海兵,杨华智,黄燕,彭艳花,罗云方.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2014—2018年登革热媒介监测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19

[3].肖崇堃,李春燕,姚菲菲,凌远农.2015-2018年自贡市媒介蚊虫监测结果分析[J].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2019

[4].丰燕,阮卫,潘金仁,余可根,陈华良.浙江省2012-2017年传疟媒介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9

[5].毕翔,唐存琛,肖俏.短视频社交媒介舆情监测与危机防范机制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9

[6].马敏,徐明,易波,诸小东,严智勇.登革热暴发后媒介伊蚊的应急监测[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9

[7].刘礼平,张应涛,詹险峰,黄晓江,邓惠.广东省媒介伊蚊监测管理模式与机制情况调查[C].第六届国际蚊虫及虫媒病监测和防治学术研讨会暨第十二届全国医学昆虫学学术讨论会摘要集.2019

[8].王桂安,马晓,杨思嘉,孙斌,马敏.宁波市2017年媒介伊蚊密度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9

[9].舒晶,汤瑜奂.武义县2015—2017年登革热媒介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9

[10].梁琳琳.广州市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密度监测及防控措施研究[D].广东药科大学.2019

标签:;  ;  ;  

媒介监测论文-罗熙平,邓发宪,文薇,刘涛,王志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