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梓论文-唐晓龙,金庆江,金庆雷,王鑫,周轶群

李中梓论文-唐晓龙,金庆江,金庆雷,王鑫,周轶群

导读:本文包含了李中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巴豆霜,临床应用,李中梓

李中梓论文文献综述

唐晓龙,金庆江,金庆雷,王鑫,周轶群[1](2019)在《浅析李中梓对巴豆霜的临床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浅析李中梓对巴豆霜在寒积泄泻、症积瘕聚、寒凝疝气、大便实秘、寒凝结胸、水肿、胁腹痛等病的应用,以期让巴豆霜更好地在临床上发挥治疗作用。(本文来源于《湖南中医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彭玉莹,李小丽,田宁[2](2019)在《李中梓治未病思想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挖堀、分析李中梓论着中的"治未病"思想,认为未病之时,应当重视养生;欲病已病,主张调理治本;疾病后期,则以调养为主。提出"节劳养精、饮食养胃、起居调摄、运气调心"的养生方式,对现代亚健康管理有指导作用;体质调理、病后"甘温调中"的中医调理思想,对慢病的中医药管理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医药导报》期刊2019年11期)

丛丽烨,王佑华,邓兵[3](2019)在《李中梓治疗心病学术思想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李中梓,明末清初着名医家,一生治学严谨尚实,勤于探索,并能在实践中有所创新。他的学术思想和治疗经验在祖国医学的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心病的治疗中在强调从病位、病因、病机详细辨证的同时,注重脏腑辨证,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文章探讨了李中梓论治心病学术思想,以期为中医心病的治疗拓展研究思路。(本文来源于《辽宁中医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马鑫,张洁,王立春[4](2018)在《谈李中梓治泄医不定格的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治泄之法,古文献论述颇多,明代李中梓概括论述较为全面、完备,临证符合药不执方,医无定格的治疗规律,现结合现代医学的临床表现探讨该法在具体运用中的宜忌,以便随证选用。(本文来源于《第叁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8-07-13)

任晓颖,周天羽[5](2018)在《李中梓治泄9法在溃疡性结肠炎中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医宗必读》为明代李中梓所着,其中有关泄泻治法的论述,内容丰富完整,为后世医家治疗泄泻提供了充足的理论基础。对《医宗必读》泄泻篇治泄9法条文进行归类总结,发现李中梓对泄泻的治法颇有研究。溃疡性结肠炎临床上治愈难度大,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腹泻是其最主要的症状之一,有效地改善腹泻症状是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审证求因、审察病机、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灵活应用《医宗必读》治泄9法进行治疗,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来源于《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刘晓芳,周波[6](2018)在《李中梓辨治头痛验案举隅》一文中研究指出总结李中梓辨治头痛的经验:伤寒头痛,调和营卫;脾虚头痛,益气和胃;肾虚头痛,滋阴制水;虚烦头痛,健脾养心;气陷头痛,补气升阳。李中梓治疗头痛以脉诊为重要依据,强调辨析表里虚实,病位与病性结合,临证用药加减灵活,剂型剂量则根据病情常有变通。(本文来源于《中医药导报》期刊2018年10期)

姜玥,段永强,王韶康[7](2017)在《李中梓对易水学派“脾肾相关”学术思想继承及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李中梓是明末清初着名医家,其学术思想上承张元素,私淑于李东垣,其脏腑辨证思想根源于易水学派,并发展形成了有影响力的"士材学派",是易水学派及其分支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对李中梓关于易水学派主要代表医家"脾肾相关"学术思想继承与发展进行评述,并举验案以示其临床实际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亚太传统医药》期刊2017年24期)

王蓓蓓[8](2017)在《李中梓重“先后二天”思想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李中梓是明末清初着名医家。他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经验,其中,重视"先后二天"是其重要的学术思想之一。李中梓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从生理上二者关系密切,所以临证时脾肾并重。(本文来源于《云南中医中药杂志》期刊2017年06期)

周富明[9](2016)在《李中梓《医宗必读》淋证辨治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李中梓淋证辨治经验,在研读《医宗必读》淋证篇后,从石淋为病、积热所致,劳淋之因、伤于脾肾,血淋辨治、求证审因和气淋证治、当辨虚实以及膏淋冷淋、虚实挟杂等6种淋证加以探讨分析,提示李中梓治淋经验独特,切合临床,重于实践,迄今仍有积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医文献杂志》期刊2016年03期)

王鑫,金庆江[10](2016)在《明末着名中医学家李中梓门人考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李中梓为明末着名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学家,其着述丰富,门人众多,后世医家习惯将李中梓及其弟子的流派称为"士材学派","士材学派"主要传承地在苏浙沪皖一带,与吴门医派关系密切,学术影响力较大,通过查阅李中梓及门人着作、医人志、地方志等文献并进行考证,以期厘清士材学派传承脉络。(本文来源于《江苏中医药》期刊2016年06期)

李中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挖堀、分析李中梓论着中的"治未病"思想,认为未病之时,应当重视养生;欲病已病,主张调理治本;疾病后期,则以调养为主。提出"节劳养精、饮食养胃、起居调摄、运气调心"的养生方式,对现代亚健康管理有指导作用;体质调理、病后"甘温调中"的中医调理思想,对慢病的中医药管理有重要参考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李中梓论文参考文献

[1].唐晓龙,金庆江,金庆雷,王鑫,周轶群.浅析李中梓对巴豆霜的临床运用[J].湖南中医杂志.2019

[2].彭玉莹,李小丽,田宁.李中梓治未病思想探析[J].中医药导报.2019

[3].丛丽烨,王佑华,邓兵.李中梓治疗心病学术思想探讨[J].辽宁中医杂志.2019

[4].马鑫,张洁,王立春.谈李中梓治泄医不定格的临床应用[C].第叁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2018

[5].任晓颖,周天羽.李中梓治泄9法在溃疡性结肠炎中运用[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

[6].刘晓芳,周波.李中梓辨治头痛验案举隅[J].中医药导报.2018

[7].姜玥,段永强,王韶康.李中梓对易水学派“脾肾相关”学术思想继承及临床应用[J].亚太传统医药.2017

[8].王蓓蓓.李中梓重“先后二天”思想探讨[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7

[9].周富明.李中梓《医宗必读》淋证辨治探析[J].中医文献杂志.2016

[10].王鑫,金庆江.明末着名中医学家李中梓门人考略[J].江苏中医药.2016

标签:;  ;  ;  

李中梓论文-唐晓龙,金庆江,金庆雷,王鑫,周轶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