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云南瓦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瓦猫,造型艺术,工艺品,镇宅神兽
云南瓦猫论文文献综述
车铃玲,李富娜[1](2019)在《民间工艺品云南瓦猫的寓意与造型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建筑屋脊上有一些动物称为"屋檐上的走兽",它常常以虎、龙、鱼等形象出现,作为镇宅之物。在云南这个边陲之地,也有这么一种用来镇宅的动物,它叫"瓦猫",是云南独有的民俗文化产物。瓦猫是以动物之王——虎的形象演变而来,为了看家护院,辟邪纳福。随着时代的进步,瓦猫逐渐被人们熟知,慢慢地走下了屋檐变成了工艺品,以另一个方式"活"了下来。(本文来源于《汉字文化》期刊2019年18期)
赵佳琪[2](2019)在《屋上神灵——云南民间“瓦猫”的文化内涵》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云南民间建筑中常见的装饰部件"瓦猫"为研究对象,以民间传说、图像及古代文献为依据,分析了瓦猫的名称、形象来源与演变;结合瓦猫在不同地区的称谓,对其造型特征、种类及功能进行了分析。同时,在对瓦猫安放中的民俗规矩与禁忌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瓦猫为缩影,阐述了中国传统建筑吉祥神兽在结构功能、精神信仰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揭示了传统屋脊神兽与民间生活、民俗信仰密不可分的文化渊源与逻辑关系。(本文来源于《民艺》期刊2019年04期)
尹雁华[3](2019)在《现代设计中的云南瓦猫元素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云南瓦猫是云南地区较为常见的民间艺术,是云南传统艺术中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设计中,云南瓦猫以其独特的造型及审美深受现代艺术创作者青睐,云南瓦猫元素也逐渐被应用现代设计中。本文即基于对造型及审美特征的了解,对现代设计中云南瓦猫元素的具体应用进行探讨,为现代设计与传统艺术元素的融合方向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设计》期刊2019年03期)
李甘霖[4](2019)在《传统手工艺的再生——以云南大理瓦猫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工艺要在今天葆有活力,需在技艺传承,思维创新,重视实用性与艺术性等方面有所作为并相互促进。本文从"再生"的角度出发,试图打破云南传统手工艺墨守成规的表现形态,对传统手工艺的表达逻辑加以更新。探析以瓦猫制作为例的传统手工艺如何在再生过程中,有效地在原有基础上焕发出新的创造力,不断摸索、寻找到适合自身更新、发展的有利模式。(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9年03期)
陈晨[5](2018)在《从“屋脊”走向“市场”——云南“瓦猫”的旅游商品转型之路》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分析了云南传统民间工艺品瓦猫向现代旅游商品转型的现状,并从制作材料和制作方式的创新、品牌的打造和推广、动漫形象的设计、以跨界设计为导向等4个方面对其后续发展的规划提出了构想。(本文来源于《中国文艺家》期刊2018年06期)
赵丽[6](2016)在《论云南鹤庆瓦猫的艺术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鹤庆瓦猫本身独特的造型与当地居民的生存环境、地域文化、生产生活方式和宗教礼仪都密切相关。地方民俗文化决定鹤庆瓦猫的造型特点并以特定的形式和深刻的内涵来迎合鹤庆白族的审美需求,鹤庆瓦猫是他们生存的意识和情感的寄托,因此鹤庆瓦猫成为了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象征性符号。本论文旨在概述鹤庆瓦猫造型特点上的怪诞夸张、比例的严重失调却充满宗教意味和神秘感。并从鹤庆瓦猫的造型特点和内在文化内涵以及瓦猫工艺制作这叁个角度来阐述鹤庆瓦猫自身的艺术特点,对鹤庆瓦猫这一蕴含深刻民族文化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在存在的艺术价值和民俗文化价值进行了探讨与研究。其重要学术意义是通过分析云南鹤庆瓦猫的艺术特点,让人们对鹤庆瓦猫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更多的了解。在调查了鹤庆瓦猫的生存现状,分析在社会生产力、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情况下,从最初的实用性到现在技艺的严重流失,促使了鹤庆瓦猫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甚至有可能退出历史舞台,从而引发了对鹤庆瓦猫保护与传承发展的思考,并提出了对鹤庆瓦猫的保护措施与建议。从两方面着手来解决当前鹤庆瓦猫所面临的传承难和难发展的问题。希望对鹤庆瓦猫的传承和发展提出一条可行的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期刊2016-05-18)
张世杰,诸锡斌[7](2014)在《云南民间瓦猫工艺设计及开发保护》一文中研究指出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区域,具有民族文化多元性的特点,在生活习俗方面同样也就产生了各式各样奇特的习俗。各个民族都有关于自己民族的图腾文化崇拜。受到来自于内地汉文化的影响,在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的生活也与内地汉文化息息相关。瓦猫就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孕育形成的产物,并在历史发展中不断创新、发展。瓦猫是一种带有云南地方性文化特色的民俗饰物,被当地少数民族作为民间的镇宅神兽,在云(本文来源于《云南省第1-3届科学技术哲学与科学技术史研究生论坛优秀论文集》期刊2014-04-26)
李书燕[8](2013)在《浅谈云南永胜县瓦猫制作技艺》一文中研究指出凉水砖瓦窑是滇西北比较历史悠久的专业烧制砖瓦的集体所有制砖瓦厂,是永胜烧制砖瓦的发源地,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凉水的砖瓦匠们积累了丰富的烧制技术。本文对永胜县瓦猫制作技艺的基本情况,制作工艺的特征和现状深入调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留提供了重要资料。(本文来源于《山西青年》期刊2013年20期)
吕丽蓉[9](2012)在《浅谈云南瓦猫的地域性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云南的农村,有一种民俗,就是在自家的房顶上安置瓦猫。瓦猫用陶制作,因形象造型似猫,且又是瓦制,因此在云南统称"瓦猫"。云南民间人们对瓦猫的崇拜信仰深信不疑,至今在云南各地都一直保留制作瓦猫的民俗。但由于地域的不同当地人对其称呼和造型也有着浓厚的地域性特点,云南昆明一带瓦猫仿佛天真的孩子;玉溪瓦猫象留须的巫师;大理鹤庆的瓦猫造型极度夸张;曲靖瓦猫将八卦夹在前腿等。人们最初制作瓦猫是为了为村民看家护院、震慑妖魔,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瓦猫独特的造型逐渐的被人们所喜爱,在其艺术造诣上也逐渐被被你们欣赏,并最终走下了屋檐,成为工艺品,它独特的审美趣味深受人们的喜爱。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2年23期)
茶茶香香,凹凸[10](2012)在《云南瓦猫》一文中研究指出"每家房顶高高坐,圆圆的眼睛,大大的口,‘猫'不像‘猫',‘虎'不像‘虎'",这样的谜语对云南人采说并不陌生,大家都知道,答案就是"瓦猫"。瓦猫就是猫形瓦,是云南极具代表性的民俗物件,一般用陶土制作,成形后上釉烧制而成。瓦猫因其形象颇似家猫而得猫名,但却寓虎(本文来源于《普洱》期刊2012年06期)
云南瓦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以云南民间建筑中常见的装饰部件"瓦猫"为研究对象,以民间传说、图像及古代文献为依据,分析了瓦猫的名称、形象来源与演变;结合瓦猫在不同地区的称谓,对其造型特征、种类及功能进行了分析。同时,在对瓦猫安放中的民俗规矩与禁忌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瓦猫为缩影,阐述了中国传统建筑吉祥神兽在结构功能、精神信仰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揭示了传统屋脊神兽与民间生活、民俗信仰密不可分的文化渊源与逻辑关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云南瓦猫论文参考文献
[1].车铃玲,李富娜.民间工艺品云南瓦猫的寓意与造型探析[J].汉字文化.2019
[2].赵佳琪.屋上神灵——云南民间“瓦猫”的文化内涵[J].民艺.2019
[3].尹雁华.现代设计中的云南瓦猫元素应用[J].设计.2019
[4].李甘霖.传统手工艺的再生——以云南大理瓦猫为例[J].大众文艺.2019
[5].陈晨.从“屋脊”走向“市场”——云南“瓦猫”的旅游商品转型之路[J].中国文艺家.2018
[6].赵丽.论云南鹤庆瓦猫的艺术特点[D].云南师范大学.2016
[7].张世杰,诸锡斌.云南民间瓦猫工艺设计及开发保护[C].云南省第1-3届科学技术哲学与科学技术史研究生论坛优秀论文集.2014
[8].李书燕.浅谈云南永胜县瓦猫制作技艺[J].山西青年.2013
[9].吕丽蓉.浅谈云南瓦猫的地域性特征[J].大众文艺.2012
[10].茶茶香香,凹凸.云南瓦猫[J].普洱.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