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引黄灌溉管理服务中心韩墩灌区山东滨州256600
摘要:为了提高灌区管理水平,信息化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提高了合理高效地输配水资源,针对目前我国灌区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现状及成就进行归纳总结,分别对灌区信息化应用内容、信息流程、主要建设模块进行简要规划,为我国灌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一定的支持。
关键词:灌区信息化;建设发展现状;发展对策规划
引言
灌区信息化建设是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目前的发展现状合理的进行规划设计,确保我国灌区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整体质量与效果。
1灌区信息化的规划路线研究
1.1灌区信息化标准的制定
我国的灌区信息化建设工作起步较晚,但是赶上了科学技术腾飞的黄金时期,可以快速的建设灌区信息化体系。在国家十三五规划当中明确指出,需要打造系统性的水利系统,加快灌区信息化体系的建设,不断落实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合理的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推动我国水资源的生态循环利用,加快现代农业的建设步伐。在灌区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展时,当地政府和水利部门需要加大相关资源的投入,为灌区信息化体系的构建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为了保障各个地区开展灌区信息化建设的工作质量,提高各个区域之间灌区的系统衔接效果,需要制定统一规范的灌区信息化建设标准。如单位农田的灌溉标准、水资源的容量配置、灌区水库的储水等信息进行合理的规定,以保障灌区信息化建设之后的数据兼容性和水利数据的实时共享,充分的利用灌区信息化系统的优势。避免由于系统不兼容和信息化系统配置低等问题的发生,给灌区信息化系统的运行造成严重的影响。例如在超级台风来临时,很可能造成江河湖海的水位上涨,此时灌区的信息化建设则可以发挥出一定的作用,通过对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及时的泄洪与蓄水,以保障农田的安全与人民的安全。
1.2投资路径的拓展
在灌区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展时,为了保持工作开展的连贯性与统一性,需要保障投资资金的稳定性。因为灌区信息化系统建设工作涉及到非常多的基层一线勘查工作,且工作量和工作内容非常多,若是资金无法保证一定的稳定,则无法保障灌区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质量。一般情况下灌区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资金都是由政府出资,而随着后续工作的全面铺开,当地政府的财政压力不断增加,很可能延误灌区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整体进度。因此为了保证灌区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可靠性,需要对项目融资的路径进行一定的拓展,让社会资本加入其中,让民间企业家进行商业投资。在多元化的融资环境下,可以有效保障灌区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质量与效率,同时细化了灌区信息化建设的覆盖项目,充分发挥出灌区信息化的社会效益与价值。
1.3灌区信息化系统的管理维护
灌区信息化建设工作并不是一劳永逸的项目,在基本信息化系统完成建设之后,需要加强对信息化系统的后续维护与管理工作,确保该系统可以安全稳定的进行运行。为了保障系统管理维护的工作质量,需要在灌区信息化系统构建、使用、管理、操作等工作细化时,就编制相关的工作责任制度,确保每一项工作都有具体的人员进行负责,提高灌区信息化系统运行的整体安全性与可靠性。在灌区信息化系统进行升级管理时,需要组建相关的技术小组,不断的设计完善信息化系统,确保信息化系统可以完全覆盖灌区。同时还需要不断的修复系统的BUG,提高系统的主动防御性能,使灌区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充分的发挥其作用。
1.4人才队伍的建设
在国家十三五水利工程规划时,对于灌区信息化建设作出了明确指示,通过灌区与水利枢纽站、水电站、水库的结合,科学合理的调度控制水资源,避免洪水给人民群众的安全造成影响,同时保障水资源可以在农业种植过程中发挥出相应的作用。为了保障灌区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可行性,需要组建一支专业化的工作团队。以丰厚的薪资待遇和工作环境吸引更多的技术人才加入其中。为了保障工作人员达到灌区信息化建设的工作要求,需要对全体参与该项工程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与考核,确保技术人才的质量与可靠,推动灌区信息化建设的工作步伐,充分发挥出灌区信息化系统的工作效益。
2灌区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规划
2.1发展内涵
灌区信息化是指通过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通信、智能一体化控制、遥感卫星等技术构建灌区水资源信息感知、智能控制、动态调度,实现灌区基本数据的自动收集、远程传输、远程控制、实时存储、科学分析,实现灌区管理水平的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如图1所示。
2.2建设要点
我国灌区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从20世纪70年代起至今,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信息采集系统落后,存储、传递实时性差,软件开发与应用存在短板,学科交叉型专业人才缺乏等,鉴于此,我国灌区信息化应该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建设。如图3所示。(1)灌区信息数据的精准高效采集、安全有效存储整理以及实时传递。(2)灌区灌溉系统的自动化程度。(3)灌区灌溉系统与管理系统软件的集成化与标准化、硬件设施的完善配套、软硬件的兼容性。(4)加强计算机应用、土壤学、节水灌溉、管理等多领域人才的培养。“十三五”时期是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期,要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扩大资金投入,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不断强化人才队伍
建设,目前,完全实现我国灌区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的目标还没有彻底实现。信息采集点落后、通讯传输效率低、软硬件标准化、通用化配套化差,职能管理部门分散、多领域精尖人才匮乏、数据信息共享性差等问题仍然存在,为此今后在智能公共数据库建设、信息采集、计算机应用、管理模式、人才培养方面要加大投入力度。随着一体化测控智能闸门、光纤通讯、遥感卫星、土壤墒情智能采集系统、无线通讯技术、自动检测量水设备、高精度末端测量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提出了智慧灌区建设发展思考,指出智慧灌区是实现灌区智慧预警、智慧调度/调控及智慧决策,推动灌区发展与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力相协调,发展完整的灌区水生态系统,建立灌区永久水资源保障制度,构建先进的水科技文化。智慧灌区思路的指出是对我国灌区信息化发展建设的指导,今后我国灌区信息化建设要以实现灌区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为根本,完成我国灌区智慧化建设。
结语
综上所述,在农业现代化建设工作开展时,为了推动该项工作的落实,需要构建科学现代化的灌区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明确的法律条规进行约束,同时拓展更多的项目融资渠道,打造高素质的人才管理团队,提高灌区信息化工作开展的质量,合理的发挥出灌区信息化管理工作的社会效益和工作价值。
参考文献:
[1]高炜.灌区运行管理中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探析[J].地下水,2018,3906:213-214.
[2]单良玉.庄河灌区信息化建设问题与对策浅析[J].中国水利,2018,11:59-60.
[3]王军海.吉林省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及对策[J].吉林水利,2018,02:56-59.
[4]陈芝键.我国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J].水利技术监督,2018,04: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