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积极开展心血管离子通道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全全[1](2021)在《骨骼肌离子通道病临床、病理及分子生物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骨骼肌离子通道病(skeletal muscle channelopathies,SMCs)是由编码骨骼肌细胞膜电压门控氯、钙、钠及钾离子通道的基因突变所导致的一组具有临床和遗传异质性的疾病。依据肌细胞膜兴奋性的高低、临床表现特点,分为非萎缩性肌强直(Non-dystrophic myotonias,NDMs)和原发性周期性麻痹(Primary periodic paralyses,PPPs)。NDMs是一组以肌强直为特征的骨骼肌离子通道病,肌强直是指自愿或诱发肌肉收缩后松弛延迟,主要临床表现:肌肉僵硬、肌容过饱满(运动员体魄),可伴肌无力(持续/周期性发作)、肌痛,多于儿童或青少年起病。NDMs临床表型几乎仅涉及骨骼肌,迄今为止尚未明确描述相关的肌肉外累及,因其缺少肌肉萎缩及多系统受累等特征不同于强直性肌营养不良。根据临床特点及突变基因,NDMs可分为先天性肌强直(myotonia congenita,MC)、先天性副肌强直(paramyotonia congenita,PMC)和钠通道肌强直(sodium channel myotonia,SCM),由CLCN1或SCN4A基因突变引起。PPPs是以反复发作弛缓性瘫痪为特征的一组骨骼肌离子通道病,肌无力可持续数小时、数天至数周,可伴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发作时可伴有血清钾水平的异常,发作间歇期基本或完全正常,部分患者反复发作后可发展为永久性肌无力。根据发作期血钾水平可以分为低钾型周期性麻痹(Hypokalaemic periodic paralysis,Hypo PP)、高钾型周期性麻痹(Hyperkalaemic periodic paralysis,Hyper PP)、正常血钾型周期性麻痹(normokalaemic periodic paralysis,normo PP)。Andersen-Tawil综合征(Andersen-Tawil syndrome,ATS)也属于PPPs的类型之一,主要表现为发作性肌无力、心律失常、颅面手足畸形,肌无力发作时可伴血钾降低、正常或升高。PPPs由SCN4A、CACNA1S、KCNJ2或KCNJ5基因突变引起。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Voltage-gated sodium channel,NaV)是可兴奋细胞兴奋的结构基础,人类NaV有9种不同的亚型(NaV1.1~NaV1.9),NaV1.4是一种跨膜糖蛋白,主要表达在骨骼肌并参与肌细胞收缩。NaV1.4由SCN4A基因编码a亚基和SCN1B基因编码辅助β亚基通过非共价键结合组成,α亚基为核心亚基。SCN4A突变导致一组骨骼肌NaV1.4通道病,包括发作性肌无力(Hyper PP、normo PP、Hypo PP 2型和先天性肌无力综合征(congenital myasthenic syndrome,CMS))和肌强直(PMC和SCM),呈现高度临床异质性。Hyper PP、normo PP可与PMC叠加发作。SMCs具有显着临床与遗传异质性,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0.6-2020.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神经肌肉科住院诊治,主要临床表现为发作性肌无力或肌强直,基因诊断明确的SMCs患者,包括NDM 20例、PPP 8例、骨骼肌NaV1.4通道病9例,探讨中国人各型SMCs的临床特征、病理及相关基因突变特点。第一部分非萎缩性肌强直临床、病理与基因分析目的:探讨NDM的临床特征、骨骼肌病理改变和基因突变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NDM患者临床、实验室检查、电生理(神经、心脏)特点,活检骨骼肌病理分析,二代测序基因突变分析及家系验证,治疗和随访。结果:20例NDM患者(来自18个家系)包括MC 17例、PMC 3例。MC与PMC患者部分临床表现相似:主要表现为肌肉僵硬肥大,握拳伸开困难,叩击可见肌球,寒冷加重肌强直及反复活动后肌强直减轻(“加温”现象)。PMC患者颜面肌僵硬、眼睑闭合性肌强直及冷敏感性更为常见,可伴永久性肌无力。20例NDM中9例MC、2例PMC患者心脏受累,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示心律失常或传导阻滞,其中6例患者诉心悸、胸闷、胸痛等不适,1例患者父亲心源性猝死。肌酸激酶正常或轻度升高。肌电图均可见肌强直电位,其中7例MC患者伴轻度肌病电位,PMC患者不伴肌病电位。MC与PMC患者活检骨骼肌病理无差异,多数为肌纤维类型分布异常或选择性肌纤维萎缩。17例MC患者共发现19种CLCN1突变位点,其中c.1277C>A(p.T426N)、c.795T>G(p.D265E)为新发突变,3例PMC患者发现2种SCN4A基因突变位点。给予患者美西律和/或卡马西平口服治疗,肌强直症状均部分改善。结论:NDMs是一组以肌强直为特征,由CLCN1或SCN4A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性骨骼肌离子通道病,主要包括MC、PMC。MC与PMC部分临床症状、体征相似,PMC多见颜面肌强直及眼睑闭合性肌强直,可伴持续性肌无力。NDM骨骼肌病理改变缺少特异性。本研究发现MC、PMC可伴有心律失常或传导阻滞,严重病例发生心源性猝死,NDM伴心脏受累临床表现值得重视,应定期进行心脏评估。钠通道阻断剂(美西律、卡马西平)部分缓解肌强直症状。第二部分原发性周期性麻痹临床、病理与基因分析目的:探讨PPP的临床特征、骨骼肌病理改变和基因突变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PPP患者临床表现、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心电图、神经电生理特征,活检骨骼肌病理分析,二代测序基因突变分析及家系验证,治疗和随访。结果:8例PPP患者(来自7个家系)确诊:Hypo PP 1型1例(CACNA1S,1/8)、Hypo PP 2型2例(来自同一家系,SCN4A,2/8)、normo PP 3例(其中合并PMC 2例,SCN4A,3/8)、Hyper PP 1例(合并PMC,SCN4A,1/8)、ATS 1例(KCNJ2,1/8);8例患者基本临床表型均符合PPP:发作性肌无力,伴或不伴血清钾的异常;其中Hyper PP及2例normo PP患者偶伴有握拳松开费力,肌电图提示肌强直电位伴或不伴肌病电位,考虑合并PMC;ATS患者伴有室性心律失常及颅面手足畸形的临床特点,肌电图提示肌病电位。ATS及1例normo PP合并PMC患者伴随病情进展表现为持续性肌无力,骨骼肌病理均可见管聚集现象。基因分析:8例临床表型相似的PPP分别由致病基因CACNA1S(R1242S)、SCN4A(R675Q/W、T704M、I693T)、KCNJ2(R218Q)突变导致,其中CACNA1S(R1242S)为新发突变。急性发作期管理及慢性预防治疗可减少肌无力发作时间及发作频率。结论:PPPs由编码骨骼肌膜通道蛋白的多个基因(CACNA1S、SCN4A、KCNJ2、KCNJ5)突变导致引起的一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骨骼肌离子通道病,具有高度的临床及遗传异质性。基本临床表型相似,依据发作时血钾浓度分为Hypo PP、Hyper PP、normo PP,ATS血钾浓度高低不一,特征性颅面手足畸形、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有别于其他类型的PPP。伴持续性肌无力PPP患者骨骼肌活检常出现管聚集。致病基因分析是获得确诊的重要方法,为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治疗上积极纠正血钾水平,避免诱发因素。第三部分骨骼肌NaV1.4通道病临床与遗传异质性研究目的:探讨骨骼肌NaV1.4通道病的临床特征和SCN4A基因突变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骨骼肌NaV1.4通道病患者临床、实验室检查、神经电生理特点,二代测序基因突变分析及家系验证。结果:9例骨骼肌NaV1.4通道病患者(来自8个家系)包括Hypo PP2型2例(来自同一家系,2/9)、normo PP 1例(1/9)、normo PP合并PMC 2例(2/9)、Hyper PP合并PMC 1例(1/9)和PMC 3例(3/9)。Hyper PP合并PMC家系内存在Hyper PP、PMC及Hyper PP合并PMC三种临床表型,家系内具有显着临床异质性。9例骨骼肌Nav1.4通道病患者携带6种SCN4A基因突变位点(R675Q、R675W、T704M、L689F、I693T、V1293I),其中T704M、L689F突变均分别出现在2个家系中。结论:骨骼肌NaV1.4通道病是由SCN4A基因突变导致的一组发作性肌无力和/或肌强直为临床特点的离子通道谱系疾病,具有显着临床异质性,同一家系内临床表型也可不同。显着的临床异质性源于SCN4A基因编码的NaV1.4通道复杂的结构域及其功能,不同SCN4A基因突变位点导致NaV1.4通道功能增强或缺陷,骨骼肌兴奋性异常,呈现不同临床表型。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2](2020)在《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16共识升级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室性心律失常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发生在无结构性心脏病患者的非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预后多为良好,但持续性快心室率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扑动与颤动可导致心脏性猝死。在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与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的支持下,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室性心律失常工作委员会于2016年组织国内专家首次撰写了中国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为2016年共识的升级版,该版是在参考新近公布的欧美相关指南和共识基础上,结合我国近几年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国情再版的新的专家共识。期望2020版共识将有助于促进我国室性心律失常的预防与治疗。
曹克将,陈柯萍,陈明龙,洪葵,华伟,黄从新,黄德嘉,江洪,李学斌,李毅刚,汤宝鹏,王祖禄,吴立群,吴书林,薛玉梅,杨新春,杨艳敏,姚焰,张凤祥,张澍[3](2020)在《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16共识升级版)》文中研究指明室性心律失常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发生在无结构性心脏病患者的非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预后多为良好,但持续性快心室率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扑动与颤动可导致心脏性猝死。在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与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的支持下,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室性心律失常工作委员会于2016年组织国内专家首次撰写了中国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2020中国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为2016年共识的升级版,该版是在参考新近公布的欧美相关指南和共识基础上,结合我国近几年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国情再版的新的专家共识。期望2020版共识将有助于促进我国室性心律失常的预防与治疗。
陈芳[4](2020)在《继发性短QT综合征相关危险因素及生存分析》文中提出目的:1.研究继发性短QT综合征(short QT syndrome,SQTS)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探索各因素预测效果及截断值;2.对继发性SQTS患者进行生存分析,寻找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我院继发性SQTS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入院时与出现SQTS时临床资料,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值的大小、灵敏度、特异性等评价各预测因子在继发性SQTS中的预测效果;应用寿命表法计算中位生存期、生存率,COX回归分析明确影响继发性SQTS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继发性SQTS患者血清Ca2+浓度和动脉血PH值降低,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MB,CK-MB)、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高敏肌钙蛋白T(high-sensitivity troponin T,hs-Tn T)、血清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K+、Na+、Cl─浓度、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Pa O2和Pa 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表明血清Ca2+、PH、CK-MB、AST、hs-Tn T、BUN和Scr预测继发性SQTS的AUC分别为0.7109、0.7409、0.6706、0.6947、0.7488、0.6697和0.6928,它们的最佳截断值分别是1.91mmol/L、7.315、12.03U/L、58.45U/L、0.032 ng/m L、12.65 mmol/L和144.5 umol/L。(2)继发性SQTS患者中位生存期为590分钟;高龄及合并呼吸衰竭的继发性SQTS患者预后差;多因素COX回归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年龄(HR 2.664;95%CI,1.189~5.969;P=0.017)、呼吸衰竭(HR 0.342;95%CI,0.152~0.770;P=0.01)、CK>192U/L(HR 2.264;95%CI,1.019~5.032;P=0.045)、AST>40U/L(HR 0.348;95%CI,0.158~0.766;P=0.009)为影响继发性SQTS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1)继发性SQTS患者生存时间短,恶性程度高。(2)继发性SQTS与低钙、酸中毒、心肌损伤、肾功能损害可能相关,血清Ca2+、PH、CK-MB、AST、hs-Tn T、BUN和Scr对继发性SQTS的发生可能具有预测价值。(3)继发性SQTS患者的疾病预后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与年龄、呼吸衰竭、CK以及AST是否升高相关。
张凯[5](2020)在《多西环素对慢性间歇缺氧导致的大鼠心房重构干预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慢性间歇缺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CIH)的方式建立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心房重构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AF)模型,探究多西环素对CIH导致的大鼠心房重构的干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1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 group,Control group)、慢性间歇缺氧模型组(CIH-induced atrial remodeling group,CIH group)及多西环素干预组(CIH with doxycycline intervention group,CIH-D group),每组50只(n=50)。模型组与干预组大鼠接受每日8小时的CIH,干预组大鼠在CIH的基础上经胃给予多西环素进行干预(30mg/kg)。模型建立周期为30天,之后对各组大鼠进行称重、气体麻醉,麻醉满意后对各组大鼠进行心脏彩超、血流动力学检测,之后留取各组大鼠心房组织,称重后按不同实验要求进行储存。各组中,10只大鼠用于病理学实验,5只用于体外心脏电生理学实验,5只用于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 PCR)实验,5只用于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实验,20只用于全细胞膜片钳实验,5只用于共聚焦显微镜实验。HE染色用于观察各组大鼠心房组织一般结构变化,Masson染色用于分析比较各组大鼠心房组织中胶原纤维沉积程度,体外心脏电生理实验用于检测各组大鼠心房有效不应期、心房外膜传导速度、传导异质性及AF诱发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及Western Blotting实验用于检测各组大鼠心房组织中心房重构相关蛋白PTEN、PI3K、AKT、p-AKT、TGF-β1、CTGF、Nav1.5、Cav1.2、Kv4.2、Kv4.3、NCX1、Ry R2的表达水平,RT-q PCR实验用于检测各组大鼠心房组织中心房重构相关微小核糖核酸(micro RNAs,mi Rs)1、21、29b、30、133a、328及上述蛋白的m RNA表达水平。膜片钳实验用于检测各组大鼠心房肌细胞的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P)、动作电位时程(action potential duration,APD)、INa、ICa,L、Ito的电流密度及通道动力学参数。共聚焦显微镜实验用于分析比较各组大鼠心房肌细胞内Ca2+瞬变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大鼠相比,模型组的大鼠心脏重量、肺动脉平均压力、平均动脉压增加,心房组织纤维化程度明显增加,此外,心肌细胞间隙增加、走形紊乱。体外心脏电生理实验结果表明,模型组大鼠的心房外膜传导速度减慢、传导异质性增加,AF诱发率明显增加,心房组织中mi R-1、mi R-21、mi R-133a、mi R-328、TGF-β1、CTGF、Ry R2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PI3K、AKT、p-AKT、Nav1.5、Cav1.2、Kv4.2、Kv4.3的表达水平降低。细胞电生理实验表明,模型组大鼠心房肌细胞的APD延长,ICa,L、INa、Ito电流密度明显降低,心房肌细胞Ca2+瞬变增加,NCX1表达水平及离子通道动力学参数无明显改变。给予多西环素干预后,干预组大鼠较模型组相比,心房组织纤维化程度明显改善,AF诱发率有所降低,心房外膜传导速度增加、传导异质性降低,心房组织中mi R-21、mi R-133a、TGF-β1、CTGF、Ry R2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PI3K、AKT、p-AKT、Nav1.5、Cav1.2、Kv4.2、Kv4.3的表达水平升高,心房肌细胞的APD缩短,INa、Ito电流密度增加,离子通道动力学参数无明显改变。结论:1)CIH可导致雄性SD大鼠心房明显的结构重构和电重构,是研究AF心房重构机制的重要平台。2)心房组织胶原纤维沉积增加、心房外膜传导速度减慢、传导异质性增加、心房组织中mi R-1、mi R-21、mi R-133a、mi R-328、TGF-β1、CTGF、Ry R2表达水平的升高,PI3K、AKT、p-AKT、Nav1.5、Cav1.2、Kv4.2、Kv4.3表达水平的降低、心房肌细胞APD延长、INa、ICa-L、Ito电流密度减低、Ca2+瞬变增加是CIH促进AF的重要机制。3)多西环素可通过调节mi R-21/PTEN/PI3K/AKT通路、mi R-133a/TGF-β1/CTGF通路、Nav1.5、Kv4.2、Kv4.3、Ry R2、INa、Ito进而改善CIH导致的大鼠心房结构重构和电重构,是其干预AF重构的重要分子及离子机制。
田月月,吴明远[6](2020)在《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高危因素与预防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early onset sepsis,EOS)一般是指出生72小时内发生的败血症,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出生后1周内发生的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感染也纳入早发型感染的范畴[1]。新生儿EOS的总体发病率约为1/1000活产儿[2],目前仍是新生儿患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3-4]。EOS发病风险主要与围生期的母婴因素相关。由于新生儿EOS的
王磊[7](2020)在《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治疗的性别差异》文中指出第一部分心脏起搏器治疗的性别差异背景:性别差异在心脏病学领域的影响正在逐渐被认识,包括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方面,但目前相关研究多基于欧美人群,少有基于我国人群的数据分析,且专门就心脏起搏治疗的性别差异进行探讨的研究也不多。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国人接受心脏起搏治疗的性别差异。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数据来源于心律失常介入治疗注册数据库。入选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植入起搏器的患者,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合并心血管疾病情况、心功能情况、起搏器植入适应证、植入器械类型等信息并比较其性别差异。此外,将整体人群分为青中年(<60岁)、老年组(≥60岁且<80岁)及高龄组(≥80岁)进行分组比较,以评估不同年龄段的性别差异。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203例起搏器植入患者,平均年龄67.9±13.2岁,男性占比低于女性(48.7%比51.3%),但在高龄组中则相反(55.9%比44.1%)。男性植入时平均年龄为68.3±13.6岁,显着高于女性(P=0.021)。起搏适应证方面,男性因房室传导阻滞(40.3%比30.1%,P<0.001)及慢性房颤伴长RR间歇或缓慢心室率(13.5%比9.1%,P<0.001)而植入起搏器的比例更高,而女性因病窦综合征植入起搏器(51.0%比63.9%,P<0.001)的比例更高。女性植入双腔起搏器的比例更高(81.1%比85.3%,P<0.001),但该差异在高龄组患者中不显着(76.1%比77.2%,P=0.716),此外,若按照起搏适应证进行亚组分析,则植入起搏器类型无显着性别差异。结论:性别差异对国人心脏起搏治疗具有一定影响。80岁以下人群中女性植入比例高于男性,而80岁以上人群则情况相反。男性植入起搏器的平均年龄高于女性。男性因房室传导阻滞及慢性房颤伴长RR间歇或缓慢心室率而植入起搏器的比例高于女性,而女性病窦综合征比例更高。性别差异对起搏器类型的选择影响不大。第二部分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的性别差异背景及目的: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是目前预防心脏性猝死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国外研究显示性别差异对ICD的应用有显着的影响。本研究拟分析性别差异对国内患者植入ICD的影响。方法:数据来源于中国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登记研究数据库,本研究入选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国内20家医学中心植入ICD的全部患者。结果:本研究纳入了植入ICD的患者664例,其中男性患者484例,占72.9%,明显多于女性患者(180例,占27.1%)。男性患者患有缺血性心脏病的比例和扩张型心肌病的比例均显着高于女性患者,分别为(35.5%vs.14.4%,P<0.001)和(21.0%vs.13.3%,P=0.024);女性患者心脏离子通道疾病的比例高于男性患者(14.4%vs.3.1%,P<0.001)。女性的超声指标(LVEF、LVDD等)较优。男性患者中符合Ⅰ类适应证的比例显着高于女性患者(66.9%vs.52.8%,P<0.001)。对患者的地区分布进行统计发现,无论南方地区还是北方地区男性患者的占比均明显多于女性患者。结论:国内女性的ICD植入率明显低于男性,可能与合并基础心脏疾病的不同有关,同时可能与女性得到医疗咨询少有一定关,有必要加强对女性患者的宣教,能提高女性患ICD的植入率。第三部分心脏再同步治疗的性别差异背景:心衰在流行病学、病理生理特点、临床表现及预后方面均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目前,性别对心脏再同步治疗的临床应用的影响已有相关研究报道,但是,关于我国接受心脏再同步治疗的性别差异的研究较少。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国人接受心脏再同步治疗的性别差异。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数据来源于心律失常介入治疗注册数据库。入选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植入心脏再同步治疗起搏器/除颤器(CRT-P/D)的患者,收集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病因、病史、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资料、植入适应证、植入器械类型等信息并比较其性别差异。此外,将整体人群分为青中年(<60岁)、老年组(≥60岁且<70岁)及高龄组(≥70岁)进行分组比较,以评估不同年龄段的性别差异。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03例植入CRT的患者,平均年龄61.9±10.7岁,男性占比高于女性(65.7%比34.3%)。植入CRT时女性的平均年龄高于男性(63.3±9.2比61.2±11.3,p=0.014)。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非缺血性心肌病都是最常见的病因。男性患者中植入CRT-D的比例高于女性(56.5%比41.9%,P=0.001)。三个年龄组的CRT器械选择与整体人群的特点一致,女性CRT-D植入比例低于男性。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男性是增加CRT-D选择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7)。结论:性别差异对国人心脏再同步治疗具有一定影响。在临床实践中,接受CRT治疗的患者大多数为男性。女性植入起搏器的平均年龄高于男性。女性CRT-D植入比例明显低于男性,男性是增加CRT-D选择的独立影响因素。第四部分性别对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患者预后的影响背景:在以往大规模临床试验中ICD的临床应用存在性别差异,那么在真实世界中是否也是如此。对于已经植入ICD的患者,性别差异是否会对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和生存获益造成影响。目的:评估真实世界中,ICD临床应用和获益的性别差异,从而了解性别对ICD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利用家庭监测数据库,评估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植入带有家庭监测系统的ICD患者以下方面性别差异:一般情况,基础疾病情况,心功能状态、心电图及超声指标、用药情况、植入器械类型、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及治疗。终点事件为电击治疗和死亡。评估患者死亡危险因素的性别差异。所有患者随访至2018年5月结果:共1015例患者入选本研究。平均随访时间为4.7±1.8年,患者平均年龄60.7±14.2岁。其中,男性患者738例(72.7%),NYHA心功能Ⅲ-Ⅳ患者497例(49%)。男性患者冠心病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射血分数低于女性。而女性患者更少选择双腔ICD及CRT-D。男性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及电击治疗明显高于女性。男女患者死亡率未达到统计学显着性。死亡危险因素方面,房颤,NYHAⅢ-Ⅳ是男性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冠心病,NYHAⅢ-Ⅳ是女性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真实世界中,ICD患者中女性比例不到1/3。女性患者中,合并缺血性心肌病比例低,非缺血性心肌病及长QT综合征比例高,女性事件发生率及电击治疗率显着低于男性。两者在ICD获益方面并无性别差异
果冯冯[8](2020)在《基于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的短QT综合征模型的建立与药物筛选》文中认为研究目的短QT综合征(Short QT syndrome,SQTs)是一种极其罕见,异源基因遗传的心脏离子通道病,该病以心电图上QT间期、心室及心房不应期的明显缩短为主要临床特征,同时可以引起恶性心律失常而导致心源性猝死的发生。SQTs具有家族遗传性,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在临床上缺少特效药物,严重危害患者健康。现已有6种SQTs亚型被发现,其中1型、2型及3型均与钾离子通道的功能性改变有关。KCNH2(Potassium voltage-gated channel subfamily H member 2)基因是最早被确认的致病基因的突变位点,但还没有较为完整的研究去阐述为何KCNH2突变会引发SQTs,目前仍未发现针对此种位点突变的有效治疗药物。因此,基于之前的研究及文献报道,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建立SQTs病人特异性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 PSCs)模型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并通过i PSCs衍生的心肌细胞进行靶向药物的筛选。研究方法本课题成功入组了1例携带KCNH2 T618I位点突变的SQTs患者以及2例健康受试者,并建立了SQTs病人特异性i PSCs及健康受试者的正常i PSCs,同时获得了病人特异性的i PSCs衍生的心肌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derived cardiomyocytes,i PSCs-CMs);为了后续实验中采用更为严格的对照,本研究应用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在SQTs患者的i PSCs水平上进行T618I突变的定点校正,期望得到与患者的突变基因相同位点的等位正常基因i PSCs。基于三组i PSCs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通过详细比较健康受试组(正常组)、SQTs患者(病人组)及等位基因校正组(校正组)的功能学差异,如细胞形态学,电生理特征等,揭示了病人组心肌细胞的功能学表型,从而建立SQTs疾病模型;2)详细检测病人组的离子通道改变,包括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P)及钾离子、钠离子及钙离子通道的检测,进一步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3)通过分子学实验方法,检测分子水平上三组的蛋白表达是否具有改变,从而解释离子通道的改变;4)通过转录组测序分析(RNA-Seq analysis)找到与SQTs疾病产生相关的位点基因,从而确定离子通道的改变是否与基因的改变有关;5)基于对临床治疗SQTs常用药物的实验室检测结果,通过应用病人特异性的i PSCs-CMs进行靶向药物的筛选。研究结果在获得了SQTs患者皮肤样本后,应用体细胞重编程技术建立了正常组及病人组的i PSCs,同时应用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对病人组的i PSCs进行T618I突变的定点校正,从而得到校正组i PSCs。基于对三组i PSCs的研究,获得以下结果:1)应用i PSCs特异性标志物SOX2、NANOG、OCT4及SSEA4进行免疫染色,结果显示三组i PSCs均有明显干性。2)应用小分子化合物的定向分化方法,将对照组、病人组及校正组i PSCs分化为心肌细胞,再应用心肌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TNNT2和α-actinin进行心肌细胞的免疫染色;应用心室肌细胞特异性标志物MLC2v和心房肌细胞特异性标志物MLC2a对三组心肌细胞进行免疫染色,结果显示,在不同组中细胞的大小、心室及心房肌细胞的比例以及肌丝纹理排列并无显着性差异。3)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分别对三组i PSCs-CMs的动作电位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和校正组相比,病人组的心肌细胞表现出明显的心律不齐、心率加快,动作电位时程(AP duration,APD)显着缩短;同时为了确定在病人组i PSCs-CMs中发现的异常动作电位表型是否是由KCNH2突变引起的功能性增强所致,应用特异性钾离子通道激动剂PD-118057进行对照组i PSCs-CMs的瞬时加药实验,对照组i PSCs-CMs的APD缩短程度与病人组i PSCs-CMs相似。4)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分别对校正组和病人组i PSCs-CMs的钾离子、钠离子和钙离子通道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快激活延迟整流钾电流(IKr)和慢激活延迟整流钾电流(IKs)密度显着增大,钠离子电流和钙离子电流明显增大。5)应用膜蛋白表达检测实验对校正组和病人组i PSCs-CMs的钾离子和钠离子的膜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病人组的钾离子(KCNH2)和钠离子的膜蛋白表达明显增加,说明钾电流和钠电流的改变可能与膜蛋白的改变有关。6)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技术和RNA-Seq分析对校正组和病人组的14个可能影响离子通道表达改变的基因进行m RNA水平的检测,结果显示影响钾离子、钠离子和钙离子通达表达的多个基因均有明显的变化,这与之前的电生理及膜蛋白检测的实验结果相吻合。7)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对病人组i PSCs-CMs进行奎尼丁和短肽蝎毒素Bm KKx2的瞬时加药实验,结果显示奎尼丁和短肽蝎毒素Bm KKx2可以有效的延长病人组的APD;应用分子学实验技术构建KCNH2突变质粒和T618I特异位点突变质粒,并对HEK 293细胞系进行瞬时转染后,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记录两组细胞的IKr电流,并对T618I特异位点突变组进行短肽蝎毒素Bm KKx2的瞬时加药实验,结果显示Bm KKx2可以显着增加其电流密度,因此,Bm KKx2可能是针对T618I位点突变的靶向药物。结论本研究证明,因为功能获得突变KCNH2 T618I而引起的SQTs可以由患者特异性的i PSCs-CMs体现疾病的表型,这些实验结果将有助于阐明SQTs的发病机制。同时,发现短肽毒素可以作为先导化合物,从而研发出针对SQTs的靶向药物。
Steinberg JS,Varma N,Cygankiewicz I,高洁,肖美凤,王新康,卢喜烈,薛求真[9](2019)在《2017 ISHNE/HRS动态心电图和体外心电监测/远程监测专家共识(2):诊断适应证及临床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动态心电图(ambulatory ECG,AECG)在临床中被广泛用于检测心律失常和识别常规心电图不易捕捉的心律失常特征性表现。AECG记录系统可采集到大量的心律信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本文介绍了动态监测技术在心血管疾病诊断及管理中的适应证,评价了该技术在特定临床环境中用于危险分层的预测价值。
沙毛毛[10](2019)在《金雀花碱对大鼠心室肌细胞离子通道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金雀花碱(Cytisine,Cy)对大鼠心室肌细胞上的几个主要的离子通道电流(INa、Ito、ICa-L)及其动力学特征的影响。方法:使用Langendorff恒温装置逆行灌流,单酶解法分离SD大鼠心室肌细胞。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不同浓度下金雀花碱对大鼠心室肌细胞上INa、Ito、ICa-L的电流大小及其动力学特征的影响。结果:1.Cy对大鼠心室肌细胞钠电流(INa)的影响我们利用急性分离的大鼠心室肌细胞观察Cy对INa的影响。结果显示:(1)Cy对INa具有抑制作用,而且,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加(≥10(μmol/L),其抑制作用也逐渐增强,表现出明显的浓度依赖性(500μmol/L几乎完全抑制)。其中,当Cy浓度为100μmol/L和300μmol/L时,细胞上的峰值钠电流由给药前的(-32.81±3.93)pA/pF依次降为(-21.77±4.07)pA/pF 和(-14.8±2.99)pA/pF(与对照组比较,P<0.01)。(2)100μmol/L 和 300μmol/L 的 Cy 使钠电流电流-电压关系曲线(I-V曲线,下同)明显上移,然而其激活电位,峰电位和反转电位几乎没有发生改变。(3)100μmol/L和300μmol/LCy能使钠通道激活曲线右移,并使半数激活电压V1/2由(-53.31±0.45)mV 变为(-50.59±0.34)mV 和(-48.82±0.32)rmV(与对照组比较,P<0.05),即Cy可延缓钠通道激活。(4)100μmol/L和300μmol/LCy能使钠通道失活曲线向左移动,并使半数失活电压V1/2由(-62.22±0.66)mV变为(-70.46±0.56)mV和(-72.18±0.55)mV(与对照组比较,P<0.05),即Cy可使V1/2向超极化方向移动并加速失活。(5)100μmol/L和300μmol/LCy可使钠通道失活后恢复曲线向右移动,并使恢复时间τ由(21.79±0.72)ms 变为(23.56±1.23)ms 和(28.12±1.97)ms(与对照组比较,P<0.05),即 Cy 能使钠通道失活后恢复时间明显延长。2.Cy对大鼠心室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Ito)的影响记录Ito并观察10、30、100μmol/LCy对该电流的影响。结果显示:(1)Cy对Ito具有抑制作用,在低于10 μμmol/L浓度时,Cy对Ito无明显影响,但随着药物浓度的增高(≤10 μM),Ito峰值逐渐降低,由给药前的(22.67±1.57)pA/pF 分别降为(17.91±1.38)pA/pF、(15.62±1.65)pA/pF和(10.82±1.54)pA/pF(与对照组比较,P<0.01),显示为浓度依赖性。(2)随着Cy浓度的升高(≥30μM),药物使Ito的I-V曲线明显下移,然后其轨迹变化趋势没有改变。(3)10、30、100μmol/LCy可使Ito激活曲线向右移动,并使最大半数激活电位(V1/2)由(21.56±0.27)mV 变为(24.26±0.67)mV、(25.65±0.82)mV 和(39.03±1.22)mV(与对照组比较,P<0.01),即Cy可延缓Ito通道激活。(4)10、30、100μmol/LCy可使Ito稳态失活曲线左移,半数失活电位(V1/2)由加药前的(-47.08±1.85)mV 变为(-58.30±2.16)mV、(-60.48±2.41)mV 和(-70.01±3.46)mV(与对照组比较,P<0.01),即Cy可使V1/2向超极化方向移动并加速失活。(5)10、30、100μmol/LCy可使失活后恢复曲线右移,并使恢复时间τ由(55.96±3.92)ms变为(75.60±3.89)ms、(158.2±6.81)ms和(214.2±10.86)ms(与对照组比较,P<0.01),提示Cy浓度为100 μmol/L时使恢复曲线的趋势向右移,并使恢复时间极大延长。3.Cy对大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通道电流(ICa-L)的影响记录Ica-L并观察10、30、100μmol/LCy对该电流的影响。结果显示:(1)Cy对ICa-L具有抑制作用,Cy浓度≥10μM时,ICa-L的峰值电流密度由给药前的(21.45±1.27)pA/pF变为(17.73±1.48)pA/pF、(15.15±0.61)pA/pF和(10.67±0.51)pA/pF(与对照组比较,P<0.01),洗脱后的ICa-L电流密度在给药前后无显着性差异,呈浓度依赖性。(2)10、30、100 μmol/L Cy能使I-V曲线上移并明显抑制L型钙电流,不改变其轨迹变化趋势和反转电位。(3)10、30、100μmol/LCy可使ICa-L激活曲线向右移动,半数激活电压V1//2由(-23.07±0.11)mV变为(-21.37±0.21)mV、(-20.19±0.17)mV 和(-19.17±0.13)mV(与对照组比较,P<0.01),即 Cy可延缓通道激活。(4)10、30、100μmol/LCy可使ICa-L稳态失活曲线左移,并使半数激活电压 V1//2 由加药前的(-45.15± 1.93)mV 变为(-52.29±1.75)mV、(-62.50±1.87)mV 和(-68.61±2.21)mV(与对照组比较,P0.01),即Cy可使失活曲线向超极化方向移动并加速失活。(5)10、30、199μmol/LCy可使失活后恢复曲线右移,并使恢复时间τ值由(11.58±1.02)ms变为(18.07±1.35)ms、(21.90±1.64)ms和(34.88±2.67)ms(与对照组比较,P<0.01),即Cy可延长钙通道恢复时间。结论:金雀花碱可以直接阻滞大鼠心室肌细胞上主要的离子通道(INa、Ito和ICa-L)电流,并能使其通道动力学特征发生改变。
二、积极开展心血管离子通道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积极开展心血管离子通道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骨骼肌离子通道病临床、病理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引言 |
第一部分 非萎缩性肌强直临床、病理与基因分析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原发性周期性麻痹临床、病理与基因分析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骨骼肌Na_V1.4 通道病临床与遗传异质性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一 骨骼肌离子通道病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骨骼肌Na_V1.4 通道病研究进展100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16共识升级版)(论文提纲范文)
1 室早 |
1.1 定义和流行病学特征 |
1.2 病因和机制 |
1.3 临床表现 |
1.4 诊断、预后评估和危险分层 |
1.5 室早诱导性心肌病 |
1.6 治疗策略和方法 |
1.6.1 药物治疗 |
1.6.2 导管消融治疗 |
1.7 室早的诊治流程图、专家建议和推荐 |
2 非持续性室速(NSVT) |
2.1 定义和流行病学特征 |
2.2 病因和机制 |
2.2.1 病因 |
2.2.2 发生机制 |
2.3 临床表现 |
2.4 诊断、预后评估、危险分层 |
2.4.1 NSVT的诊断 |
2.4.2 预后评估 |
2.4.3 危险分层 |
(1)心脏结构正常的NSVT: |
(2)伴有结构性心脏病的NSVT: |
2.5 治疗策略和方法(表5) |
2.5.1 心脏结构正常患者的NSVT |
2.5.2 伴有结构性心脏病患者的NSVT |
3 持续性单形性室速 |
4 持续性多形性室速和室颤 |
5 SCD的危险分层及预防 |
5.1 定义与流行病学特征 |
5.2 病因和机制 |
5.2.1 病因 各种疾病都可导致SCD,其中常见的病因如下。 |
(1)冠状动脉异常: |
(2)心力衰竭: |
(3)心肌疾病和其他结构性心脏病: |
(4)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 |
(5)药物等外界因素: |
5.2.2 机制 |
5.3 SCA和/或SCD的危险分层 |
5.3.1 病史和体格检查 |
5.3.2 非侵入性评价手段 |
(1)12导联心电图: |
(2)运动试验: |
(3)动态心电图: |
(4)ICM: |
(5)非侵入性心脏影像检查: |
(6)生物标志物: |
(7)基因检测: |
5.3.3 侵入性评价手段 |
(1)心导管等心脏影像: |
(2)电生理检查: |
5.3.4 风险预测 |
5.4 SCA/SCD的预防与治疗 |
5.4.1 SCA患者的治疗 |
5.4.2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
(1)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
(2)β受体阻滞剂: |
(3) 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
(4) IV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
5.4.3 心力衰竭治疗预防猝死 |
5.4.4 ICD预防SCD |
5.4.5 导管消融 |
5.4.6 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血运重建治疗 |
5.4.7 提高SCD防治意识 |
6 室性心律失常急诊处理 |
6.1 室性心律失常急诊处理的原则 |
6.1.1 识别和纠正血流动力学障碍 |
6.1.2 基础疾病和诱因的纠正与处理 |
6.1.3 衡量获益与风险 |
6.1.4 治疗与预防兼顾 |
6.1.5 急诊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原则 |
6.2 室性心律失常急诊的药物处理 |
6.2.1 NSVT NSVT在结构性及无结构性心脏病患者中非常常见。 |
6.2.2 SMVT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SMVT需立即电复律。 |
6.2.3 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 |
6.2.4 多形性室速 |
(1)急诊处理原则: |
(2) 尖端扭转型室速: |
(3)某些特殊类型的多形性室速 |
6.2.5 室颤/无脉性室速 |
6.2.6 室速/室颤风暴 |
7 不同病因的室性心律失常的处理 |
7.1 缺血性心脏病(IHD)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
7.1.1 IHD室性心律失常 |
7.1.2 IHD室性心律失常的管理 |
7.1.3 ACS室性心律失常危险分层及处理方法 |
7.2 心肌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
7.2.1 推荐证据等级 |
7.2.2 推荐证据等级文字描述 |
(1)NICM患者诊治推荐证据等级文字描述 |
(2)ARVC患者的诊治推荐证据等级文字描述。 |
(3)HCM患者诊治推荐证据等级文字描述。 |
7.2.3 诊治流程图 |
7.3 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
7.4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
7.4.1 概述 |
(1)流行病学: |
(2)先心病患者心电生理检查: |
(3)先心病患者合并室速和室早的治疗(表43): |
7.4.2 成人先心病患者SCD预防和室性心律失常诊治的专家推荐 |
7.4.3 成人先心病患者SCD预防流程 |
7.5 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 |
7.5.1 先天性LQTS |
(1)定义和流行病学: |
(2)病因和机制: |
(3)临床表现: |
(4)诊断: |
(5)LQTS患者管理: |
7.5.2 Brugada综合征 |
(1)定义和流行病学: |
(2)病因和机制: |
(3)临床症状: |
(4)诊断: |
(5)临床管理: |
7.5.3 CPVT |
(1)定义和流行病学: |
(2)病因和机制: |
(3)临床表现: |
(4)诊断: |
(5)临床管理: |
7.5.4 ERS |
(1)定义和流行病学: |
(2)病因和机制: |
(3)临床表现: |
(4)诊断建议: |
(5)临床管理: |
7.5.5 SQTS |
(1)定义和流行病学: |
(2)病因和机制: |
(3)临床表现: |
(4)诊断: |
(5)临床管理: |
7.5.6 妊娠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
(1)妊娠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与治疗策略: |
(2)推荐证据等级文字描述。 |
(3)诊治流程: |
7.5.7 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 |
(1)特发性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 |
(2)特发性非流出道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 |
(3)特发性室颤: |
7.5.8 运动员合并的室性心律失常 |
(4)继发性短QT综合征相关危险因素及生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入选与排除标准 |
1.3 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危险因素分析 |
2.3 预后因素分析 |
3 讨论 |
3.1 继发性SQTS相关危险因素研究的意义 |
3.2 继发性SQTS预后因素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继发性短QT综合征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5)多西环素对慢性间歇缺氧导致的大鼠心房重构干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对象、分组及模型建立 |
1.2 主要试验仪器 |
1.3 主要试剂 |
1.4 基础参数采集 |
1.5 病理学实验 |
1.6 体外心脏电生理学实验 |
1.7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实验 |
1.8 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实验 |
1.9 膜片钳实验 |
1.10 心房肌细胞钙瞬变实验 |
1.11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各组大鼠基础参数比较 |
2.2 病理学实验结果 |
2.3 体外心脏电生理学实验结果 |
2.4 RT-q PCR实验结果 |
2.5 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实验结果 |
2.6 膜片钳实验结果 |
2.7 心房肌细胞内 Ca~(2+)瞬变比较 |
3 讨论 |
3.1 CIH促进大鼠心房结构重构与电重构 |
3.2 多西环素通过干预miR-21/PTEN/PI3K/AKT信号通路改善大鼠心房重构 |
3.3 多西环素通过干预miR-133a/TGF-β1/CTGF信号通路改善大鼠心房重构 |
3.4 多西环素通过干预INa改善大鼠心房重构 |
3.5 CIH/多西环素对大鼠心房肌细胞ICa,L 的影响 |
3.6 多西环素通过干预Ito改善大鼠心房重构 |
3.7 CIH/多西环素对大鼠心房肌细胞AP的影响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综述 心房颤动中心房电重构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高危因素与预防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高危因素 |
1.1 绒毛膜羊膜炎或羊膜腔感染、产时发热 |
1.2 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PROM)和破膜时间延长[17] |
1.3 GBS定植 |
1.4 早产和低出生体质量 |
2 预防 |
2.1 产前GBS筛查 |
2.2 IAP |
2.3 产后新生儿预防 |
(7)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治疗的性别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关键词) |
Abstract (Keywords) |
前言 |
第一部分 心脏起搏器治疗的性别差异 |
背景 |
资料与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的性别差异 |
背景 |
资料与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心脏再同步治疗的性别差异 |
背景 |
资料与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性别对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患者预后的影响 |
背景 |
资料与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临床应用的性别差异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个人简历 |
致谢 |
(8)基于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的短QT综合征模型的建立与药物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1.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技术路线 |
2.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3.结果 |
3.1 SQTs患者的临床资料 |
3.2 SQTs病人特异性i PS细胞株的建立及其鉴定 |
3.3 SQTs校正组i PS细胞株的建立及其鉴定 |
3.4 心肌细胞的形态学研究 |
3.5 SQTs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的研究 |
3.6 SQTs心肌细胞的IKr电流研究 |
3.7 心肌细胞KCNH2膜蛋白表达的研究 |
3.8 心肌细胞中不同离子通道的mRNA表达差异的研究 |
3.9 心肌细胞中INa、IKs和 ICa电流的研究 |
3.10 奎尼丁对SQTs的作用 |
3.11 Bm KKx2对SQTs的作用 |
4.讨论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一、短 QT 综合征的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二、应用诱导多能干细胞建立心脏疾病模型和药物筛选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9)2017 ISHNE/HRS动态心电图和体外心电监测/远程监测专家共识(2):诊断适应证及临床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诊断的适应证 |
1.1 晕厥 |
1.1.1 AECG可检出的缓慢性心律失常 |
1.1.2 动态远程监测可检出的快速性心律失常 (1) |
1.2 心悸 |
1.3 胸痛和冠脉缺血 |
1.4 对儿科患者的特殊考虑因素 |
2 预测和危险分层的临床适应证 |
2.1 缺血性心脏病和心梗后患者 |
2.2 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 |
2.3 肥厚型心肌病 |
2.4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心肌病 |
2.5 预激综合征 |
2.6 遗传性原发性心律失常 |
2.6.1 长QT综合征 |
2.6.2 短QT综合征 |
2.6.3 Brugada综合征 |
2.6.4 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速 |
2.6.5 早期复极综合征 |
2.6.6 特发性室颤 |
2.7 透析和慢性肾病 |
2.8 神经和肌肉疾病 |
2.9 睡眠呼吸暂停 |
2.1 0 运动员及赛前筛查 |
(10)金雀花碱对大鼠心室肌细胞离子通道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第一章 金雀花碱对大鼠心室肌细胞钠离子通道的影响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金雀花碱对大鼠心室肌细胞钾离子通道I_(to)的影响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金雀花碱对大鼠心室肌细胞钙离子通道的影响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离子通道学对临床心律失常治疗的影响(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积极开展心血管离子通道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骨骼肌离子通道病临床、病理及分子生物学研究[D]. 王全全.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2]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16共识升级版)[J].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0(03)
- [3]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16共识升级版)[J]. 曹克将,陈柯萍,陈明龙,洪葵,华伟,黄从新,黄德嘉,江洪,李学斌,李毅刚,汤宝鹏,王祖禄,吴立群,吴书林,薛玉梅,杨新春,杨艳敏,姚焰,张凤祥,张澍.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0(03)
- [4]继发性短QT综合征相关危险因素及生存分析[D]. 陈芳. 桂林医学院, 2020(03)
- [5]多西环素对慢性间歇缺氧导致的大鼠心房重构干预机制研究[D]. 张凯.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6]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高危因素与预防的研究进展[J]. 田月月,吴明远. 临床儿科杂志, 2020(04)
- [7]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治疗的性别差异[D]. 王磊.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8]基于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的短QT综合征模型的建立与药物筛选[D]. 果冯冯. 浙江大学, 2020(01)
- [9]2017 ISHNE/HRS动态心电图和体外心电监测/远程监测专家共识(2):诊断适应证及临床预测[J]. Steinberg JS,Varma N,Cygankiewicz I,高洁,肖美凤,王新康,卢喜烈,薛求真.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9(04)
- [10]金雀花碱对大鼠心室肌细胞离子通道的影响[D]. 沙毛毛. 扬州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