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亚洲新电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电影美学
亚洲新电影论文文献综述
周安华[1](2019)在《专题:异动与精进——全球视界中的亚洲新电影美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引言:在当代世界电影博弈的地图上,亚洲新电影越来越在历史根性、文化母题和审美调性上彰显着"自我"和"个性",更在艺术方向和镜像形式上纷呈别样,书写地缘政治、经济、文化的现代性面貌,"阐发"属于亚洲的新伦理、新趣味和新气质。时至今日,在深度国际化语境下,人们已经自然地把国别电影看作区域电影的一部分,亚洲尤其如此。浓郁而鲜明的文化传统、40年社会变革发展进程以及共同的影像美学创作习惯,凝聚了亚洲银幕的传奇和魅(本文来源于《民族艺术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章旭清[2](2019)在《亚洲新电影民族主体性的建构与世界电影史的重写》一文中研究指出民族主体性是亚洲新电影发展叁十余年来的重要标签。在艺术上,亚洲影人用以书写东方文化的民族范式,与好莱坞电影范式、"欧陆派"电影范式相得益彰。在工业上,亚洲民族电影产业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亚洲电影已是当今世界电影不可小觑的新势力,然而,在现有的世界电影史书写中,亚洲电影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与其应有的地位并不相称,因此有必要重写世界电影史。(本文来源于《艺术探索》期刊2019年02期)
周安华[3](2019)在《凝结与变异:亚洲新电影的类型超越》一文中研究指出跨越宗教、传统和习俗,凸显自身的"内在根性",亚洲新电影以更自我、更灵动的气质,共享、调用、分拆和互补类型元素,创造了当代性和民族性一体的新类型电影,其主要特点是:远近适度的中景美学、着力嫁接的复调技法和亚类型化的模态。其色彩斑斓和影像奇异的秘诀是把电影类型作为拷问人性的手段,深化现实主义的表征。所有这些给发展中的世界类型电影以超越商业意义的重要丰富和补充,使其更蕴蓄、更现实、更具情感张力。(本文来源于《电影艺术》期刊2019年02期)
支晓阳,倪祥保[4](2019)在《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评周安华教授《亚洲新电影之现代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世界文化格局已一改往日的"西方中心主义"面貌,呈现出多元共生状态。在这股文化互动与交流的大潮中,亚洲新电影的崛起已经成为无可争辩的事实。"亚洲新电影"跨越狭义上的地域范畴,以亚洲国家流淌于东方血脉中的在文化根源、审美情趣、民族自信与隐忧等方面上的共性特(本文来源于《艺术百家》期刊2019年01期)
张黎呐[5](2018)在《对亚洲新电影现代性经验的多维审思》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区域电影形态的亚洲新电影是当下电影研究的一个重要热点,其研究视角纷繁复杂。既有亚洲新电影民族本体性的思考,又有全球化语境中亚洲镜像模式的追问。既有对影像文化纯粹性与本真性的赞誉,又有对文化多元性与混杂性的考量。既包含亚洲价值观体系的探讨,又有跨国文化(本文来源于《中国艺术报》期刊2018-05-04)
黄琰[6](2018)在《破而后立:亚洲新电影版图的现代性解码——评周安华等《亚洲新电影之现代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伫立于开放的国际化原野,经历文明更迭、文化交锋,怀揣着英雄主义入世野心的亚洲影人,终于在好莱坞长期的强势压制下觉醒,于"后殖民"的生存境遇中脱身,在经历漫长的韬光养晦后陆续发力,掀起"亚洲电影新浪潮"的壮阔波澜。他们手握烙印着鲜明"作者印记"的"影像兵刃",由不被关注的旁支边缘异军突起,自成一派,强势吹响独立号角;他们打破欧美电影中心的铜墙铁壁,一骑绝尘,在世界影史的环球巨幕上,创造出独具亚细亚文化质感与(本文来源于《齐鲁艺苑》期刊2018年02期)
陈吉德[7](2018)在《亚洲新电影的独特审视》一文中研究指出包括中国电影在内的亚洲电影的崛起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远则不论,仅是近年亚洲银幕的一系列作品就让人刮目相看。比如中国电影《美人鱼》《战狼2》《红海行动》《无问西东》《冈仁波齐》,泰国电影《天才枪手》,印度电影 《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伊朗电影《德纳和西(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8-04-09)
曾一果[8](2018)在《全球化视界的亚洲立场与中国视点》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世界新兴经济体的影像表征,亚洲新电影在全球剧烈变革的时代走出了一个全新的电影振兴之路。“民族性”与“现代性”是当代亚洲新电影的两大主要特征。“民族性”是亚洲新电影在全球化时代对历史传统、文化根基及民族特色的坚守和弘扬,中国、日本、印度和韩国等亚洲的不(本文来源于《文艺报》期刊2018-03-23)
汪黎黎[9](2018)在《亚洲新电影“时间”的诗意与变奏》一文中研究指出亚洲新电影的时间形式和其光影组合所营造的时间感,浸润着"天人合一"的东方文化的深厚根基,流淌着东方哲学的质感,即在凝固、延宕与循环等时间形态下追求"诗"般浑然一体、绵延隽永、内在循环的"时间"。而近年来,一些亚洲新电影所表现出来的对速度的狂热、交错的执迷、断裂的偏爱等,正以多元化的面貌改写着亚洲电影一贯以来静观、凝重、圆润等与古老的农业文明相沟通、与东方的传统美学相对话的时间体验。亚洲新电影中越来越多锋芒毕露的"时间之刃",携带着鲜明的现代性基因,划破宁静、厚重的东方银幕,在与古老东方性的遭遇中,镌刻下鲜活崭新的时间美学印记,正是在"变"与"不变"的张力之中,亚洲新电影以日益丰富、多元的面貌书写着极具活力的影像文本。(本文来源于《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曲德煊[10](2018)在《亚洲新电影研究空间的深度拓进——评《亚洲新电影之现代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周安华学术团队新近出版的专着《亚洲新电影之现代性研究》深入透视亚洲电影现代性的诸多方面,显现了亚洲新电影研究的最新进展,适宜热衷于电影学研究的学者阅读,也适宜其他爱好人文科学和艺术的人士参照阅读思考、感受区域电影文化的独特魅惑。(本文来源于《艺苑》期刊2018年01期)
亚洲新电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民族主体性是亚洲新电影发展叁十余年来的重要标签。在艺术上,亚洲影人用以书写东方文化的民族范式,与好莱坞电影范式、"欧陆派"电影范式相得益彰。在工业上,亚洲民族电影产业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亚洲电影已是当今世界电影不可小觑的新势力,然而,在现有的世界电影史书写中,亚洲电影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与其应有的地位并不相称,因此有必要重写世界电影史。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亚洲新电影论文参考文献
[1].周安华.专题:异动与精进——全球视界中的亚洲新电影美学研究[J].民族艺术研究.2019
[2].章旭清.亚洲新电影民族主体性的建构与世界电影史的重写[J].艺术探索.2019
[3].周安华.凝结与变异:亚洲新电影的类型超越[J].电影艺术.2019
[4].支晓阳,倪祥保.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评周安华教授《亚洲新电影之现代性研究》[J].艺术百家.2019
[5].张黎呐.对亚洲新电影现代性经验的多维审思[N].中国艺术报.2018
[6].黄琰.破而后立:亚洲新电影版图的现代性解码——评周安华等《亚洲新电影之现代性研究》[J].齐鲁艺苑.2018
[7].陈吉德.亚洲新电影的独特审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
[8].曾一果.全球化视界的亚洲立场与中国视点[N].文艺报.2018
[9].汪黎黎.亚洲新电影“时间”的诗意与变奏[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10].曲德煊.亚洲新电影研究空间的深度拓进——评《亚洲新电影之现代性研究》[J].艺苑.2018
标签:电影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