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微形态结构论文-庞振培,刘惠成,李红梅,吴雨衡,林泽群

超微形态结构论文-庞振培,刘惠成,李红梅,吴雨衡,林泽群

导读:本文包含了超微形态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非洲菊,切花,气孔,超微形态结构

超微形态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庞振培,刘惠成,李红梅,吴雨衡,林泽群[1](2019)在《非洲菊切花花瓣和茎表面气孔的超微形态结构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扫描电镜观察到非洲菊切花的花瓣、茎和花萼等均有气孔分布。为探明非洲菊切花非叶气孔运动及失水性能的结构基础,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等技术手段,观察和分析非洲菊切花‘Real’花瓣和茎等非叶部位的气孔及保卫细胞的超微形态结构。挑选发育程度相似、花形一致、健壮且无病虫害的非洲菊切花‘Real’,在去离子水中将其茎基部平切至花茎长约25 cm,然后单支瓶插于含150 m L去离子水的玻璃瓶中。(1)LSCM观测:分别用镊子撕取非洲菊外轮花瓣下表皮和花茎(颈部)表皮,将其置于滴有蒸馏水的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并吸去多余水分,置于LSCM载物台上,在白炽灯照射观察下,找到气孔并将其移至视野中央,关闭白炽灯后采用紫外激光(波长351 nm)、蓝色激光(波长488 nm)对其进行扫描观察和拍照。(2)AFM观测:用镊子撕取非洲菊外轮舌状花瓣下表皮和花茎(颈部)表皮,用双面胶将其固定在载玻片上(外表皮朝外),将载玻片置于AFM样品台上,找到气孔并将其移至视野中央,悬臂针尖扫描面积为60μm×60μm,扫描后利用软件线分析功能获得叁维形貌图。(1)用LSCM和AFM观察,证实非洲菊切花的花瓣、茎等非叶部位均存在气孔,并发现茎表面气孔密度比花瓣的高。(2)LSCM可观察到非洲菊花瓣、茎等部位表面的形貌结构及保卫细胞内的叶绿体荧光,并获得气孔内部微细结构的荧光图像。利用紫外激光扫描可观察到非洲菊花瓣和茎表面上的各种形态细胞类型,利用蓝光激光扫描可观察到叶绿体自发荧光非常稳定,同时发现花瓣、茎表面上气孔叶绿体主要分布在保卫细胞的两端。紫外光激发和蓝光激发相结合,可清晰观察到保卫细胞以及叶绿体在保卫细胞上的分布,并能够清楚地观察的气孔的形态结构。(3)AFM可观察得到非洲菊非叶部位气孔及其保卫细胞的大小、形态结构及开闭程度等参数。通过构建叁维形貌图,可立体呈现气孔的超微形态结构,并能准确获得其形态结构的细微差异与变化动态。在气孔高度曲线叁维图中,茎颈部表面气孔保卫细胞的高度明显高于花瓣下表面的,但花瓣下表面的气孔大于茎表面的。(本文来源于《中国园艺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0-21)

丛敬,王凯悦,张婕,顾玲,翟效月[2](2019)在《计算机辅助的小鼠肾近端小管形态发生的叁维可视化和超微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端小管是髓襻形态发生并节段化的起始点。成年肾近端小管是急性肾小管病变最常累及同时也最易修复的节段,这可能与该节段在肾发生发育过程中快速生长及分化机制相符。为此,本研究对该节段的形态发生从组织水平到亚细胞结构进行了时空性分析。将胚胎期及生后多时间点小鼠肾脏制备成石蜡及树脂连续(本文来源于《中国解剖学会2019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期刊2019-08-18)

陈斌,李洪瑶,刘筱玮,夏斌,孙绍文[3](2019)在《不同光照强度对新娘草叶片形态建成及超微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新娘草叶片对光照变化的形态建成和超微结构的响应机制,以新娘草茎段扦插苗为试验材料,通过遮阳网人工模拟5种光环境(遮光度分别为0、25%、50%、75%、95%)进行试验,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新娘草叶片生长及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光强的减弱,新娘草叶长、叶宽和叶面积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在遮光75%时,叶长、叶宽和叶面积达到峰值,叶面颜色由黄绿色变为浓绿色,叶背颜色由深紫色变为浅紫色,在遮光95%时,紫色消失。光强对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叶绿素a+b[Chl (a+b)]和花色素苷(Ant)含量均有显着影响(P<0.05):Chl a、Chl b和Chl (a+b)含量与光强呈负相关,Ant含量与光强呈正相关。新娘草叶片厚度、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均随光强的降低而显着降低(P<0.05),而栅栏/海绵组织厚度和组织密实度均在50%遮光下达到峰值。全光及遮光25%条件对叶肉细胞的超微结构产生了轻微的破坏,造成部分基粒类囊体片层和基质类囊体片层的扩张,淀粉粒体积变大,而极端弱光(遮光95%)对叶肉细胞的超微结构产生了巨大的破坏,使得部分叶绿体解体,淀粉粒空洞。研究结果表明新娘草具有较强的光适应性,可以通过调整叶形、叶色、叶片解剖结构的方式适应不同的光环境,适度的光照强度(遮光50%~75%)有利于新娘草维持最佳的生长状态,而在极端弱光环境(遮光95%)下新娘草虽能存活,但叶片内部器官的结构产生了不可逆的损伤。(本文来源于《草业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4](2019)在《《原发性心肌病组织形态与超微结构图谱》》一文中研究指出主编:赵红主审:胡盛寿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ISBN:978-7-117-27662-7/R·27663开本:大16开定价:498元编辑推荐本书以图伴文行的方式对5种类型原发性心肌病做了系统性阐述。内容由浅入深,涵盖基础理论、技术方法及研究进展,介绍了每种原发性心肌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形态诊断依据以及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要点,为病因学的深入研究提示可能的方向,为此类疾病的形态及功能异常提供足够的结构学及病理生理学解释,加深读者对此类疾病的认识。(本文来源于《基础医学与临床》期刊2019年07期)

翟?宇[5](2019)在《不同核糖体型多环马格里夫藻的形态和超微结构比较和影响孢囊形成和萌发的环境因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环马格里夫藻(Margalefidinium polykrikoides)是一种世界性广泛分布的有毒有害藻华原因种。多环马格里夫藻最先由Margalef(1961)在加勒比海的波多黎各发现并描述为新种,随后在世界各地沿海陆续被发现和报道。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仅有亚洲的韩国、日本、中国香港以及北美的东海岸等几个国家和地区有多环马格里夫藻及其藻华的报道。过去叁十年里,多环马格里夫藻的分布范围呈现扩大的趋势,如亚洲的中国大陆、菲律宾、印度、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和阿拉伯湾等国家和地区,美洲的美国、墨西哥和欧洲的西班牙等都是在过去的十来年内才见报道。1984-2016年间,我国的香港、广东、浙江、江苏、山东和天津等地的附近海域都有多环马格里夫藻小规模藻华的报道。多环马格里夫藻对鱼类、贝类和浮游动物都有很强的急性毒性,形成藻华时导致养殖区鱼类和其它动物大量死亡,由此给水产养殖业和渔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且严重影响海洋生态系统健康。因此,多环马格里夫藻藻华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海洋生态灾害,是少数几个全球性的最重要的藻华种类之一。过去研究发现多环马格里夫藻存在着不同的地理种群,而且不同地理来源的多环马格里夫藻在核糖体大亚基基因序列上有显着差别,并由此将其分成了4个不同的核糖体型(ribotype),即(1)东亚型(East Asian ribotype),(2)菲律宾型(Philippines ribotype),(3)美国/马来西亚型(American/Malaysian ribotype),和地中海型(Mediterranean ribotype)。虽然已知不同核糖体型种群的核糖体大亚基基因存在着较大差别,但是这些不同核糖体型的种群在形态和超微结构上是否也存在可辨识差异尚未见深入研究。为此,本研究对从中国青岛胶州湾、美国东海岸和马来西亚近海分离的叁株多环马格里夫藻(中国株MPJZBC3,美国株CP1和马来西亚株MPCoKK23)的细胞表面形态和超微结构进行了详细的比较研究,并进一步基于核糖体大亚基序列对其分子系统学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首先证明了分离自胶州湾的多环马格里夫藻属于东亚核糖体型,而美国株和马来西亚株均属美国/马来西亚核糖体型(中国株与美国株及马来西亚株在1523个碱基的核糖体大亚基序列上相似性为93.6%)。但是,在所有常用的具有分类学意义的细胞形态学和超微结构特征上(单细胞或群体及群体细胞数、上下锥形状、横沟位移度(绕细胞圈数)、纵沟形态、顶沟形态、细胞核位置与形状、染色体形状与数目、叶绿体的形状、结构、数目及分布、淀粉核形态等),中国株与美国株和马来西亚株(也即东亚核糖体型和美国/马来西亚核糖体型)都没有明显可区分的差别。因此,我们认为应该在生活史、休眠孢囊形态和生理生态学特征(如毒素种类及毒性强弱)以及性别相容性(sexual compatibility)等方面开展进一步比较研究,以获得对不同核糖体型种群的识别性状。在现阶段有害藻华的野外监测中,尤其是对于不同核糖体型种群可能造成的生物入侵的监测和追溯,多环马格里夫藻的鉴定尚必须以核糖体基因序列作为可靠的判决依据。已有众多研究表明甲藻孢囊在藻华的生消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即不仅孢囊的萌发为藻华的起始提供了种源,且藻华后期孢囊的形成在降低水体中营养细胞数量、预示藻华消亡的同时,也为种群的延续保存了种源。最近的研究发现多环马格里夫藻能形成休眠孢囊,但有关其孢囊形成和萌发的调控因素尚未被深入研究过。为此,本研究选取四种可能影响该藻孢囊形成的因素开展实验,包括氮限制、起始细胞密度、捕食者的存在和钙离子浓度。结果发现:1)氮元素限制(1N/100-1N)促进孢囊的形成,起始细胞密度、捕食者(卤虫)的存在和钙离子能够影响孢囊的形成;2)营养条件充足可以促进孢囊的萌发,25°?下的孢囊萌发率最高。研究结果获得了对多环马格里夫藻孢囊形成和萌发的影响因素更为全面的认识,为进一步研究多环马格里夫藻藻华的动力学过程等提供了有价值的研究基础,也为基于孢囊分布和丰度的藻华预测预警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期刊2019-06-01)

尹宁娜,赵宁,刘乃勇[6](2019)在《管纹艳虎天牛形态特征与触角及跗节的超微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了管纹艳虎天牛雌雄成虫外部形态特征、触角和跗节感器种类及其差异。结果表明:管纹艳虎天牛雌虫腹部较雄虫腹部明显粗壮,可作为鉴别雌雄虫的主要形态依据;触角上着生有4类14种感器,即6种锥形感器、4种毛形感器、3种刺形感器和1种B?hm氏鬃毛,其中B?hm氏鬃毛和锥形感器VI仅分布于雄虫触角,锥形感器和刺形感器I型在雌雄虫触角上分布存在差异;雌雄成虫跗节上均着生有3类7种感器,即4种锥形感器、1种毛形感器和2种刺形感器,同种感器在类型、分布和数量上无明显的性二型现象。(本文来源于《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胡章喜,邓蕴彦,唐赢中[7](2019)在《我国北部湾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的表面形态和细胞超微结构的电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次对分离于我国广西北部湾的一株棕囊藻(Phaeocystis)纯培养进行了形态学研究。通过对其核糖体大亚基序列(LSU rDNA)进行了系统进化分析,并运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对该藻的游动单细胞和囊体细胞表面结构和超微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观察。结果表明,通过分子序列和形态学特征确证了该纯培养为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globosa)。通过分子系统进化分析,从北部湾获得的球形棕囊藻与同属的P. antarctica和P. rex的亲缘关系较近,但与P. jahnii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我们发现该藻至少有两种类型的细胞:具鞭毛游动细胞和无鞭毛囊体细胞,其大小分别为2.30—3.98μm和3.69—6.49μm。具鞭毛游动细胞表面具有1—2个位置不固定但形状较为规则的圆盘状凸起,细胞表面的鳞片大小无明显差别;囊体细胞均匀地分布在囊体上,囊体细胞表面光滑,有叁个较短的附属物。具鞭毛游动细胞和囊体细胞有2个或4个叶绿体,具鞭毛游动细胞的细胞核位于细胞的中下部,而囊体细胞的细胞核则位于细胞的中上部。细胞分泌物在扫描电镜样品处理过程后形成多数与细胞相连的丝状物,且丝状物形成较为规则的五角星形结构,每个角与一根丝相连,有些丝状体上有"瘤状"结构。研究结果填补了我国在球形棕囊藻形态学和超微结构研究上的空白,为深入认识其生物学特征及其成囊机理提供基础。(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湖沼》期刊2019年03期)

曲宝清,米蕊芳,杜江,张琪[8](2019)在《脑胶质瘤超微结构及组织形态观察39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脑胶质瘤的超微结构特征及组织形态学特征,辅助肿瘤临床分型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2012年12月至2019年2月期间诊断的脑胶质瘤患者39例,观察该组患者肿瘤组织的光镜、透射电子显微镜超微病理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结果 39例患者中,低级别胶质瘤14例,WHO分级为Ⅱ级,包括星形细胞瘤5例,少枝胶质细胞瘤9例。高级别胶质瘤25例,WHO分级为Ⅲ~Ⅳ级,包括间变型少枝星形胶质细胞瘤10例,胶质母细胞瘤15例。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星形细胞源性肿瘤细胞形态相对单一,胞质中均含有多少不等的胶质微丝,Rosenthal纤维是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特征结构。胶质母细胞瘤核异型明显,异染色质多且分布不均,核内假包涵体多见,细胞器丰富,瘤巨细胞见多量胶质微丝分布。少枝胶质细胞瘤胞质中缺乏胶质微丝,胞突较少,典型特征是细胞膜在细胞一侧呈板层状折迭,或在细胞旁呈同心圆板层排列。结论光镜、免疫组织化学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超微病理叁者在胶质瘤的基础研究、诊断与预后判定中的作用是互补的。不同胶质瘤的分类与亚型有各自特殊的超微结构特征与免疫特征。(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医生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王茁[9](2019)在《玫瑰黄腹叁节叶蜂幼虫侧单眼形态和超微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侧单眼stemmata是全变态类幼虫特有的视觉器官,一般是由角膜晶体、视网膜细胞、色素细胞、角膜生成细胞以及晶体等结构组成。然而,全变态类不同类群幼虫的侧单眼,无论是数目还是内部结构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甚至同一种幼虫的不同侧单眼在结构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鳞翅目Lepidoptera、鞘翅目Coleoptera、广翅目Megaloptera等幼虫侧单眼已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但仅广腰亚目Symphyta幼虫存在1对侧单眼的膜翅目Hymenoptera中研究较少,目前仅报道了筒腹叶蜂科Pergidae和叶蜂科Tenthredinidae幼虫侧单眼的结构,而叁节叶蜂科Argidae幼虫侧单眼的结构迄今未见报道。本文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玫瑰黄腹叁节叶蜂Arge pagana(Panzer,1798)(膜翅目:叁节叶蜂科)幼虫侧单眼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并依据侧单眼结构推测其可能的功能,讨论了全变态类幼虫侧单眼的起源和进化。玫瑰黄腹叁节叶蜂幼虫侧单眼主要是由角膜晶体、视网膜细胞、色素细胞和角膜生成细胞等结构组成,无晶体。该角膜晶体透明且强烈双凸,表面具有许多浅浅的凹陷;角膜晶体外缘被一个黑色圆环包围,该圆环的后缘有缺刻。角膜生成细胞位于角膜晶体的下方,其远端部分包含了大量囊泡并且形成一个相对电子透明的区域,其近端部分延伸至基膜附近。视网膜细胞位于透明区域的下方。该侧单眼包含了大约1000个视网膜细胞,其中相邻的8个或9个视网膜细胞聚成一簇,一共形成大约100个视杆。由8个视网膜细胞形成的视杆和由9个视网膜细胞形成的视杆位于2个不同区域,区域I和区域II。区域I位于侧单眼的中央占大多数面积,视杆由8个视网膜细胞形成。区域II位于侧单眼的后缘呈条带分布,视杆由9个视网膜细胞形成。在该侧单眼的最后缘,即区域II的外侧,分布着色素细胞束;这些色素细胞束从角膜生成细胞的远端部延伸至视网膜细胞的近端部。由于玫瑰黄腹叁节叶蜂幼虫侧单眼的后缘存在少量由9个视网膜细胞形成的视杆,这些视杆的视小杆大致垂直排列,由此推测玫瑰黄腹叁节叶蜂幼虫侧单眼可能对偏振光具有敏感性。玫瑰黄腹叁节叶蜂幼虫侧单眼与筒腹叶蜂科幼虫侧单眼结构相似,都是由角膜晶体、角膜生成细胞和视网膜细胞组成,无晶体。其中,筒腹叶蜂科幼虫侧单眼被认为起源进化于多个小眼角膜的融合和晶体的退化,但其视杆仍由8个视网膜细胞形成保持原始状态。本研究发现,玫瑰黄腹叁节叶蜂幼虫侧单眼内的视杆由8或9个视网膜细胞形成;由8个视网膜细胞形成的视杆位于中央,占大多数,由9个视网膜细胞形成的视杆位于后缘,占少数,因此推测玫瑰黄腹叁节叶蜂幼虫侧单眼可能进化起源于两种类型的小眼融合。(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彭辉平[10](2019)在《中国晚古生代华南板块和华北板块分散大孢子化石形态特征和超微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标准的孢粉分析处理方法,结合多种显微成像技术,对产自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早—中泥盆世龙华山剖面和山西省忻州市保德县宾夕法尼亚亚纪—乐平世扒楼沟剖面上保存的分散大孢子化石开展了详细的形态特征和超微结构的研究。共采集147件孢粉化石样品。其中,在龙华山剖面中泥盆统吉维特阶上双河组中分离出4属4种分散大孢子化石;在扒楼沟剖面宾夕法尼亚亚系至瓜德鲁普统中共获得7属8种分散大孢子化石。沾益龙华山剖面中泥盆世吉维特期大孢子化石包含2种地方性属种,分别是奇异烛饰大孢(Cereusisporites mirabilis Lu et Ouyang,1978)和拟网龙华山大孢(Longhuashanispora reticuloides Lu et Ouyang,1978)。其中,C.mirabilis具有基部彼此融合的烛焰状二型纹饰,每一枚烛焰状纹饰内部都具有一个较大的空腔;它的孢子壁主要由4层壁组成,由内而外包括:由致密孢粉素形成的单一薄层状基底层;偶见微孔的致密层;由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孔穴所组成的疏松层和具外壁纹饰的致密层。L.reticuloides的外壁具有刺瘤状二型纹饰,每一枚二型纹饰普遍可对应孢子壁中的一个较大空腔;其孢子壁由基底层、疏松层和致密层组成,且基底层下部具有多细纹带结构。在龙华山剖面上还发现的其它2种全球分布的大孢子化石,包括麦克拉伦花环大孢(Ocksisporites maclarenii Chaloner,1 959)和大锚刺大孢(Hystricosporites grandis Owens,1971)。其中,O.maclarenii的远极表面具有基部膨大和尖端小刺的二型纹饰,其远极表面纹饰的基部可以相互融合并形成鞘状结构;它的近极壁主要由基底层和致密层组成,而其远极壁则主要由基底层和疏松层组成。H.grandis是无环大孢子,其赤道和远极面上都具有锚刺状纹饰,其孢子壁和外壁纹饰均由致密孢粉素组成。本文在保德扒楼沟剖面宾夕法尼亚亚系到瓜德鲁普统中获得4种地方性大孢子化石。其中,亚粗糙光面大孢(比较种)(Laevigatisporites cf.subhorridus Playford,1986)具有短直的叁射线、光滑的外壁和致密的孢子壁。曲唇邦克斯大孢(比较种)(Banksisporites cf.sinuosus(Dettmann)Glasspool,2003)具有可延伸至赤道的弯曲叁射线、光滑的外壁和致密的孢子壁。粗唇比哈尔大孢(Biharisporites grosstriletus Liu et al.,201 1)具有可延伸至赤道的膜状叁射线;其外壁表面具有均匀分布的锥刺,锥刺的基部可相互融合形成皱纹状结构;其孢子壁由基底层和具有微孔的致密层组成。中华束囊大孢(Telocystes sinica Pierart,1961a)具有粗强的纤毛状或棒刺状致密纹饰,其孢子壁由内而外依次可分为不连续的基底层、疏松层和致密层。此外,在扒楼沟剖面同时还发现4种全球分布的大孢子化石。其中,莱茵斯光面大孢(Laevigatisporites reinschiiiIbrahim,1932)的叁射线可开裂,其外壁圆粒状纹饰分布较稀疏;其孢子壁由致密孢粉素组成。光滑亚瓶形大孢(Sublagenicula muda(Nowak et Zerndt)Dybova-Jachowicz et al.,1979)的叁射线强烈抬起并形成明显的颈锥体,颈锥体表面有时会被密集的球粒淀粉所覆盖;其孢子壁由内向外可分为基底层、疏松层和致密层。珍珠本茨大孢(Bentzisporites margaritatus Bhardwaj,1957)的辐间区具有3个特殊的瘤状纹饰,其赤道环上具有呈辐射状排列的小刺;其孢子壁从内向外可划分为基底层,疏松层和致密层。放射状斯潘塞大孢(Spencerisporites radiatus(Ibrahim)Winslow,1959)具有双赤道环,其辐间区和远极面的圆形纹饰均由呈辐射状排列的条纹组成,其孢子壁主要由基底层和致密层组成。依据对所获得的分散大孢子化石的形态特征和超微结构的总结分析,本文认为大、小孢子的形态演化趋势总体相似,主要由简单向复杂的形态结构演变,这表明陆生植物可能是通过形成不同形态的且具有特殊功能的生殖器官而实现其适应复杂陆地生态环境的目的。此外,通过对比分析大孢子化石的壁层分层特征和现代花粉的壁层分层模式,笔者认为晚古生代大孢子壁的超微结构所表现出来的壁层分层复杂性和不一致性,可显示晚古生代大孢子壁的分层特征与现代花粉壁的分层模式存在较大差异。然而,大孢子壁的超微结构特征在对比和讨论属征相同但不同种的大孢子化石时具有重要的分类学意义。分散大孢子与原位大孢子的对比研究有助于恢复和重建区域性古植物群落。在龙华山剖面上与大孢子化石同层或相邻层位中已报道的植物化石主要包括Drepanophycus spinaeformis Goppert,1 852、Eocladoxylon minutum(Halle)Koidzumi,1943和Minarodendron cathaysiense(Schweitzer et Cai)Li,1990。通过对比研究龙华山剖面已发表的植物化石资料,笔者认为该剖面产出的中泥盆世散生大孢子Longhuashanispora reticuloides 的母体植物与同孢植物Leclercqia complexa 的亲缘关系最近,主要是因为Longhuashanispora reticuloides与 Leclercqia complexa的原位小孢子都具有相似的刺瘤状远极表面纹饰,并且在它们基底层下部都具有相似的多细纹带结构。此外,龙华山剖面产出的其它大孢子化石的植物亲缘关系尚待进一步的论证,包括Cereusisporiies mirabilis、Hystricosporites grandis和Ocksisporites maclarenii,它们的母体植物可能是一些较难被保存为化石的草本石松类植物。通过对比分析扒楼沟剖面分散和原位大孢子化石的相关研究资料,笔者认为华北板块宾夕法尼亚亚纪至乐平世古植被应包含乔木型、亚乔木型以及草本型石松类植物。其中,Laevigatisporites reinschii和Sublagenicula nuda 与一些封印木属(Sigillaria)化石球果中产出的原位大孢子形态相似,L.reinschii的母体植物可能产出Mazocarpon bensonii类型的球果,而S.nuda的母体植物最有可能产出Nudasporestrobus ningxicus类型的球果。在扒楼沟剖面下石盒子组下部地层中发现的一些S.nuda大孢子及其颈锥体表面均被紧密堆积的球粒淀粉覆盖,通过类比现代某些种子产生的可引诱动物取食的油质体,本文认为这些淀粉粒的主要功能可能也是用来吸引动物前来取食,可能包括部分节肢动物和腹足类,并实现对大孢子化石的分散和传播。这项研究佐证了在二迭纪森林沼泽生态环境中已经出现了陆生植物和动物之间的协同演化关系。Spencerisporites radiatus的母体植物最有可能是亚乔木型的石松植物Spencerites havlenae。Telocystes sinica的母体植物可能属于可产生Porostrobus型球果的鳞木籽属(Lepidocarpon)。Banksisporites cf.sinuosus的母体植物与产生Cylostrobus sydneyensis类型球果的肋木属(Pleuromeia)的亲缘关系较近。Bentzisporites margaritatus的母体植物与产生Lepidostrobus goldenburgii类型球果的鳞木类(Lepidodendrid)植物有一些亲缘关系。Biharisporites grosstriletus的母体植物可能与古羊齿属(Archaeopteris)有亲缘关系。虽然笔者发现扒楼沟剖面宾夕法尼亚亚纪至瓜德鲁普世的大多数大孢子化石都与亚乔木类和草本类石松植物有一定的亲缘关系,但是与大孢子化石同层产出的植物化石研究结果表明在扒楼沟剖面上乔木型的真蕨类和种子蕨大约占总古植物群落的45%,仅有极少部分的鳞木类。此外,扒楼沟剖面亚乔木型和草本型石松植物的化石记录也很少。因此,这些显着的古植被面貌差异进一步表明地质历史时期古植物群落的完善重建需要建立在古植物学和孢粉学的综合研究基础上。龙华山剖面中泥盆世分散大孢子化石Hystricosporites grandis、Longhuashanispora reticuloides和Ocksisporites maclarenii证实了中泥盆世同孢植物向异孢植物过渡演化的真实存在。此外,由于分散大孢子化石多为近源沉积,一般不能穿越广袤的开阔海洋,因此大孢子化石的古地理分布特征可为讨论不同板块之间的相对距离提供孢粉学证据。另外,通过对大孢子化石产出层位及其相邻地层中发现的沉积结构和化石证据的综合分析,本文认为沾益龙华山剖面上部上双河组和保德扒楼沟剖面煤系地层中所获得的晚古生代大孢子化石均埋藏于海陆交互沉积环境。(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9-04-10)

超微形态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端小管是髓襻形态发生并节段化的起始点。成年肾近端小管是急性肾小管病变最常累及同时也最易修复的节段,这可能与该节段在肾发生发育过程中快速生长及分化机制相符。为此,本研究对该节段的形态发生从组织水平到亚细胞结构进行了时空性分析。将胚胎期及生后多时间点小鼠肾脏制备成石蜡及树脂连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超微形态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庞振培,刘惠成,李红梅,吴雨衡,林泽群.非洲菊切花花瓣和茎表面气孔的超微形态结构观察[C].中国园艺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摘要集.2019

[2].丛敬,王凯悦,张婕,顾玲,翟效月.计算机辅助的小鼠肾近端小管形态发生的叁维可视化和超微结构研究[C].中国解剖学会2019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2019

[3].陈斌,李洪瑶,刘筱玮,夏斌,孙绍文.不同光照强度对新娘草叶片形态建成及超微结构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9

[4]..《原发性心肌病组织形态与超微结构图谱》[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9

[5].翟?宇.不同核糖体型多环马格里夫藻的形态和超微结构比较和影响孢囊形成和萌发的环境因子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9

[6].尹宁娜,赵宁,刘乃勇.管纹艳虎天牛形态特征与触角及跗节的超微结构[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9

[7].胡章喜,邓蕴彦,唐赢中.我国北部湾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globosa)的表面形态和细胞超微结构的电镜观察[J].海洋与湖沼.2019

[8].曲宝清,米蕊芳,杜江,张琪.脑胶质瘤超微结构及组织形态观察39例[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9

[9].王茁.玫瑰黄腹叁节叶蜂幼虫侧单眼形态和超微结构[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10].彭辉平.中国晚古生代华南板块和华北板块分散大孢子化石形态特征和超微结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

标签:;  ;  ;  ;  

超微形态结构论文-庞振培,刘惠成,李红梅,吴雨衡,林泽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