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现金流量权论文-周晓东

终极现金流量权论文-周晓东

导读:本文包含了终极现金流量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终极控制权,现金流量权,公司绩效

终极现金流量权论文文献综述

周晓东[1](2019)在《终极控制权、现金流量权分离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基于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企业产权配置状况对其经营绩效和价值具有重大影响。现实中企业的产权结构日益复杂,企业的法律主体角色和经济主体角色存在着较为普遍的错位现象,不但在企业内部存在着股权资本与债务资本之间的水平财务杠杆,而且在企业之间也存在着在不同层级企业通过股权投资形成大股东和小股东之间的垂直财务杠杆,从水平和垂直两个维度研究其公司价值的影响对于价值驱动因素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控制权与现金流量权的分离一方面可以缓解融资约束和提高对控股股东利益的保护,另一方面又会导致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占,厘清其利弊是确定公司财务战略的基本前提。本文选取2010—2017年民营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和公司治理数据对产权结构与公司价值之间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字塔型产权结构确实在帮助民营企业应对金融约束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对企业治理机制产生复杂影响。(本文来源于《天津商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张春靓钰[2](2015)在《终极控制权、现金流量权与公司绩效的文献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公司治理领域,公司股权结构以及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一直是重点关注的问题。在Berle&Means提出所有权和控制权分散的观点之后,国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而我国对该问题的认识起步较晚。本文通过对该问题的文献进行综述,以期对后续研究有一定帮助。(本文来源于《商》期刊2015年03期)

李大鹏,周兵[3](2014)在《家族企业终极控制权、现金流量权与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回顾了终极产权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文献,回顾了国内学者对两权分离、终极控制权、现金流量权与我国上市家族企业绩效的关系,文章最后实证分析了终极控制权、现金流量权对我国上市家族企业绩效的影响,并得出了一些结论。(本文来源于《管理世界》期刊2014年09期)

田蓉,王铁平[4](2012)在《民营上市公司终极控制权、现金流量权与公司绩效》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上司公司股权结构高度集中,终极控制人和其他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分歧是公司治理的主要矛盾,这在民营上市公司中体现得尤为突出。终极控股人利用其控制权对上市公司进行利益侵占并攫取控制权私利,这对我国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行构成严重的威胁。为探寻有效的治理对策,本文尝试对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绩效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索构建提升绩效的对策。(本文来源于《财会月刊》期刊2012年36期)

陈思,金燕华,郭蕾[5](2012)在《终极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偏离下的企业绩效》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08-2010年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最终控制人的终极控制权和企业绩效的相关关系,终极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的偏离程度如何影响企业业绩几个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最终控制人的终极控制权和企业绩效显着负相关,终极控制权越高,企业业绩越差;上市公司终极控股股东的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偏离程度与公司绩效不存在显着的一次线性关系。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针对研究结果从上市公司监管和中小股东保护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2012管理创新、智能科技与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2-08-25)

陈思[6](2012)在《终极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偏离下的企业绩效》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证券市场上,终极控制权的存在与上市公司许多不规范问题密切相关。终极控制权的概念是由La Porta提出,在分析股权结构时,他强调不能简单的将第一大股东作为控股股东,而是应该追溯层层股权结构链条找到企业的终极控制股东。终极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一旦发生偏离,终极控制股东就能用较少的现金流获得较大的控制权,偏离了“一股一票”的原则。因此,终极控制股东容易利用其控制地位获取额外控制权私人收益,进而侵害到中小股东利益,影响公司绩效。本文以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终极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两权偏离度和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存在最终控制人的制造业上市公司,其终极控制权和企业业绩呈现显着线性负相关关系,终极控制权越低,企业绩效越好;制造业上市公司最终控制人的终极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的偏离程度与企业绩效之间不存在显着的线性关系;民营控股上市公司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相比较,前者的两权偏离度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程度要大于后者。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针对研究结果从上市公司监管和中小股东保护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2-06-16)

徐晓煜[7](2012)在《终极控制权、现金流量权与公司绩效文献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股权结构问题一直是公司治理研究的重点,国外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早,经历了从所有权分散到所有权集中的研究范式的转变,得出有意义的研究结论的文献很多。而我国对此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而且大多数仅停留在大股东层面,并未真正像国外学者那样追溯到上市公司的终极控制人。本文对国内外关于终极控制权、现金流量权与公司绩效的文献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础和启示。(本文来源于《财会通讯》期刊2012年12期)

吴群英[8](2012)在《终极控制权、现金流量权与公司绩效理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终极控制权与现金流量权偏离(一)终极控制权、现金流量权及两权偏离度界定本文以现金流量权衡量上市公司的终极控制人拥有的所有权,而以终极控制权衡量终极控制人所拥有的表决权。从本质上看,终极控制人在投入资本后取得股份比例然后才能取得控制权,(本文来源于《财会通讯》期刊2012年10期)

康均,鲁露[9](2011)在《终极控制权、现金流量权与公司绩效——基于民营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尝试对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终极控制权、现金流量权和两权偏离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绩效总体呈上升趋势,终极控制人主要采取的是实质性控制,两权偏离程度比较严重;终极控制权、现金流量权与净资产收益率之间呈显着正相关关系,较高的现金流量权对终极控制人存在着"激励效应",而两权偏离度与净资产收益率之间呈显着负相关关系,两权的偏离对公司绩效具有"堑壕效应";自由现金流量大小和两权偏离度的交叉项与净资产收益率呈显着负相关关系,这意味着较多的自由现金流使得终极控制人具有更多"掏空"上市公司的动机。(本文来源于《会计论坛》期刊2011年02期)

方翠翠[10](2009)在《终极控制权、现金流量权和企业业绩》一文中研究指出终极控制权是我国证券市场许多不规范行为的重要症结所在。La Porta等(1999)首次提出了最终控制人的概念,他指出由于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分离,在分析股权结构问题时,应当通过股权控制链条找到企业的最终控制人,而不是简单地以第一大股东作为控股股东。由于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往往超过其相应的所有权,从而产生终极控制人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代理成本,进而影响企业业绩。在存在终极控制人的情况下,终极控制人的终极所有权(现金流量权)和企业绩效有什么样的关系,终极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的偏离如何影响企业业绩,本文试图对此做出回答。本文以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以实证研究为主线的方法,对上述几个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终极控制人的现金流量权和上市公司绩效呈现显着正相关,现金流量权越高,企业业绩越好,企业价值越高;终极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的分离程度和企业绩效显着负相关,两权分离程度越高,上市公司业绩表现越差。在分样本研究中发现,相对于国营控股上市公司来讲,民营控股上市公司具有更高的两权偏离度,并且其两权偏离程度对企业业绩的影响相对较大。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针对研究结果从上市公司监管和中小股东保护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同时指出了本文的不足之处。(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09-05-01)

终极现金流量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公司治理领域,公司股权结构以及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一直是重点关注的问题。在Berle&Means提出所有权和控制权分散的观点之后,国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而我国对该问题的认识起步较晚。本文通过对该问题的文献进行综述,以期对后续研究有一定帮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终极现金流量权论文参考文献

[1].周晓东.终极控制权、现金流量权分离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基于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研究[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9

[2].张春靓钰.终极控制权、现金流量权与公司绩效的文献综述[J].商.2015

[3].李大鹏,周兵.家族企业终极控制权、现金流量权与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14

[4].田蓉,王铁平.民营上市公司终极控制权、现金流量权与公司绩效[J].财会月刊.2012

[5].陈思,金燕华,郭蕾.终极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偏离下的企业绩效[C].2012管理创新、智能科技与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2012

[6].陈思.终极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偏离下的企业绩效[D].北京化工大学.2012

[7].徐晓煜.终极控制权、现金流量权与公司绩效文献综述[J].财会通讯.2012

[8].吴群英.终极控制权、现金流量权与公司绩效理论分析[J].财会通讯.2012

[9].康均,鲁露.终极控制权、现金流量权与公司绩效——基于民营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J].会计论坛.2011

[10].方翠翠.终极控制权、现金流量权和企业业绩[D].暨南大学.2009

标签:;  ;  ;  

终极现金流量权论文-周晓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