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钢混凝土异形柱节点论文-靳思骞,曾磊,肖云峰,陈熠光,任雯婷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节点论文-靳思骞,曾磊,肖云峰,陈熠光,任雯婷

导读:本文包含了型钢混凝土异形柱节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节点,损伤分析,损伤模型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节点论文文献综述

靳思骞,曾磊,肖云峰,陈熠光,任雯婷[1](2017)在《型钢混凝土异形柱-钢梁框架节点地震损伤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地震作用下型钢混凝土异形柱-钢梁框架节点的地震损伤演化规律,进行了4个L形、4个T形型钢混凝土异形柱-钢梁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试验。基于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结果,研究了试件循环加载过程中变形和能量的非线性组合关系,通过引入加权指数考虑变形损伤与能量累积损伤的权重变化,考虑配钢率、配箍率、轴压比、配钢形式等因素,建立了能够较好反映地震作用下型钢混凝土异形柱-钢梁框架节点损伤演化规律的非线性损伤模型,并给出了具体的地震损伤模型表达式。基于提出的地震损伤模型对试验试件进行了地震损伤指标验算,表明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型钢混凝土异形柱-钢梁框架节点的地震损伤演化全过程,研究结果为该类结构地震损伤评估及抗震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期刊2017年02期)

陈宗平,徐金俊,陈宇良,薛建阳,梁莹[2](2015)在《基于修正Park-Ang模型的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节点地震损伤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型钢混凝土(SRC)异形柱框架节点的地震损伤评估,考虑Park-Ang损伤模型存在数值收敛性差及适用范围受限的不足,结合异形柱结构力学特性,通过引入组合系数提出了适用于SRC异形柱框架节点地震损伤的Park-Ang修正模型。根据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SRC异形柱框架平面与空间节点的实测滞回数据,确立了组合系数的计算方法,并对各试验影响因素进行了损伤演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SRC异形柱框架节点的修正Park-Ang模型损伤指数最大接近1.0,较好地满足了数值收敛性,且理论上更为合理;当水平加载角为45°时,T形截面柱空间节点的损伤水平最低,而十形截面柱空间节点则与之相反;在一定范围内,增大轴压比能延缓SRC异形柱框架节点的地震损伤;配钢形式对平面节点的损伤影响不大,对于空间节点的损伤水平的影响,配槽钢试件的比配T形钢试件的大,配空腹式钢试件的比配实腹式钢试件的大;L形截面柱的节点损伤程度较十形截面柱的大,而十形截面柱的节点损伤发展与累积则远大于T形截面柱节点。(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学报》期刊2015年08期)

王妮,陈宗平,陈宇良[3](2015)在《反复荷载下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空间角节点的破坏机理及损伤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反复荷载作用下型钢混凝土(SRC)异形柱空间角节点的破坏机理及其损伤演变过程,设计9个试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考虑了柱截面配钢形式、轴压比、加载角度和梁的形式4个变化参数。观察其裂缝发展形态,揭示其破坏机理,获取了荷载-应变滞回曲线、节点核心区剪切变形和梁截面平均曲率。基于能量守恒定律,分析了反复荷载下试件的损伤规律,并分析了各变化参数对其累积损伤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反复荷载作用下SRC异形柱空间角节点发生的是弯曲、剪切斜压破坏为主、扭转伴随粘结破坏为辅的破坏形态。破坏时节点核心区钢材大部分已屈服,并且型钢应变、核心区剪切角、梁截面平均曲率均随柱肢角度的增加而减小。破坏时试件的累积损伤指标介于0.69~0.84,槽钢桁架试件各级位移下的累积损伤最大;45°加载实腹配钢试件较30°加载实腹配钢试件损伤更加严重;与45°加载试件相比,0°加载试件各级位移下累积损伤程度最高增加30%;轴压比对试件的损伤影响不大;与带钢梁试件相比,带型钢混凝土梁试件累积损伤有较大程度的缓解。(本文来源于《工程力学》期刊2015年03期)

陈宗平,徐金俊,薛建阳[4](2015)在《型钢混凝土异形柱-钢梁空间边节点的抗震性能及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型钢混凝土异形柱-钢梁空间边节点的抗震性能,以配钢形式、加载角度和轴压比为变化参数,通过1个平面节点和9个空间节点的拟静力试验,获取其滞回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该类新型空间节点的抗震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实腹式配钢试件在骨架曲线的上升段为最陡,承载能力最大,刚度退化最轻,但T形钢桁架试件在耗能能力和延性性能上为最优;该类空间节点的抗震性能在不同加载角度下具有一些区别,45°试件的骨架曲线包围了其余加载角度下的骨架曲线,同时该角度的节点抗剪承载力为最大,耗能能力较之0°和60°的更强,但略比30°的低,而位移延性在平面节点上表现为最佳;提高轴压比可增强型钢混凝土异形柱边节点的受剪承载力和耗能能力,同时轴压比的增大对试件的初期刚度较为有利而后期刚度退化较快。(本文来源于《工程力学》期刊2015年02期)

王妮,陈宗平,张士前,陈宇良[5](2013)在《型钢混凝土异形柱中节点受力性能试验及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型钢混凝土(SRC)异形柱中节点的受力性能,设计5个SRC十形柱-钢梁中节点试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通过试验揭示其破坏机理,获取了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和主要特征点数据。试验结果表明:双向荷载作用下SRC异形柱中节点呈现正背面弯曲、侧面斜压粘结破坏的特点,滞回曲线对称饱满,综合受力性能较好。基于试验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其进行了静力弹塑性分析,研究了轴压比和加载角度对SRC异形柱空间节点的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值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轴压比在0.2~0.4范围内增大轴压比可以提高试件的峰值荷载。加载角在0°~45°范围内随着加载角的增加试件的峰值荷载降低,加载角45°方向为最薄弱方向。(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学报》期刊2013年S1期)

武启明,李军华,王子英[6](2013)在《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角节点抗扭承载力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是指在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截面中配置型钢的结构。它结合了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结构和型钢混凝土结构的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利用ABAQUS软件对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角节点在纯扭荷载作用下的情况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型钢对于节点的抗扭承载力的提高作用明显。根据迭加方法并通过引入考虑组合作用的节点抗扭承载力影响系数对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角节点建立了抗扭承载力计算公式。(本文来源于《四川建筑科学研究》期刊2013年03期)

张士前[7](2012)在《型钢混凝土十形异形柱—钢梁框架空间节点抗震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SRC异形柱综合了钢与混凝土优点。其截面定义为肢宽肢厚比小于4的柱,分为十形、T形及L形。节点作为SRC异形柱结构的核心部位,对保证框架整体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十分关键。实际地震作用方向是任意的,大多数情况下和建筑轴线成一定的斜角,震害结果调查表明,节点发生的破坏远大于预期。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双向反复荷载下型钢混凝土异形柱-钢梁框架节点的破坏机理研究”框架下完成5个型钢混凝十形土异形柱-钢梁框架空间节点试验,通过改变截面配钢形式、轴压比和加载角度来对节点破坏特征及抗震性能进行研究。在试验基础上,分析节点在斜向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破坏机理、剪力传递规律,同时进行抗剪承载力理论分析计算,并对既有试件J4、J5进行有限元静力弹塑性分析。试验及计算结果表明:(1)在加载方向侧面两剪切面节点区发生典型的剪切斜压破坏,而加载方向两正面节点区(主要为压弯区),由于节点区钢梁弯曲影响使得节点区发生型钢与混凝土粘结力失效的粘结破坏。(2)试件的滞回曲线较为饱满,呈梭形,正负基本对称。构件延性、耗能较好。轴压比及加载角度对试件的整体耗能、延性及损伤累积影响不明显,通过分析看出轴压比较大试件J5初始刚度、强度提升明显,刚度退化规律及累积损伤规律基本一致,加载角度对试件J2和J3抗震性能影响不明显,而截面配钢形式对其影响较大;从构件层间位移延性系数及位移角延性系数看出,构件都表现出较好的延性。(3)通过试验及节点受力机理分析对节点抗剪承载力(开裂荷载、极限荷载)进行理论分析与计算,得出抗剪承载力理论计算模型,并与试验吻合较好。(4)最后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既有试验试件J4、J5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通过改变参数条件,得出轴压比在一定界限范围内,轴压比对构件强度有较大提升。00-450范围内随着加载角度的增大极限荷载略有降低,经拟合后看出极限承载力与加载角关系近似为菱形分布,所以构件最薄弱环节并不是工程轴方向,而是与工程轴成一定角度方向。(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2-06-01)

薛建阳,王玮,刘义,刘祖强,赵鸿铁[8](2011)在《反复荷载作用下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边节点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9个型钢混凝土(SRC)异形柱框架边节点进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观察了不同配钢形式、不同轴压比条件下SRC异形柱框架边节点的受力过程及破坏形态,得出了SRC异形柱框架边节点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节点承载力、延性、耗能以及刚度退化等性能.研究表明,SRC异形柱框架边节点的滞回曲线比较饱满,承载力高,耗能能力强,位移延性系数平均值可达到3.60,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1年03期)

薛建阳,刘义,赵鸿铁,陈宗平[9](2011)在《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节点承载力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节点的破坏形态和承载力,采用柱端加载的方式对9个中间层边节点、4个角节点和4个中节点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观察各类型节点的受力过程和破坏形态,分析节点区水平箍筋、水平腹杆和型钢腹板的应变分布规律以及节点的受力机理。结果表明,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节点典型的破坏形态为节点区剪切斜压破坏,其受力机理为斜压杆、刚框架-钢板剪力墙和约束机理的综合作用。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回归分析,得到节点在弯剪作用下的受剪承载力以及在剪扭作用下受剪及受扭承载力计算公式,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最后给出节点的设计建议。(本文来源于《土木工程学报》期刊2011年05期)

赵鸿铁,武启明,薛建阳,刘义[10](2011)在《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角节点的承载力及其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角节点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四个模型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结果表明,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角节点的滞回曲线饱满,抗震性能良好.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对试件进行了模拟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二者符合较好.进而对承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轴向压力能提高试件的抗剪承载力;随着配钢率的增大,试件的抗剪承载力逐渐增大,在轴压比较小时,抗剪承载力增幅较大,当轴压比较大时,抗剪承载力增幅较小;水平荷载合力作用点的位置对试件的抗剪承载力影响较小.(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1年01期)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节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研究型钢混凝土(SRC)异形柱框架节点的地震损伤评估,考虑Park-Ang损伤模型存在数值收敛性差及适用范围受限的不足,结合异形柱结构力学特性,通过引入组合系数提出了适用于SRC异形柱框架节点地震损伤的Park-Ang修正模型。根据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SRC异形柱框架平面与空间节点的实测滞回数据,确立了组合系数的计算方法,并对各试验影响因素进行了损伤演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SRC异形柱框架节点的修正Park-Ang模型损伤指数最大接近1.0,较好地满足了数值收敛性,且理论上更为合理;当水平加载角为45°时,T形截面柱空间节点的损伤水平最低,而十形截面柱空间节点则与之相反;在一定范围内,增大轴压比能延缓SRC异形柱框架节点的地震损伤;配钢形式对平面节点的损伤影响不大,对于空间节点的损伤水平的影响,配槽钢试件的比配T形钢试件的大,配空腹式钢试件的比配实腹式钢试件的大;L形截面柱的节点损伤程度较十形截面柱的大,而十形截面柱的节点损伤发展与累积则远大于T形截面柱节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节点论文参考文献

[1].靳思骞,曾磊,肖云峰,陈熠光,任雯婷.型钢混凝土异形柱-钢梁框架节点地震损伤分析[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7

[2].陈宗平,徐金俊,陈宇良,薛建阳,梁莹.基于修正Park-Ang模型的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节点地震损伤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5

[3].王妮,陈宗平,陈宇良.反复荷载下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空间角节点的破坏机理及损伤分析[J].工程力学.2015

[4].陈宗平,徐金俊,薛建阳.型钢混凝土异形柱-钢梁空间边节点的抗震性能及影响因素分析[J].工程力学.2015

[5].王妮,陈宗平,张士前,陈宇良.型钢混凝土异形柱中节点受力性能试验及有限元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2013

[6].武启明,李军华,王子英.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角节点抗扭承载力有限元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3

[7].张士前.型钢混凝土十形异形柱—钢梁框架空间节点抗震性能研究[D].广西大学.2012

[8].薛建阳,王玮,刘义,刘祖强,赵鸿铁.反复荷载作用下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边节点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9].薛建阳,刘义,赵鸿铁,陈宗平.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节点承载力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1

[10].赵鸿铁,武启明,薛建阳,刘义.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角节点的承载力及其有限元分析[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标签:;  ;  ;  ;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节点论文-靳思骞,曾磊,肖云峰,陈熠光,任雯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