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红蓟黄脉病毒论文-熊艳,吴楚钊,周常勇,青玲

胜红蓟黄脉病毒论文-熊艳,吴楚钊,周常勇,青玲

导读:本文包含了胜红蓟黄脉病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金纽扣,双生病毒,胜红蓟黄脉病毒,卫星DNAβ

胜红蓟黄脉病毒论文文献综述

熊艳,吴楚钊,周常勇,青玲[1](2012)在《金纽扣:胜红蓟黄脉病毒的新寄主》一文中研究指出胜红蓟黄脉病毒(Ageratum yellow vein virus,AYVV)属双生病毒科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自然条件下被烟粉虱传播,侵染胜红蓟、金腰箭及一品红等杂草引起黄脉和花叶症状,还可在烟草、番茄等作物上引起曲叶症状。金纽扣(Spilanthes callimorpha A.H.Moore),又名天文草,是我国台湾、福建及广东等南方省份常见的田间杂草。已报道金纽扣黄脉病毒可侵染金纽扣引起黄脉症状,由于杂草是双生病毒的重要中间寄主,对双生病毒的传播扩散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201 1年12月采集自广东饶平表现黄脉症状的5份金纽扣样品进行了针对双生病毒的PCR检测。利用双生病毒的简并引物PA/PB,以5份表现黄脉症状的金纽扣总DNA为模板进行PCR检测,结果表明,5份样品均扩增到约500bp的特异条带。对样品GD58的PCR产物进行克隆测序,在所得序列的基础上,设计背靠背引物GD58F/GD58R扩增GD58分离物的全基因组DNAA。测序结果表明,GD58 DNA-A全长2759 nts,与来自福建烟草的AYVV分离物AYVV-[F2]和AYVV-[F11]相似性最高,均为99.1%,表明GD58为AYVV的一个分离物。进一步设计AYVV的特异性引物AYVVF/AYVVR对其余4份病毒分离物进行PCR扩增,结果从这4份样本中均扩增到约700bp的AYVV特异性条带,表明这些金纽扣样品均受到AYVV的侵染。利用双生病毒卫星DNAβ的通用引物Beta01/Beta02进行PCR扩增,从5个样品中均得到预期大小为1 300bp的特异性条带,序列测定表明,GD58 DNAβ全基因组为1 346nts。序列比较发现,GD58DNAβ与AYVB-[F11]相似性最高,为97.5%。利用通用引物未能在这5份样品中检测到DNA-B和卫星DNAα的存在。(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2-07-20)

张鹏程[2](2009)在《胜红蓟黄脉病毒F1分离物伴随卫星小分子DNAβ的启动子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双生病毒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发生,并已在多种作物上造成毁灭性危害,国内已报道和鉴定了30多种双生病毒。本文以福建省首例发现的胜红蓟黄脉病毒AYVV(登录号EF544600)为研究对象,通过双生病毒卫星小分子DNAβ的通用引物,PCR扩增获得AYVV-[F1]的完整DNAβ分子。经克隆、序列测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AYVV-[F1] DNAβ组分全长1346个核苷酸,与台湾番茄曲叶病毒TLCV DNAβ(登录号AJ542495)的同源性最高,达100%。根据F1 DNAβ的全长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F1-βC1-F和F1-βC1-R对βC1基因进行了克隆后再将该基因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3中。重组表达载体pGEX-F1-βC1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后进行表达,SDS-PAGE结果表明F1βC1基因得到了正确表达。此外,根据F1 DNAβ基因组的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对F1 DNAββC1 ORF的大小为803 nt的部分启动子序列进行了克隆,同时利用PlantCARE程序对βC1 ORF启动子序列进行分析,在其内部发现了一些真核启动子中常见的顺式作用元件,如TATA-box,CAAT-box和GC-motif,同时发现了其他的一些植物调控元件。随后根据βC1 ORF启动子上顺式作用元件的位置设计了多个不同大小的缺失启动子,并由这些缺失启动子驱动egfp报告基因在烟草中进行瞬时表达和永久表达,鉴定了该启动子的启动活性。对瞬时表达的western blot分析和荧光显微镜检查表明:AYVV F1βC1 ORF翻译起始位点上游的173 nt的片段具有基础启动子的活性,而在翻译起始位点的上游存在能够增强启动子活性的元件。利用荧光显微镜对经过PCR和PCR southern blot鉴定后的转基因植株组织表达模式的进行分析,表明F1 DNAββC1 ORF启动子是一种韧皮部特异性表达的启动子。(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期刊2009-04-01)

王向阳[3](2007)在《广西胜红蓟黄脉病样中发现多种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的病毒》一文中研究指出The diseased sample G7 was collected from Ageratum plants showing yellow vein symptoms in Xialian,Nanning,Guangxi province and tested with primers specific for DNA-A of several geminiviruses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ixed infection of begomoviruses appeared in G7 sample.Partial DNA-A sequence comparison with other geminiviruses showed that G7 sample was infected by 5 dif-ferent begomoviruses,they were Papaya leaf curl China virus(PaLCuCNV),Ageratum yellow vein China virus(AYVCNV),Tomato leaf curl China virus(ToLCCNV),Euphorbia leaf curl virus(EuLCV) and Tobacco leaf curl Yunnan virus(TbLCYNV).(本文来源于《植物病理学报》期刊2007年06期)

刘舟[4](2007)在《胜红蓟黄脉病毒福建烟草分离物F2及其编码的C5基因的分子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双生病毒是一类世界范围内广泛发生的具有孪生颗粒形态的植物单链环状DNA病毒,近年来,已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发生并引起了严重病害。我国在云南、广西、海南、广东和台湾等地相继发现有双生病毒的病害,但在同属华南地带的福建省却从未有过报道。本论文对福建福州金山地区烟草地中的发病烟草植株进行了病原鉴定,证实该病害是由双生病毒引起,并对F2分离物进行了全长基因组的克隆及测序。结果表明F2 DNA-A全长2754个核苷酸(登录号EF527823)。全序列比对之后发现F2 DNA-A与新加坡胜红蓟黄脉病毒(Ageratum yellow vein virus,AYVV,登录号X74516)的同源性最高,说明F2是胜红蓟黄脉病毒的一个分离物,并将F2分离物命名为胜红蓟黄脉病毒福建烟草分离物(Ageratum yellow vein virus-F2,AYVV-F2)。利用国际上的通用引物对F2进一步进行PCR检测,发现F2很可能不含有DNA-B组分而由一个卫星小分子DNA-β伴随。测序结果证实F2 DNA-β全长1345个核苷酸(登录号EF527824)。在对F2 DNA-A序列进行分析后发现,DNA-A共编码7个开放读码框架(ORFs),除了病毒链编码V1(CP)和V22个ORFs以及互补链编码C1(Rep)、C2、C3和C4 4个ORFs之外,还发现在其互补链上编码了一个C5 ORF,它与V1 ORF以及V2 ORF重迭,并且具有典型的起始密码子ATG和终止密码子TAA,大小为297 bp,编码一个由9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而F2 DNA-β组分仅在互补链上编码了一个βC1 ORF。为了证实C5 ORF在植物实体中是否有可能转录及表达,运用瞬时表达的方法对F2 C5 ORF上游的512 bp部分启动子序列C5P进行了启动子活性鉴定。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证明C5P具有启动子活性,能够启动pCAMBIA载体上后续gusA基因在烟草中进行表达,表明C5P同样也能够驱动C5 ORF在植物实体中进行转录与表达。利用多个在线软件对C5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质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C5基因无论是核苷酸序列还是氨基酸序列均很保守。此外,C5蛋白中含有多个潜在的基序,在N端发现一个双生病毒AC4/5保守功能区,在该保守区前端还编码了一段信号肽序列,可能是与细胞线粒体定位有关,序列中段与C端存在两个固有无规区及一个低复杂度区域。此外,对C5蛋白进行基序分析的结果表明,C5蛋白在多个位置含有潜在的修饰位点,这些位点可能与蛋白的激活有关。对C5蛋白的蛋白质二级结构进行预测的结果表明C5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比较简单。通过上述生物信息学的分析,推测C5蛋白在其蛋白前体翻译完成之后需要进行进一步的修饰、转运和切割之后才能转变成为有活性的蛋白质,另外其活性很可能与细胞间的信号转导过程相关联。为了方便下一步从蛋白质水平展开对植物实体中C5蛋白的研究,将C5基因在体外进行诱导表达,并获得6×His-F2 C5融合蛋白。然后对6×His-F2 C5融合蛋白制备了抗血清。为后续对该蛋白在病株组织切片中进行免疫定位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通过粉虱传毒实验证实F2分离物的寄主范围大致包含茄科(Solanaceae)、菊科(Compositae)、大戟科(Euphorbiaceae)及酢浆草科(Oxalidaceae)等植物,同时发现F2基因组中很可能并不含有AYVV DNA-β,而只存在ToLCV-β。因此推测F2是由AYVV在传播及致病过程中与ToLCV复合侵染某一寄主植物之后发生重组而形成的重组病毒。近年来,一些参与病毒侵染和复制的调控因子陆续被发现及鉴定。基于目前国际上对AC5/C5蛋白的功能分析结果,大致可判定AC5/C5蛋白很可能是双生病毒编码的一个重要蛋白,在病毒生活周期的特定的过程扮演着一个关键的角色。因此,鉴定AC5/C5蛋白的功能并弄清该蛋白与病毒本身编码蛋白或寄主因子之间的互作能力,对于弄清双生病毒的复制和致病机理具有重要意义,为阐明双生病毒调控植物细胞周期的机理提供帮助,也可望为防治双生病毒病提供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期刊2007-04-01)

熊庆,周雪平[5](2007)在《假马鞭曲叶病毒和中国胜红蓟黄脉病毒C4蛋白是RNA沉默的抑制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中国胜红蓟黄脉病毒(Ageratum yellow vein Chin virus,AYVCNV)和假马鞭曲叶病毒(Stachytarpheta leafcurl virus,StaLCV)C4蛋白的功能,利用烟草脆裂病毒(Tobacco rattle virus,TRV)载体在本氏烟(Nicotianabenthamiana)中分别表达了这两种病毒的C4蛋白,结果发现它们均能在本氏烟中引起类似于病毒侵染的症状,推测AYVCNV和StaLCV的C4蛋白是病毒的致病因子;在RNA沉默的抑制试验中,AYVCNV和StaLCV的C4蛋白均能够在表达gfp基因的转基因本氏烟(16c)上抑制由gfp基因正义链引起的基因沉默的建立,证明它们都是RNA沉默的抑制子。(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报》期刊2007年01期)

胜红蓟黄脉病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双生病毒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发生,并已在多种作物上造成毁灭性危害,国内已报道和鉴定了30多种双生病毒。本文以福建省首例发现的胜红蓟黄脉病毒AYVV(登录号EF544600)为研究对象,通过双生病毒卫星小分子DNAβ的通用引物,PCR扩增获得AYVV-[F1]的完整DNAβ分子。经克隆、序列测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AYVV-[F1] DNAβ组分全长1346个核苷酸,与台湾番茄曲叶病毒TLCV DNAβ(登录号AJ542495)的同源性最高,达100%。根据F1 DNAβ的全长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F1-βC1-F和F1-βC1-R对βC1基因进行了克隆后再将该基因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3中。重组表达载体pGEX-F1-βC1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后进行表达,SDS-PAGE结果表明F1βC1基因得到了正确表达。此外,根据F1 DNAβ基因组的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对F1 DNAββC1 ORF的大小为803 nt的部分启动子序列进行了克隆,同时利用PlantCARE程序对βC1 ORF启动子序列进行分析,在其内部发现了一些真核启动子中常见的顺式作用元件,如TATA-box,CAAT-box和GC-motif,同时发现了其他的一些植物调控元件。随后根据βC1 ORF启动子上顺式作用元件的位置设计了多个不同大小的缺失启动子,并由这些缺失启动子驱动egfp报告基因在烟草中进行瞬时表达和永久表达,鉴定了该启动子的启动活性。对瞬时表达的western blot分析和荧光显微镜检查表明:AYVV F1βC1 ORF翻译起始位点上游的173 nt的片段具有基础启动子的活性,而在翻译起始位点的上游存在能够增强启动子活性的元件。利用荧光显微镜对经过PCR和PCR southern blot鉴定后的转基因植株组织表达模式的进行分析,表明F1 DNAββC1 ORF启动子是一种韧皮部特异性表达的启动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胜红蓟黄脉病毒论文参考文献

[1].熊艳,吴楚钊,周常勇,青玲.金纽扣:胜红蓟黄脉病毒的新寄主[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2

[2].张鹏程.胜红蓟黄脉病毒F1分离物伴随卫星小分子DNAβ的启动子鉴定[D].福建农林大学.2009

[3].王向阳.广西胜红蓟黄脉病样中发现多种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的病毒[J].植物病理学报.2007

[4].刘舟.胜红蓟黄脉病毒福建烟草分离物F2及其编码的C5基因的分子鉴定[D].福建农林大学.2007

[5].熊庆,周雪平.假马鞭曲叶病毒和中国胜红蓟黄脉病毒C4蛋白是RNA沉默的抑制子[J].微生物学报.2007

标签:;  ;  ;  ;  

胜红蓟黄脉病毒论文-熊艳,吴楚钊,周常勇,青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