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功率因数控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电流源型整流器,网侧功率因数,信号重构,计算量
功率因数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刘建芳,谢国荣,郑钟,叶盛[1](2019)在《电流源型整流器网侧功率因数的控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电流源型整流器(CSR)输入侧滤波器引起网侧功率因数不为1的问题,提出基于静止坐标系下网侧电流跟踪电压的闭环控制。相较于传统基于旋转坐标系的控制方法,所提方法无需旋转坐标变换和电压锁相环,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系统计算量和系统不稳定因素。为解决网侧电流直接跟踪电压问题,提出信号重构思想,真实反映了重构前的相位,使得不同电气量之间的跟踪成为可能。基于搭建的小功率实验平台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力电子技术》期刊2019年09期)
阎铁生,李明洪,周国华,陶权保,曹太强[2](2019)在《一种一次侧控制的Buck-Flyback单级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LED驱动电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一种一次侧控制的Buck-Flyback单级功率因数校正(FCP)变换器LED驱动电路,分析其主电路的工作原理和一次侧恒流控制策略的原理。它由共用一个开关管的前级Buck变换器和后级Flyback变换器级联而成,前级Buck变换器实现PFC功能,后级Flyback变换器实现DC-DC恒流输出。该LED驱动电路无需使用光耦和二次电流采样电路,仅使用一个开关管和一个控制器,就能够实现高功率因数、高效率、低成本和无频闪。最后设计了一台36W的实验样机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16期)
张为民,谢常莹,胡伟,年珩[3](2019)在《基于双静止坐标系的风力发电机单位功率因数运行控制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风力发电机的单位功率因数运行,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静止坐标系的控制方法,分别在αβ坐标系和超前αβ坐标系90°的两相双静止坐标系下对风力发电机的输出电压进行Clarke变换,并将变换后的各轴分量经处理后进行迭加,由此获得风力发电机运行在单位功率因数输出模式对应的整流器参考指令。在该控制策略下,风力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与输出电流的相位相反,实现单位功率因数发电运行。该方法避免了传统方法中锁相环的复杂运算过程,实现方法简单,响应速度快。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气应用》期刊2019年08期)
郝鹏[4](2019)在《无刷双馈电动机功率因数控制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无刷双馈变频调速系统主要应用在大功率的风机和水泵等负载,并且集中了多种电机优点。变频调速时所需变频器容量仅为总功率的一小部分,从经济成本角度考虑,其他变频调速系统是无可比拟的。从电机结构而言,转子结构取消电刷和滑环,大大提高了结构稳定性,减小了维护成本,比较适用于较恶劣的环境,同时,定子的控制绕组连接低压变频器,可以控制高压电机。但是,无刷双馈电机本身结构特殊,导致了电机内部谐波含量较传统交流电机大,造成无功功率增大,功率因数降低。针对无刷双馈电动机的功率因数进行详细的分析,为了减小无功功率,提高功率因数,本文提出基于功率绕组功率因数矢量控制策略。首先,通过对无刷双馈电机结构和运行方式进行整体的介绍,分析了其机电能量转换原理。无刷双馈电机作为新型磁场调制电机,与传统电机有着较大区别,根据磁场调制机理,分析了电机内部气隙磁场的相互作用,阐述了机电能量转换的过程。其次,以功率绕组功率因数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功率因数角的定义,并分析了影响功率因数的变量。为了改善功率因数,从磁场调制出有效磁场分量对功率绕组气隙磁场进行了研究,对功率绕组和控制绕组电流矢量进行了解耦,为功率因数控制方法奠定了基础。再次,建立了功率绕组功率因数数学模型,并引入矢量控制方式,进行磁场定向,对控制绕组电流进行矢量控制,建立了功率绕组无功功率与控制绕组电流励磁分量的关系,并且系统进行了仿真,实现了功率绕组功率因数的控制。最后,对本文提出的功率绕组功率因数控制策略进行实验验证。以一台磁阻转子无刷双馈电机进行相关的实验研究。以功率绕组功率因数为核心,对V/F控制方式和矢量控制方式进行了对比实验,并对影响功率因数的各变量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沈阳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4)
舒亮,刘源,崔永昊,吴自然,陈威[5](2019)在《断路器测试中电流和功率因数补偿的组合控制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断路器数字化测试装置中,整流桥电路会导致输入电流畸变严重,谐波倒流入电网可能引起严重谐波污染。在断路器保护特性测试过程中,对测试电流进行精度和功率因数补偿组合控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提出了一种基于AC-DC-AC结构的高精度电流输出方法及其功率因数补偿控制策略,采用双闭环PI控制同时对后级电流输出精度和前级功率因数补偿进行控制,研究了控制参数对功率因数补偿效果的影响。仿真和试验测试结果表明,电流发生装置输出侧电流精度高,控制误差≤1%,可以满足断路器保护特性测试的指标要求;直流侧输入电压稳定,并且可实现良好的功率因数校正和谐波抑制。(本文来源于《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期刊2019年10期)
王冬,游超,周照宇,王麒云[6](2019)在《基于积分滑模控制的Boost电路功率因数校正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进一步提高变换器的输入功率因数,避免峰值电流模式控制下可能产生的不稳定现象,设计一种适用于单相升压式变换器功率因数校正的滑模控制策略。首先建立Boost变换器的数学模型,根据理想状态下系统输入和输出功率的平衡关系,获得电感电流参考指令最大值;然后采用积分滑模面,设计系统的控制策略;最后根据面积等效原理,将所设计的控制函数转换为PWM控制,控制变换电路器件的通断,提高Boost PFC的动稳态性能。仿真验证表明,该方法能够在系统输入电压和负载变化的情况下保持较高功率因数以及较小谐波畸变率。(本文来源于《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期刊2019年02期)
成瑀,赵文祥,吉敬华,赵鹏,杜育轩[7](2019)在《直线永磁游标电机的开绕组单位功率因数直接推力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直线永磁游标(linear permanent-magnet vernier,LPMV)电机兼具高效率、低成本、高推力密度等优点,适合于长行程应用领域。但是,该类电机功率因数较低。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飞跨电容的开绕组LPMV电机单位功率因数直接推力控制策略。建立单位功率因数调制策略,解耦电机所需功率流,降低电源逆变器无功压力使之单位功率因数运行。同时,推导矢量调制型直接推力控制策略,固定开关频率,降低推力脉动。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黄凯,向峰昊,尹泉,罗慧[8](2019)在《基于高功率因数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无电解电容驱动系统控制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永磁同步电机无电解电容驱动系统因其成本与寿命的优势,在白色家电领域逐步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使用小容量的薄膜电容取代大容量的电解电容,母线电压会以两倍工频波动,在母线电压处于波谷时,逆变器输出电压容易饱和,导致控制性能恶化,网侧电流畸变。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高功率因数控制的转矩控制环和电压矢量修正策略,能够有效提升网侧功率因数,抑制网侧电流谐波并符合IEC 61000-3-2标准。该算法的有效性通过仿真得以验证。(本文来源于《电机与控制应用》期刊2019年03期)
蔡子琨,袁乐,梁婉,杨喜军,唐厚君[9](2019)在《变系数分数阶PI控制的单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器》一文中研究指出单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APFC)能够消除谐波电流对电网的污染。APFC采用电压外环、电流内环的双闭环控制结构,控制非常简单,但动态响应特性有待改善。在分析分数阶PID定义、分数阶PI控制器参数设计过程后,采用Oustaloup近似算法计算分数阶算子s~λ,从而在APFC中设计了一种电压外环和电流内环均采用分数阶PI控制的双闭环变系数分数阶PI控制器,以纯电阻负载为例进行了仿真分析,并与传统PI控制器的3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合适阶数的双闭环变系数分数阶PI控制可以使APFC获得良好的动态特性和静态特性。(本文来源于《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赵骏[10](2018)在《研究数字式单相功率因数的校正控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单相功率因数校正,在提出单相功率因数校正数字控制优势与必要性的基础上,对基于数字控制技术的变换器基本原理和软件实现进行深入分析,为实现单相功率因数校正的数字控制目标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本文来源于《居舍》期刊2018年35期)
功率因数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提出一种一次侧控制的Buck-Flyback单级功率因数校正(FCP)变换器LED驱动电路,分析其主电路的工作原理和一次侧恒流控制策略的原理。它由共用一个开关管的前级Buck变换器和后级Flyback变换器级联而成,前级Buck变换器实现PFC功能,后级Flyback变换器实现DC-DC恒流输出。该LED驱动电路无需使用光耦和二次电流采样电路,仅使用一个开关管和一个控制器,就能够实现高功率因数、高效率、低成本和无频闪。最后设计了一台36W的实验样机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功率因数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1].刘建芳,谢国荣,郑钟,叶盛.电流源型整流器网侧功率因数的控制方法[J].电力电子技术.2019
[2].阎铁生,李明洪,周国华,陶权保,曹太强.一种一次侧控制的Buck-Flyback单级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LED驱动电路[J].电工技术学报.2019
[3].张为民,谢常莹,胡伟,年珩.基于双静止坐标系的风力发电机单位功率因数运行控制策略[J].电气应用.2019
[4].郝鹏.无刷双馈电动机功率因数控制技术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9
[5].舒亮,刘源,崔永昊,吴自然,陈威.断路器测试中电流和功率因数补偿的组合控制策略研究[J].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2019
[6].王冬,游超,周照宇,王麒云.基于积分滑模控制的Boost电路功率因数校正研究[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9
[7].成瑀,赵文祥,吉敬华,赵鹏,杜育轩.直线永磁游标电机的开绕组单位功率因数直接推力控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9
[8].黄凯,向峰昊,尹泉,罗慧.基于高功率因数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无电解电容驱动系统控制策略[J].电机与控制应用.2019
[9].蔡子琨,袁乐,梁婉,杨喜军,唐厚君.变系数分数阶PI控制的单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器[J].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2019
[10].赵骏.研究数字式单相功率因数的校正控制方法[J].居舍.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