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藏运聚模式论文-孙雨,刘如昊,于利民,闫百泉,文慧俭

成藏运聚模式论文-孙雨,刘如昊,于利民,闫百泉,文慧俭

导读:本文包含了成藏运聚模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致密砂岩油,运聚模式,成藏特征,非常规储集层

成藏运聚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孙雨,刘如昊,于利民,闫百泉,文慧俭[1](2019)在《源下致密砂岩油成藏特征、控制因素和运聚模式——以松辽盆地大安地区白垩系泉头组扶余油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加深对致密砂岩油的成藏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的认识,以松辽盆地大安地区白垩系泉头组扶余油层为例,通过物性测试、薄片显微观察、包裹体均一温度测定和地层水矿化度分析等手段,总结了致密砂岩储集层特征、源储组合方式、石油成藏时间、油水分异程度、石油富集特征等成藏特征,分析了源储组合方式、剩余压差、致密砂岩储集层的分布及其内部非均质性对致密砂岩油形成的控制作用,认为不同类型源储组合条件下石油发生差异性运聚,控制了致密砂岩油的分布特征和富集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扶余油层致密砂岩储集层呈"平面多支、垂向多层"的分布特征;扶余油层上部与上覆青山口组烃源岩直接接触,形成了紧邻型源储组合,扶余油层中下部与青山口组烃源岩不能直接接触,形成了分离型源储组合;砂岩储集层致密化时间为姚家组沉积时期,早于石油充注时间,属于"先致密后成藏型"致密砂岩油藏;石油二次运移距离较短,油水分异程度差,整体呈准连续型分布,但富集程度差异大.源储组合方式、剩余压差、致密砂岩储集层分布及其内部非均质性是源下致密砂岩油的成藏特征的主要控制因素.综合分析认为,源储紧邻型致密砂岩油以短距离"面式运移"方式,通过源储界面附近的微裂缝和储集层中的孔隙直接向储集层中幕式充注,在致密砂岩储集层中运移距离可达40~300 m,受微裂缝发育特征和储集层非均质性影响,石油在储集层中发生差异性运聚,富集于优势运移通道附近;源储分离型致密砂岩油呈"点或线状横向推进式运移"方式在致密砂岩储集层中运移,横向运移距离可达30~850 m,储集层内部"甜点"为主要通道和富集部位.(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沈卫兵,庞雄奇,陈践发,王阳洋,张科[2](2018)在《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运聚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多元地质条件及其空间匹配关系角度出发,综合地质剖析及地球化学示踪等方法,对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奥陶系油气输导体系、运移方向及分布特征等进行的精细研究。结果显示:断裂、源储接触关系及盖层等共同控制着油气垂向运移的距离及层位;构造背景、不整合面、渗透性输导层、断裂的配置关系等控制着油气侧向运移的方向、通道和距离;海平面升降旋回、优质储层的配置关系控制着油气垂向聚集层位及平面分布规律。进一步结合研究区烃源岩条件、储层类型等研究成果,基于源储纵向接触关系及油气垂向运移距离,目的层油气成藏模式可分为近源混合成藏模式与远源混合成藏模式;根据油气来源区域及油气横向运移距离,又可分为内部源岩迭加混合成藏模式与内外部源岩交叉混合成藏模式。(本文来源于《沉积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龚晓峰,何家雄,莫涛,陈胜红,张景茹[3](2015)在《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惠陆油区含油气系统与油气运聚成藏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惠陆油区具有3个经油气勘探证实的含油气系统,分别是惠西、惠东、惠中北含油气系统。惠西与惠东含油气系统烃源岩为始新统文昌组中深湖相;而惠中北含油气系统烃源岩为下渐新统恩平组煤系。惠陆油区油气运聚成藏模式存在2种类型即:古近系半地堑洼陷自源型油气运聚成藏模式与叁角洲砂岩及生物礁外源型油气运聚成藏模式。前者油气运聚成藏的主控因素,主要取决于半地堑洼陷内生烃灶充足的烃源供给、优质储盖组合及圈闭的良好配置。这种油气藏分布于半地堑洼陷之内,具有自生自储近源运聚成藏特征,由于此类油藏埋深较深,深部储层物性优劣是油气成藏的关键;后者油气运聚成藏主控因素,则主要取决于富生烃洼陷及其附近的油源断裂和输导砂体及不整合面组成的复合运聚疏导体系与浅层不同类型有效圈闭的连通配置和相互衔接耦合。(本文来源于《天然气地球科学》期刊2015年12期)

沈扬,林会喜,赵乐强,曾治平,宫亚军[4](2015)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超剥带油气运聚特征与成藏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超剥带地层超覆剥蚀频繁,远离油源,油气运聚过程复杂。结合地质研究、测试分析、盆地模拟认识,剖析了油气成藏要素及其时空匹配关系,揭示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超剥带具有"叁源供烃、叁期充注、断层-毯砂-淋滤层输导、毯砂边缘-壳下聚集"的成藏特征。超剥带主要有"断层-毯砂"、"断层-淋滤层"、"淋滤层-毯砂"等3种油气输导样式。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超剥带总体具有"远源供烃,断层-毯砂-淋滤层输导、输导效能主控成藏与富集"的成藏模式。(本文来源于《新疆石油地质》期刊2015年05期)

李辉,张迎朝,牛翠银,陆江,周刚[5](2015)在《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西区文昌B凹陷油气运聚成藏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西部文昌B凹陷构造沉积演化分析为基础,以不同构造带和含油气层系油气成藏特征为依据,将文昌B凹陷及周缘油气运聚成藏模式划分为南部陡坡带扇叁角洲骨架砂岩近源垂向运移的古近系断层圈闭聚集成藏模式、南部陡坡带断裂+砂岩垂向运移的新近系背斜圈闭聚集成藏模式、北部缓坡带骨架砂岩近源侧向运移的古近系地层超覆圈闭聚集成藏模式及北部凸起区骨架砂岩+断裂长距离侧向运移的新近系背斜圈闭聚集成藏模式4种类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不同类型油气成藏模式的"源-汇-聚"等油气运聚成藏特征,指出了不同类型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主控因素。同时,根据不同类型油气藏分布富集规律,对文昌B凹陷及周缘有利勘探目标进行了评价预测并经钻探获得了证实,取得了较好勘探成效。(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期刊2015年04期)

何家雄,苏丕波,卢振权,张伟,刘志杰[6](2015)在《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天然气水合物气源及运聚成藏模式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南部深水区流体活动强烈,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气源岩类型多,气源供给系统及运聚条件良好,是我国深水水合物资源的重要远景区之一。为深入研究该区水合物的形成条件及资源潜力,根据盆地构造沉积演化及油气地质条件与多年来的油气勘探成果,分析了该区天然气的成因类型和资源潜力;根据高分辨率地震解释资料,重点剖析了气源供给的运聚通道系统与水合物成藏的耦合关系;最后结合水合物成藏地质条件,探讨了水合物的成藏模式。结果表明:①该区热解气和生物气气源充足、资源潜力大,能够为水合物的形成提供充足的烃源供给;②天然气运聚系统较优越,存在生物气源自生自储型、热解气源断层裂隙下生上储型和热解气源底辟及气烟囱下生上储型3种类型的水合物成藏模式;③深水区热解气源下生上储型水合物,其热解气源输送运聚通道主要为断层裂隙和泥底辟及气烟囱所构成的纵向运聚供给系统,其形成展布及优劣,主要取决于构造沉积演化、断裂活动和活跃地质热流体异常侵入活动。(本文来源于《天然气工业》期刊2015年08期)

王勇[7](2012)在《岩性油藏成藏机理及运聚模式——以牛庄洼陷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东营凹陷牛庄洼陷岩性体油藏油气分布及油源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从该区压力演化角度出发,应用隐蔽输导体系理论,分析了该区岩性油藏的成藏过程。结果表明:岩性体油藏多数为它源性多期幕式置换成藏。在区域性地层超压释放过程中,高压岩性体中地层水与早期充注的油气首先通过隐蔽输导体系向外部岩性体排出,在上部破裂岩性体中聚集成藏。高压岩性体在释放高压流体的同时,岩性体本身泄压;由于岩性体物性远好于周围泥、页岩,泄压往往较泥、页岩彻底,加之该区高压主要形成于泥、页岩烃源岩中,在下次超压释放前某一段时间,岩性体内部压力相对周围泥、页岩较低,此时高压破裂产生的断层和微裂缝还有部分尚未完全闭合,有利于油气聚集成藏。(本文来源于《特种油气藏》期刊2012年03期)

刘宗堡,贾钧捷,赵淼,孙庆华[8](2012)在《大型凹陷源外斜坡区油运聚成藏模式——以松辽盆地长10地区扶余油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松辽盆地长10地区为典型凹陷斜坡区有效烃源岩外成藏。通过岩心、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对扶余油层油气来源、砂体展布、构造特征和油水分布等成藏因素的分析认为:油均来自叁肇凹陷向斜区的青一段源岩;T2断层具有平面条带状特征,成藏期活动的油源断层多为密集带边界断层;扶余油层为西南保康物源影响下的河控叁角洲,微相类型主要为分流河道,且垂向上发育先水退、后水进的沉积序列;油垂向分布在扶余油层顶部,受凹陷源外斜坡区供油不足的影响,油自构造低部位向高部位呈"台阶状"分布。扶余油层成藏模式为叁肇凹陷青一段源岩生成的油在超压作用下通过油源断层向扶余油层"倒灌"运移,然后在浮力作用下,沿着水退最大期(扶Ⅰ组底)发育的河道砂体匹配油源断层组成优势输导通道(断层密集带),远距离侧向运移,因此斜坡区油在平面上富集于断层密集带附近,垂向上位于优势输导层位之上(扶Ⅰ组)。(本文来源于《岩性油气藏》期刊2012年01期)

吴兆徽,查明,高长海[9](2009)在《饶阳凹陷潜山及潜山内幕油气运聚成藏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饶阳凹陷油气主要存在于海相碳酸盐岩潜山储集体,油气运移和聚集情况有明显的特殊性。油气运移通道主要由深大断裂与不整合构成,而碳酸盐岩储集体则次要输导作用。此外,由于供烃方式多样,碳酸盐岩潜山储集系统复杂多变,造成潜山油气藏的油气运移和聚集规律较为复杂。因此,需要对潜山"新生古储"这种单一成藏模式深化扩展,充分考虑运移通道、供烃方式、油气藏类型及相互之间配置关系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提出八种新型潜山及潜山内幕油气成藏模式,并结合典型潜山油气藏实例,分析了不同成藏模式类型形成机制、运移特点和聚集规律存在的差异。(本文来源于《第五届油气成藏机理与油气资源评价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9-10-16)

韩连滨[10](2009)在《东营凹陷永新地区古近系油气运聚规律及成藏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油气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资料,在永新地区断块油气藏基本地质特征和构造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研究区的油气来源、输导体系特征、油气运移以及成藏模式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烃源岩及永新地区已发现原油(包括油砂)的地化特征分析,认为永安镇油田的原油主要为民丰洼陷沙四上烃源岩供烃及沙四上和沙叁下两套烃源岩混合供烃;新立村油田主体的原油主要为本区下覆沙四上亚段烃源岩供给,南部临近牛庄洼陷的原油为牛庄洼陷沙四上及沙叁下烃源岩混合供烃;纵向上,生烃层系的原油主要为本层系供烃,而非生烃层系的原油多为混源油。永新地区的油气输导体系主要由砂体和断层组成,其中沙叁上、沙二下和沙二上砂体为研究区叁套主要的骨架砂体;通过对断层生长指数的计算及其与油气成藏期的对比分析,认为永安镇油田的二级断层为重要的油气垂向运移通道,而新立村油田只有永105断层的中部对油气具有垂向输导作用,南部的小断层封闭性较强,油气在断砂复式输导下运聚成藏。综合精细油源对比、油气输导体系及运移方向的研究,建立了叁种油气成藏模式,即“阶梯式运移”成藏模式、“垂向运移”成藏模式和“侧向运移”成藏模式。最后,系统分析了油气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认为断层的级别、活动性及其与砂体的组合关系对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期刊2009-05-01)

成藏运聚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多元地质条件及其空间匹配关系角度出发,综合地质剖析及地球化学示踪等方法,对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奥陶系油气输导体系、运移方向及分布特征等进行的精细研究。结果显示:断裂、源储接触关系及盖层等共同控制着油气垂向运移的距离及层位;构造背景、不整合面、渗透性输导层、断裂的配置关系等控制着油气侧向运移的方向、通道和距离;海平面升降旋回、优质储层的配置关系控制着油气垂向聚集层位及平面分布规律。进一步结合研究区烃源岩条件、储层类型等研究成果,基于源储纵向接触关系及油气垂向运移距离,目的层油气成藏模式可分为近源混合成藏模式与远源混合成藏模式;根据油气来源区域及油气横向运移距离,又可分为内部源岩迭加混合成藏模式与内外部源岩交叉混合成藏模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成藏运聚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1].孙雨,刘如昊,于利民,闫百泉,文慧俭.源下致密砂岩油成藏特征、控制因素和运聚模式——以松辽盆地大安地区白垩系泉头组扶余油层为例[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9

[2].沈卫兵,庞雄奇,陈践发,王阳洋,张科.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运聚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J].沉积学报.2018

[3].龚晓峰,何家雄,莫涛,陈胜红,张景茹.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惠陆油区含油气系统与油气运聚成藏模式[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5

[4].沈扬,林会喜,赵乐强,曾治平,宫亚军.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超剥带油气运聚特征与成藏模式[J].新疆石油地质.2015

[5].李辉,张迎朝,牛翠银,陆江,周刚.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西区文昌B凹陷油气运聚成藏模式[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5

[6].何家雄,苏丕波,卢振权,张伟,刘志杰.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天然气水合物气源及运聚成藏模式预测[J].天然气工业.2015

[7].王勇.岩性油藏成藏机理及运聚模式——以牛庄洼陷为例[J].特种油气藏.2012

[8].刘宗堡,贾钧捷,赵淼,孙庆华.大型凹陷源外斜坡区油运聚成藏模式——以松辽盆地长10地区扶余油层为例[J].岩性油气藏.2012

[9].吴兆徽,查明,高长海.饶阳凹陷潜山及潜山内幕油气运聚成藏模式[C].第五届油气成藏机理与油气资源评价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

[10].韩连滨.东营凹陷永新地区古近系油气运聚规律及成藏模式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

标签:;  ;  ;  ;  

成藏运聚模式论文-孙雨,刘如昊,于利民,闫百泉,文慧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