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微波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临震微波动,DCT变换感知哈希,分块均值感知哈希,图像相似度
微波动论文文献综述
袁超[1](2019)在《临震微波动自动识别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临震微波动是强震临震阶段优势频率集中在11~16Hz、频谱形态较为整齐的临震异常波形记录,在汶川、玉树、青川等不同强震前都有重现,可用于强震临震判定。现有的兰州地脉动实时监控技术系统(下文简称地脉动监控系统)中,临震微波动识别完全采用人工方法,人为主观因素对识别准确率影响较大、效率较低。本文通过对比待检测波形与样本波形的相似度,实现图像感知哈希技术对临震微波动的自动识别。本文总结了感知哈希的相关理论及其用于图像识别的基本框架,基于临震微波动的频率域特征,提出了分块均值和DCT变换的两种感知哈希自动识别方法。以2008年汶川8.0和2010年玉树7.1两次地震作为研究震例,利用震中250KM内台站的连续波形,分别测试了16*16、32*32、64*64叁种图像压缩尺寸对两种自动识别算法准确率和运行效率的影响,以此选择临震微波动自动识别的“最佳”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在识别准确率方面,DCT变换的识别准确率高于分块均值算法;不同图像压缩尺寸对两种算法均具有较大影响。在运行效率方面,图像压缩尺寸对DCT变换算法影响较大,分块均值算法几乎不受其影响。图像压缩尺寸为32*32的DCT变换感知哈希算法对临震微波动识别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运行效率,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测试结果与人工识别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1和0.71;算法运行效率分别为每分钟检测1175和2057次临震微波动事件。两次震例测试结果均仅有震中50KM内的台站在震前21天内自动识别出临震微波动异常,超出震中50KM的台站或超出震前21天均没有异常,符合基于临震微波动的震情跟踪指标。证明该算法可用于临震微波动自动识别,实现震情跟踪。(本文来源于《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期刊2019-04-18)
袁超,杨立明,王建军[2](2019)在《强震临震微波动现象跟踪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强震临震微波动是强震临震阶段优势频率集中在11~16 Hz、频谱形态较为整齐的临震异常脉动记录,在汶川、玉树、青川等不同强震前有重现,可用于强震临震判定。为了对强震临震微波动现象进行跟踪检验,利用"兰州地脉动实时监控技术系统"分析2015—2016年间发生在青藏块体和新疆的4次5.5级以上地震震前3个月地脉动连续记录,通过临震微波动事件活动度异常幅度变化和持续时间验证临震微波动现象的重现性,跟踪检验结果符合杨立明等基于临震微波动提炼的震情跟踪指标。(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袁超,杨立明,王建军[3](2018)在《图像相似度在临震微波动异常识别中的初步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强震临震微波动异常变化主要特征,利用甘、川、滇、藏、青等200个宽频带数字地震台站建立覆盖青藏高原地区的实时震情动态监控和跟踪分析技术系统。但目前系统中异常识别没有完全实现自动化。近年来,图像作为数字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非常广泛。通过计算感知哈希来判断图像之间的相似度成为图像信息处理的热点。因此结合日益发展的图像识别技术,将图像感知哈希算法(本文来源于《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叁十四)——专题70:测试新技术及其地质应用、专题71:大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与数学地球科学》期刊2018-10-21)
杨立明,郝臻,王建军,张淑珍,姚家俊[4](2018)在《强震临震微波动现象初步研究(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验证和检验强震临震微波动现象及其主要特征,利用甘、青、川、滇、藏等区域台网200余个宽频带数字地震台站的波形资料,建立了实时监控技术系统。通过对2012~2014年间青藏块体发生的24次5级以上地震及部分无震区域台站观测的全程实时跟踪、动态监控,检验和验证了临震微波动现象的重现性和客观性,验证了临震微波动现象的频谱、时间、空间、方向性等特征,进一步得出了临震微波动现象可能与地震强度有关,且震级越大,震前出现持续临震微波动的可能性越大的结论。(本文来源于《中国地震》期刊2018年02期)
杨立明,郝臻,王建军,张淑珍,姚家俊[5](2018)在《强震临震微波动现象初步研究(一)》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宽频带数字地震记录资料,通过对汶川地震、玉树地震、青川地震等震例的反复对比研究,初步识别出可能存在的临震微波动。其特征表现为:(1)频谱范围较宽,优势频率集中在11~16Hz,频谱形态较为整齐;(2)在震前12~14天出现,有可能被震中距50km范围内的台站记录到;(3)可能具有方向性,其活动度变化显着的方位与发震断层、余震分布及震源位置较为一致。临震微波动可能与临震阶段震源区的预活动、微震动、微破裂或临震阶段相关活动构造微活动、微破裂、裂隙扩展等事件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地震》期刊2018年02期)
肖强[6](2016)在《青少年屈光不正性弱视在同量综合弱视治疗下眼调节微波动的变化及主视眼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青少年屈光不正性弱视在同量综合弱视治疗下眼调节微波动的变化及是否对主视眼有疗效。方法:选择本院常规体检的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采用铜卡法辨别屈光不正性弱视组的主视眼和非主视眼,各63例63眼;正视眼者60例120眼为正常组。研究对象均采用散瞳并使用电脑验光联合带状检影镜检影,检查屈光度。对观察组主视眼和非主视眼配合适矫正眼镜,给予双眼同量综合弱视治疗。正常组不给予任何治疗。于同量综合弱视治疗后1、3、6、12mo末检查观察组和正常组矫正视力的疗效,并检测完全治疗后观察组和正常组分别在25、33、50cm距离处阅读过程中的调节微波动,每个注视距离检测5min。计算和分析调节微波动低频段(LFC)。随后采用i-Trace波前像差仪检测正视眼组和观察者研究对象全眼像差,用Humphrey角膜地形图仪采集和计算角膜像差,比较正常组和观察组调节微波动的差异,并分析调节指标与波前像差间的关系。结果:经统计分析,观察组LFC值在25、33、50cm距离下分别为0.086±0.022、0.057±0.032、0.041±0.028D2/Hz,分别显着高于正常眼组在25、33、50cm距离下LFC值0.047±0.023、0.037±0.021、0.027±0.011D2/Hz,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量治疗下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短期内主视眼的疗效优于非主视眼,而中、长期疗效无明显差异。主视眼与非主视眼角膜像差无明显差异。在较近阅读距离下,调节微波动中的LFC能量弱视患者高于正视眼者。(本文来源于《国际眼科杂志》期刊2016年05期)
保金华,吴道雷,陈浩[7](2013)在《近附加对近视眼调节反应及其微波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近距阅读状态下,近附加对近视眼调节反应和调节微波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位近视受试者,等效球镜范围为-0.50~-6.00 D。在试镜架全矫基础上随机添置近附加(范围为0~+3.00 D,间隔0.50 D),采用红外线验光仪测量受试者右眼近距阅读状态下调节反应及调节微波动,并用Von Graefe法测量不同近附加下的近距离水平隐斜。结果:受试者在不同近附加状态下的调节反应主要表现为调节滞后,随着近附加的增加,调节滞后逐渐减小(F=39.07,P<0.001),调节微波动亦逐渐减小(F=16.05,P<0.001),近距隐斜向外隐斜方向变化(F=7.11,P<0.001)。结论:近附加镜可以有效降低高调节滞后者的调节误差;不同近附加对调节异常的调控程度不同。(本文来源于《温州医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6期)
Celine,Carimalo,Sophie,Galelli[8](2007)在《调节微波动:视疲劳的客观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1定义当眼睛注视一固定物体时,眼睛的调节并不是固定的。它在一平均调节力的附近不断变化,我们称之为调节微波动(accommodation microfluctuations)。它的振幅一般不超过0.25D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1]。柯林斯(Collins)在1937年首次提出了这一调节的振动,此后,许多科学家对此进行了研究。调节微波动现象不是任意的:它显示由低频率波动(LFCs*)和高频波动(HFCs*)所组成。大多数科学家已从客观的角度着文认同调节微波动在眼睛的调节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眼镜科技杂志》期刊2007年06期)
董喆,王宁利,王小兵,赵世强,付晶[9](2007)在《虹膜固定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对高度近视患者睫状肌调节性微波动及调节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测量睫状肌调节性微波动高频成分(high frequency component,HFC)来分析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phakic intraocular lens,P-IOL)植入对高度近视患者睫状肌收缩能力及调节力的影响。方法收集2004年12月~2006年3月在我院进行虹膜固定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Verisyse植入的患者54例(54眼)。采用NIDEK ARK-730A红外验光仪中调节性微波动分析软件,分别在术后1周、3个月对该54例患者(54眼)进行睫状肌调节性微波动高频成分检查。并与患者术后调节力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HFC与Verisys植入术后1周及3个月的调节力均正相关(术后1周r=0.628,P<0.01;术后3个月r=0.835,P<0.01);Verisyse植入术后3个月的HFC及调节力均较术后1周的HFC及调节力有明显提高。结论高度近视患者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有利于术后睫状肌收缩能力及调节力的提高。(本文来源于《眼视光学杂志》期刊2007年02期)
[10](1978)在《掺杂多晶硅及其在微波动率晶体管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引言 我们与北京电子管厂共同研制的400兆赫20瓦,1千兆10瓦的晶体管,在1974年作出样管的基础上,现在继续小批量生产。这种管子目前主要用在航空电台、微波中继通讯,经使用单位鉴定,电性能基本上达到要求。目前,该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易烧毁。 为了提高管子抗烧能力,在制管工艺中一般都采用发射极镇流电阻。 通常采用Ni-Cr电阻、Pt-Si电阻,但镇流效果不理想,为进一步提高管子二次击穿性能,准备采用掺杂多晶做纵向分立镇流电阻。本专题工作是为此目的而开展的。(本文来源于《半导体技术》期刊1978年06期)
微波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强震临震微波动是强震临震阶段优势频率集中在11~16 Hz、频谱形态较为整齐的临震异常脉动记录,在汶川、玉树、青川等不同强震前有重现,可用于强震临震判定。为了对强震临震微波动现象进行跟踪检验,利用"兰州地脉动实时监控技术系统"分析2015—2016年间发生在青藏块体和新疆的4次5.5级以上地震震前3个月地脉动连续记录,通过临震微波动事件活动度异常幅度变化和持续时间验证临震微波动现象的重现性,跟踪检验结果符合杨立明等基于临震微波动提炼的震情跟踪指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波动论文参考文献
[1].袁超.临震微波动自动识别技术研究[D].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2019
[2].袁超,杨立明,王建军.强震临震微波动现象跟踪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学报.2019
[3].袁超,杨立明,王建军.图像相似度在临震微波动异常识别中的初步应用[C].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叁十四)——专题70:测试新技术及其地质应用、专题71:大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与数学地球科学.2018
[4].杨立明,郝臻,王建军,张淑珍,姚家俊.强震临震微波动现象初步研究(二)[J].中国地震.2018
[5].杨立明,郝臻,王建军,张淑珍,姚家俊.强震临震微波动现象初步研究(一)[J].中国地震.2018
[6].肖强.青少年屈光不正性弱视在同量综合弱视治疗下眼调节微波动的变化及主视眼疗效[J].国际眼科杂志.2016
[7].保金华,吴道雷,陈浩.近附加对近视眼调节反应及其微波动的影响[J].温州医学院学报.2013
[8].Celine,Carimalo,Sophie,Galelli.调节微波动:视疲劳的客观证据[J].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07
[9].董喆,王宁利,王小兵,赵世强,付晶.虹膜固定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对高度近视患者睫状肌调节性微波动及调节力的影响[J].眼视光学杂志.2007
[10]..掺杂多晶硅及其在微波动率晶体管中的应用[J].半导体技术.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