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迎凤湖北省恩施市第三高级中学445000
【摘要】语文教师要用课文中所包含的真挚感情,来扣击学生心弦,激发情感,引起共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感,塑造良好的心智品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8)10-189-01
1强化中学生语文人文素养的意义
在中国五千年的悠久文化中,经典美文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仅映射着中国文化的文学之美,而且蕴含着中华民族的胸怀、风骨、智慧、情趣。一个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国家,必须要有优秀的民族传统,优秀的民族人文精神,这就要求我们的新一代具备这种人文素养,而这些千古美文是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精神资源。而在人类发展的长河中,虽然有丰富的人文精神和传统,但尚未形成科学的人文精神理论体系。因此,塑造新世纪的人文精神是必要的。人文精神教育即人文教育是将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将人文科学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在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更说明了人文底蕴培养的重要性。青少年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等,人文素质与文化素质是基础。人文素质教育工作,主要是通过对青少年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
中科院院士杨叔子先生指出:“人文教育:立人之本,立国之本。”我国提出素质教育已经十余年,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重智育、轻德育,重功利、轻价值,重工具、轻生活,重理性、轻人性的现象依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而且不尽如人意甚至遭社会非议的地方还很多。从徐力弑母、马加爵杀人等案件,到报刊、电视中时有报道的校园暴力、自杀等事件,我们不能不反思这样一个问题:中小学人文素质教育缺乏。面临当前世界多元文化的挑战,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强化高中生人文素养主要途径
2.1加强语文教师自身人文素养提升。教育家乌申斯基强调:“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在学生面前,教师具有无可怀疑的威信,教师是一切美好的化身和效仿的榜样,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的言行、对每一种现象的态度,都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对学生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因此作为教师首先必须有坚定信念和远大理想,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崇高的人格力量。所谓“己不正焉能正人”,唯有如此,学生才能敬其师,从其教,听其言,信其道。唯有师德高尚、爱岗敬业、团结协作、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意志坚强的教师,才能感化出品德高尚、善于协作、富有责任感、心理素质好的学生来。教师的人格力量和良好的师德,是学生人文素质形成的原动力。
2.2强化阅读,夯实学生人文素质的基础。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我采取分时段进行,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顺序安排诵读内容。第一时段,积累学生容易走近的“古诗足迹”,在这期间,我指导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方法是:诵读为主,体会悟情为辅,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二时段诵读精美诗文,这期间,对学生要求要高一些,既要做到体会诗意,又要用朗读的形式表达情感。第三时段与圣人对话,侧重学生的文明礼仪、做人、明理等方面德育渗透。这样做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名篇佳作,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针对学生背诵感到枯燥,兴趣不浓的现象,我从背诵中找规律,先从简单的开始,从琅琅上口开始,先领诵,再齐诵,然后全班反复背诵,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同时在与学生的一道诵读中也同时受到了人文的熏陶,厚实了自己的文化底蕴。
2.3加强古诗文教学,香溢课堂。《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语文教学要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取民族文化智慧”。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运用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将中华经典诗文融入其中,设计生动的诵读课堂,切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化底蕴和语文能力。具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汉语言,之所以生生不息、源远流长,是因为它深深地烙上民族的、地域的、心理的、审美的诸多历史印记,是一种从内容到形式都充溢着人文精神的语言,体现着博大精深的文化信息。而教师的教学活动是心灵对心灵的塑造,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是在教学双方的感情交流与契合中完成。古人言:“腹有诗书气自华”,英国哲学家培根也说:“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这都包含了语文教学中人文因素对人的影响。所以语文教师要用课文中所包含的真挚感情,来扣击学生心弦,激发情感,引起共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感,塑造良好的心智品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语文水平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不仅反映了学习的方法,还反映了学习内容的广泛性。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在古诗教学中,我以开放为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多媒体为手段,充分开发和利用中华经典诗文,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2.4通过精彩纷呈语文课堂活动,强化学生人文素养。通过诵、背、书、唱、演、画等多种形式把活动做细做实,营造良好的诵读氛围,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诵读的乐趣和魅力。例如“五四诵读经典诗文”为内容的庆祝活动。“五四”联欢会上,学生表演了相声、诗歌表演唱、古诗句对对碰等等,形式多样,将平时的读书内容形象化、生活化、情景化,让师生用心灵去感悟经典、美文的魅力。再如,指导学生撰写诵经读典的体会和感受,评选优秀诵读日记,开展一次经典诵读主题活动。
总之,培养人文素质要从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良好情感及其社会责任感,不断地追求人文品质的健全,为未来社会的发展提供高品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吴雅清.实施新课程的语文教学应把好“三关”[J].广东教育,2002(12).
[2]朱瑶.浅谈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S1).
[3]傅锦疆.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得更主动些[J].上海教育,2000(03).
[4]曾祥芹.新课标的阅读学阐释[J].语文建设,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