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地源热泵系统论文-王哲,白旭光

混合式地源热泵系统论文-王哲,白旭光

导读:本文包含了混合式地源热泵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复合式,地源热泵,既有建筑,节能

混合式地源热泵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王哲,白旭光[1](2019)在《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的应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响应国家对于改造项目应用浅层地热清洁能源的号召,该文结合某温泉疗养院既有建筑的实际情况,对项目进行优化设计,通过模拟软件分析岩土的热物性实验数据及地埋管换热器埋管间距与形式的影响程度;通过优化系统形式和系统分区,对系统土壤热平衡进行分析,最终确定了一套合理的节能改造方案。经过调研后发现,该设计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彰显了地源热泵在清洁能源应用领域的发展地位,可加快推动我国扎实实现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的方针政策。(本文来源于《太阳能》期刊2019年06期)

陈翔宇,王军,敬成君[2](2019)在《典型气候条件下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能效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热平衡是影响地源热泵系统长期高效运行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主要采用辅助设备进行补热或排热。本文以某办公建筑为分析对象,针对成都和北京气候条件,分别以冷却塔、锅炉和空气源热泵作为地源热泵的辅助设备,通过能耗模拟计算得到由叁种冷热源形式构成的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运行的逐时能效比、耗电量,并对比分析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特性。研究结果为复合式地源热泵的辅助设备优化选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2019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论文集》期刊2019-04-03)

邱昱榕[3](2018)在《湖南某项目复合式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方案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我国大部分地区室内冷热负荷不平衡的现象,对典型的夏季冷负荷大于冬季冷负荷的地区,在具体工程项目中应用复合式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并设计多套方案进行多方面的可行性对比分析。针对该方案设计的3套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中,热水生产辅助系统与冷却塔和地埋管并联运行的复合式系统能够实现冬夏季冷热平衡,但对于该项目热水生产系统方案初投资偏高,而传统冷水机加冷却塔与地源热泵机组复合运行方案的系统初投资比热水生产系统小,但是不能完全保证冬夏季冷热平衡。对于该项目来说冷却塔与地埋管并联的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方案最为适合,并在实际工程中得到验证。(本文来源于《智能城市》期刊2018年15期)

郑宗选[4](2018)在《重庆地区医疗建筑复合式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前社会对能源需求不断扩大的背景下,绿色节能的技术也愈发受到重视。地埋管地源热泵技术是一种建筑供冷供热领域的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已经被我国列为未来行业内重点推广的技术之一,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而我国医疗卫生行业能耗巨大,采用可再生能源技术能有效减少建筑运行造成的碳排放。为了进一步发掘地埋管地源热泵技术的节能潜力,使在医疗建筑中高效运行,本文针对重庆地区医疗建筑应用复合式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若干问题进行研究,主要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分析医疗建筑的负荷特性、地埋管换热器的优化设计和冷却塔复合式地源热泵的控制策略等问题。首先,本文分析研究医疗建筑在建筑空间使用、建筑时间使用、暖通空调系统上的特点,并以重庆市某医院综合大楼作为典型建筑,使用DeST软件建立了重庆地区医疗建筑能耗模型,计算全年动态负荷。通过分析自然室温分布情况,确定重庆地区医疗建筑的供冷期为每年6月1日到9月30日,供暖季为12月1日到来年3月10日。在考虑一定不保证率的基础上,确定该建筑冷热负荷分别为2056.91kW与4484.34kW。分析发现医疗建筑具有新风负荷占比较大、各部门负荷指标之比在冬夏季差异较大、办公区域空调负荷特征与普通办公楼相似等特点。并从地埋管地源热泵运行特性的视角出发,分析研究该建筑动态负荷特性,发现其对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运行较为不利,需要设置辅助散热措施和完善运行控制方式等手段提高系统能效。其次,通过恒热流法进行现场岩土热响应试验,根据所得数据,利用“热阻分层法”将0~106m的土壤分为6个热阻分层,利用CFD软件建立四种不同埋管形式的地埋管分层换热模型,并对所建模型进验证,发现模拟与实测数据的全过程相对误差保持在±5%以内,且可以通过对样本的假设检验,可靠性较高。在利用复合式地源热泵工程一般设计方法进行设计的基础上,分析地埋管管群换热情况影响因素,总结提出该设计方法存在的问题。利用Kelvin线热源理论,着重优化地埋管管群换热器方案设计中的管群钻孔间距、地埋管埋管形式等问题,并从换热温差、总流量和总换热量的角度,筛选优化地埋管换热器和热泵机组的设计参数,最终利用经济性方法,得出该工程的冬夏季最佳设计方案,采用地埋管冬季进水温度6°C,夏季进水温度35°C,地埋管内流速0.5m/s,采用DN25双U埋管,管群钻孔间距4m,钻孔394孔。并总结地埋管管群换热器的优化设计方法。最后,详细总结分析现有冷却塔复合式地埋管地源热泵的运行控制策略,其中较为常用的包括调峰控制、定温控制、温差控制、时间控制等方法,发现现有控制方法存在的主要弊端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负荷预测的冷却塔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控制策略,该策略主要包括负荷预测、冷却塔出水温度预测和地埋管出水温度预测等几个基础模块。分析总结建筑负荷预测的研究状况,发现现阶段的负荷预测基本可以满足控制需求。利用Merkel热焓平衡方法建立冷却塔换热模型,得出冷却塔出水预测温度的计算式。利用迭加原理计算地埋管换热器钻孔壁温度,从而预测得出任意时刻的地埋管出水温度。最终制定基于负荷预测的控制策略的控制方法与流程,并简要分析说明该方法的节能优势。(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8-05-01)

杨晶晶,杨卫波,刘向东[5](2017)在《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冷却塔开启控制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冷却塔开启控制策略对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性能的影响,本文以某办公用建筑为依据,通过建立其系统动态仿真模型,进行了为期20a的系统运行动态仿真,分析了冷却塔季节性与昼夜开启控制策略对土壤平均温度、热泵机组性能系数(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COP)、系统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综合考虑土壤温度恢复和系统性能,在季节性控制策略中,冬季开启冷却塔效果最好;在昼夜开启控制策略中,夜间开启冷却塔效果最好.综合各控制策略的可靠性与经济性,冬季开启冷却塔所需总费用最少,且热泵机组运行可靠性满足要求,推荐采用.(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4期)

郭哲豪,卢军[6](2017)在《夏热冬冷地区冷却塔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土壤温度及控制策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地源热泵一维无限长线热源模型和双U形地埋管二维导热模型,在DeST建筑动态负荷模拟结果与岩土热响应试验结果基础上,运用Matlab模拟了位于重庆地区的某冷却塔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在建筑动态负荷下土壤温度与地埋管出水温度的动态变化规律,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对比了供冷季地埋管出水温度与空气湿球温度。研究结果表明:供冷季地埋管出水温度与土壤温度变化呈正相关且两者之间存在近似呈线性关系;地埋管出水温度与空气湿球温度对比结果表明,在初步制定的控制策略下,供冷季约53%的时间土壤温度高于空气湿球温度,表明初步制定的控制策略仍有改进空间。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了一套控制策略改进方案。(本文来源于《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分会第二十届学术交流大会文集》期刊2017-11-09)

周铭铭[7](2017)在《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的经济性和运行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在某大型度假酒店中应用的经济节能性和运行策略。采用能耗分析软件Equest-3.61(DOE-2.2)对建筑全年负荷进行模拟,分析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的经济性和运行控制策略,并探讨了夏热冬冷地区大型公共建筑采用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的优化运行策略。(本文来源于《建筑热能通风空调》期刊2017年10期)

李营,由世俊,张欢,薛怀坤,何青[8](2017)在《冷却塔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可计算土壤温度和系统能耗的程序算法,分析不同设计方案下的运行策略。结果表明:地埋管与冷却塔串联连接的削峰控制对土壤温度的影响最大;并联和混合连接的温度控制与温差控制对土壤温度影响较小;混合连接的温差和负荷控制运行策略下能耗最小。针对天津办公建筑空调系统,推荐采用冷却塔和地埋管混合连接形式,采用温差和负荷控制运行策略。(本文来源于《太阳能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商家伟[9](2017)在《冷却塔复合式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控制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能源的生产已经越来越跟不上能源的消耗。建筑能耗是我国能源消耗的主体之一,其中空调运行能耗占建筑能耗的比例较大。在节能减排方面,因热泵技术具有节能、环保、高效的特点,因此具有非常大的前景。成都属于夏热冬冷地区,建筑冷负荷远大于热负荷。单纯的以土壤作为冷源的热泵系统,存在的土壤热堆积问题,而这个问题将导致热泵机组运行效率降低,运行能耗增加。因此以土壤作为主要冷源,冷却塔作为辅助冷源的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得到广泛的运用。在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中,控制冷却塔的开启可以使地源热泵系统长期高效的运行,以及减轻土壤的热堆积问题。本文以成都市某商业建筑为研究对象,利用Dest软件确定建筑冷热负荷,在此基础上设计一套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利用Trnsys软件的平台,建立一套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模型。本文对冷却塔提出4种控制策略,分别为最高温度控制法、温差控制法、分阶段中期最高温度控制策略、分阶段中期温差控制法。各选取6个工况点进行模拟分析。本文从运行能耗、土壤热堆积、性能系数等方面评价控制策略,确定最优的控制工况点。结果表明:采用最高温度控制法和分阶段中期最高温度控制法的最佳工况点为28℃。采用温差控制法和分阶段中期温差控制法的最佳工况点为2℃。采用分阶段控制策略能有效缓解土壤热堆积问题,分阶段控制策略中,中期采用最高温度控制法时,土壤的最大平均温度的增加最小。中期采用温差控制法时,热泵系统全生命周期(20年)能耗最低。(本文来源于《西华大学》期刊2017-05-01)

周铭铭[10](2017)在《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应用于大型酒店的经济性和运行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在大型度假酒店类公共建筑中应用的经济性、节能性和运行策略。首先,采用能耗分析软件Equest-3.61(DOE-2.2)对建筑的全年负荷进行模拟,在此基础上分析总结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的经济性和运行控制策略,探讨了夏热冬冷地区大型公共建筑采用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的优化运行策略。(本文来源于《建设科技》期刊2017年02期)

混合式地源热泵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土壤热平衡是影响地源热泵系统长期高效运行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主要采用辅助设备进行补热或排热。本文以某办公建筑为分析对象,针对成都和北京气候条件,分别以冷却塔、锅炉和空气源热泵作为地源热泵的辅助设备,通过能耗模拟计算得到由叁种冷热源形式构成的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运行的逐时能效比、耗电量,并对比分析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特性。研究结果为复合式地源热泵的辅助设备优化选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混合式地源热泵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王哲,白旭光.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的应用分析[J].太阳能.2019

[2].陈翔宇,王军,敬成君.典型气候条件下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能效特性分析[C].2019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论文集.2019

[3].邱昱榕.湖南某项目复合式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方案对比[J].智能城市.2018

[4].郑宗选.重庆地区医疗建筑复合式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研究[D].重庆大学.2018

[5].杨晶晶,杨卫波,刘向东.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冷却塔开启控制策略[J].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6].郭哲豪,卢军.夏热冬冷地区冷却塔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土壤温度及控制策略分析[C].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分会第二十届学术交流大会文集.2017

[7].周铭铭.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的经济性和运行策略研究[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17

[8].李营,由世俊,张欢,薛怀坤,何青.冷却塔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策略研究[J].太阳能学报.2017

[9].商家伟.冷却塔复合式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控制策略研究[D].西华大学.2017

[10].周铭铭.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应用于大型酒店的经济性和运行策略研究[J].建设科技.2017

标签:;  ;  ;  ;  

混合式地源热泵系统论文-王哲,白旭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