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郁乐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西酞普兰,中药,血清皮质醇,PFP-5-HT
郁乐方论文文献综述
杜明君,肖伟霞,申丽娟,蒋燕升[1](2018)在《西酞普兰联合中药郁乐方治疗对于抑郁症的HAMD、HAMA、MADS评分及安全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西酞普兰联合中药治疗对于抑郁症的HAMD、HAMA、MADS评分及安全性等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56例抑郁症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入院顺序抽签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西酞普兰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西酞普兰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74%,高于对照组的69.23%(P<0.05);实验组治疗后HAMD、HAMA、MADS评分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对照组治疗后HAMD、HAMA、MADS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治疗后血清皮质醇、NE水平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清皮质醇、NE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治疗后PFP-5-HT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对照组治疗后PFP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6.67%,和对照组28.21%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酞普兰联合中药治疗抑郁症,效果较好,患者HAMD、HAMA、MADS评分较低,血清皮质醇、PFP-5-HT、NE水平控制较好,安全性较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本文来源于《国际精神病学杂志》期刊2018年01期)
虢周科,吕琪,张春雷,孔繁鑫[2](2009)在《郁乐方治疗心肝郁热型抑郁症疗效观察及其对血浆5-HTNE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抑郁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精神心理障碍,科学验证中医药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并揭示其抗抑郁机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目的:观察深圳市中医院脑病心理专科研发的郁乐方治疗心肝郁热型抑郁症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抗抑郁机理,为研究中医药防治抑郁症提供借鉴。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郁乐方组、博乐欣组,分别治疗8周,另外选取4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同期观察8周,对比两种药物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检测基线、8周后血浆五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分析两种神经递质变化与精神病理症状间的关系。结果:两治疗组患者8周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RSD-17)减分率提示郁乐方与博乐欣临床总有效率相当(P>0.05);两药起效时点相近。8周治疗后,两组HRSD-17因子分(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睡眠障碍、迟滞、体重)显示均优于基线水平(P<0.05),其中博乐欣组认知障碍、迟滞两项因子分略优于郁乐方组(P<0.05),但仍与健康对照组有差距。郁乐方与博乐欣均可使抑郁症患者血浆5-HT水平上调,亦下调血浆NE水平(P<0.05),博乐欣下调血浆NE水平优于郁乐方。郁乐方及博乐欣对两种神经递质外周水平的影响与HRSD-17总分、焦虑/躯体化因子分的变化均有一定的相关性;郁乐方对神经递质的影响与睡眠障碍因子分的好转有较好的相关性(r=-0.455,P=0.021;r=0.685,P=0.034);郁乐方组迟滞因子分的好转与NE水平的下调有较弱的相关性(r=0.282,P=0.033),与5-HT水平上调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0.387,P=0.057);博乐欣对神经递质的影响与认知障碍、迟滞因子分的好转有较好的相关性(P<0.05)。郁乐方不良反因少于博乐欣(P<0.05)。结论:郁乐方治疗心肝郁热型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起效时间与博乐欣相当,两者抗抑郁机理可能有所不同。郁乐方具有不良反应小、病人依从性高的明显优势。(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学刊》期刊2009年08期)
孔繁鑫[3](2008)在《郁乐方治疗心肝郁热型抑郁症疗效观察及其对血浆5-HT、NE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抑郁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精神心理障碍,科学验证中医药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并揭示其抗抑郁机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目的:观察深圳市中医院脑病心理专科研发的郁乐方治疗心肝郁热型抑郁症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抗抑郁机理,为研究中医药防治抑郁症提供借鉴。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郁乐方组、博乐欣组,分别治疗8周,另外选取4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同期观察8周,对比两种药物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检测基线、8周后血浆五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分析两种神经递质变化与精神病理症状间的关系。结果:两治疗组患者8周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RSD-17)减分率提示郁乐方与博乐欣临床总有效率相当(P>0.05);两药起效时点相近。8周治疗后,两组HRSD-17因子分(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睡眠障碍、迟滞、体重)显示均优于基线水平(P<0.05),其中博乐欣组认知障碍、迟滞两项因子分略优于郁乐冲剂组(P<0.05),但仍与健康对照组有差距。郁乐冲剂与博乐欣均可使抑郁症患者血浆5-HT水平上调,亦下调血浆NE水平(P<0.05),博乐欣下调血浆NE水平优于郁乐方。郁乐方及博乐欣对两种神经递质外周水平的影响与HRSD-17总分、焦虑/躯体化因子分的变化均有一定的相关性;郁乐方对神经递质的影响与睡眠障碍因子分的好转有较好的相关性(r=-0.455,p=0.021,r=0.685,p=0.034);郁乐方组迟滞因子分的好转与NE水平的下调有较弱的相关性(r=0.282,p=0.033),与5-HT水平上调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0.387,p=0.057);博乐欣对神经递质的影响与认知障碍、迟滞因子分的好转有较好的相关性(P<0.05)。郁乐冲剂不良反因少于博乐欣(P<0.05)。结论:郁乐方治疗心肝郁热型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起效时间与博乐欣相当,两者抗抑郁机理可能有所不同。郁乐方具有不良反应小、病人依从性高的明显优势。(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期刊2008-04-01)
郁乐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背景:抑郁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精神心理障碍,科学验证中医药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并揭示其抗抑郁机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目的:观察深圳市中医院脑病心理专科研发的郁乐方治疗心肝郁热型抑郁症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抗抑郁机理,为研究中医药防治抑郁症提供借鉴。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郁乐方组、博乐欣组,分别治疗8周,另外选取4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同期观察8周,对比两种药物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检测基线、8周后血浆五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分析两种神经递质变化与精神病理症状间的关系。结果:两治疗组患者8周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RSD-17)减分率提示郁乐方与博乐欣临床总有效率相当(P>0.05);两药起效时点相近。8周治疗后,两组HRSD-17因子分(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睡眠障碍、迟滞、体重)显示均优于基线水平(P<0.05),其中博乐欣组认知障碍、迟滞两项因子分略优于郁乐方组(P<0.05),但仍与健康对照组有差距。郁乐方与博乐欣均可使抑郁症患者血浆5-HT水平上调,亦下调血浆NE水平(P<0.05),博乐欣下调血浆NE水平优于郁乐方。郁乐方及博乐欣对两种神经递质外周水平的影响与HRSD-17总分、焦虑/躯体化因子分的变化均有一定的相关性;郁乐方对神经递质的影响与睡眠障碍因子分的好转有较好的相关性(r=-0.455,P=0.021;r=0.685,P=0.034);郁乐方组迟滞因子分的好转与NE水平的下调有较弱的相关性(r=0.282,P=0.033),与5-HT水平上调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0.387,P=0.057);博乐欣对神经递质的影响与认知障碍、迟滞因子分的好转有较好的相关性(P<0.05)。郁乐方不良反因少于博乐欣(P<0.05)。结论:郁乐方治疗心肝郁热型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起效时间与博乐欣相当,两者抗抑郁机理可能有所不同。郁乐方具有不良反应小、病人依从性高的明显优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郁乐方论文参考文献
[1].杜明君,肖伟霞,申丽娟,蒋燕升.西酞普兰联合中药郁乐方治疗对于抑郁症的HAMD、HAMA、MADS评分及安全性研究[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8
[2].虢周科,吕琪,张春雷,孔繁鑫.郁乐方治疗心肝郁热型抑郁症疗效观察及其对血浆5-HTNE水平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
[3].孔繁鑫.郁乐方治疗心肝郁热型抑郁症疗效观察及其对血浆5-HT、NE水平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