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水保水效应论文-刘乃君

蓄水保水效应论文-刘乃君

导读:本文包含了蓄水保水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保护性耕作,蓄水保墒,黄土丘陵沟壑区,天水

蓄水保水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刘乃君[1](2019)在《天水黄土丘陵沟壑区保护性耕作蓄水保墒效应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天水黄土丘陵沟壑区以侵蚀地貌为主,水力、重力侵蚀活跃,人口密度大,土地生产率低,但光照充足,水热条件良好,适宜农作物生长。结合天水黄土丘陵沟壑区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普及率过低的实际,在一年一熟区开展不同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和传统耕作模式下土壤蓄水保墒的对比试验,分析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在改善土壤水分条件方面的效果,探讨提出适合该区域适宜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以期为该区旱作农业保护性耕作的普及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本文来源于《地下水》期刊2019年05期)

王浩[2](2017)在《渭北旱地春玉米不同栽培模式的蓄水保墒与增产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旱作农田作物生产对自然降雨依赖性较强,充分利用自然降水是作物生产的主要研究课题。春玉米是渭北旱地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玉米栽培采用一年一熟制,生产存在着长达7个月的休闲期。该时期降雨量约占全年总降雨量的30%,是旱区重要的农业水资源。该区春玉米生产土壤耕作以翻耕处理为主,使土壤水分蒸散加剧,不利于降雨的高效利用。不合理施肥也是作物产量低而不稳的主要原因,影响土壤的可持续生产,降低农田土壤的可持续生产力。为了探索不同栽培模式的产量与水分效应,于2013-2016年在渭北旱地玉米田进行栽培模式比较试验,试验共设置了6个处理,分别为:翻耕(CT)、免耕(NT)、深松(ST)3种耕作栽培模式,和3种耕作与施肥组合栽培模式:翻耕+低肥(LCT)、免耕+高肥(HNT)、深松+平衡施肥(BST),研究不同栽培模式下春玉米休闲期蓄水效应以及生育期耗水特性,试验取得了如下研究进展:(1)春玉米田休闲初期土壤水分均处于不同程度的亏缺状态,且休闲期降雨偏低,对土壤水分亏缺补偿并不明显。秸秆覆盖保护性耕作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提高明显,NT、ST较CT增加休闲末期土壤蓄水11.91mm和13.66mm,蓄墒率分别提升38.5%和56.9%。同时秸秆覆盖深松有利于降雨的入渗,并且ST蒸发抑制率高于NT。因此,休闲期保护性耕作能有效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同时认为秸秆覆盖深松为本区玉米休闲期较为适合的休闲期保护性耕作方式。(2)对土壤水分进行分析发现深松、免耕均能显着提高玉米全生育期平均土壤蓄水量(p<0.05),与翻耕比较全生育期土壤蓄水量平均提高27.4mm、15.1mm,并且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和降雨利用效率。翻耕+低肥、免耕+高肥,施肥均降低了生育期土壤水分储量,与翻耕、免耕比较,全生育期土壤蓄水量平均降低7.8mm、10.9mm,深松与平衡施肥组合栽培模式对土壤水分储量无明显降低作用。(3)通过对不同栽培模式下养分比较分析发现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能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同时施用化学肥料能有效促进土壤有机质的形成,对土壤培肥具有一定的作用。对土壤速效养分进行分析发现,氮肥和钾肥对土壤速效氮、钾的补充比较明显,磷肥却无明显补充作用,土壤中速效磷含量主要受耕作影响较大,且本研究中以深松磷素释放能力更强。同时也发现本研究中叁种耕作施肥模式下氮、磷肥偏生产力与农学效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有明显降低趋势,并且氮肥施用量高于150kg/hm~2,磷肥施用量高于120kg/hm~2时肥料偏生产力与农学效率下降最为明显,减少肥料的施用有利于作物对化学肥料的充分利用,但肥料施用量过低不利于农田养分平衡,并且无肥区深松提高了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吸收,本研究中深淞与平衡施肥组合是6种栽培模式中肥料与土壤养分充分利用,并且基本满足农田养分平衡的栽培模式。(4)深松能有效提高春玉米产量(p<0.05),与翻耕耕作方式进行比较,两年产量分别提高492kg/hm~2、489kg/hm~2,增产率分别为6.0%和5.4%。深松+平衡施肥组合栽培模式与免耕+高肥组合栽培模式产量无明显差异,较翻耕+低肥组合栽培模式产量分别提高973 kg/hm~2、1260kg/hm~2,增产10.7%和13.9%。单位面积穗数是影响作物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在春玉米种植密度相同的条件下,提高双穗率,减少空杆率能有效提高玉米籽粒产量。因此HNT与BST均能有效提升玉米籽粒产量,是由于单位面积穗数与穗粒数的提高。对净收益进行分析,HNT净收益最高,BST次之,LCT最低,即与传统栽培模式比较HNT2年较LCT平均增收2064元/公顷,BST由于种植成本的增加并未表现出净收益的增加。综上所述,深松与平衡施肥组合栽培模式可改善旱地玉米田土壤水分状况,减少氮、磷肥投入,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和肥料利用,有利于农田养分平衡,同时保持较高的产量水平,是旱地玉米生产的优势栽培模式,但其净收益无明显提高,有待进一步优化栽培模式达到减肥增收的目的。(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7-04-21)

司政邦[3](2015)在《渭北旱塬春玉米田不同耕作与施肥模式的蓄水保墒与增产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渭北旱塬区位于陕西省中部,属于典型的雨养农区,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气候资源,是陕西省主要的粮食和果品产地,但由于地表水资源匮乏,大部分农业生产靠自然降水供给,降水少且分布不均、变率大、利用效率低,使当地农业生产表现出低而不稳的状态,这给当地的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带来巨大的障碍。近年来当地农户牲畜养殖数量逐渐降低,农家肥来源减少,肥料使用不合理、施肥量过大、配比不合理,耕地常年施化肥带来巨大的生态问题,同时增加了农业生产投入,这也是制约当地农业高效发展的瓶颈。如何利用好降水资源,把降水蓄积在土壤中,发挥土壤水库的作用,使不稳定的降水蓄存在土壤中,稳定供给作物生长需水,提高水分利用效率,这是很多旱作农业研究者一直以来在努力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主要通过施肥和耕作措施相结合,利用耕作措施和秸秆覆盖来减蒸增蓄,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利用合理的肥料配比,提高养分利用效率,通过水肥耦合效应,实现以肥调水和增产增收的目标。本试验于2013—2014年在陕西省合阳县甘井镇设置3种耕作模式和3种施肥模式组合处理,即:“平衡施肥+深松”创新高效模式、“高肥+免耕”现有模式、“低肥+翻耕”农户传统模式,分别研究不同模式下对土壤蓄水保墒效果、水分利用效率、土壤养分利用等影响,同时在每个小区内设置不施肥对照区,比较施肥效果和氮磷肥利用效率,筛选适合渭北旱塬地区旱地玉米耕作与施肥生产模式,为渭北旱塬区春玉米增产增收提供技术支撑。主要研究进展如下:(1)不同耕作与施肥模式对土壤物理性状和土壤水分的影响3种耕作模式均有利于改善耕层土壤容重和孔隙度,“平衡施肥+深松”创新高效模式效果最佳,较“低肥+翻耕”农户传统模式0~60 cm土层土壤容重2年平均降低5.3%,土壤孔隙度增加5.5%,增加了播前土壤含水量,玉米主要生育期0~200 cm土层贮水量2年平均增加23.3 mm;“高肥+免耕”现有模式较“低肥+翻耕”农户传统模式0~60 cm土层土壤容重2年平均降低2.2%,土壤孔隙度增加2.3%,生育期土壤贮水量增加18.1 mm。(2)不同耕作与施肥模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不同耕作与施肥模式对土壤肥力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平衡施肥+深松”创新模式与“高肥+免耕”现有模式较“低肥+翻耕”农户模式提高了0~6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其中0~20 cm土层增加较显着;2013年“高肥+免耕”现有模式对土壤养分含量较“平衡施肥+深松”创新模式高,2014年“平衡施肥+深松”创新模式高于“高肥+免耕”现有模式和“低肥+翻耕”农户模式,且在0~20 cm土层增加最为显着。2年的试验中“平衡施肥+深松”创新模式均较“低肥+翻耕”农户模式显着提高了氮磷肥利用效率。(3)不同耕作与施肥模式对春玉米的产量、WUE和纯收益的影响2013和2014年属于两个不同的降水年型,因此两年玉米产量差异较大。2年产量均表现为“平衡施肥+深松”创新模式最高,“高肥+免耕”现有模式次之,“低肥+翻耕”农户模式最低;无肥对照区表现与施肥区相同。在3种不同耕作与施肥组合模式下“平衡施肥+深松”创新模式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2年平均较“低肥+翻耕”农户模式提高10.1%和11%,“高肥+免耕”现有模式较“低肥+翻耕”农户模式分别提高7.5%、8.3%。“高肥+免耕”现有模式减少了机械投入,增加玉米产量,纯收益表现最高,“平衡施肥+深松”创新模式次之,“低肥+翻耕”传统农户模式最低。综合上所述,“平衡施肥+深松”创新模式有效地打破犁低层,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休闲期土壤蓄水量,为玉米生长增加土壤水分含量,提高耕层土壤肥力,增加玉米产量和纯收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氮磷养分利用效率,是适合渭北旱塬地区春玉米种植的生产模式。(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5-05-01)

吴晋霞,陈奇伯,王克勤,赵洋毅,佟志龙[4](2015)在《滇中高原不同植被的蓄水保土效应及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滇中高原不同植被的蓄水保土效应及对土壤碳库的影响,为当地的植被建设与小流域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标准径流小区观测法,于2006-2012年在云南省玉溪市尖山河小流域,对云南松次生林、云南松-蓝桉人工林、灌草丛及坡耕地小区的坡面产流、产沙情况和土壤碳库变化进行观测。【结果】1)灌草丛小区和云南松次生林小区的减流率分别为91.87%和91.61%,云南松-蓝桉人工林小区的减流率为77.45%。灌草丛、云南松次生林和云南松-蓝桉人工林的减沙率分别为99.17%,98.76%和96.45%。2)5-10月4种不同类型植被小区的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83%以上,土壤侵蚀量占全年土壤侵蚀量的90%以上。3)与坡耕地相比,3种不同类型植被小区的表层(0~20cm)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幅度为42.27%~108.19%,土壤碳储量增加幅度为55.53%~145.27%。4)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蓄水减流效应与土壤碳库指标总体存在着显着的正相关关系。【结论】灌草丛小区和云南松次生林小区蓄水减流效益显着,3种不同类型植被的保土减沙效益表现为:灌草丛>云南松次生林>云南松-蓝桉人工林;5-10月为当地水土保持的关键期;3种不同植被均具有增加土壤碳库的作用;有效的蓄水减流可明显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4期)

鲁清林,柴守玺,张礼军,杨发荣,周洁[5](2013)在《全膜覆土一茬和二茬小麦蓄水保墒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明确旱地全膜覆土一茬和二茬小麦的蓄水保墒效应,2008-2012年研究了全膜覆土一茬和二茬小麦在生育期和夏闲期水分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全膜覆土一茬和全膜覆土二茬小麦水分动态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土壤含水量在苗期达最大值,抽穗期降到最低点,收获期略有升高。全膜覆土穴播一茬小麦和二茬小麦表层土壤含水量较露地小麦分别提高了1.1个百分点和1.6个百分点;20~10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分别提高了0.3个百分点和1.8个百分点;100~200cm土层全膜覆土一茬小麦较露地小麦降低了0.2个百分点,而全膜覆土二茬小麦较露地小麦提高了1.3个百分点。夏闲期全膜覆土一茬小麦、全膜覆土二茬小麦和露地小麦0~200cm土层土壤储水量分别增加了97.6、148和65.9mm,蓄水率分别为42%、65%和29%,由此可见全膜覆土二茬小麦蓄水保墒效应显着。全膜覆土穴播一茬和二茬小麦产量均较露地小麦明显提高,差异达显着或极显着水平,而全膜覆土一茬与二茬小麦产量间的差异不显着。在旱地推广全膜覆土二茬小麦,有利于把自然降水蓄于土壤,减少水分无效蒸发,提高自然降水的利用效率,增产增收效果显着。(本文来源于《核农学报》期刊2013年12期)

汪叁树,刘德忠,史东梅,黄先智,唐学文[6](2013)在《紫色丘陵区坡耕地生物埂的蓄水保土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紫色丘陵区坡耕地生物埂的蓄水保土效应。【方法】采用土壤物理性质及土壤力学分析等综合性研究手段,对4种紫色丘陵区坡耕地生物埂措施的蓄水保土效应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1)不同生物埂措施的土壤总孔隙度表现为桑树埂>花椒埂>紫花苜蓿埂>自然生草埂;生物埂土壤初始入渗率、稳定入渗率和平均入渗率变化趋势一致,依次为桑树埂>花椒埂>紫花苜蓿埂>自然生草埂。(2)生物埂土壤有效库容与对照自然生草埂相比差异明显(P<0.05),表现为木本埂>草埂>对照自然生草埂;在生物埂蓄水过程中,土壤的非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越大,土壤入渗性能越好,土壤水库库容越大;生物埂土壤容重越大,则土壤渗透性和通透性越差,导致土壤无效库容越大,坡耕地农作物水分利用困难。(3)生物埂土壤抗剪强度表现为紫花苜蓿埂(0.38 kg·cm-2)>花椒埂(0.25 kg·cm-2)>桑树埂(0.22 kg·cm-2)>自然生草埂(0.18 kg·cm-2),内摩擦角以花椒埂最大(20.76°);生物埂土壤内摩擦角与机械组成分形维数、土壤初始含水率之间呈显着负相关,与微团聚体分形维数呈显着正相关;土壤黏聚力和抗剪强度与机械组成分形维数呈显着负相关,与土壤分散率呈显着正相关,与微团聚体分形维数相关性不显着。【结论】由于紫色丘陵区生物埂措施对土壤孔隙结构等物理性质具有改良作用,提高了土壤有效库容,这对抵御坡耕地季节性干旱作用成效明显;同时也增强了土壤抗剪强度,使得地埂抵抗降雨和径流剪切的能力增强,保证了坡耕地土地生产力的稳定。(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13年19期)

田露,刘景辉,郭晓霞,李立军,刘霞[7](2013)在《抗旱保水材料在内蒙古黄土高原旱作区的蓄水保墒增产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黄土高原干旱日益加剧的现状,水分成为作物生长的直接限制因子。在内蒙古清水河县通过大田对比试验,以不施保水材料为对照(CK),比较4种保水材料-75kg/hm2 PAA(A)、75kg/hm2 PAM(B)、1 500kg/hm2腐植酸(C)、18 000kg/hm2膨润土(D)在保水、增产效应方面的研究,筛选出更适宜该地区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的保水材料。结果表明:5种处理对该地区的保水增产效应依次表现为A>B>D>C>CK,且以A、B两种保水材料的保水增产效应极显着高于其他几个处理。在苗期10~20cm土层土壤质量含水率A、B、C、D分别较CK提高了42.04%、32.08%、7.06%、14.69%;土壤贮水量分别提高了18.04%、13.80%、6.74%、4.06%;玉米产量A、B、C、D分别较CK提高了19.48%、15.22%、2.64%、7.82%;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20.61%、15.17%、2.81%、8.77%;生育期间A、B、C、D分别较CK节水4.36%、3.19%、0.44%、1.63%。可见4种保水材料在该地区具有显着的蓄水保墒增产效应,对提高当地土壤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节水灌溉》期刊2013年02期)

王改玲,石生新,王青杵,庄丽[8](2012)在《晋北黄土丘陵区不同林草措施的蓄水保土和土壤水分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设在山西省阳高县的大型径流观测场为依托,以2005-2009年的野外实测数据为依据,研究了晋北黄土丘陵区人工植被与鱼鳞坑配合的蓄水保土及土壤水分效应,并与荒坡、苜蓿地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观测的5年内,柠条、沙棘、油松的蓄水保土能力随种植年限延长无明显增加趋势,但鱼鳞坑的蓄水能力和保土能力分别高达84.7%~96.0%和95.2%~99.7%;荒坡和苜蓿(Medicago sativa)第一年和第二年的蓄水保土能力较差,第叁年和第四年随植被盖度增加能力急剧增强,第四年蓄水能力分别达82.8%和91.2%,保土能力达97.0%和98.0%;土壤水份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小区4~9月土壤水分变异系数为7.0%~19.1%,油松区变异系数最大,其次为沙棘、苜蓿和柠条区,荒坡区和裸坡区变异较小,不同小区土壤水分亏缺率为23.98%~52.66%,亏缺顺序为柠条区>苜蓿区>油松区>沙棘区>荒坡区>裸坡区;林草植被有效地减少了水土流失,亦增加了土壤水分的变异及亏缺程度,应注意林草植被的合理选择和配置。(本文来源于《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期刊2012年11期)

田文书,李申安,吴落霞,杨吉华[9](2012)在《杏梅旱作保水措施的蓄水保温效应及蒸腾速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低山丘陵区水平梯田上栽植的龙廷杏梅进行不同旱作保水技术的研究,系统测定园内的水文效应、温度效应与蒸腾速率的关系,并进行产量和经济效益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树盘覆草加盖白膜、树盘覆草加盖黑膜、树盘土壤施入保水剂加覆盖白膜、树盘土壤施入保水剂加覆草加覆盖白膜和树盘土壤施入保水剂加覆草加覆盖黑膜等5种处理更能有效地调节空气相对湿度和空气温度、提高土壤湿度、改善土壤温度,促进杏梅根系生长发育和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功能,增加杏梅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期刊2012年06期)

杨爱峥,魏永霞,张忠学,张宝丽,齐智娟[10](2011)在《坡耕地综合治理技术模式的蓄水保土及增产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松嫩平原北部丘陵漫岗黑土区严重的水土流失、春旱和耕层渍涝并存的问题,采取了垄向区田与鼠道、暗管和明沟4种措施并将其有机集成形成了4个坡耕地综合治理技术模式。于2009和2010年,以黑龙江农垦北安分局红星农场3°坡耕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技术模式对大豆生育期土壤水分动态、产量、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技术模式均有不同程度的蓄水保土增产和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作用,其中鼠洞+暗管+明沟+垄向区田措施效果最为明显,与常规耕作相比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27.3%和23.9%,地表径流量和土壤流失量分别减少了31.3mm和456t/(km2.a)。(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1年11期)

蓄水保水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旱作农田作物生产对自然降雨依赖性较强,充分利用自然降水是作物生产的主要研究课题。春玉米是渭北旱地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玉米栽培采用一年一熟制,生产存在着长达7个月的休闲期。该时期降雨量约占全年总降雨量的30%,是旱区重要的农业水资源。该区春玉米生产土壤耕作以翻耕处理为主,使土壤水分蒸散加剧,不利于降雨的高效利用。不合理施肥也是作物产量低而不稳的主要原因,影响土壤的可持续生产,降低农田土壤的可持续生产力。为了探索不同栽培模式的产量与水分效应,于2013-2016年在渭北旱地玉米田进行栽培模式比较试验,试验共设置了6个处理,分别为:翻耕(CT)、免耕(NT)、深松(ST)3种耕作栽培模式,和3种耕作与施肥组合栽培模式:翻耕+低肥(LCT)、免耕+高肥(HNT)、深松+平衡施肥(BST),研究不同栽培模式下春玉米休闲期蓄水效应以及生育期耗水特性,试验取得了如下研究进展:(1)春玉米田休闲初期土壤水分均处于不同程度的亏缺状态,且休闲期降雨偏低,对土壤水分亏缺补偿并不明显。秸秆覆盖保护性耕作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提高明显,NT、ST较CT增加休闲末期土壤蓄水11.91mm和13.66mm,蓄墒率分别提升38.5%和56.9%。同时秸秆覆盖深松有利于降雨的入渗,并且ST蒸发抑制率高于NT。因此,休闲期保护性耕作能有效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同时认为秸秆覆盖深松为本区玉米休闲期较为适合的休闲期保护性耕作方式。(2)对土壤水分进行分析发现深松、免耕均能显着提高玉米全生育期平均土壤蓄水量(p<0.05),与翻耕比较全生育期土壤蓄水量平均提高27.4mm、15.1mm,并且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和降雨利用效率。翻耕+低肥、免耕+高肥,施肥均降低了生育期土壤水分储量,与翻耕、免耕比较,全生育期土壤蓄水量平均降低7.8mm、10.9mm,深松与平衡施肥组合栽培模式对土壤水分储量无明显降低作用。(3)通过对不同栽培模式下养分比较分析发现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能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同时施用化学肥料能有效促进土壤有机质的形成,对土壤培肥具有一定的作用。对土壤速效养分进行分析发现,氮肥和钾肥对土壤速效氮、钾的补充比较明显,磷肥却无明显补充作用,土壤中速效磷含量主要受耕作影响较大,且本研究中以深松磷素释放能力更强。同时也发现本研究中叁种耕作施肥模式下氮、磷肥偏生产力与农学效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有明显降低趋势,并且氮肥施用量高于150kg/hm~2,磷肥施用量高于120kg/hm~2时肥料偏生产力与农学效率下降最为明显,减少肥料的施用有利于作物对化学肥料的充分利用,但肥料施用量过低不利于农田养分平衡,并且无肥区深松提高了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吸收,本研究中深淞与平衡施肥组合是6种栽培模式中肥料与土壤养分充分利用,并且基本满足农田养分平衡的栽培模式。(4)深松能有效提高春玉米产量(p<0.05),与翻耕耕作方式进行比较,两年产量分别提高492kg/hm~2、489kg/hm~2,增产率分别为6.0%和5.4%。深松+平衡施肥组合栽培模式与免耕+高肥组合栽培模式产量无明显差异,较翻耕+低肥组合栽培模式产量分别提高973 kg/hm~2、1260kg/hm~2,增产10.7%和13.9%。单位面积穗数是影响作物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在春玉米种植密度相同的条件下,提高双穗率,减少空杆率能有效提高玉米籽粒产量。因此HNT与BST均能有效提升玉米籽粒产量,是由于单位面积穗数与穗粒数的提高。对净收益进行分析,HNT净收益最高,BST次之,LCT最低,即与传统栽培模式比较HNT2年较LCT平均增收2064元/公顷,BST由于种植成本的增加并未表现出净收益的增加。综上所述,深松与平衡施肥组合栽培模式可改善旱地玉米田土壤水分状况,减少氮、磷肥投入,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和肥料利用,有利于农田养分平衡,同时保持较高的产量水平,是旱地玉米生产的优势栽培模式,但其净收益无明显提高,有待进一步优化栽培模式达到减肥增收的目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蓄水保水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刘乃君.天水黄土丘陵沟壑区保护性耕作蓄水保墒效应浅析[J].地下水.2019

[2].王浩.渭北旱地春玉米不同栽培模式的蓄水保墒与增产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

[3].司政邦.渭北旱塬春玉米田不同耕作与施肥模式的蓄水保墒与增产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

[4].吴晋霞,陈奇伯,王克勤,赵洋毅,佟志龙.滇中高原不同植被的蓄水保土效应及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5].鲁清林,柴守玺,张礼军,杨发荣,周洁.全膜覆土一茬和二茬小麦蓄水保墒效应研究[J].核农学报.2013

[6].汪叁树,刘德忠,史东梅,黄先智,唐学文.紫色丘陵区坡耕地生物埂的蓄水保土效应[J].中国农业科学.2013

[7].田露,刘景辉,郭晓霞,李立军,刘霞.抗旱保水材料在内蒙古黄土高原旱作区的蓄水保墒增产效应研究[J].节水灌溉.2013

[8].王改玲,石生新,王青杵,庄丽.晋北黄土丘陵区不同林草措施的蓄水保土和土壤水分效应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

[9].田文书,李申安,吴落霞,杨吉华.杏梅旱作保水措施的蓄水保温效应及蒸腾速率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2

[10].杨爱峥,魏永霞,张忠学,张宝丽,齐智娟.坡耕地综合治理技术模式的蓄水保土及增产效应[J].农业工程学报.2011

标签:;  ;  ;  ;  

蓄水保水效应论文-刘乃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