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蒙古语言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文化语言学,意象,马,蒙古秘史
蒙古语言学论文文献综述
蒋翠[1](2019)在《文化语言学视阈下“马”意象的翻译——基于《蒙古秘史》的个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马是蒙古族草原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伙伴,在蒙古族草原文化的历史长河中,马的意象具有重要的文学和历史研究价值。在针对蒙古族文化典籍而进行的英文译制工作中,马的意象翻译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研究内容。本文将依托蒙古族着名历史文学典籍《蒙古秘史》及蒙英翻译学者乌尔贡格·奥侬的经典英译本,根据帕尔默文化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在语义学义素分析的基础上对《蒙古秘史》中出现的马意象进行意象要素分析,并且研究马意象在英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当的解决方案。以期探索在翻译研究中借鉴帕尔默文化语言学的实际价值,强化意象分析法在多种语言文化意象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9年18期)
王文利[2](2018)在《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蒙古国留学生“在NP”的偏误及教学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对中国感兴趣以及学习汉语的蒙古国学生越来越多。由于学习汉语的蒙古国学生近几年才大量出现,所以针对蒙古国留学生汉语教学的研究着作数量不多,尤其是关于介词教学的研究。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蒙古国留学生对介词“在”的框架结构以及具体意义的习得效果不佳,头脑中介词“在”的框架结构知识比较混乱,所以在使用时出现较多的偏误句。因此,笔者搜集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蒙古国留学生使用介词“在”的例句,辅之D大学文学院蒙古国留学生在作文中使用介词“在”的例句,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结合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找寻蒙古国留学生对介词“在”的使用规律及其偏误规律。然后针对蒙古国学生使用介词“在”时出现的偏误规律,提出基于认知语言学的教学策略,弥补传统语法教学中关于介词“在”的教学不足。本文从介词短语“在NP”的语义结构与句法功能入手,探究当前汉语中介词短语“在NP”的结构意义与句法功能。继而探讨了介词“在”的语法化过程,发现了介词短语“在NP”的语义转换规律。然后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结合本体知识与语法化规律,解释介词短语“在NP”如何通过概念转喻方式从原概念映射到目标概念,当然这个过程离不开意象图式的参与。笔者根据搜集的语料发现蒙古国留学生使用介词“在”时出现的偏误规律,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介词短语“在NP”的偏误规律进行认知解释,从而提出弥补性的基于认知语言学的介词“在”的教学对策。目前对蒙古国留学生使用介词“在”的研究甚少,希望本研究的结果及基于认知语言学的教学对策能够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海琼浩[3](2017)在《哈山屯村蒙古族农民的蒙古语和汉语语言态度的社会语言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态度研究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很多关注,尤其是双语人和多语人的语言态度也被广泛讨论。因为蒙古语在保持语言多样性中起到重要作用,所以探索蒙古族的语言态度是很必要的。本研究基于蒙古族农民在不同情况下的语言选择,并用社会语言学的方法探索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哈山屯村的蒙古族农民对蒙古语和汉语的语言态度。本论文采用社会语言学的两种理论:库马斯的语言选择理论和贝克的语言态度理论。至于研究方法,论文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和定性研究方法。基于对问卷数据和蒙古族农民采访的分析,论文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哈山屯村大多数蒙古族农民对蒙古语持有积极的语言态度,因为他们有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并希望保持母语的活力。其次,鉴于汉语的实用性和社会影响,蒙古族农民对汉语也持有开放的态度。对于哈山屯村的蒙古族农民来说,会说蒙古语和汉语两种语言是一种优势。再次,蒙古族农民对蒙古文的态度与这种语言的书写能力成正比。然而,蒙古族农民对汉文、蒙古语和汉语的态度与他们的语言能力的关系不大。从论文中还总结出与哈山屯村蒙古族农民的语言态度和语言选择相关的因素:年龄、婚姻、说话人、教育和认同感等。本论文具有现实意义。一方面,本论文能够帮助哈山屯村蒙古族农民深刻理解蒙古语和汉语的重要性,才能够使他们珍惜蒙古语并在必要的时候使用汉语。另一方面,本村蒙古族农民的语言态度对当地政府在哈山屯村甚至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的语言规划中起到积极作用。(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7-12-04)
孟庆[4](2017)在《蒙古语言学泰斗清格尔泰》一文中研究指出他是我国现代蒙古语言研究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着名的语言学家;他也是我国当代着名教育家,高等院校蒙古语言文学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奠基人。他,就是蒙古语言学泰斗清格尔泰。学理工的搞起了语言学研究1924年,清格尔泰出生在内蒙古卓索图盟喀喇沁(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报》期刊2017-07-07)
苏米雅苏荣[5](2017)在《与牧业经济相关的蒙古语熟语认知语言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与方法对蒙古语中与牧业经济相关的熟语进行分类研究,并解释其产生的原因。论文由绪论、第一章、第二章、第叁章、总结、附录等六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缘由、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的创新点和前人相关研究概况等内容。第一章阐述认知语言学的产生和发展、主要观点、研究方向以及如何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研究熟语,并进行准确详细的解释等内容。第二章探讨了对有关牧业经济的熟语进行分类的可能性,并将其分为中心、基础、边缘叁大类,根据五蓄特点又进一步分为与牲畜毛色、器官特点、秉性、行为、牧业工具、饲养行为、畜牧产品相关的熟语。第叁章结合实例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与牧业经济相关熟语的意义做了解释。结论部分总结了全文的研究工作,强调与牧业经济相关的熟语不仅是蒙古族把文化遗产传授给后代的重要依据,也是蒙古民族如何认识世界的鲜活证据。附录部分附上了对熟语的分类结果。(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7-06-30)
凌云[6](2016)在《蒙古国作家达·纳楚克道尔基在历史学、语言学方面的贡献》一文中研究指出蒙古国作家达·纳楚克道尔基不仅是位诗人、作家,还是位优秀的学术工作者,他对历史学、语言学发展有着重要贡献。另外,他在考古方面也做了很多的工作。同时,纳楚克道尔基积极参与蒙古语词典的编写工作,他是蒙古国现代名词术语研究领域的奠基人;蒙古国现行官方文字基里尔文中的语法,也是基于他起草的《拉丁化规则》。(本文来源于《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4期)
张金梅[7](2015)在《蒙古国学生汉语普通名词习得偏误的文化语言学分析与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蒙古国人在使用汉语普通名词时,由于母语语言文化规则的负迁移,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障碍,主要有语音形式偏误,与色彩有关的名词的语素偏误以及名词的复数形式偏误叁个方面。(本文来源于《阴山学刊》期刊2015年01期)
乌斯嘎拉,宋文娟[8](2014)在《文化语言学视阈下“马”意象的翻译——基于《蒙古秘史》的个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解读蒙古族草原文化及其典籍,都离不开其忠诚的伙伴--马。因此对马给予重视,对其进行独立研究甚为必要。文章从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参考语义学义素分析方法,提出意象要素分析方法,研究了蒙古族文史巨着《蒙古秘史》及其乌尔贡格·奥侬英译本(此后简称奥译本)中体现出的蒙古语马意象的英译问题。实践分析证明帕尔默文化语言学对翻译研究具有借鉴价值,意象要素分析方法也可为其他语言文化的意象研究带来新的启示。(本文来源于《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6期)
恩和玛[9](2014)在《蒙古国网络语言的社会语言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内容摘要]网络是人类历史过程中的伟大发明之一,目前它已成为了新世纪人们的主要交际工具。因网络使用者的年龄、性别、爱好、交际范围等的不同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交际文本模式,从而形成了语言变异的新形式—网络语言,同时也引起世界各地对其着力研究。本项研究基于蒙古国青年互联网交际资料和网络报刊资料,对蒙古国网络语言应用状况以及其对蒙古语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论文由引言、正文、总结、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引言里,交代了选题依据、蒙古国以及世界各地网络语言研究概况、研究目的和目标、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等基本内容。正文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章论述了有关网络语言的基本概念及研究对象、目前状况与前沿趋势、有关理论与方法论等问题。网络语言学是在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文本语言学等多种学科交叉点上产生与发展的新兴学科。网络语言学虽处于其发展的初步阶段,但它以研究对象和多元研究方法集于一身,便成为语言学重要的分支学科。网络突飞猛进、语言交际的多元化也成为了二十一世纪语言学研究领域里的主要研究实体。第二章描述了蒙古国网络语言的应用状况、网络交际模式、网络语言应用中所体现出来的蒙古国年青一代的语言态度以及语言应用等方面的内容。近年来,随着蒙古国网络快速发展,人们的交际慢慢变向于网络交际。在蒙古国,随着网络语言方面出现的多种服务形式,语言使用方面也形成着各自不同的特色。由网络语言使用者的社会地位、文化程度、年龄等的差异而他们的语言态度也有所不同。第叁章通过描述蒙古国网络语言模式及应用,反应出蒙古国网络背景下的拉丁文字运用方面的问题。蒙古国网络环境里,正形成着语言文化的多元化和使用文字的多样化局面。通过分析我们发现网络语言的特点为主要运用口语修辞,其词汇以普通、另类、粗鲁、外来词为主。第四章论述了全球化背景下的蒙古语的处境及影响它的社会因素、网络的使用对蒙古语的影响等问题。全球化给蒙古语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网络的飞速发达却促进了其变化的进程。总结部分归纳了论文全部内容,并对以后的可行措施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通过对蒙古国网络语言进行社会语言学研究来总结出,蒙古语发展过程中,产生了网络语言的新变异,改变了蒙古语的语言使用,并影响着年轻人的情感及对母语的态度。针对此局面,眼下急需出台语言规划统一政策和对网络环境下语言使用的监管措施。(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4-05-01)
张聪品,赵理莉[10](2011)在《统计模型中附加语言学规则的蒙古语词法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蒙古词法分析是蒙古语信息处理的基础性问题,是蒙古语信息处理工作的第一步。通过对统计模型和蒙古语构词规则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融合统计和规则技术的蒙古语词切分和词性标注的方法。该方法以统计模型作为基本框架,采用树形结构描述系统的解空间,并加入了蒙古语语言学规则和词干、词缀词典。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分词和词性标注的词级准确率为95.1%,词干/词缀级准确率为94.6%,较已有蒙古语词法分析系统的准确率有所提高。(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设计》期刊2011年08期)
蒙古语言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对中国感兴趣以及学习汉语的蒙古国学生越来越多。由于学习汉语的蒙古国学生近几年才大量出现,所以针对蒙古国留学生汉语教学的研究着作数量不多,尤其是关于介词教学的研究。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蒙古国留学生对介词“在”的框架结构以及具体意义的习得效果不佳,头脑中介词“在”的框架结构知识比较混乱,所以在使用时出现较多的偏误句。因此,笔者搜集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蒙古国留学生使用介词“在”的例句,辅之D大学文学院蒙古国留学生在作文中使用介词“在”的例句,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结合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找寻蒙古国留学生对介词“在”的使用规律及其偏误规律。然后针对蒙古国学生使用介词“在”时出现的偏误规律,提出基于认知语言学的教学策略,弥补传统语法教学中关于介词“在”的教学不足。本文从介词短语“在NP”的语义结构与句法功能入手,探究当前汉语中介词短语“在NP”的结构意义与句法功能。继而探讨了介词“在”的语法化过程,发现了介词短语“在NP”的语义转换规律。然后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结合本体知识与语法化规律,解释介词短语“在NP”如何通过概念转喻方式从原概念映射到目标概念,当然这个过程离不开意象图式的参与。笔者根据搜集的语料发现蒙古国留学生使用介词“在”时出现的偏误规律,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介词短语“在NP”的偏误规律进行认知解释,从而提出弥补性的基于认知语言学的介词“在”的教学对策。目前对蒙古国留学生使用介词“在”的研究甚少,希望本研究的结果及基于认知语言学的教学对策能够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蒙古语言学论文参考文献
[1].蒋翠.文化语言学视阈下“马”意象的翻译——基于《蒙古秘史》的个案分析[J].校园英语.2019
[2].王文利.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蒙古国留学生“在NP”的偏误及教学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
[3].海琼浩.哈山屯村蒙古族农民的蒙古语和汉语语言态度的社会语言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7
[4].孟庆.蒙古语言学泰斗清格尔泰[N].中国民族报.2017
[5].苏米雅苏荣.与牧业经济相关的蒙古语熟语认知语言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7
[6].凌云.蒙古国作家达·纳楚克道尔基在历史学、语言学方面的贡献[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7].张金梅.蒙古国学生汉语普通名词习得偏误的文化语言学分析与对策[J].阴山学刊.2015
[8].乌斯嘎拉,宋文娟.文化语言学视阈下“马”意象的翻译——基于《蒙古秘史》的个案分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9].恩和玛.蒙古国网络语言的社会语言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
[10].张聪品,赵理莉.统计模型中附加语言学规则的蒙古语词法分析[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