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轮驱动论文-王亚丽,姚立纲,蔡永武,林隆,汪文杰

电动轮驱动论文-王亚丽,姚立纲,蔡永武,林隆,汪文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电动轮驱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电动轮,电动汽车,轮边减速器,轮毂减速器

电动轮驱动论文文献综述

王亚丽,姚立纲,蔡永武,林隆,汪文杰[1](2019)在《电动轮驱动电动汽车用减速器的发展与挑战》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动轮驱动技术颠覆了传统汽车的驱动方式,代表着未来电动汽车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带有减速装置的电动轮,因其具有结构紧凑、输出转矩大、效率和比功率高等优势,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简述了电动轮驱动电动汽车用减速器(轮边减速器和轮毂减速器)的概念、工作原理、技术特点以及适合类型。简述了国内外轮边、轮毂减速器的应用研发现状。给出了3种常见电动轮减速驱动汽车的性能指标以及减速器形式建议。归纳了阻碍轮边、轮毂减速器发展的共性问题,并针对轮边减速器发展瓶颈问题总结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展望了轮边、轮毂减速器未来的发展方向与面临的挑战。(本文来源于《机械传动》期刊2019年11期)

罗正[2](2019)在《电动轮驱动汽车差动助力转向与稳定性协调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环保及能源问题的加剧,电动汽车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相比于传统的集中式驱动电动汽车,电动轮驱动汽车各车轮转矩可独立控制,具备独特的优势。差动助力转向(DDAS)正是基于电动轮驱动汽车这一独特的优势所提出的一种助力转向新技术,其利用左右前轮产生转矩差实现转向助力,省去了传统助力转向系统的助力输出部件,同时控制器可集成至整车控制器中,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降低了成本,拥有广阔的研究前景。但DDAS的执行器为左右前轮电机,与稳定性控制系统(VSC)部分执行机构相同,会相互干涉,同时其在助力时势必为整车引入一个额外的横摆力矩,无疑会对整车的稳定性产生影响。针对现有问题,本文基于相平面理论设计了一套全局的差动助力转向与稳定性分层协调控制系统。本文具体可分为如下四个部分:1.首先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搭建了电动轮驱动汽车动力学模型,包括四自由度机械转向系统模型、七自由度整车模型、轮胎模型、电机模型以及驾驶员模型,并与CarSim软件进行对比仿真分析,验证了其正确性,为后续研究及仿真奠定了基础。2.基于现有DDAS控制策略的不足,本文引入了自抗扰控制技术设计了差动助力自抗扰控制器,并设计了差动主动回正控制策略以及回正模式切换规则,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差动助力自抗扰控制器相比于PID控制器控制效果更加优异。然后,系统的分析了DDAS对整车稳定性的影响,发现DDAS对整车稳定性的影响与路面附着有关。3.考虑到相平面能较为准确判断车辆稳定状态,引入相平面理论进行协调控制。首先,建立非线性二自由度车辆模型,绘制了各工况下的b-b以及b-w_r相平面,对比可得b-b相平面的稳定域边界受其他因素影响相对较小,因此选择b-b相平面作为协调控制的基础,并制定了b-b相平面稳定域边界参数表。然后基于相平面设计了DDAS与VSC分层协调控制系统,分为参数估算层、控制区域划分层、协调决策层以及控制分配层。参数估算层对质心侧偏角等参数进行估算;控制区域划分层基于b-b相平面划分相应控制区域;协调决策层包括DDAS控制器和VSC控制器以及二者的协调控制器;控制分配层由转矩分配控制器及滑转率控制器组成。首先,为保证整车稳定性,设计了基于前馈加滑模反馈的VSC控制器。然后基于b-b相平面的特点以及DDAS对整车稳定性的影响分析,将b-b相平面重新划分为稳定区、协调控制区以及非稳定区叁个控制区域。同时在高附着时以及低附着时分别采用模糊控制及模拟退火算法多目标离线优化求解控制区域边界参数。综上分析分别制定了高低附着下分区域的协调控制策略。其次,基于控制区域不同设计了分区域的转矩分配控制策略。最后,设计了基于最佳滑转率识别的滑转率控制策略对底层车轮的滑转失稳进行控制。4.为更好的验证本文所提出的协调控制策略,基于CarSim和MATLAB/Simulink平台,搭建了电动轮驱动汽车联合仿真平台,选取了多种典型工况对本文所设计的协调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验证,同时搭建了小型驾驶模拟器,完成了驾驶员在环试验验证。仿真及试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协调控制策略能充分发挥DDAS的提高转向轻便性和转弯机动性的优势,同时在保证整车稳定性的前提下扩展了DDAS的工作范围,保证了装备DDAS的电动轮驱动汽车稳定可靠行驶。(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杨栋[3](2018)在《电动轮驱动汽车对开路面起步的双重转向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的两侧驱动轮可以单独控制,为保证对开路面上的起步爬坡能力,其两侧驱动轮转矩输出产生的差动力矩会产生转向轮的附加转角,将与转向系统发生运动迭加,从而出现双重转向。为了提高对开路面的通过性并基于双重转向功能提升车辆的稳定性,本文将开展下列研究:(1)为提高电动轮驱动汽车对开坡道起步能力并为进行双重转向控制提供良好的侧向附着条件,研究低附路面侧打滑车轮的驱动防滑控制策略,避免车轮滑转,实现侧向附着系数的最大化。(2)为了实现对开路面车辆起步跑偏的转向修正,研究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主动转向控制策略,通过前轮迭加反向转角产生与行驶方向相反的转向力矩,使车辆恢复直线行驶,改善车辆的方向稳定性;(3)对电动轮差动驱动与转向系统主动转向所形成的双重转向控制效果进行仿真分析,并进一步考核施加驱动防滑控制对双重转向控制效果的影响,为电动轮与转向系统协同控制功能的实现奠定理论基础;(4)对迭加驱动防滑的双重转向控制效果进行了实车验证,分别与自由状态下的差动驱动、防滑下的差动驱动、双重转向控制进行了对比,验证所提控制策略对改善车辆稳定性和通过性的实际效果。(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期刊2018-05-01)

张伟[4](2018)在《电动轮驱动汽车多重耦合建模与底盘协同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动轮驱动汽车各驱动轮的转速和转矩可以单独控制,从而使整车具备优越的空间稳定性控制潜力,相关研究已经成为汽车动力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上述研究主要集中于驱动轮力矩分配等上层控制策略,针对底层执行系统控制的研究较少。本文对电动轮驱动车辆的运行工况及性能约束进行分析,搭建动力学模型;优化系统结构、研制试验样车并进行实车验证;设计底盘协同控制策略,采用多种控制算法进行整车横摆-侧倾稳定性控制。本文主要内容包括:(1)结合电动轮驱动汽车的结构特点和行驶工况,建立15自由度整车模型,对悬架-转向-轮毂电机系统动力学耦合特性进行分析;搭建CarSim/Simulink仿真平台,通过多工况仿真分析,客观评价轮毂电机引入对整车操稳性和平顺性的影响。(2)针对轮毂电机结构导致转向系统性能退化和平顺性恶化问题,改进悬架结构;进行悬架-转向系统多目标优化设计,在此基础上研制电动轮驱动汽车试验平台,通过实车试验对转向性、操稳性和平顺性进行验证。(3)由于整车质量分布关系导致簧载质量和非簧载质量比值很小,使整车平顺性显着恶化,为此,基于直线电机,设计馈能型主动悬架系统以及调理电路;以能耗最低和平顺性最优为控制目标,利用LQG算法,设计最优控制器;通过仿真试验和对比验证馈能型主动悬架在改善电动轮汽车行驶平顺性和提高整车能耗方面的有效性。(4)在整车动力学分析和子系统验证的基础上,制定底盘分层协同控制策略。利用差动驱动、主动悬架和双重转向原理,以轮胎力和整车动力学为约束条件,采用优化算法进行执行器的作动力和力矩分配,采用复合控制方法和滑模控制方法实现车辆横摆和侧倾稳定性协同控制;通过Carsim和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本文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车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实现电动轮驱动汽车底层执行系统协同控制,为上层控制策略的实施奠定了基础,对于相关研究具有理论参考价值和工程应用意义。(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期刊2018-05-01)

李亮[5](2018)在《电动轮驱动汽车空间稳定性解耦控制机理与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布置和控制上的诸多优点,电动轮驱动被认为是电动车辆的终极驱动形式,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发展方向。由于轮毂电机的引入,电动轮驱动汽车簧下质量过大,在不平路面激励下会带来空间失稳等负效应问题。本文基于电动轮驱动汽车各轮驱动力矩独立可控的特点,提出了改善整车空间稳定性的解耦控制策略,大幅提升了电动轮驱动汽车的动力学性能。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轮毂电机驱动的结构特点,对整车进行空间稳定性控制机理分析,建立了通过轮毂电机驱制动力矩,产生调整车身垂向力的力学传递方程,提出了侧倾稳定性控制方法,并针对二者控制相互干扰等问题,提出了横摆侧倾运动解耦方法。(2)为验证所提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建立电动轮驱动汽车整车动力学模型以及横摆/侧倾稳定性控制器,并基于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验证。本文提出的控制策略能有效改善横摆侧倾稳定性,解耦方法合理有效地实现了驱动力矩的底层分配。(3)为验证电动轮驱动汽车平整路面和不平路面侧翻演化过程的不同,建立适用于不平路面的轮胎模型,并结合整车模型进行Matlab/Simulink侧翻特性仿真分析,针对不平路面侧翻问题,设计了防侧翻控制器,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控制器的有效性。(4)为了考察所提出的整车空间稳定性控制策略的实际效果,利用课题组研制的一款电动轮驱动汽车样车,对所提出的稳定性控制方法进行了实车道路试验验证,运用本文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可以有效地改善电动轮驱动汽车的空间稳定性。(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期刊2018-05-01)

刘鹏[6](2017)在《电动轮驱动汽车双横臂悬架运动学特性分析及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电动及混合动力汽车因能源、环境、国家政策导向等因素得到了广泛发展。电动轮分布式驱动技术因技术上的突破与驱动形式的创新被认为是新能源汽车的颠覆性技术。但将现有汽车平台改装为电动轮驱动汽车时会因轮毂电机的布置导致电机与悬架系统、制动系统以及转向系统间产生物理干涉,同时因轮毂电机的使用而导致簧下质量增加很多,影响车辆的垂向性能。针对此问题,本文首先针对选定型号的轮毂电机对电动轮驱动汽车悬架系统进行重新选型与设计。而轮毂电机的使用,也将导致悬架结构的变化,这将改变整车的操纵稳定性等各项性能,对此,本文对电动轮驱动汽车悬架系统硬点参数进行了优化,使其能够达到与目标车型一致或相接近的操稳性能。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了内转子电机与外转子电机两种类型的轮毂电机,选定内转子电机作为电动轮驱动汽车驱动电机,并通过对比多连杆悬架、双横臂悬架以及麦弗逊悬架叁种比较主流的悬架系统各项性能,选择双横臂悬架作为电动轮驱动汽车悬架系统。首先,从结构形式上对双横臂悬架系统进行选型,并对双横臂悬架系统减振元件进行了重新设计计算。然后,从横向平面、纵向平面以及水平面叁个空间平面对双横臂悬架系统导向机构硬点进行了重新设计计算。并应用该计算值在ADAMS CAR中建立了悬架系统模型。对该模型进行了平行轮跳仿真实验,对比分析了前束角、外倾角以及主销定位参数等运动学特性指标变化曲线与目标车的区别。然后应用ADAMS Insight对悬架系统进行了灵敏度分析,找出了对各运动学特性指标灵敏度较高的硬点坐标。接着通过对灵敏度分析结果分析,提出了将整个优化过程分为两部分进行的方案,首先进行主销定位参数的优化,然后再进行前轮外倾角与前轮前束角的优化。优化算法选择了基于全局的非归一化优化算法NSGA-II来对悬架系统进行优化。最后,通过应用ADAMS CAR与Isight进行联合仿真优化,得到优化结果。优化结果的仿真曲线以及与目标车数据对比结果表明,电动轮驱动汽车双横臂悬架系统各运动学参数几乎达到与目标车一致水平,验证了该悬架优化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7-05-01)

封帆[7](2017)在《电动轮驱动汽车不平路面侧倾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高速公路的进展,同时汽车性能的不断完善,汽车的平均行驶速度也逐渐增高,在全部的交通事故中,汽车侧翻事故是导致生命财产损失仅次于碰撞的重大交通事故。针对电动轮驱动汽车的独特构型,对电动轮侧倾稳定性的研究是提出有效防侧翻控制方法的前提和基础,对该类汽车行驶安全性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首先研究了轮胎的胎面模型,并分析了轮胎具有的包容特性,然后求解了有效路面。之后把轮胎模型建模成了刚性环模型,轮胎模型分为胎面模型与胎体模型,胎面模型通过胎面弹簧与胎体模型相连。分析出车速越高、载荷越大、凸块越高,作用于轮胎的垂向力变化量越大。然后将刚性环模型与整车模型中悬架模型相结合,将建立带有凸块的路面模型、麦弗逊前悬架模型、扭力梁后悬架模型和车身模型,与电动轮模型一起抽象成整车多维非线性动力学耦合模型,使用simulink软件对其仿真,最后再探讨了各个运动状态下,各个影响因素对整车在驱动过程中经过障碍物时的影响规律,用LTR横向载荷转移率来作为侧翻的预警,并判断出了各种运动状态下一侧车轮开始离地时的阈值,得出车速越高、转角越大、凸块越高、车轮越重,车辆侧倾稳定性越差。(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期刊2017-05-01)

李修森[8](2016)在《电动轮驱动汽车差动助力转向鲁棒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石油能源价格的上涨以及中国自身石油能源短缺的现实,国家正大力提倡电动汽车并给予大量政府补贴,所以最近几年电动汽车的火热程度节节攀升,其销量和技术都有显着提升。而电动轮独立驱动汽车这种拥有全新驱动形式的电动汽车,也步入大众的视野。独特的驱动形式即代表着更明显的优势,也代表着电动汽车新的发展方向,基于电动轮驱动平台技术的研究也在深入,本文所研究的差动助力转向技术即为基于电动轮驱动平台的新型技术之一。差动助力转向系统是基于电动轮驱动汽车平台,利用前轮输出驱动力差来实现转向助力的技术,它的优点是在增加系统控制器及执行机构集成度的基础上,实现助力转向功能来帮助驾驶员更容易的驾驭汽车。目前对差动助力转向技术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的研究仅仅是对差动助力进行理论分析或者进行计算机软件建模仿真,对其在实际工作环境下的稳定性、助力品质和抗干扰能力的研究还很少。差动助力转向的基本原理并不复杂,但是受到适用平台和技术成熟度的限制,差动助力转向在距离实际应用阶段,还有一段的距离。本文针对差动助力转向技术在实际工作时,方向盘转矩对现实条件影响过于敏感而产生剧烈波动造成驾驶路感和助力品质不高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首先在整车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完成差动助力转矩波动影响的干扰因素建模,通过软件仿真对比研究这些干扰对方向盘转矩的影响度。其次进行转向助力系统传递路径上的频域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更具有“健壮”性的鲁棒回路成型控制器来保持方向盘转矩输出稳定,优化系统性能以期解决方向盘转矩波动过于剧烈的问题。并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和实车试验的方法对所设计的差动助力转向系统鲁棒控制器的合理性进行验证。(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6-05-01)

陶维辉[9](2016)在《电动轮驱动汽车的电子差速和驱动防滑联合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动轮驱动汽车是一种以电池中的电能作为能量来源,以集成在驱动轮上的轮毂电机作为动力来源的纯电动汽车。由于电动轮驱动汽车的驱动力矩可通过对轮毂电机的控制而获得,且轮毂电机本身效率较高又可对输出转矩以及车轮转速进行快速而准确的测量,因此相对于传统汽车电动轮驱动汽车在动力性、经济性与可操控性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本文以电动轮驱动汽车为研究对象,对驱动防滑控制与电子差速控制展开了研究,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有:(1)在Adams/View软件与CarSim软件中分别搭建了电动轮驱动试验车的仿真模型,说明了上述两款软件与Matlab/Simulink软件联合仿真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之上说明了这两种建模仿真方法各自的优势与不足;(2)利用轮毂电机轮速与转矩易快速而精确测得的优势,基于汽车单轮模型理论与Adams/View软件中电动轮驱动试验车仿真模型的仿真数据提出了路面最优滑转率的识别方法;(3)在深入分析模糊控制理论的基础上设计了驱动防滑模糊控制算法,并基于Adams/View软件与Matlab/Simulink软件的联合仿真,通过对比驱动防滑模糊控制算法与驱动防滑模型跟踪控制算法的仿真结果使所设计控制算法的有效性得到了验证;(4)在深入分析模型预测控制理论的基础上设计了利用车辆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实际值与期望值来计算车辆附加横摆转矩的驱动控制器,在深入分析模糊控制理论的基础上设计了根据车辆目标驱动转矩和车辆附加横摆力矩分配各电动轮转矩的驱动力分配器,这两个控制器共同组成了本文所设计的电子差速控制器,并通过CarSim与Matlab的联合仿真验证了所设计电子差速控制算法与驱动防滑控制算法联合控制的效果。现存的电动轮驱动汽车底盘控制技术并未充分利用电动轮驱动汽车的优势,本文设计的电动轮驱动汽车电子差速与驱动防滑联合控制则避免了这一缺陷,根据仿真结果,上述控制算法可有效地提高车辆转弯行驶时的稳定性。本文的研究内容为电动轮驱动汽车底盘控制的后续开发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16-04-01)

魏武[10](2016)在《电动轮驱动铰接转向车辆差动协同转向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的加剧,电动轮驱动铰接转向车辆因为其具备电动轮独立驱动和铰接转向灵活的优势已经引起工业界广泛的关注。铰接转向车辆普遍应用液压转向系统,液压转向系统存在响应慢,能耗高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本文开发了差动协同转向控制系统,通过转向时对前轴左右两侧电动轮施加不同的驱动转矩,外侧电动轮转矩增加,内侧电动轮转矩减小,形成一个绕前车体质心的横摆力矩,与液压转向系统协同作用,从而达到减少转向时间,降低转向液压系统能耗的目的。对前轴施加差动转矩时,需满足外侧电动轮转矩增加量与内侧电动轮转矩减小量相等,保证左右两侧电动轮的总驱动转矩不变,即左右两侧电动轮的总功率维持不变,只对驱动功率进行重新分配,因此差动驱动时,电动轮的额外能耗可以忽略。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电动轮驱动技术、直接横摆力矩和铰接转向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电动轮驱动铰接转向车辆差动协同转向控制。理论分析铰接转向车辆的动力学和铰接转向运动学,验证差动协同转向在理论上的可行性。利用ADAMS和AMESim软件分别建立了车辆模型和液压转向系统模型,搭建了电动轮驱动铰接转向模型试验车,以仿真结合模型车实验的方法,对差动协同转向控制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验证。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差动协同转向具有可行性,施加差动转矩能够减少转向时间,改善转向响应特性,降低液压转向系统能耗。然后制定了基于模糊自整定PID控制算法的差动协同转向控制策略,控制系统输入为前后车体期望铰接角与当前铰接角的差值,输出为前轴左右两侧电动轮差动转矩,再将该转矩输入到滑转率控制系统,防止转矩增加一侧电动轮过度滑转,输出各电动轮的需求转矩到电动轮模型,电动轮模型输出驱动转矩作用到车辆模型,使前轴外侧电动轮的驱动转矩增加,内侧电动轮的驱动转矩减小,形成一个横摆力矩,与液压转向系统协同作用,完成转向行为。最后,将建立的ADAMS车辆模型和AMESim液压转向系统模型导入Simulink中,搭建了包括车辆模型、液压转向系统模型、电动轮模型、差动协同转向控制系统模型和滑转率控制系统模型在内的整车仿真模型,整车仿真模型输入期望的铰接角和四个电动轮的初始驱动转矩。利用搭建的整车仿真模型,对差动协同转向控制策略进行原地转向和J形转向两种工况的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差动协同转向控制系统能够减少转向时间,降低液压转向系统能量消耗。(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6-04-01)

电动轮驱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环保及能源问题的加剧,电动汽车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相比于传统的集中式驱动电动汽车,电动轮驱动汽车各车轮转矩可独立控制,具备独特的优势。差动助力转向(DDAS)正是基于电动轮驱动汽车这一独特的优势所提出的一种助力转向新技术,其利用左右前轮产生转矩差实现转向助力,省去了传统助力转向系统的助力输出部件,同时控制器可集成至整车控制器中,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降低了成本,拥有广阔的研究前景。但DDAS的执行器为左右前轮电机,与稳定性控制系统(VSC)部分执行机构相同,会相互干涉,同时其在助力时势必为整车引入一个额外的横摆力矩,无疑会对整车的稳定性产生影响。针对现有问题,本文基于相平面理论设计了一套全局的差动助力转向与稳定性分层协调控制系统。本文具体可分为如下四个部分:1.首先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搭建了电动轮驱动汽车动力学模型,包括四自由度机械转向系统模型、七自由度整车模型、轮胎模型、电机模型以及驾驶员模型,并与CarSim软件进行对比仿真分析,验证了其正确性,为后续研究及仿真奠定了基础。2.基于现有DDAS控制策略的不足,本文引入了自抗扰控制技术设计了差动助力自抗扰控制器,并设计了差动主动回正控制策略以及回正模式切换规则,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差动助力自抗扰控制器相比于PID控制器控制效果更加优异。然后,系统的分析了DDAS对整车稳定性的影响,发现DDAS对整车稳定性的影响与路面附着有关。3.考虑到相平面能较为准确判断车辆稳定状态,引入相平面理论进行协调控制。首先,建立非线性二自由度车辆模型,绘制了各工况下的b-b以及b-w_r相平面,对比可得b-b相平面的稳定域边界受其他因素影响相对较小,因此选择b-b相平面作为协调控制的基础,并制定了b-b相平面稳定域边界参数表。然后基于相平面设计了DDAS与VSC分层协调控制系统,分为参数估算层、控制区域划分层、协调决策层以及控制分配层。参数估算层对质心侧偏角等参数进行估算;控制区域划分层基于b-b相平面划分相应控制区域;协调决策层包括DDAS控制器和VSC控制器以及二者的协调控制器;控制分配层由转矩分配控制器及滑转率控制器组成。首先,为保证整车稳定性,设计了基于前馈加滑模反馈的VSC控制器。然后基于b-b相平面的特点以及DDAS对整车稳定性的影响分析,将b-b相平面重新划分为稳定区、协调控制区以及非稳定区叁个控制区域。同时在高附着时以及低附着时分别采用模糊控制及模拟退火算法多目标离线优化求解控制区域边界参数。综上分析分别制定了高低附着下分区域的协调控制策略。其次,基于控制区域不同设计了分区域的转矩分配控制策略。最后,设计了基于最佳滑转率识别的滑转率控制策略对底层车轮的滑转失稳进行控制。4.为更好的验证本文所提出的协调控制策略,基于CarSim和MATLAB/Simulink平台,搭建了电动轮驱动汽车联合仿真平台,选取了多种典型工况对本文所设计的协调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验证,同时搭建了小型驾驶模拟器,完成了驾驶员在环试验验证。仿真及试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协调控制策略能充分发挥DDAS的提高转向轻便性和转弯机动性的优势,同时在保证整车稳定性的前提下扩展了DDAS的工作范围,保证了装备DDAS的电动轮驱动汽车稳定可靠行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动轮驱动论文参考文献

[1].王亚丽,姚立纲,蔡永武,林隆,汪文杰.电动轮驱动电动汽车用减速器的发展与挑战[J].机械传动.2019

[2].罗正.电动轮驱动汽车差动助力转向与稳定性协调控制[D].吉林大学.2019

[3].杨栋.电动轮驱动汽车对开路面起步的双重转向控制[D].燕山大学.2018

[4].张伟.电动轮驱动汽车多重耦合建模与底盘协同控制[D].燕山大学.2018

[5].李亮.电动轮驱动汽车空间稳定性解耦控制机理与方法[D].燕山大学.2018

[6].刘鹏.电动轮驱动汽车双横臂悬架运动学特性分析及优化[D].吉林大学.2017

[7].封帆.电动轮驱动汽车不平路面侧倾稳定性研究[D].燕山大学.2017

[8].李修森.电动轮驱动汽车差动助力转向鲁棒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6

[9].陶维辉.电动轮驱动汽车的电子差速和驱动防滑联合控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6

[10].魏武.电动轮驱动铰接转向车辆差动协同转向控制[D].吉林大学.2016

标签:;  ;  ;  ;  

电动轮驱动论文-王亚丽,姚立纲,蔡永武,林隆,汪文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