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生态基础论文-杨健

生理生态基础论文-杨健

导读:本文包含了生理生态基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丹草,生态生理,基础研究

生理生态基础论文文献综述

杨健[1](2018)在《高丹草生态生理基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丹草抗寒性强,耐盐碱、耐瘠薄,适应性广,广泛种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是重要的饲用作物。高丹草其营养价值高于禾本科牧草,是一种优质高产绿色饲用作物,可以青饲、青贮、晒干草或加工成各种草产品。青饲鲜草的营养价值较高,适口性好,是牛、羊、兔的优质青绿饲料。青贮后色泽新鲜、气味芳香,营养价值更高。本试验主要对目前呼和浩特市主栽的高丹草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以期从中筛选出最适宜呼和浩特地区栽培种植的优质高丹草品种,为呼和浩特及周边地区的高丹草生产提供技术指导。(本文来源于《农业与技术》期刊2018年02期)

魏廷邦[2](2017)在《水氮耦合滴灌玉米密植的主要生理生态基础》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关于玉米密植条件下水肥配施优化其生理生态特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理论依据相对薄弱。本研究通过大田试验,在不同水氮配施和密度条件下,探讨玉米生理、生态指标对不同水氮耦合和密度组合的响应规律,揭示水氮耦合对密植玉米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的调控机理,以期为建立绿洲灌区水氮耦合玉米增密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玉米全生育期的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灌层透光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但显着增大了生育期的叶面积指数。中密度处理的全生育期光合速率较高密度高15.9%,中密度处理的叶绿素含量与高密度处理差异不显着,但高密度处理的中-下灌层透光率较中密度降低17.7%,高密度处理的全生育期叶面积指数较中密度提高9.1%。玉米生育期的叶面积指数随着种植密度增大显着增加,但随着密度的增加,灌层间的光照强度、生育期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相同施氮下,常规灌水处理的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较减量20%灌水提高6.7%、4.8%和18.7%;相同灌水下,中施氮处理的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较不施氮提高30.8%和31.2%,但中-下灌层透光率较不施氮降低32.6%,高施氮和中施氮处理的全生育期叶面积指数较不施氮提高60.4%和58.0%。常规灌水与高施氮耦合可增大密植玉米群体叶面积指数,延缓密植玉米生育期光合速率的降低。(2)玉米全生育期0-12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随着种植密度、灌水量和施氮量增加而显着增大;增加种植密度显着降低收获期0-80 cm的土壤含氮量。高密度处理的玉米全生育期土壤含水量较中密度提高6.4%;相同施氮下,常规灌水处理的全生育期土壤含水量较减量20%灌水高3.8%;相同灌水下,高施氮处理的土壤含水量较不施氮高3.6%,水氮耦合可显着提高密植玉米的土壤含水量。在0-40 cm土层,高密度处理的土壤硝态氮、铵态氮累积量较中密度降低14.1%、8.2%;相同灌水下,高施氮处理的土壤硝态氮、铵态氮累积量较中施氮高11.4%、11.6%。在40-80cm土层,高密度处理的土壤硝态氮、铵态氮累积量较中密度降低14.3%、6.3%;常规灌水处理的硝态氮、铵态氮累积量较减量20%灌水降低12.9%、16.4%;高施氮处理的硝态氮、铵态氮累积量较中施氮提高16.2%、8.2%。水氮合理配施可促进密植玉米对土壤硝、铵形态氮的吸收,显着降低土壤中的氮素残留量。(3)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的干物质积累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量显着增大,但高密度处理的产量呈降低趋势。高密度处理的干物质积累最大增长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量较中密度分别提高12.4%和8.8%。中密度处理的籽粒产量较高密度提高11.2%。增大种植密度可加快玉米的干物质积累最大增长速率,促进干物质积累量的累积。在相同施氮下,常规灌水处理的干物质积累最大增长速率、籽粒产量较减量20%灌水分别提高4.6%、6.8%;在相同灌水下,高施氮处理的干物质积累最大增长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量较中施氮分别提高9.6%和3.9%。水氮合理配施可显着提高密植玉米的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4)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生育期的水分利用效率和氮肥利用率显着增加,但高密度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呈降低趋势。中密度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较低密度和高密度分别提高9.7%和12.9%,高密度处理的氮肥利用率较中密度和低密度处理分别提高37.4%、12.6%。在相同施氮下,常规灌水处理的氮肥利用率较减量20%灌水高2.7%;在相同灌水下,高施氮和中施氮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较不施氮提高38.9%和37.5%,中施氮处理的氮肥利用率较高施氮提高27.2%。水氮合理配施可显着增大密植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和氮肥利用率。(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期刊2017-06-01)

李应洪[3](2017)在《成都平原钵苗机插杂交籼稻高产群体建成及其生理生态基础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机插秧可以减少劳动成本、提高水稻生产效率,是我国当前水稻种植的主要发展方向。为改善成都平原稻作区水稻生产机械化程度不高、发展缓慢和品种选育评价不适应机械化生产等问题,加快成都平原水稻机械化高产高效栽培关键技术的研究与集成,分别于2015年和2016年在成都平原稻作区——崇州市和眉山市东坡区两地,开展了钵苗机插杂交籼稻高产群体建成及其生理生态基础的研究。(1)2015年以杂交稻F优498为材料,以毯苗机插为对照的条件下,开展对秧龄和栽插密度的研究,试验为两因素裂区设计。即,主区设置不同移栽秧龄:25 d和40 d;副区为“钵苗机插+高密度”、“钵苗机插+中密度”、“钵苗机插+低密度”、“毯苗机插+高密度”、“毯苗机插+中密度”、“毯苗机插+低密度”6种机插方式与密度配合的处理;(2)在2015年确定的钵苗机插方式、适宜秧龄与密度研究的基础上,于2016年开展不同千粒重杂交籼稻品种与最适机械播种量农机农艺融合研究,试验为两因素裂区设计。即,主区设置3个不同千粒重的杂交籼稻品种:V1:川农优华占(千粒重26g),V2:F优498(千粒重29g),V3:宜香优2115(千粒重32 g),副区为不同的机械播种量,共设4个处理,每盘播种:S1:30 g、S2:40 g、S3:50g、S4:60g。系统研究了品种、播种量、秧龄和密度对钵苗机插水稻秧苗素质、群体质量、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及高产形成机制,对实现大面积水稻机械化生产中增产稳产的形成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栽培措施对钵苗机插产置及构成因子的影响品种、播种量、秧龄以及密度均对钵苗机插稻谷产量均产生了极显着的影响,同时对穗粒数、总颖花数以及结实率产生了显着或极显着的影响;而除品种因素外,其余因素均对千粒重无显着影响,其中有效穗随着移栽密度和播种量的增加而增加。25 d秧龄下,钵苗机插行距33 cm、配套株距14.5~15.5 cm因群体总颖花数、结实率的优势,产量显着高于其余处理,尤其以行距33 cm、株距15.5 cm更能充分发挥本研究区域杂交籼稻株型的优势,提高光合物质生产,产量最高可达到12.74thm-2,是本试验最佳的组合,较毯苗机插最高产处理增产9.54%,较钵苗机插40 d秧龄下的最高产处理增产12.98%。而毯苗机插随秧龄增大,以及栽插密度的降低,会导致群体质量指标劣化及有效穗不同程度的降低,这是导致其产量不高的主要原因。而不同千粒重品种中,以F优498产量表现最好,当播种量为每盘50g时,产量能达12.24thm-2,较川农优华占最高产处理(播种量每盘40 g)和宜香优2115最高产处理(播种量每盘60 g)分别高出15.47%和8.32%。因品种特性、品种潜力等原因,各品种的最高产量在本试验中也有所不同,通过寻优计算,本试验中川农优华占在播种量为每盘43.0g时产量能够到达10.6 thm-2,F优498在播种量为每盘46.0 g时产量能够到达12.0 thm-2,而宜香优2115在播种量为每盘53.0 g时产量能够到达11.0 thm-2。尽管各个品种之间表现出的产量及其构成均不相同,随着品种千粒重的增加,最适播种量也会有所增加,但最佳播种效果均为每穴4粒左右,其次,在钵苗机插条件下,通过小秧龄以及配套株距为14.5~15.5 cm的条件下,能够保证合理的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并且获得较高的结实率以及千粒重,进而获得高产。2.不同栽培措施对钵苗机插秧苗素质及成苗的影响秧龄、播种量和育秧方式均对秧苗素质影响显着,同秧龄条件下钵苗秧苗素质显着高于毯苗,且随着秧龄增加秧苗的优势越明显,而秧龄的增大和播种量的降低会使得株高、茎基宽、百苗干质量以及单位株高干重显着增加,而绿叶数、叶龄、整齐度以及发根力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各秧龄下,叶龄、茎基宽、绿叶数、根数、发根力以及单位株高干重钵苗均显着高于毯苗,本研究以25 d为最适秧龄。但不同品种秧苗素质表现差异较显着,从实际调查来看,田间缺窝率大于秧盘缺窝率,但各品种之间秧盘缺窝率与大田实际缺窝率,均表现为川农优华占最小,宜香优2115最大。同时,随播种量的增加,各品种每孔成苗数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种子成苗率、秧盘缺窝率、大田实际缺窝率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而结合产量与秧苗素质和成苗情况考虑,不同千粒重品种均应保证播种量为每穴4粒为宜,平均每穴存活的秧苗应保持在2.3株以上,从而可以使基本苗保证在45×104/hm2以上,同时漏秧率控制在15%以下,此外移栽时株高不能超过20cm,且适栽期叶龄和绿叶数应尽量保证在3.5以上。通过研究初步提出了成都平原钵苗机插高产杂交籼稻育秧质量主要量化评价指标。3.不同栽培措施对钵苗机插群体质量的影响品种、播种量、秧龄和密度均对水稻主要生育时期群体质量存在显着的调控作用,且品种和播种量、秧龄和密度之间互作效应显着。钵苗机插同一密度处理下,机插25 d秧龄水稻的群体茎蘖数、叶面积指数(LAI)、单茎叶片和茎鞘表观转运量及转运率、单茎和群体干物重、阶段干物质积累量、群体生长率、根系生长、光合势以及抽穗后净同化率均明显优于40 d秧龄处理。而钵苗机插同一秧龄下,水稻群体茎蘖数、各时期LAI和衰减率、群体干物重、光合势以及抽穗前干物质积累量、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均表现为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而抽穗后物质积累量、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在25 d秧龄下钵苗机插均表现为随密度增加出现先增后降的趋势,以株距15.5 cm处理最优,而毯苗机插则表现为随密度降低而降低,且钵苗机插各指标较毯苗优势明显;但同一品种水稻的群体茎蘖数、叶面积指数(LAI)、叶面积衰减率、光合势以及拔节后群体干物重均随播种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单茎叶片和茎鞘表观转运量及转运率、各时期单茎干物重以及抽穗前的净同化率均随播种量的增加而减少,且各品种之间整体表现以F优498光合物质生产更协调,群体质量更佳,据此本研究提出了成都平原钵苗机插杂交籼稻高产(≥800 kg 667m-2)群体生育量化质量指标。4.不同栽培措施对钵苗机插氮索利用的影响各生育时期氮素吸收与各阶段氮素积累量,抽穗至成熟期氮素吸收速率、茎和叶的氮素转运量、穗部氮素增加量,氮素偏生产力,拔节后根系干重,以及产量,25 d秧龄均较40 d秧龄优势明显。在相同秧龄下,与毯苗机插相比,钵苗机插可促进杂交稻各生育时期根系生长,提高氮素积累及吸收速率,增加结实期各器官氮素的转运量;尤其在秧龄25 d、钵苗机插株距为15.5 cm时,较其他处理优势明显,为本试验最优的秧龄与密度组合。而品种和播种量对主要生育时期氮素的吸收利用产生了极显着的影响,各主要生育时期氮素吸收量、拔节前氮素吸收速率、抽穗期茎鞘和成熟期穗叶的氮素积累量以及穗部氮素增加量均随播种量的增加而增加。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秧龄机插方式与密度配合下,主要生育时期根干重与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均存在极显着正相关(r =0.47**~0.83**),抽穗和成熟期根冠比与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均存在极显着负相关(r =-0.52**和-0.79**);而不同播种量下,各品种抽穗至成熟期叶片氮素转运量以及氮收获指数与主要生育时期根干重呈极显着正相关(r = 0.44**~0.81**)。本试验中钵苗较毯苗机插能优化水稻个体与群体关系,且叁个品种之间以F优498表现最佳,但其机插密度和播种量均不宜过高或过低,行距与株距以33 cm× 15.5 cm、播种量以每盘46~52 g为宜,可促进个体与群体协调发展,提高对氮素吸收利用。(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17-05-01)

谢源泉[4](2015)在《川东南再生稻优质与水分高效栽培的生理生态基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稻蓄留再生稻是利用水稻的再生特性,通过一定的栽培管理措施,使其具有头季和再生季两次收获的水稻。再生稻已成为南方稻区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提高优质稻米产量的一个重要选择。川东南是我国再生稻的主产区,常年蓄留面积约占全国的一半。但再生稻生产中,栽培管理方式落后,特别是水分管理粗放,致使产量低而不稳;品质虽优于头季稻,但稳定性较差。本研究以川东南再生稻主产县-隆昌县为主要研究对象,依丘陵山区地形特点选取12个代表性田块,以7个隆昌县主栽中稻品种为供试材料,比较研究头季和再生季产量及品质形成的差异,探查再生稻优质栽培的生理生态基础:同时,依据川东南再生稻主要县区市的气象资料,探查再生稻管理关键期-再生芽萌发期的降水量和作物需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明确川东南再生稻适宜种植区域,借以揭示再生稻水分高效栽培的生态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头季稻和再生稻在产量结构上密切相关。再生稻的有效穗数、结实率、千粒重分别与头季稻对应的性状呈极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64**0.493**、0.628**。此外,再生稻的有效穗数还与头季稻的结实率(r=0.888**)呈极显着的正相关。再生稻的每穗总粒数与头季稻的每穗粒数呈显着的正相关(r=0.404*)。再生稻的产量与头季稻的结实率呈极显着正相关(r=0.779**)。再生稻的产量及其构成与头季稻相应的性状显着相关,提高头季稻的产量结构有助于提高再生稻的产量。因此,要获得再生季的高产必须先种好头季稻。2.头季稻与再生稻在稻米品质上存在显着差异。头季稻垩白粒率为70.7%,再生稻的垩白粒率为36.6%。再生稻垩白粒率显着低于头季稻与千粒重较低和籽粒灌浆结实期温度较低有关。头季稻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平均分别为78.42%,66.58%,51.95%;再生稻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平均分别为75.63%,66.72%,54.22%。再生稻糙米率显着低于头季稻,这可能与再生稻抽穗不整齐,部分籽粒充实度欠佳有关。再生稻的精米率、整精米率均优于头季稻。这可能是由于头季稻的垩白较高导致其精米硬度显着降低,造成米粒易断裂,精米率、整精米率降低。头季稻与再生稻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之间呈极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47**0.768**和 0.913**。在籽粒生化组分上,头季稻籽粒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和总蛋白平均含量分别为0.47%、0.36%、0.54%、6.25%、7.62%。再生稻籽粒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和总蛋白平均含量分别为0.39%、0.30%、0.50%、5.19%、6.37%。头季稻直链淀粉含量平均为21.69%,再生稻直链淀粉含量平均为23.38%。再生稻在蛋白质组分及粗蛋白均显着低于头季稻,而直链淀粉含量显着高于头季稻。头季稻和再生稻的蛋白质组分中仅球蛋白的相关性达到显着水平,相关系数为0.516**。两季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之间呈极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57**。3.头季稻与再生稻籽粒矿质养分含量存在显着差异。头季稻糙米中K、Ca、Na、Mg、Fe、Zn、Cu、Mn 的平均含量分别为为 2065.5μg/g、114.6μg/g、10.1μg/g、1817.8μg/g、6.33μg/g、23.26μg/g、1.73μg/g、18.48μg/g。再生稻糙米中 K、Ca、Na、Mg、Fe、Zn、Cu、Mn 的平均含量分别为为 1957.8μg/g、119.6μg/g、12.3μg/g、2058.5μg/g、9.32μg/g、21.51μg/g、2.31μg/g、15.48μg/g。再生稻在糙米 K、Zn、Mn 含量上较低,在 Ca、Na、Mg、Fe、Cu含量上则显着高于头季稻。头季稻与再生稻的籽粒中矿质元素含量与其他品质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头季稻与再生稻的粗蛋白含量均与籽粒中的Cu呈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71*、0.418*;同时头季稻的粗蛋白还与Na、Mn极显着负相关。头季直链淀粉含量与Fe显着正相关(r=0.474*);而再生季直链淀粉含量与籽粒中矿质元素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均不显着。头季稻垩白粒率与Mg、Mn显着正相关(r=0.439*、r=0.418**);再生季垩白粒率与籽粒中的Ca呈极显着负相关(r=-0.420**),与籽粒中的Zn、Cu呈显着正相关。4.基于遂宁、内江、泸州、宜宾、纳溪和叙永等6个川东南国家基本台站1953-2007年的气象资料,计算并分析了再生稻再生芽萌发期自然降水量、作物需水量的时空变异。遂宁、内江、泸州、宜宾和叙永自然降水量较为丰富,常年平均都在150mm以上,且与作物需水量之间的匹配程度较好,适宜发展再生稻。但纳溪自然降水量较低,仅为66.7mm,难以满足再生稻生长需求。内江和泸州两地再生芽萌发期的自然降水量、作物需水量存在显着的年际变化。从1951-2007年,内江水稻再生芽萌发期的降水量与需水量的比值>0.5的概率为87.7%,该地区常年降水能较好满足再生稻需水要求。但比值<0.5的频率仍较高,为12.3%,再生芽萌发期存在一定的受旱风险。相对而言,泸州降水量与需水量的比值<0.5出现的概率仅为4%,再生芽萌发期受旱风险较低,较适于再生稻发展。遂宁、内江、泸州、纳溪、宜宾和叙永再生芽萌发期降水量与需水量的比值>1的年份分别占了 47%、63%、52%、20%、84%和48%。而降水量与需水量的比值<0.5的概率分别为26%、12%、4%、60%、5%和10%。因此,纳溪受旱风险较大不宜晒田,遂宁、宜宾、内江、泸州均能进行中期晒田。(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5-06-01)

葛永金[5](2014)在《闽楠栽培生理生态基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楠木作为我国特有的珍贵用材,具有木材性能好、商业价值高等优点,同时拥有历史文化传承、艺术收藏等价值,是颇受市场欢迎的珍贵用材,也是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需的一种战略资源。闽楠(Phoebe bournei)为樟科(Lauraceae)楠木属(Phoebe Nees)的常绿高大乔木,是珍贵用材楠木的原植物之一,及我国特有的珍贵用材和优良观赏树种。然而由于过度采伐及生境破坏,闽楠野生资源已近枯竭,科学合理的进行保护和开发利用已刻不容缓,目前包括浙江省在内的许多地区正在大力发展以闽楠为主的珍贵用材林。本论文通过研究闽楠分布区及其相应的气候特征,进行闽楠气候区划,以期为确定闽楠适宜栽培区和扩大引种造林提供依据;开展闽楠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在分子水平初步进行种源选择,为科学合理调配种子及良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同时通过光照和水分胁迫试验等栽培技术的研究,着重解决闽楠在生产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营造闽楠人工林基地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1)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检索等方法,对闽楠分布区及其相对应的气候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绘制了首张闽楠气候区划图,确定了闽楠的适宜栽培区、较适宜栽培区、潜在引种区和不适宜引种区。研究结果表明,闽楠主要集中分布在北纬24.18-30.29度,东经106.2-121.5度,海拔40-1220米之间,分布区年降水量平均值为1505.65mm,年蒸腾量平均值为979.57mm。其生长所需年均温最适范围为16.45-20.55℃、最高月均温最适范围为26.56-30.04℃、最低月均温最适范围为4.88-10.55℃,温暖指数最适范围为140.42-184.91℃,寒冷指数最佳范围为-1.96-0.23℃。气候区划结果表明,闽楠适宜栽培区在北纬24-30度,东经110-123度之间呈长方形分布,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广东省北部、湖南省中南部,以及江西省和和浙江省南部地区和福建中部以北等区域。较适宜栽培区包括浙江省和湖南省北部,安徽省、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和福建省等省南部地区。闽楠年均温最低线以南为潜在引种区,以北地区则为闽楠不适宜引种区。(2)应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6个保存较好、采种较多的闽楠种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结合气候区划和地理分布,在分子水平进行种源初步选择。结果表明,6个闽楠种群的多态位点比率在13.46%-67.31%之间,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福建沙县>广东始兴>江西龙南>福建政和>浙江开化>湖南攸县。6个闽楠种群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Shannon指数(I)在0.09-0.35之间,Nei指数(H)在0.06-0.24之间,遗传多样性为福建沙县>江西龙南>广东始兴>福建政和>浙江开化>湖南攸县。种群间存在一定的基因流动(Nm=0.17),但其水平非常低;种群间的基因多样度Dst=0.20,遗传变异主要是来源于种群间(57.21%)。在闽楠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研究的基础上,初步将闽楠划分为3个种源区,闽楠最适宜分布区宜选择第Ⅱ种源区(中部种源区)的种源;较适宜分布区北部宜选择第Ⅱ种源(中部种源区)的种源,南部宜选择第Ⅰ种源区(南部种源区)的种源;潜在分布区宜选择第Ⅲ种源区(北缘种源区)种源。(3)通过水分控制试验,研究2年生闽楠苗木对间断性干旱胁迫和复水的生理生化响应机理。在轻度干旱胁迫(持续天数<15d)下,苗木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基本不受影响;但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丙二醛含量、电导率、SOD、POX、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但复水处理后,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基本能恢复到对照水平。当干旱持续时间超过15-20天时,经复水后,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均不能恢复到对照水平,表明苗木受到不可逆的伤害,干旱胁迫已经超过植物自身调节能力。研究结果表明,闽楠苗木能够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解能力来抵抗干旱胁迫,但是这两种保护机制在中度干旱和重度干旱胁迫下作用有限。(4)通过设置100%光照(L100)、50%光照(L50)、20%光照(L20)3种不同强度的光照处理,研究不同光照处理对闽楠苗木生长量、生物量以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光照(L50)条件下苗高和地径以及总生物量值最大,苗木质量指数为最高,与其它处理存在显着差异。此外,50%光照(L50)的闽楠苗木具有较低的保护性酶活性和较高的最大净光合速率,表明在闽楠育苗期和造林后,应适度遮荫,林下补植时应注意控制林分遮荫度不宜过大。(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期刊2014-10-01)

姜向阳[6](2014)在《冬小麦花后涝渍胁迫对籽粒产量、品质的影响及生理生态基础》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明不同生育时期涝渍和渍水时长对不同冬小麦品种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生理生态基础,丰富小麦涝渍逆境栽培理论,为受灾麦田损失评估提供理论依据。在池(管)栽条件下,进行了连续两年的深入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明确了花后涝渍胁迫对冬小麦经济产量和籽粒品质的影响程度综合两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开花期涝渍,露天栽培条件下昼夜渍水6和9天两个处理的四个品种平均千粒重分别比对照降低0.08%和0.02%,渍水3和12天的平均千粒重分别比对照增加0.38%和0.01%;四品种不同渍水处理粒重增减幅度在0.06%~2.59%之间,按品种分别进行LSD分析,差异均未达到5%显着水准。旱棚栽培池条件下渍水6、9和12天叁处理四品种的平均千粒重分别比对照降低1.58%、0.52%和0.72%,渍水3天处理反比对照增加0.49%,四品种不同渍水处理粒重增减幅度在0.07%~3.58%之间。按品种分别进行LSD分析,依然均未达到5%显着水准。在管栽条件下,封底栽培管济麦20品种渍水6、9和12天叁处理的千粒重分别比对照增加2.02%、4.54%和5.74%,仅渍水15天处理比对照降低3.22%。不封底栽培管渍水6、12和15天叁处理两品种的平均千粒重分别比对照增加0.88%、1.85%和2.79%,而9天处理比对照降低0.01%。其中济麦20四种渍水处理均为增加,増幅为1.51%~5.09%;泰农18渍水6和9天分别降低0.50%和1.52%,渍水12和15天分别提高1.84%和0.49%,按品种进行统计分析依然均未达到5%显着水准。花后15天渍水,露天栽培池3、6、9和12天四处理四品种的平均千粒重分别比对照降低0.44%、1.27%、2.09%和3.81%;旱棚栽培池3、6、9和12天分别比对照降低4.54%、2.67%、2.93%和4.99%;按品种进行LSD分析,除2013年露天池济麦20渍水12天、泰农18旱棚池渍水6、9、12天四处理,2012年旱棚济麦22和汶农14渍水3天和12天达到显着外,其他处理也未达到显着水平。不封底栽培管渍水6、12和15天叁处理两品种的平均千粒重分别比对照降低1.04%、3.30%和2.47%,而9天处理比对照增加0.09%;其中济麦20渍水15天和泰农18渍水9天两处理增减达到显着,其他处理均未达到显着水平。不同渍水处理对穗粒数的影响趋势与粒重基本一致。对两类不同类型品种的品质测定结果表明:开花和花后15天两个生育期四种渍水时长对四个品种的营养品质和二次加工品质各项指标的影响较小,除极个别指标外,大部分指标均未达到显着性差异。充分证明,冬小麦在经济产量形成阶段具有较强的耐涝渍特性,在开花期渍水3~12天对产量和籽粒品质的影响差异不显着,但花后15天开始渍水3~12天可使产量明显降低,部分渍水时间较长处理达到显着。冬小麦对涝渍的响应因栽培环境和年份不同呈现出一定的差异。不同品种对涝渍的响应也有差异,其中山农17开花和花后15天及济麦20开花期表现出较强的耐渍性。2.明确了花后涝渍胁迫对小麦旗叶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对两种栽培环境下开花和花后15天各渍水处理旗叶相关酶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叁种渍水处理结束后3天之内的SOD、POD、CAT活性均高于对照,但随渍水天数的不同,其升高幅度有所差异;渍水结束后6天,渍水各处理与对照相比较SOD、POD、CAT活性增减不一,无明显规律,但差距比刚结束时有明显的降低。与对照相比较,渍水各处理的旗叶MDA含量与SOD、POD、CAT活性增减趋势一致。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在涝渍胁迫下,小麦旗叶中产生的ROS增多,导致膜脂过氧化加剧,MDA积累,从而诱导SOD、POD、CAT活性的增强,加强了ROS的清除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植物过氧化的发生以适应环境。对开花期和花后15天各渍水处理的荧光动力学参数的测定表明:两种池栽条件下,济麦20和泰农18两品种旗叶的ФPSⅡ值和Fv/Fm值呈现出基本一致的变化规律,且各渍水处理对ФPSⅡ值的影响幅度大于Fv/Fm值。渍水各处理的Fv/Fm值较对照略有下降,但降低幅度甚微,而且随着渍水结束后天数的延长,这种差异性逐渐消失。渍水各处理明显降低了旗叶的ФPSⅡ值,但渍水结束后6天,各处理与对照之间的差异逐渐减小。3.初步明确了花后涝渍胁迫对冬小麦根系活力的关系对各渍水处理结束当天根系活力的测定结果表明:在开花期开始涝渍胁迫6天后的根系活力比对照降低1.12%,而9、12和15天后分别比对照提高19.54%、24.24%和29.24%,差异均达到5%显着水平;在花后15天开始涝渍胁迫6天后的根系活力比对照降低7.55%,而9、12和15天后分别比对照提高6.45%、16.64%和22.16%,其中渍水12和15天两处理与对照相比差异显着。4.明确了花后涝渍胁迫与10~100cm土层温度的动态变化的关系对10~100cm土层温度的动态变化的观测结果证明:开花期进行渍水处理可显着影响20cm土层的最低温度,而在花后15天渍水可显着影响20cm土层的最高温度。与对照相比较,2012年渍水处理在10cm和20cm土层温度呈现出降温效应,2013年花后15天渍水期间20cm土层温度也呈现出降温效应,渍水结束后表现为増温效应,而开花期渍水20-100cm土层和花后15天渍水40-100cm土层温度在渍水期间和结束后均表现为増温效应,各处理渍水结束后与对照之间的温差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土壤温度日变幅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渍水处理当日最高与最低温度出现的时刻较对照具有一定的时滞效应。(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4-06-13)

叶菊[7](2014)在《生态功能肥对甘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于2011~2013年,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法,测定和分析了不施肥、单施坡缕石、氮磷钾配比肥、矿物复混肥、腐殖酸有机肥和矿物有机肥处理下,甘草的生长发育、叶片光合作用、叶片碳代谢生理、养分吸收累积、产量和品质的相关指标,并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产量和品质形成的生理基础作了分析和总结,以期为优质、高产、高效甘草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通过本试验,得出以下研究结果:1.不同生长时期,甘草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指标各不相同。①年生长周期内,甘草株高随生长月份的增加而增加,7~9月快速增加,9~10月增加缓慢,10~11月增加甚微。甘草叶片数变化呈单峰曲线,7~9月快速增加,至9月达到最高值,10~11月又少量减少。甘草主根长和芦头径随月份的增加而缓慢增加。②年生长周期内,甘草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叶片温度、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全年变化呈单峰曲线,约7~9月快速增加,8月下旬至9月上旬出现最高峰,9~11月又快速下降。胞间CO2浓度全年变化呈“V”型曲线,约7~9月胞间CO2浓度快速降低,8月下旬至9月上旬出现最低值,9~11月胞间CO2浓度快速上升。③年生长周期内,甘草叶片SPS活性全年变化呈单峰曲线,约7~10月逐月增加,9月下旬至10月初出现最高峰,10~11月快速下降。SS活性随生长月份的增加而增加。叶片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随月份的增加而增加,而淀粉含量随月份的增加而减少。还原糖含量全年变化呈单峰线,约7~9月逐月增加,至9月上旬达到最高峰,9~11月逐月下降。④年生长周期内,甘草栽培田土壤氮、磷、钾含量随月份的增加而缓慢减少。甘草全株氮、磷、钾累积量呈单峰曲线变化。2.与对照相比,试验所用肥料对甘草的生长发育、光合作用、叶片碳代谢生理和养分的累积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且综合促进效应依次为:矿物复混肥、氮磷钾配比肥、矿物有机肥、腐殖酸有机肥和单施坡缕石。3.在单施坡缕石、腐殖酸有机肥、矿物有机肥、氮磷钾配比肥和矿物复混肥处理下,3年生甘草产量分别比对照高出:0.09%、4.72%、9.57%、22.22%和27.75%,甘草苷含量较药典(2010版)标准分别增加了0.57%、0.70%、0.76%、0.68%和0.87%,甘草酸含量分别增加了0.24%、0.80%、0.89%、1.01%和1.16%。与对照相比,试验所用肥料对提高甘草产量和品质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且综合促进效应依次为:矿物复混肥、氮磷钾配比肥、矿物有机肥、腐殖酸有机肥和单施坡缕石。4.不同施肥处理下,在影响甘草产量和品质形成的众多因素中,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对产量和品质具有较高的贡献率。因此,在甘草实际生产中,可加强对上述3方面的生理调控措施,从而达到生产高产优质甘草的目的。(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期刊2014-06-01)

刘金丽[8](2013)在《栅藻的贴壁培养及其高光效的生理生态基础》一文中研究指出微藻这种古老而低等的植物,生长周期短,对环境适应能力强,种类繁多。并可直接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含氮、磷等元素的简单营养物质快速生长,并可在细胞内合成油脂。且具有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得优点,是最具潜力的可再生生物柴油原料,只有获得较多的生物量,才能承载更多的油脂。其中如何提高单位面积的生物量是目前研究的瓶颈。本实验室创新性的提出了微藻的贴壁培养这一培养模式,使单位面积产量和光利用效率都有很大提高。本文以栅藻(Scenedesmus dimorphus)为实验材料,研究了贴壁条件获得较大生物量的原因,本实验还可对培养工艺的优化,微藻的采收提供理论依据。首先以传统的液体浸没式培养栅藻,分为实验组(缺氮)和对照组(全氮),对栅藻油脂和光合作用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显示,缺氮组总脂含量由22.4±0.6%提高到36.3±0.7%,其中甘油叁酯含量由4.6±1.2%提高到68.3±2.5%而磷脂含量由92.8±1.6%降低到26.8±2.0%。缺氮处理1d后,叶绿素含量明显下降,呼吸速率明显升高。缺氮处理初始阶段栅藻光系统II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维持稳定,4d后Fv/Fm显着降低而NPQ显着升高。目的是掌握栅藻生长特性,探索适用于栅藻研究的实验手段。对贴壁培养和水体培养在室外条件做了生长分析,发现同一地点,相同的培养条件下,室外跑道池中累积生物量一周内可达~65g/m2,而贴壁培养中多层插板反应器中生物量可达50~80g/m2/d,平均每天增长60g/m2,这说明贴壁比传统液体培养更具有大规模培养微藻的潜力。从细胞的生理状况和整体对光的利用率两个方面分析了贴壁培养方式下高生物量的原因。首先,对两种培养方式下栅藻细胞的光合作用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相同培养条件和接种量的前提下,培养周期内贴壁培养的最大光合放氧速率(113~154μmolO2/mg Chl/h)比水体培养(109~261μmolO2/mg Chl/h)要低,而呼吸速率一直比水体培养高,且随时间不断增高。叶绿素荧光分析显示水体培养的藻Fv/Fm和Y(II)均比贴壁培养的高,即单个细胞的光利用效率比贴壁的高。以上结果都表明贴壁培养的藻与水体培养相比,在细胞光合作用能力和能量利用率方面均并没有优势。其次对跑道池和贴壁藻片的透光情况进行了探索。发现,前五天跑道池中大于80%的藻可以得到有效光照,最后达最大生物量时此比例便降低到30%左右。而在与跑道池相当的光照下贴壁培养栅藻,全氮培养的藻层可进行光合作用的藻细胞占总体的比例均在100%左右。缺氮培养几乎整个周期内,更是全部藻都可得到光。对以上实验结果分析表明藻在贴壁状态下的细胞与液体培养的单个细胞相比,本身的生理状态并不占据优势,但贴壁这种培养方式下细胞密集,生物量大,因而能够利用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并进行生物量积累的藻细胞比例较大,导致细胞群整体对阳光的利用率高,进而表现出整体高产优势。这是微藻贴壁培养能够实现高产率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3-06-07)

金峰[9](2013)在《水稻超高产株型模式的生理生态基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直立和弯曲穗型水稻品种杂交组合(晚轮42/沈农265;泸恢99/沈农265;晚轮422/辽粳5号)的不同世代群体为试材,分别在华南稻区广东、西南稻区四川、东北稻区辽宁和长江中下游稻区上海四个生态区同年种植,比较了多生态环境条件下不同世代株型特性、产量构成、亚种属性、穗部性状的差异,并对不同株型类型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同时研究了生态环境对其相互关系的影响,为不同地区确定最佳超高产株型模式并发挥其潜力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生态环境对杂交F2代个体株型特性和产量构成因素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响。从四川到辽宁,株高和颈穗弯曲度显着提高,而穗长、剑叶长、剑叶宽及剑叶弯曲度则表现为降低趋势。辽宁的有效穗数、千粒重、结实率以及产量均显着高于四川,穗粒数则表现为显着低于四川。千粒重、结实率和产量表现为Cw(长剑叶、弯穗)>Cz(长剑叶、直穗)>Dw(短剑叶、弯穗)>Dz(短剑叶、直穗),穗数和穗粒数以Dz最低,Cz和Cw较高。剑叶长与产量构成因素间的相关性均未达到显着水平,而剑叶宽与穗粒数均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辽宁剑叶宽与结实率呈显着负相关。颈穗弯曲度只在四川分别与结实率及产量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辽宁则表现为与大多产量构成因素相关不显着。(2)不同生态环境下F2代植株籼粳属性均呈接近正态的连续变异,相对于四川,辽宁呈现明显的偏籼分布,生态环境对程氏指数六性状的影响并不完全一致。生态环境对株型特性也有较明显的影响,从四川到辽宁,株高和颈穗弯曲度显着提高,而穗长、剑叶长、剑叶宽及剑叶张角则表现降低趋势。不同地区株高的类型间差异没有明显规律性,剑叶长表现为籼型显着大于其他类型的趋势,剑叶弯曲度地区和类型间大多无显着差异,不同地区剑叶宽的类型间差异因组合而异。总之不同地区从籼型到粳型,均有穗长递减而颈穗弯曲度递增的趋势。籼粳稻杂交F2代植株个体籼粳属性与株型性状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但相关的方向和程度在不同地区和组合间不完全一致。(3)不同生态区间杂交后代产量自南向北递增,由低海拔向高海拔递增;株型特性在不同区域间存在较大差异,株高表现为四川、辽宁显着高于上海和广东;穗长区域间呈上海>四川>广东>辽宁的趋势,剑叶长表现为上海>广东>四川>辽宁,差异达显着水平;剑叶宽呈四川>辽宁>上海>广东,剑叶角度辽宁、广东高于上海和四川地区,劲穗弯曲度受遗传因素影响更为显着。在杂交后代所划分的4类株型类型中,具超级杂交稻株型模式的Cw在广东、四川和上海叁个生态区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性;具直立大穗型株型模式的Dz更加适应水稻生育期较长,天气条件较好,穗数水平较高的辽宁稻区。株型性状与产量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但相关的方向和程度在不同地区和组合间表现不完全一致。在水稻理想株型育种实践中,必须适应当地生态条件和生产实际的要求,不仅要求具有“空间”的特点,也要表现出特定的生态型。(4)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和食味值在辽宁均显着高于四川;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在辽宁极显着低于四川。蛋白质含量区域间差异因组合而异,受遗传因素影响更为显着。在杂交后代所划分的4类株型类型中,具直立穗型模式的Dz(短剑叶、直立穗)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在四川表现较好;辽宁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不同株型类型间差异不明显。不同生态区间垩白度、垩白粒率、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以及食味值株型类型间差异不明显。品质与株型性状的关系受生态环境影响,遗传因素对其相关也存在显着影响。籼粳属性在四川地区对品质性状无明显选择压力,形态学上的分化对四川地区的影响不是很大;辽宁地区籼粳属性的分化对稻米品质具有一定的影响,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以及食味值随粳型血缘的增加而提高,特别是整精米率受籼粳属性影响最为明显;辽宁地区粳型血缘的提高外观品质有改善的趋势。(5)不同生态区域间穗部性状发生了显着的变化,但变化的幅度和方向不尽一致。辽宁一次枝梗数显着高于其他生态区;二次枝梗数广东最低;穗粒数、次枝梗结实率和着粒密度辽宁>四川>广东和上海;千粒重四川地区最高,广东最低;总结实率呈辽宁>四川>广东>上海;穗重在不同生态区间表现为四川>辽宁>上海>广东。生态环境是引起穗部性状区域间差异的原因之一。穗部性状与株型性状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但相关的方向和程度在不同地区和组合间表现不完全一致。辽宁稻区在育种实践中可适当引入部分籼性血缘,从而将枝梗数、粒数与结实率、穗重合理地统一起来。四川和上海地区随粳型血缘的增加,结实率也有增加的趋势,在广东地区表现在粒重和穗重的增加。在保证一定穗粒数的前提下,粳性血缘的加入可改善四川和上海籼稻结实性差的缺点,同时提高广东地区的穗重。(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期刊2013-04-26)

赵新月[10](2013)在《水杨酸和钙对镉胁迫下玉米毒害修复的生理生态基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溶液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外源水杨酸(SA)和钙(Ca)对镉(Cd)胁迫下玉米幼苗的生长、光合色素的变化、叶硝态氮的积累及根系抗氧化系统酶活性的影响。镉胁迫抑制了玉米的生长发育和叶绿素合成,使硝态氮在叶中累积,同时影响了根系的抗氧化系统。应用50-250μmol·L~(-1)浓度范围外源SA,玉米的株高分别增加了9.4%、26.0%和13.5%;生物量分别增加13.5%、27.0%和13.5%;叶绿素含量与胁迫情况下相比可提高81.3%、115.2%和45.9%,50μmol·L~(-1)SA可降低叶中硝态氮的含量30%,维持了氮素代谢过程的良好进行。外源50-250μmol·L~(-1)SA可将玉米根系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减小至0.026min·mg,POD和超氧化歧化酶(SOD)的活性与无Cd胁迫下的酶活性无显着差异,降低了Cd胁迫对质膜氧化系统的伤害。但外源SA对Cd胁迫的修复缓解作用受浓度的影响较大,低浓度的SA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高浓度的SA反而影响了光合色素的合成以及酶的活性,抑制了玉米的生长。经过浓度为100-200mg·L~(-1)外源Ca处理,玉米的株高分别增加了5.3cm和10.5cm,生物量分别增加了0.07kg和0.17kg;浓度为100-400mg·L~(-1)Ca使叶绿素分别升高了23.8%,113.9%,63.5%(Cd为10μmol·L~(-1))和55.1%,194.0%,168.1%(Cd为40μmol·L~(-1));在100mg·L~(-1)Ca处理下,使玉米硝态氮含量降至最低,有效地缓解了由Cd引起的硝酸盐转化受阻的情况。综合考虑光合色素、氮素代谢和氧化胁迫,具有良好修复作用的外源SA浓度为50~(-1)00μmol·L~(-1),Ca浓度为100-200mg·L~(-1)。在分析了外源SA和Ca缓解玉米镉毒机理和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研究了对受Cd胁迫的玉米采用不同的分根培养方式的缓解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处理后20d,T1处理下的株高和生物量却显着低于对照,分别为对照的74.6%和51.5%。对于单侧根受Cd胁迫另一侧(无Cd)加入缓解物质SA的T3处理,其株高和生物量为60.3cm和0.15kg,分别为对照的0.73倍(株高)和0.45倍(生物量);而对于单侧根同时加入Cd和SA,另一侧为全营养液的处理T2与对照的株高和生物量无显着差异。说明虽然有Cd侧根系吸收的Cd对玉米造成了毒害作用,但无Cd侧根并没有因具有优势条件为这种毒害症状带来有效的缓解作用。表明在无Cd侧根部加入外源SA对玉米因Cd引起的生长抑制无有效的缓解作用,只有同侧加入Cd和SA才能表现出显着的缓解作用。在研究分析不同分根情况下玉米的叶绿素含量和SOD、POD活性的结果均得到相同的结论。(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13-04-01)

生理生态基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前,关于玉米密植条件下水肥配施优化其生理生态特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理论依据相对薄弱。本研究通过大田试验,在不同水氮配施和密度条件下,探讨玉米生理、生态指标对不同水氮耦合和密度组合的响应规律,揭示水氮耦合对密植玉米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的调控机理,以期为建立绿洲灌区水氮耦合玉米增密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玉米全生育期的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灌层透光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但显着增大了生育期的叶面积指数。中密度处理的全生育期光合速率较高密度高15.9%,中密度处理的叶绿素含量与高密度处理差异不显着,但高密度处理的中-下灌层透光率较中密度降低17.7%,高密度处理的全生育期叶面积指数较中密度提高9.1%。玉米生育期的叶面积指数随着种植密度增大显着增加,但随着密度的增加,灌层间的光照强度、生育期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相同施氮下,常规灌水处理的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较减量20%灌水提高6.7%、4.8%和18.7%;相同灌水下,中施氮处理的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较不施氮提高30.8%和31.2%,但中-下灌层透光率较不施氮降低32.6%,高施氮和中施氮处理的全生育期叶面积指数较不施氮提高60.4%和58.0%。常规灌水与高施氮耦合可增大密植玉米群体叶面积指数,延缓密植玉米生育期光合速率的降低。(2)玉米全生育期0-12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随着种植密度、灌水量和施氮量增加而显着增大;增加种植密度显着降低收获期0-80 cm的土壤含氮量。高密度处理的玉米全生育期土壤含水量较中密度提高6.4%;相同施氮下,常规灌水处理的全生育期土壤含水量较减量20%灌水高3.8%;相同灌水下,高施氮处理的土壤含水量较不施氮高3.6%,水氮耦合可显着提高密植玉米的土壤含水量。在0-40 cm土层,高密度处理的土壤硝态氮、铵态氮累积量较中密度降低14.1%、8.2%;相同灌水下,高施氮处理的土壤硝态氮、铵态氮累积量较中施氮高11.4%、11.6%。在40-80cm土层,高密度处理的土壤硝态氮、铵态氮累积量较中密度降低14.3%、6.3%;常规灌水处理的硝态氮、铵态氮累积量较减量20%灌水降低12.9%、16.4%;高施氮处理的硝态氮、铵态氮累积量较中施氮提高16.2%、8.2%。水氮合理配施可促进密植玉米对土壤硝、铵形态氮的吸收,显着降低土壤中的氮素残留量。(3)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的干物质积累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量显着增大,但高密度处理的产量呈降低趋势。高密度处理的干物质积累最大增长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量较中密度分别提高12.4%和8.8%。中密度处理的籽粒产量较高密度提高11.2%。增大种植密度可加快玉米的干物质积累最大增长速率,促进干物质积累量的累积。在相同施氮下,常规灌水处理的干物质积累最大增长速率、籽粒产量较减量20%灌水分别提高4.6%、6.8%;在相同灌水下,高施氮处理的干物质积累最大增长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量较中施氮分别提高9.6%和3.9%。水氮合理配施可显着提高密植玉米的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4)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生育期的水分利用效率和氮肥利用率显着增加,但高密度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呈降低趋势。中密度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较低密度和高密度分别提高9.7%和12.9%,高密度处理的氮肥利用率较中密度和低密度处理分别提高37.4%、12.6%。在相同施氮下,常规灌水处理的氮肥利用率较减量20%灌水高2.7%;在相同灌水下,高施氮和中施氮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较不施氮提高38.9%和37.5%,中施氮处理的氮肥利用率较高施氮提高27.2%。水氮合理配施可显着增大密植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和氮肥利用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理生态基础论文参考文献

[1].杨健.高丹草生态生理基础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8

[2].魏廷邦.水氮耦合滴灌玉米密植的主要生理生态基础[D].甘肃农业大学.2017

[3].李应洪.成都平原钵苗机插杂交籼稻高产群体建成及其生理生态基础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7

[4].谢源泉.川东南再生稻优质与水分高效栽培的生理生态基础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5

[5].葛永金.闽楠栽培生理生态基础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4

[6].姜向阳.冬小麦花后涝渍胁迫对籽粒产量、品质的影响及生理生态基础[D].山东农业大学.2014

[7].叶菊.生态功能肥对甘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4

[8].刘金丽.栅藻的贴壁培养及其高光效的生理生态基础[D].中国海洋大学.2013

[9].金峰.水稻超高产株型模式的生理生态基础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3

[10].赵新月.水杨酸和钙对镉胁迫下玉米毒害修复的生理生态基础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标签:;  ;  ;  

生理生态基础论文-杨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