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禅论文-朱慧

诗与禅论文-朱慧

导读:本文包含了诗与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王维,禅诗,空,寂

诗与禅论文文献综述

朱慧[1](2019)在《王维禅诗中的空山寂寂》一文中研究指出王维是唐代诗人中颇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他深受佛教思想影响,故在他的山水田园诗中多带佛味。他善于通过自然景物展现出充满禅意、万象空灵的空寂之感。将"空"、"寂"悄无声息的融入到物我合一的诗歌之中。(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32期)

郑梅园[2](2019)在《寒山诗与松尾芭蕉俳句的禅意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寒山诗经由遣宋僧人传入日本,又伴随禅宗的偈颂融入日本的宗教文化乃至日本文人墨客的作品中。日本"俳圣"松尾芭蕉的俳句受禅宗思想影响甚大,与寒山诗之间在禅意上有相互融通之处。文章尝试对比研究寒山、寒山诗与芭蕉、芭蕉俳句之间的禅意异同。(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9年21期)

孟岩,吴思瑶,张晓娟[3](2019)在《唐代山水田园诗中禅意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禅意与山水田园诗关系浅谈佛教起源于古印度,是古印度人们长期文化的产物和结晶,而禅宗是佛教进入中国后,与中国实际进行融合后而产生的一种佛教宗派,是中国化佛教的产物,是中国所特有的一种文化。从本质进行分析"禅"属于中国文化,它是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禅"指的是"思惟修"、"静虑"~([1]),是印度很多教派进行修习的一种方法,在佛家体系的形成与传播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传统的小乘佛教把"禅"定义(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32期)

张轶男[4](2019)在《从“如来慧日”到“中国禅月”:佛教中国化的诗学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佛教固以"月"说法,然"如来慧日"才是印度佛教的第一象征。中国禅宗对佛教明月、水月意象的哲学阐释与诗意发挥,使"禅月"不惟作为宗教意象与方便说法在教内地位突显;更从宗教说理中抽离出来,富含哲学思辨与批判理性的精神,且诗意盎然、流光溢彩。中国禅月既非印度之禅,亦非印度之月,实为中国禅家的发明。禅宗变"佛日"为"禅月",是禅宗去印度化、去宗教化、心性化、世俗化的努力和表现,对禅理的广披、禅道的烂熟与禅学的诗化,起到了潜在而重要的作用——这一宗教意象的变革与宗教义理的革命互为表里、相得益彰。由是观之,佛教中国化的本质不是佛教"化中国",而是佛教"为中国所化"。(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刘勇[5](2019)在《现代禅诗十二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牡丹》期刊2019年29期)

朱越峰[6](2019)在《“多元共生”下的禅诗意境英译研究——以赤松版《寒山诗歌集》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禅诗英译最难莫过于禅境翻译。以赤松版《寒山诗歌集》文本为中心,从四大禅境(现量境、直觉境、圆融境、日用境)对翻译策略进行较系统的研究,总结出"透过距离法""无住生心法""一体含多法""随缘至性法"等四种翻译策略,以期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翻译事业的发展,促进全球文化的共同繁荣。(本文来源于《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期刊2019年29期)

黄文翰[7](2019)在《扬州籍名臣徐铉佛禅诗谫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徐铉佛禅类诗歌作品中所展现的,是一位颇喜游览寺院、广结僧众(尤其是艺僧)、深受轮回观念影响的士大夫形象。这样的士大夫形象,在唐宋时代是普遍存在的。在他们的观念世界中,寺院更多作为游赏佳处而非宗教场所存在,僧侣更像一位位身着袈裟的士人,而非灰身灭智的苦行僧,而来源于释教的轮回转世的学说,更是成为了一种日用不察的本土观念。(本文来源于《扬州职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张开媛[8](2019)在《远走他乡的寒山:禅空观和禅诗的在美传播》一文中研究指出寒山因美国垮掉派斯奈德的译介,在美产生巨大影响。基于此,寒山和他的诗作得以回归母国学者的视野。从诗作的传播来看,古代寒山诗作首先传入朝鲜半岛和日本,并在此处得到了一定的文化补植。之后,由日本为输出中转,流至欧美国家,尤以美国的接受为最。寒山诗作的禅空观,受到禅宗解《金刚经》之"法有我空"思想的影响,这被斯奈德继承,并发展出生态理论。故寒山诗作的在美传播,很大程度上受益于斯奈德的译介。他不仅是中国禅的追崇者,还是垮掉派的代表人。他对寒山诗作的译介,刻意选择了译者误读,但却契合了当时美国的文化环境,使得寒山诗作在美产生巨大影响。(本文来源于《邯郸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黄文翰[9](2019)在《陈傅良佛禅诗略论》一文中研究指出陈傅良存世的叁百五十余题诗歌作品,有十分之一在语词或内容上,明确含有佛禅元素。作为南宋着名理学家、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陈傅良并未壁垒森严地排击佛教,而是在诗作中明确表达了儒释同源之意,并坦诚早年濡染释氏的经历。陈傅良与佛禅的结缘,还可从其诸多游访名山古寺、结交僧侣居士、记录坐禅体验以及娴熟运用佛语释典的诗作中得见一斑。(本文来源于《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叶嘉莹[10](2019)在《王维:禅悟入诗》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讲述了王维的身世与经历如何影响其诗作,并将王维诗作置于中国诗歌演进的历史中来考察,烘托出王维诗艺术与禅理相结合的特点。文章条理清晰,环环相扣,这有助于学生理解王维诗作,更为诗歌评论提供了方法指导。王维,字摩诘,人称摩诘居士,太原祁人。中国古人除去有姓名外,往往还有字和号。比如王维,他的名与字合起来是维摩诘,这是梵文的音译,本来是指一个印度人的名字,这个人是佛在世时的居士。所谓居士者,就是相信佛法,但没有出家剃度而在家修行的人。出家就要离开家庭,离开人世间的一切关系和挂碍;而且出家的人就不能再要(本文来源于《中国校园文学》期刊2019年17期)

诗与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寒山诗经由遣宋僧人传入日本,又伴随禅宗的偈颂融入日本的宗教文化乃至日本文人墨客的作品中。日本"俳圣"松尾芭蕉的俳句受禅宗思想影响甚大,与寒山诗之间在禅意上有相互融通之处。文章尝试对比研究寒山、寒山诗与芭蕉、芭蕉俳句之间的禅意异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诗与禅论文参考文献

[1].朱慧.王维禅诗中的空山寂寂[J].青年文学家.2019

[2].郑梅园.寒山诗与松尾芭蕉俳句的禅意对比[J].大众文艺.2019

[3].孟岩,吴思瑶,张晓娟.唐代山水田园诗中禅意浅析[J].北方文学.2019

[4].张轶男.从“如来慧日”到“中国禅月”:佛教中国化的诗学视角[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5].刘勇.现代禅诗十二首[J].牡丹.2019

[6].朱越峰.“多元共生”下的禅诗意境英译研究——以赤松版《寒山诗歌集》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

[7].黄文翰.扬州籍名臣徐铉佛禅诗谫论[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19

[8].张开媛.远走他乡的寒山:禅空观和禅诗的在美传播[J].邯郸学院学报.2019

[9].黄文翰.陈傅良佛禅诗略论[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10].叶嘉莹.王维:禅悟入诗[J].中国校园文学.2019

标签:;  ;  ;  ;  

诗与禅论文-朱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