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城乡高中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城乡高中生,英语课堂焦虑,学习动机,学习策略
城乡高中生论文文献综述
陈哲[1](2019)在《城乡高中生外语课堂焦虑成因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本主义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倡导了教学重心应该由关注教师的教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关注学生的情感。研究表明:情感对学生学习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情感变量之一是焦虑。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英语课堂焦虑普遍存在。英语课堂焦虑不仅影响高中生的英语学习成绩,还对学生的听、说、读和写造成不同程度的障碍。因此,研究影响高中生英语课堂焦虑的成因存在必要性和紧迫性。但是影响城乡高中生英语课堂焦虑的原因复杂多样,其中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是两个最重要的变量,存在可深入研究的空间。本研究对海南省城市177名高中生和农村151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为视角,统计分析影响农村和城市高中生英语课堂焦虑的动机和策略维度有哪些,在此基础上提供缓解学生英语课堂焦虑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城乡高中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英语课堂焦虑,焦虑值均属于中等水平,城市高中生焦虑值总体小于农村高中生。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不同维度对城乡高中生英语课堂焦虑产生影响。就农村高中生而言,动机维度中的坚持性对英语课堂焦虑产生显着性负向影响,学习策略维度中的记忆策略、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对英语课堂焦虑产生显着性负向影响。就城市高中生而言,动机维度的文化性动机对英语课堂焦虑产生显着性负向影响,情境性动机对英语课堂焦虑产生显着性正向影响,同时学习策略维度中的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对英语课堂焦虑产生显着性负向影响。针对上述研究结果,笔者提出城乡高中英语教学的相关建议。对于农村高中英语教学而言,建议选取适合学生的英语辅助性教材、优化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促使学生坚持学习英语,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等缓解学生的英语课堂焦虑;对于城市高中英语教学而言,建议采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推进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等策略降低学生英语课堂焦虑,提高学习效果。(本文来源于《海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王宗烨[2](2019)在《城乡高中生英语课堂愉悦情绪及其影响因素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随着二语习得领域积极心理学运动的开展,积极情绪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在众多积极情绪中,愉悦情绪尤其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国内外研究成果表明关注外语学习者的愉悦情绪对外语/二语习得和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虽然愉悦情绪对外语学习者的外语学习至关重要,但国内外对这一情绪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特别是在国内。在梳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对城乡高中生英语课堂愉悦情绪的程度以及城乡高中生英语课堂愉悦情绪的影响因素展开调查。具体来说,本研究回答如下问题:1.城乡高中生英语课堂愉悦情绪的程度如何,有无明显差异?2.城乡高中生英语课堂愉悦情绪的影响因素分别有哪些,有何异同?本研究调查的学生来自海南省的两所高中,共587名高中生,其中262名城市地区高中生,325名乡村地区高中生。研究工具为人口学变量问卷、学习态度问卷、英语课堂愉悦情绪量表。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从总体上看,城乡高中生英语课堂愉悦情绪的程度都不高。乡村地区高中生英语课堂愉悦情绪的程度略高于城市地区高中生英语课堂愉悦情绪的程度。2.城市地区高中生英语课堂愉悦情绪的影响因素包括英语进步感知、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态度中的情感体验维度和行为倾向维度。乡村地区高中生英语课堂愉悦情绪的影响因素包括年级、英语成绩、英语进步感知、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态度中的情感体验维度和行为倾向维度。3.城乡高中生英语课堂愉悦情绪共同的影响因素包括英语进步感知、学习态度和学习态度中的情感体验维度和行为倾向维度。此外,通过调查得出的农村地区高中生英语课堂愉悦情绪的影响因素比城市地区高中生英语课堂愉悦情绪的影响因素多两个,分别为年级和英语成绩。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本文就如何提升城乡高中生的英语课堂愉悦情绪进行了讨论,具体围绕如下五点展开: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关爱学生和鼓励学生不断进步。本文最后指出了本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本文来源于《海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李萍[3](2019)在《城乡高中生媒介素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20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就已经开始研究媒介素养教育。在媒介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媒介素养已然成为我国公民必备的素养之一。网民逐渐低龄化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本研究主要使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比较研究法,以临汾市城乡高中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其媒介素养进行调查。调查问卷主要从媒介接触、媒介认知、媒介运用能力和媒介素养教育四个方面进行操作化定义,对城乡高中生的媒介素养进行综合调查。本研究通过统计调查问卷数据,研究城乡高中生媒介素养现状,并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城乡社会发展、家庭环境和年龄特征分析了媒介素养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城乡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建议。研究发现,当前高中生群体普遍可以接触到多种媒介,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不陌生,都有接触甚至使用。但目前城市高中生对媒介的选择方面更加偏向手机、电脑等新媒介的使用,乡村高中生仍以电视等传统媒介的使用为主。其次,多数高中生在使用媒介的时候娱乐化倾向偏重,没有充分利用媒介的知识功能、教育功能和信息功能等。第叁,高中生的媒介参与性不强,多数处于一种“被动”、“服从”的状态,利用媒介描述主动认知社会、培养独立认知的意识有待于增强。第四,社会和学校的媒介素养教育相对滞后,不能和现阶段高中生对于媒介素养的需求相匹配,多数高中生希望能深入学习和了解媒介,但相对应的媒介素养教育并未普及。其中,乡村的相关教育要落后于城市。媒介素养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方面: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影响媒介接触类型;城乡媒介教育环境深刻影响受众媒介需求层次;城乡技术创新扩散差异形成数字鸿沟;家长文化水平影响家庭媒介素养教育;高中年龄特征影响媒介使用特征。针对城乡高中生媒介素养教育问题,从促进城乡媒介素养教育共同发展和建立全方位互动型的媒介素养教育模式两方面提出建议。在促进城乡媒介素养教育共同发展方面,一要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法规与政策支持;二要提高媒介素养教育的社会组织参与度;叁要提升乡村家庭媒介素养;四要健全乡村学校媒介素养教育。在促进城乡媒介素养教育共同发展方面,大众媒介加大媒介素养教育宣传力度;媒体内容生产考虑要平衡低龄群体需求;要推出配合学校和家庭的媒介素养教育节目;发展媒介素养教育机构推动教育长效开展。(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9-04-30)
孙夕鹭,于秀[4](2018)在《辽宁省高中生体育素养的城乡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使用系列课题的研究成果"学生体育素养调查问卷"对辽宁省的城市、农村高中生进行了调查,通过建立分析模型,使用t检验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辽宁省中学生的体育素养具有较为显着的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表现为:(1)辽宁省中部、南部地区学生的体育素养好于其他地区;(2)城乡差异显着,城市学生的体育素养好于乡镇学生,在各级指标异中存同。(本文来源于《文体用品与科技》期刊2018年08期)
谷桃[5](2018)在《运用教学策略转变城乡结合部高中生英语学习态度》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部公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就强调了要改变课程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进一歩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是学生取得进步的保证,是培养当代学生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8年07期)
黄蕾[6](2017)在《新课改下城乡结合部高中生英语学习策略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内外对外语学习策略的研究已很深入,但主要以成人或大学生的学习策略研究为主。几乎没有涉及新课改下城乡结合部高中生的英语学习策略的研究。城乡结合部高中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掌握情况如何?学习策略多大程度上影响城乡结合部高中生的英语成绩?学生英语学习策略呈现出的总体特征的原因?不同性别、分科、年级和学校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使用是否有差异?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故对新课改下城乡结合部高中生英语学习策略的调查研究非常有必要。本文笔者希望通过对城乡结合部高中生的英语学习策略情况的调查,找到适合该地区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促进这个城市边缘区的高中英语进一步发展。本研究以四川省乐山市境内2所城乡结合部高中的1378名学生为对象进行了关于英语学习策略的问卷调查,对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调查。用文本文档、Excel和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城乡结合部高中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水平较低,属于“基本不使用”。使用最多的是资源策略,其次为认知策略和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学习策略和英语成绩呈显着正相关,对其有30.1%预测力;成绩高低分组学生的学习策略存在明显差异,且高分组优于低分组;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学习策略运用上存在极显着差异,女生的策略运用水平要高于男生;文理科学生在学习策略运用上存在显着差异性,文科生的策略运用水平要高于理科生;除高二年级最低外,随着年级增长,学生使用学习策略的频度增加,掌握程度更好;同一地区同类型学校的学生在学习策略运用上不存在显着差异,为研究其它同类型城乡结合部高中的英语学习策略提供了范例。英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的学习策略的指导和训练,这有利于城乡结合部高中英语教学效益的提高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7-12-01)
崔雅君[7](2017)在《太原城乡高中生营养状况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抽样调查方法,对太原市3284名高中生的营养状况进行抽样,通过SPSS软件,分析比较城乡高中生BMI指数,得到结论为:太原城乡高中生的营养状况总体趋势平稳,但存在营养过剩问题,这与家长的营养知识缺乏导致的学生饮食结构不合理、以肉蛋奶为主的动物性食物和高脂肪、高热量食物摄入过多以及应试教育体制下运动量严重不足有关,故我国居民的营养知识水平并未因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有较大的改观,因此加强营养知识普及有助于降低城乡营养不均衡形势。(本文来源于《人人健康》期刊2017年22期)
张佳妮[8](2017)在《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生学习价值观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越来越多的学生出现了以下问题: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缺乏学习的独立性;缺乏学习的自觉性;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笔者认为这是因为学生的学习价值观状况不佳造成的。因此本文针对处于城乡结合部这一特殊地域中的普通高中生的学习价值观进行了研究。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首先对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高中生学习价值观的现状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生学习价值观整体状况良好,但是大多数学生没有明确的具体目标。不同性别学生在整体学习价值观上没有显着差异。但女生在学习的目的性上显着高于男生,男生则在学习手段上略优于女生。从年级上看,整体学习价值观和目的性学习价值观高一学生最好,高二时最低,高叁有所增强,手段性学习价值观差别不大。父母学历对该地区高中生的学习价值观的影响基本一致,总的来说父母学历越高,子女的学习价值观越好。不同家庭经济状况的高中生的整体学习价值观和手段性学习价值观无明显差异,而目的性学习价值观则随家庭收入的增加而显着增强。通过对现状的分析,针对不同因素的影响,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培养对策:寻求社会力量的支持;寻求家庭的共同参与;发挥学校的核心作用。(本文来源于《四川师范大学》期刊2017-05-15)
陈蓉[9](2017)在《城乡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差异与培养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中,将人地协调、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并列为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地理实践力作为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是各国的共同追求。但是由于受到安全问题和考试制度的影响,在真实的情景中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感悟、分析、理解人地关系情况,往往被人们忽视,导致这一核心素养无法落实。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成为许多老师今后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城乡资源的分配不均衡,城乡之间学生的素养也表现出诸多的不同。基于柳州市城乡经济发展差异,城乡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现状呈现出一些不同的特点。本研究以广西柳州市城区与乡镇级的各两所高中为例,对来自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的高中生的地理实践力的水平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对比研究,了解城乡不同背景下,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水平层次差异。进一步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归纳影响城乡高中生地理实践力水平不同的因素,并试图提出促进城乡高中地理实践力水平均衡的培养策略与建议,试图为有关部门进一步实现城乡教育公平、减少城乡教育差距提供有效信息,从而改善城乡高中不同的地理实践力水平差异现状,有针对的培养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并通过实证研究,力求证明笔者提出的培养策略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全文包括:第一部分绪论,包括地理实践力培养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目的、主要内容和对地理核心素养、地理实践力和城乡差异进行概念上的界定,并对目前国内外关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研究现状进行归类总结,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借鉴。第二部分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一章从地理实践力的性质、类型和水平分级叁个方面对地理实践力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地理实践力从广义上也可理解为解决地理问题的一种能力,是人们解决问题的基本的活动经验。它具有相对性、后天性、综合性和阶段性连续性等特点。根据不同的需要和标准,地理实践力可以被分为不同的类型。本文根据地理实践力在高考中的主要考查的方向,将地理实践力分为地理野外观察能力、地理数据分析能力、地理图像识别能力、地理实验设计能力和地理问题处理能力。对地理实践力进行分类和水平层次的划分,对学生个体能力的增强具有多方面的价值。第二章对城乡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差异现状展开调查,并以此寻求产生差异的原因。从城乡高中生地理实践兴趣差异、类型差异、自我认知水平差异以及实际表现差异,对城乡高中生地理实践力水平的现状进行了研究。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城乡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水平层次不同,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来自诸多方面,可归结为学生个人原因、家庭原因和学校原因,这些并不是不可变因素,并归纳总结影响地理实践力发展的原因对进一步提高地理实践力有一定帮助。第叁章,笔者根据城乡高中生地理实践力水平差异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的培养对策。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策略主要从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管理部门、一线教师以及学生个人等方面提出。笔者还在提出的培养策略进下进行了解释说明,力求为一线教师改进教学工作提供借鉴。第四章对本文提出的策略进行实证研究,在城乡学校中分别选取一个班级作为实验班,之后通过试题测验和访谈的方式检测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水平现状,以求证文章中培养策略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研究。第五章对本研究的主要结论进行总结,对文章存在的不足进行探讨,并提出未来研究的可能方向。(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全从儒[10](2017)在《基于城乡差异的高中生地理人文素养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全球人口快速增长,与之而来的环境污染、资源紧缺等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要求高中地理课程加强培养学生人口意识、资源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等素养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虽然当下教育水平大幅提高,但是学生的地理人文素养却未能迎头并进。当今社会科技的进步,使得精神文明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节奏。作为一名地理教育者,通过自己的地理教学实践发现,由于城乡环境差异导致学生在诸多方面存在差异,本文试图从城乡差异这个角度,来比较分析来源于农村和城市的学生在地理人文素养方面的表现异同,一是希望能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策略来促进学生地理人文素养的提高,二是能为今后的地理教学工作实践提供一些借鉴。论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从当今社会出现的现实问题和社会发展要求背景出发,结合当下高中生地理人文素养的现状以及国内外在此领域的研究现状,分析了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并提出本文研究的主要目标和内容以及确定研究方法和研究路线。第二部分:根据相关文献资料,阐释了“地理素养”、“人文素养”、“人文精神”、“城乡差异”等相关概念的内涵,为研究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确定研究的区域范围和对象,让研究有根有据。第叁部分:高中生地理人文素养培养离不开地理教材内容的学习,研究从湘教版教材入手,分析了教材人文知识体系和地理学科中的人文精神体系,分析人文地理基础知识的学习与人文精神形成之间的关联。第四部分:对调查问卷和访谈内容进行整理,归类分析,统计呈现调查访谈结果并进行分析对比。在此基础上,比较城乡学生分别在地理人文基础知识和人文精神两方面的异同,并且结合与教师、学生的访谈来分析结果出现的原因。第五部分:根据本研究第四章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指出研究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从问题出发有针对性的提出实用的建议和策略,以此来提升城市与农村不同地区的高中生地理人文素养。第六部分:对全文进行回顾归纳总结,概括研究所得成果,指出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也提出了需要努力改进的方向。(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城乡高中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几年随着二语习得领域积极心理学运动的开展,积极情绪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在众多积极情绪中,愉悦情绪尤其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国内外研究成果表明关注外语学习者的愉悦情绪对外语/二语习得和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虽然愉悦情绪对外语学习者的外语学习至关重要,但国内外对这一情绪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特别是在国内。在梳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对城乡高中生英语课堂愉悦情绪的程度以及城乡高中生英语课堂愉悦情绪的影响因素展开调查。具体来说,本研究回答如下问题:1.城乡高中生英语课堂愉悦情绪的程度如何,有无明显差异?2.城乡高中生英语课堂愉悦情绪的影响因素分别有哪些,有何异同?本研究调查的学生来自海南省的两所高中,共587名高中生,其中262名城市地区高中生,325名乡村地区高中生。研究工具为人口学变量问卷、学习态度问卷、英语课堂愉悦情绪量表。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从总体上看,城乡高中生英语课堂愉悦情绪的程度都不高。乡村地区高中生英语课堂愉悦情绪的程度略高于城市地区高中生英语课堂愉悦情绪的程度。2.城市地区高中生英语课堂愉悦情绪的影响因素包括英语进步感知、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态度中的情感体验维度和行为倾向维度。乡村地区高中生英语课堂愉悦情绪的影响因素包括年级、英语成绩、英语进步感知、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态度中的情感体验维度和行为倾向维度。3.城乡高中生英语课堂愉悦情绪共同的影响因素包括英语进步感知、学习态度和学习态度中的情感体验维度和行为倾向维度。此外,通过调查得出的农村地区高中生英语课堂愉悦情绪的影响因素比城市地区高中生英语课堂愉悦情绪的影响因素多两个,分别为年级和英语成绩。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本文就如何提升城乡高中生的英语课堂愉悦情绪进行了讨论,具体围绕如下五点展开: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关爱学生和鼓励学生不断进步。本文最后指出了本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城乡高中生论文参考文献
[1].陈哲.城乡高中生外语课堂焦虑成因对比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9
[2].王宗烨.城乡高中生英语课堂愉悦情绪及其影响因素对比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9
[3].李萍.城乡高中生媒介素养研究[D].长安大学.2019
[4].孙夕鹭,于秀.辽宁省高中生体育素养的城乡差异[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8
[5].谷桃.运用教学策略转变城乡结合部高中生英语学习态度[J].校园英语.2018
[6].黄蕾.新课改下城乡结合部高中生英语学习策略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
[7].崔雅君.太原城乡高中生营养状况调查研究[J].人人健康.2017
[8].张佳妮.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生学习价值观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7
[9].陈蓉.城乡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差异与培养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7
[10].全从儒.基于城乡差异的高中生地理人文素养比较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