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文化菜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式菜谱,普通菜名,菜肴描述翻译法
文化菜名论文文献综述
伍笑颜[1](2010)在《中餐普通菜名与文化菜名的翻译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烹饪不但讲究菜肴的色香味形,而且还讲究菜肴的"美名"。本文把中餐菜名分为两类—普通菜名和文化菜名,并对这两类菜名的翻译方法进行了归纳。(本文来源于《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10年03期)
周可为[2](2009)在《中国文化菜名英译的异化与归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民以食为天”并享有世界烹饪王国之称的中华大地,烹饪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随着中外交流不断加强,饮食文化方面的交流也显得格外注目。作为饮食文化的承载者,中国菜名文化广博、深远,悦耳动听,富含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因此,菜名文化的翻译在中国烹饪艺术的对外交流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但是,对于这个领域的研究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出版的研究寥寥可数。文化菜名,顾名思义,是指具有丰富文化含义的菜肴名称,它们抛开了菜肴的具体内容,竭尽借代、隐喻之能事,不用汤、羹、菜、肴之类的俗字,而以诗文、典故入菜名,讲究韵律、节奏的美感,使菜名蕴含特有的文化气息。一般来说,在翻译像菜名这样含有文化因素的名称时有两种主要的翻译策略:以目的语文化为导向的归化翻译和以源语文化为导向的异化翻译。归化是指把异域文化接近于目的语读者,使目的语文本更容易被目的语读者理解和接受。异化则恰恰相反,它是指把目的语读者带进源语文本,进而带进异域文化,使目的语读者更清楚地了解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由于在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之间存在巨大差异,译者就不得不面临这样的选择:是遵循源语文化,还是遵循目的语文化,所以在从事翻译活动时,难免要对归化还是异化进行选择,但这两种翻译策略一直处于翻译研究的核心地位,引起翻译界的激烈争论。本文以韦努蒂关于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理论为基础,选取中国古典名着《红楼梦》为个案,对中国文化菜名的英译进行了尝试性的研究。通过对《红楼梦》两个译本的比较,作者对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的利弊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两种翻译策略相结合才是最好的处理办法。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富有浓厚中国文化内涵的文化菜名的翻译策略,即是采取异化还是归化,研究方法则是基于文献的定性研究,其中在论文的主要部分,作者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对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中菜名翻译进行对比,还将两个译本中采用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的实例进行了总结,并对两种翻译策略的使用频率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杨、戴译使用异化的频率略高于霍译。作为一名译者,杨宪益夫妇的目的主要是将中国饮食文化尽可能多地传播出去,他们的目标读者是那些想了解中国文化的西方人,而霍克斯的翻译目的主要是吸引那些普通的西方人群读者,因此杨、戴译的异化使用频率高于霍译。虽然两位译者都有着不同的翻译目的以及不同的读者群要去适应,但是研究结果说明中国文化菜名中的大多数文化因素或文化意象都难以在英语中找到对应的表达法,所以两个译本都倾向于使用异化的翻译策略。然而归化策略在两个译本中都有一定的使用比率,这说明为了使西方读者正确理解菜肴的食材、烹饪技法等内容而不至于使译文晦涩难懂,归化法也是不可缺少的。总之,由于不同的翻译目的和不同的目的语读者,译者会遵循不同的翻译策略。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指出归化和异化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表面看似针锋相对,但事实上他们的关系是辩证统一、互为补充的。因此,我们可以说一篇优秀的译文是归化和异化完美的结合,它不仅能避免极端翻译带来的种种问题,也是对目的语言和文化的最优化。本文主要由五部分组成:首先,介绍研究背景、意义、研究方法,并对全文框架进行概括;其次,对国内外论题相关内容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再次,分析语言,文化和翻译叁者的关系;第四部分首先定义“文化菜名”,并详细阐述韦努蒂关于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理论,然后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对比《红楼梦》两个英译本,探讨其中文化菜名翻译的有效途径,以促进中国饮食文化的对外传播;最后总结全文。(本文来源于《江西财经大学》期刊2009-12-01)
郄翠[3](2009)在《文化适应性原则指导下的翻译浅析——以文化菜名翻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适应性是文化翻译的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不同的语言在翻译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其文化适应性问题。能否遵循文化适应性,是关系文化词语翻译好坏的关键之一。而我国的文化菜名是一种典型的文化词语,有着独特的难以为西方人理解的文化内涵。这样在翻译时出现了一些误译也影响到了西方人对此类菜的接近。本文给出了此类误译的典型,同时提出了在文化适应性原则指导下文化菜名的翻译方法,这样一来中国的饮食文化才能更为广大外宾所了解,同时也促进跨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本文来源于《安徽文学(下半月)》期刊2009年04期)
文化菜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民以食为天”并享有世界烹饪王国之称的中华大地,烹饪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随着中外交流不断加强,饮食文化方面的交流也显得格外注目。作为饮食文化的承载者,中国菜名文化广博、深远,悦耳动听,富含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因此,菜名文化的翻译在中国烹饪艺术的对外交流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但是,对于这个领域的研究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出版的研究寥寥可数。文化菜名,顾名思义,是指具有丰富文化含义的菜肴名称,它们抛开了菜肴的具体内容,竭尽借代、隐喻之能事,不用汤、羹、菜、肴之类的俗字,而以诗文、典故入菜名,讲究韵律、节奏的美感,使菜名蕴含特有的文化气息。一般来说,在翻译像菜名这样含有文化因素的名称时有两种主要的翻译策略:以目的语文化为导向的归化翻译和以源语文化为导向的异化翻译。归化是指把异域文化接近于目的语读者,使目的语文本更容易被目的语读者理解和接受。异化则恰恰相反,它是指把目的语读者带进源语文本,进而带进异域文化,使目的语读者更清楚地了解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由于在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之间存在巨大差异,译者就不得不面临这样的选择:是遵循源语文化,还是遵循目的语文化,所以在从事翻译活动时,难免要对归化还是异化进行选择,但这两种翻译策略一直处于翻译研究的核心地位,引起翻译界的激烈争论。本文以韦努蒂关于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理论为基础,选取中国古典名着《红楼梦》为个案,对中国文化菜名的英译进行了尝试性的研究。通过对《红楼梦》两个译本的比较,作者对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的利弊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两种翻译策略相结合才是最好的处理办法。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富有浓厚中国文化内涵的文化菜名的翻译策略,即是采取异化还是归化,研究方法则是基于文献的定性研究,其中在论文的主要部分,作者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对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中菜名翻译进行对比,还将两个译本中采用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的实例进行了总结,并对两种翻译策略的使用频率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杨、戴译使用异化的频率略高于霍译。作为一名译者,杨宪益夫妇的目的主要是将中国饮食文化尽可能多地传播出去,他们的目标读者是那些想了解中国文化的西方人,而霍克斯的翻译目的主要是吸引那些普通的西方人群读者,因此杨、戴译的异化使用频率高于霍译。虽然两位译者都有着不同的翻译目的以及不同的读者群要去适应,但是研究结果说明中国文化菜名中的大多数文化因素或文化意象都难以在英语中找到对应的表达法,所以两个译本都倾向于使用异化的翻译策略。然而归化策略在两个译本中都有一定的使用比率,这说明为了使西方读者正确理解菜肴的食材、烹饪技法等内容而不至于使译文晦涩难懂,归化法也是不可缺少的。总之,由于不同的翻译目的和不同的目的语读者,译者会遵循不同的翻译策略。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指出归化和异化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表面看似针锋相对,但事实上他们的关系是辩证统一、互为补充的。因此,我们可以说一篇优秀的译文是归化和异化完美的结合,它不仅能避免极端翻译带来的种种问题,也是对目的语言和文化的最优化。本文主要由五部分组成:首先,介绍研究背景、意义、研究方法,并对全文框架进行概括;其次,对国内外论题相关内容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再次,分析语言,文化和翻译叁者的关系;第四部分首先定义“文化菜名”,并详细阐述韦努蒂关于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理论,然后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对比《红楼梦》两个英译本,探讨其中文化菜名翻译的有效途径,以促进中国饮食文化的对外传播;最后总结全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文化菜名论文参考文献
[1].伍笑颜.中餐普通菜名与文化菜名的翻译方法[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
[2].周可为.中国文化菜名英译的异化与归化[D].江西财经大学.2009
[3].郄翠.文化适应性原则指导下的翻译浅析——以文化菜名翻译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