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学庵笔记论文-吕肖奂

老学庵笔记论文-吕肖奂

导读:本文包含了老学庵笔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王安石,《家世旧闻》

老学庵笔记论文文献综述

吕肖奂[1](2019)在《陆游对荆公新学及陆氏家学的认同与述作——以《家世旧闻》《老学庵笔记》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莫砺锋《论陆游对儒家诗学精神的实践》认为:"(黄宗羲《宋元学案》)仅因其祖父陆佃乃王安石门人,遂将其父陆宰列为王氏一脉的‘陆氏家学’,又从而将陆游列入‘元钧家学’(陆宰字元钧)。其实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学术上,陆游都不大认同王安石,将他列入‘荆公新学案’甚为牵强。"~((1))然而仅从《家世旧闻》以及《老学庵笔记》~((2))的相关记述中看,陆游对陆氏家学与荆公(本文来源于《新宋学》期刊2019年00期)

阮怡[2](2019)在《从陆游《老学庵笔记》看宋代的民俗风情》一文中研究指出陆游《老学庵笔记》一书内容丰富,真实可信,行文随意,生动地展现了宋代社会中的民风民俗,如经济生产风俗、交际风俗、服饰风俗、宋人尊佛崇道的宗教信仰。陆游用笔记文学的形式勾勒了一幅宋代民俗风情的画卷。(本文来源于《绍兴文理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李成晴[3](2018)在《作为中古文本标识符号的“厶”字——陆游《老学庵笔记》“今人书某为厶”条斠理》一文中研究指出《谷梁传》范宁集解、《毛诗正义》中多有"厶地""厶氏"的情况,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认为是俗从简便,"厶"其实即是古"某"字。在北宋,已经出现了"厶""某"通假的说法,然而两字音形无可通之理,"厶"实际是代表阙文或疑义的标识符号,"鑯以识之,非有音义",功能类似于古书中常见的四角空围。明正统道藏存留了陶弘景整理《真诰》的很多古本旧貌,"厶"被用作阙文标识符号;传世敦煌写本卷子中"厶"的功能近似于"△";元刻本《朱文公校韩昌黎先生集》中"厶"则作为分隔符。诸例共同说明,尽管"厶"具有文字属性,但在古书中常被用作标识符号,不能认为是"某"之古字。(本文来源于《语言科学》期刊2018年05期)

邢蕊杰[4](2017)在《王安石形象“翻案”与士人历史意识书写——以陆游《老学庵笔记》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北宋司马光《涑水记闻》、陈瓘《四明尊尧集》、邵伯温《邵氏闻见录》至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的文本空间中,王安石形象呈现翻转之态。陆游对王安石的记述明显流露出称颂与肯定之意,这与司马光、陈瓘、邵伯温笔记文对待王安石形象的态度截然不同。陆游笔记对王安石形象的重塑,大都源自其长辈见闻,与家族文化的影响有关,亦与历史人物的复杂性,及两宋政治文化语境紧密相关。通过考量不同时期笔记对同一人物形象的不同记述,亦可看出士人历史意识对两宋笔记写作的重要影响。(本文来源于《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6期)

扬之水[5](2017)在《《老学庵笔记》中的“靖康节物”》一文中研究指出《老学庵笔记》卷二:"靖康初,京师织帛及妇人首饰衣服,皆备四时。如节物则春幡、灯球、竞渡、艾虎、云月之类,花则桃、杏、荷花、菊花、梅花皆并为一景,谓之一年景。靖康纪元果止一年,盖服妖也。"所谓"服妖",不过是历来变乱之后一种无可奈何的"反思",通常诿过于原本无辜的微物,同书卷叁提到的妇人鞋之"错到底"、竹骨扇之"不彻头",也是这一类。其实,所举诸物并不仅仅风行于靖康初,也不仅止于京师,却多是贯(本文来源于《寻根》期刊2017年06期)

马宇[6](2017)在《《老学庵笔记》中的蜀地风貌》一文中研究指出《老学庵笔记》与一般的林下闲谈之作相比,不论是史实记录的可靠性,还是社会生活的广泛性,抑或作品流传的深广性,考评人、事、物的谨严性,都算得上是宋代笔记的上乘之作。本文重点考察笔记中蜀地的民风民情、风采人物、繁荣经济和深厚文化等蜀地风貌,有利于人们了解宋代的社会状况。陆游在蜀八年,对蜀地了解甚深。在他眼中,蜀人勤劳智慧,蜀地民风淳朴,经济繁华,不论是蜀人的方言、饭蔬饮食、生活方式等风俗民情,还是蜀(本文来源于《牡丹》期刊2017年11期)

阮怡[7](2016)在《从《老学庵笔记》看古代的典章制度》一文中研究指出陆游《老学庵笔记》一书是宋代着名的学术类笔记,此书保存了大量前朝或本朝典章制度,可分为科举制度、官吏制度、称谓制度、避讳制度几大类,是研究宋代文化史的重要材料。(本文来源于《语文学刊》期刊2016年10期)

阮怡[8](2016)在《陆游《老学庵笔记》今读质疑》一文中研究指出陆游所作《老学庵笔记》一书内容丰富、行文随意,真实地反映了宋代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情形。此书自问世以来即得到世人广泛好评。从宋代的陈振孙到清代的四库馆臣都对其进行过高度评价。陆游对宋代人事、典章制度、社会生活的记载足以补充正史简略之处,对诗歌的评价独具慧眼,但仍有部分记载失于详考。如能将这些谬误之处指出,必能进一步增强此书的学术价值。(本文来源于《古籍整理研究学刊》期刊2016年05期)

阮怡[9](2016)在《论陆游《老学庵笔记》的文体特色》一文中研究指出陆游所撰《老学庵笔记》是宋代笔记作品中的杰出之作,书中所记多是作者亲历亲见亲闻之事,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和文学价值。作为一部笔记体散文,既有散文真实自然的特点,又有笔记体作品内容丰富、随意的特征。记录历史的真实性、体例的驳杂、形式的灵活性是《笔记》的叁大文体特点。(本文来源于《嘉兴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阮怡[10](2016)在《新历史主义视野下的王安石形象的书写——以《老学庵笔记》与《四明尊尧集》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王安石是宋代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宋代笔记作品中多有其记载,但对其评价褒贬不一。今试以陆游《老学庵笔记》与陈瓘《四明尊尧集》为例分析笔记作品是如何书写王安石形象的。《老学庵笔记》对王安石称颂备至,展现了王安石正直、傲慢、才学皆高的特点。《四明尊尧集》对王安石贬斥殆尽,指责王安石刚愎自用,不识君臣大体,是绍圣崇宁党锢的罪魁祸首。以新历史主义视角看待两者之间的分歧,可知笔记中所记历史是对历史人物的一种话语描述。要正确阐释文本需关注文本产生的历史、文化因素。陆、陈二人心目中的王安石形象与他们的身世、社会形态皆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本文来源于《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老学庵笔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陆游《老学庵笔记》一书内容丰富,真实可信,行文随意,生动地展现了宋代社会中的民风民俗,如经济生产风俗、交际风俗、服饰风俗、宋人尊佛崇道的宗教信仰。陆游用笔记文学的形式勾勒了一幅宋代民俗风情的画卷。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老学庵笔记论文参考文献

[1].吕肖奂.陆游对荆公新学及陆氏家学的认同与述作——以《家世旧闻》《老学庵笔记》为中心[J].新宋学.2019

[2].阮怡.从陆游《老学庵笔记》看宋代的民俗风情[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19

[3].李成晴.作为中古文本标识符号的“厶”字——陆游《老学庵笔记》“今人书某为厶”条斠理[J].语言科学.2018

[4].邢蕊杰.王安石形象“翻案”与士人历史意识书写——以陆游《老学庵笔记》为中心[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

[5].扬之水.《老学庵笔记》中的“靖康节物”[J].寻根.2017

[6].马宇.《老学庵笔记》中的蜀地风貌[J].牡丹.2017

[7].阮怡.从《老学庵笔记》看古代的典章制度[J].语文学刊.2016

[8].阮怡.陆游《老学庵笔记》今读质疑[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6

[9].阮怡.论陆游《老学庵笔记》的文体特色[J].嘉兴学院学报.2016

[10].阮怡.新历史主义视野下的王安石形象的书写——以《老学庵笔记》与《四明尊尧集》为例[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6

标签:;  ;  

老学庵笔记论文-吕肖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