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保和丸治疗小儿夜间咳嗽83例

加味保和丸治疗小儿夜间咳嗽83例

一、加味保和丸治疗小儿夜咳83例(论文文献综述)

黄利,李利民,宁楠,慕敬宇,刘亚灵[1](2012)在《加味保和丸消食导滞功效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加味保和丸消食导滞的药理作用。方法:灌胃给大鼠加味保和丸,收集胃液,测定胃液酸度及胃蛋白酶活性;阿托品造成小鼠胃排空抑制模型,复方地芬诺酯引起小鼠小肠推进抑制,灌胃给小鼠加味保和丸,观察加味保和丸对胃排空和小肠推进能力的影响。结果:加味保和丸0.8g/kg、0.4g/kg、0.2g/kg剂量组胃液总酸度显着降低,0.8g/kg、0.4g/kg剂量组总酸排出量也有明显减少,游离酸无显着差异;加味保和丸0.8g/kg、0.4 g/kg剂量组胃蛋白酶活性明显增加,0.8g/kg剂量组胃蛋白酶排出量增加;加味保和丸1.6g/kg、0.8g/kg剂量组胃排空能力明显增强;加味保和丸1.6g/kg、0.8g/kg、0.4g/kg剂量组小肠推进功能明显增强。结论:加味保和丸具有抑制胃酸的分泌、促进胃蛋白酶的分泌、增强胃蛋白酶的活性及胃排空能力,促进小肠推进的作用。

吴忠儒[2](2010)在《台湾台北地区外感咳嗽的中医证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咳嗽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发出咳声,或咳吐痰液的一种肺系病证。咳嗽为内科门急诊中最为常见的病证之一,发病率甚高,据统计发病率为3%—5%,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可达10%-15%,尤以寒冷地区发病率更高。咳嗽既是肺系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也是独立性的疾病;其症状表现多样,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常见的有胸壁与腹壁疼痛以及疲劳、尿失禁,若久咳不愈容易发展为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俗谚:“水泥匠怕补屋漏,医生怕治咳嗽。”这是由于咳嗽的病因不一,容易施治误治传变,影响诊断的正确性;如清徐灵胎谓:“诸病之中,惟咳嗽之病因各殊而最难愈,治或稍误,即遗害无穷。余以此证考求四十余年,而后始能措手。”由此可见咳嗽病因与症状的复杂性,其证治规律不易掌握,必须审证求因,才能对症治疗。中医早就对咳嗽的病因病机进行了一系列的论述,对于咳嗽的治疗也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河间六书·咳嗽论》谓:“寒、暑、湿、燥、风、火六气,皆令人咳嗽”《景岳全书·咳嗽》说:“外感之嗽,必因风寒。”《素问·咳论》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说明咳嗽的病变脏腑不限于肺。咳嗽的病因可分为外感和内伤两类,外感咳嗽由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淫外邪犯肺所致;内伤咳嗽则因饮食不节、情志内伤使肺脏虚损或其它脏腑病变累及肺脏所致。药物治疗上根据不同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外邪伤肺咳嗽,治以宣肺清肺止咳,兼以疏风、散寒、清热、泻火、润燥、化痰等药物;内邪伤肺咳嗽,则多以祛邪扶正,标本兼顾为法,常用清火、去痰、益气、养血、滋阴、补阳等药物。中医对本病进行了大量研究,在病因病机和预防治疗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在辨证分型特点方面,由于地域性的差异,各地对外感咳嗽的辨证分型有不同的认识。目前相关报道多限于临床和实验研究,缺乏辨证分型规律的大样本调查研究,本研究根据文献报导,参考台北地区的地理特性,以及肺的生理特性,以风寒犯肺型,风热犯肺型,风燥伤肺型等证型研究;由于台湾地区地处北回归线两侧,为亚热带地区,属岭南医学范围,因此参考岭南地区特点,再加上痰湿郁肺型、痰热蕴肺型研究。本研究通过对台北地区252例外感咳嗽的临床表现观察,研究探讨台北地区外感咳嗽的中医辨证分型特点,为进一步规范其临床诊疗、提高防治水平提供临床依据。方法使用横断面调查方法,调查台北地区外感咳嗽的中医证型特点。1文献检索,查阅相关文献,归纳外感咳嗽的发病因素。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症状证候诊断疗效标准》、《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中医内科学》制订外感咳嗽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及中医证候调查表。3调查表包含姓名、年龄、日期、性别、病史、居住地址、联络电话、纳入标准、排除标准、中医证型分型标准。4培训参与调查人员(皆为台北地区执业中医师),且事先学习、正确掌握统一的诊断及辨证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5填写调查表,针对台北地区外感咳嗽患者由专职医师诊断填写。6统计分析。结果通过描述性分析显示:本地区的外感咳嗽以风燥伤肺为主有94例(37.3%),其次依次为风热犯肺89例(35.3%),风寒犯肺64例(25.4%),痰热郁肺4例(1.6%)痰湿蕴肺1例(0.4%),说明风燥伤肺、风热犯肺是台北地区咳嗽的常见证型。风寒犯肺的病人主症必备,在次证中以舌苔薄白(85.9%)和鼻塞或喷涕或流清涕(84.4%)最为常见;其次是恶寒重发热轻(67.2%)、头痛或身痛(45.3%)、口不渴(45.3%),脉浮紧则比较少(15.6%)。风寒咳嗽的特点大多数属中度以下的痒咳或痰咳,咳嗽加重时间差异不大,伴随症状以咯痰不爽、咳引头痛比较明显,咳甚则喘,咳嗽声音嘶哑、声重气急、气逆呛咳阵作、咳引胸痛、咳时面红目赤则比较少。部分伴有神疲乏力或头痛症状,发热或恶热的情况不多,大部分皆有程度不等的恶寒,一半以上的人无汗,鼻部症状多见鼻塞、喷嚏、流清涕,咽部症状以咽痒明显,咽干咽痛很少见,少数人出现胸闷胃胀症状,饮食、口味、饮水、二便、睡眠大部分皆正常不受影响,舌苔多见薄黄苔,舌质以舌淡红或淡白为主,部分有齿痕。饮食习惯上,风寒犯肺的病人爱吃甜食的比例显着高于风热犯肺和风燥伤肺,全身神疲乏力以及气短懒言的比例最高,痰咳或同时发生痒咳和痰咳的比例也比较高,较常发生恶寒的情况,喷嚏流清涕的症状在风寒犯肺的病人中较常见,自汗、盗汗以及咳痰不爽的状况比风热犯肺和风燥伤肺明显。风热犯肺的病人主症必备,在次证中以鼻塞或流浊涕所占的比例最高(83.7%),其次为脉浮数(73.9%)。舌边尖红(47.8%)、口干欲饮水(45.7%)、舌苔薄黄(44.6%);而发热重恶寒轻(12.0%)、汗出(10.9%)则比较少。风热咳嗽的特点,大多数表现为中度以下的痒咳或痰咳,咳嗽加重时间没有差异,神疲乏力的不多,有一部分人咳嗽遇冷风加重。咳嗽伴随症状以声音嘶哑、声重气急、咳引胸痛比较明显,咯痰不爽、咳引头痛的较少。一半以上的人咽喉肿痛、咽痒明显,鼻塞、流浊涕突出,汗出、恶寒、发热或恶热的情况不多,大部分患者的食欲、饮水、大小便以及睡眠的变化都不明显,舌象多见淡红舌或舌边尖红,舌红的较少,淡白舌很少见,大部分以薄黄苔为主,舌有齿痕突出。风燥伤肺的病人主症必备,在次证中以咽痒90.5%所占的比例最高,其次依序为苔薄白或薄黄(69.5%)、脉浮数(59.0%)、口干欲饮(56.8%),头身痛(25.3%)舌干少津(19.0%)身热微恶风寒(14.7%)痰中带血(3.2%)。风燥咳嗽的特点,大多数表现为轻度的痒咳或干咳,咳嗽加重时间不明显;有一部分人咳嗽遇冷风加重,咳嗽的伴随症状以声音嘶哑、咳引胸痛、咳引头痛较常见,少数患者有身疲乏力现象,汗出、恶寒、发热或恶热的情况很少,鼻部症状以鼻塞较明显,部分有浊涕,喷嚏、清涕较少见;咽痒、咽痛突出,食欲、饮水、大小便以及睡眠的变化都不明显;多见舌淡红或舌边尖红,舌红的较少,淡白舌很少见。大部分以薄黄苔为主,舌有齿痕明显。痰热郁肺的病人主症必备,在次证中以脉浮数占4例(100%)、舌红(75.0%)烦热口干(50.0%、)苔黄腻(25.0%)。痰湿蕴肺主证次证全具。台北地区外感咳嗽中医证型特点以风燥伤肺、风热犯肺为主,其次为风寒犯肺,痰热郁肺及痰湿蕴肺病例很少。这与国内的多数文献研究不一太致,由于四时六气不同,外感咳嗽容易表现为风寒、风热、温燥等不同证候,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也可见寒热的转化以及错杂。由于台北热岛效应,气候有高温化、干燥化的表现,当风、寒、湿、燥之邪侵肺时,极易化热,出现咳嗽痰黄、口干、脉数等风热之征。体质阴津易亏者,由于干燥化的影响,可出现咳嗽无痰或痰少难出、鼻咽干燥、口干、舌干少津等风燥之证。因此热岛效应的高温化、干燥化,影响台北地区的外感咳嗽证型多见风燥伤肺和风热犯肺。台北地区为亚热带气候,夏季长冬季短,湿润多雨,气候炎热,人们喜食生冷冰品与肥甘厚腻食物,长期的湿热气候和生活习惯,应会影响脾胃运化功能而有湿、热的表现;但由于热岛效应的干燥化对台北地区有一定的影响,使得潮湿多雨的气候对机体的影响较小,所以痰热郁肺及痰湿蕴肺的症状并不明显,这与岭南地区外感咳嗽症候特点有所不同。结论本研究探讨了台北地区252例外感咳嗽的中医辨证分型特点,通过临床及有关研究,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台北地区外感咳嗽中医证型特点以风燥伤肺、风热犯肺为主。(2)台北地区的人群体质特点为脾肺气虚、肺阴虚。(3)影响台北地区外感咳嗽证型特点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台北地区特殊的盆地地理环境,多变炎热的气候,脾肺气虚、肺阴虚的体质因素,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所造成的。从一侧面证实了外感咳嗽有其地域特点,观点符合中医天人相应学说。本研究首次针对台北地区人群,研究外感咳嗽的中医辨证分型特点以及体质特点,对外感咳嗽证候做了深入的探索,在辨证治疗上做到更规范化,为提高防治水平,提供进一步理论依据。以上结论将对台北地区外感咳嗽辨证分型有一定的帮助,许多学者对本病防治进行大量的研究,不论病因病机或影响因素都提出一些观点,未来可以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以前瞻性、大样本的调查,研究发病机理,寻找中医证型特点,在治疗体系上做到更规范化,统一外感咳嗽的辩证分型标准,提高中医对外感咳嗽的治疗水平。

罗菲[3](2004)在《止嗽膏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咳嗽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止嗽膏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咳嗽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白细胞、肝肾功能、免疫功能的观察;止嗽膏液体外抗病毒及抑菌试验的研究;止嗽膏对动物的止咳、祛痰、平喘及毒性实验的研究,从而探讨止嗽膏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咳嗽的机理,为新药开发打下基础。 方法:临床研究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病儿分为止嗽膏治疗组、阿莫西林对照组、急支糖浆对照组。实验研究参考相关文献制备大鼠、豚鼠、家兔模型,观察不同剂量止嗽膏对动物的止咳、祛痰、平喘作用以及止嗽膏的毒性实验;并观察止嗽膏液体外抗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及对常见五种细菌抑制作用。 结果: 1.临床观察结果表明:止嗽膏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50.68%,显效率:69.48%,总有效率:83.10%,与急支糖浆及阿莫西林对照无显着性差异(P>0.05);饮食恢复正常时间明显优于两对照组(P<0.05)。另止嗽膏组治疗后的CD3、CD4、CD8、IgA值也明显优于两对照组;且治疗组治疗前后ALT、BUN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止嗽膏在穴位贴敷过程中未发现皮肤溃烂及过敏反应。 2.体外抗呼吸道合胞病毒及腺病毒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止嗽膏细胞毒性较小,最大无毒浓度为500μg/ml。止嗽膏液体外抑菌结果表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5g/ml,对肺炎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125g/ml。对A群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g/ml。对大肠艾希氏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5g/ml。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5g/ml。 3.对豚鼠止咳实验结果证实:止嗽膏大、中、小剂量组均能够明显延长咳嗽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大鼠祛痰实验结果证实:止嗽膏大、中剂量有明显的祛痰作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豚鼠平喘实验结果证实:止嗽膏大剂量组能够明显抑制哮喘反应,潜伏期明显延长,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 4.对家兔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的急性毒性实验表明:止嗽膏大、小剂量外用对家兔均未引起急性毒性反应;对家兔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均无刺激作用;止嗽膏大、小剂量外用对豚鼠无皮肤过敏反应。 结论:1.止嗽膏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咳嗽疗效显着,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缩短病程。2.止嗽膏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3.止嗽膏对小儿肝肾功能无明显损伤。4.止嗽膏具有良好的抑菌和抗病毒作用。5.止嗽膏大、中、小剂量组有明显止咳、祛痰、平喘作用。6.此剂型安全稳定,使用方便。

李昌德[4](2003)在《加味保和丸治疗小儿夜咳83例》文中研究指明小儿夜咳 ,临床上并不少见 ,大多临床医生辨证非寒即热 ,而治疗效果均不令人满意。用保和丸加味 ,健脾消食 ,用以治疗小儿夜咳 ,疗效满意

李东[5](2002)在《肃肺降胃法治疗胃内伤基础上外感咳嗽的理论与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内伤基础上的外感咳嗽是普遍存在的。在临床上,注意内伤基础的存在,并深入研究其证治规律以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课题对胃内伤基础上外感咳嗽进行了初步探讨,分为理论研究、导师经验和临床研究三部分。理论研究部分:在对古今文献的总结和回顾基础上,探讨了肺与胃、肺与大肠的病生理关系及胃内伤基础上外感咳嗽的主要证候与病因病机,确定了肃肺降胃的治疗法则和临床用药。导师经验:总结了导师姜良铎教授重视外感病的内伤基础及其辨识内伤基础的临床经验和方法,对胃内伤基础上外感咳嗽,其主张肺胃同治、肺肠同治的思路和具体方法的应用。临床研究部分:以2001年9月-2002年3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医科门诊就诊的90例有胃内伤基础的外感咳嗽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治以肃肺降胃法,用自拟汤药治疗;对照组I治以急支糖浆合加味保和丸;对照组II单纯用急支糖浆,并详细记录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经一个疗程(7天)的治疗,治疗组取得了80%的显效治愈率,显着优于对照组(P<0.01),说明这种立法与处方是可行的,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并进一步拓宽了治疗外感咳嗽的思路与方法。

二、加味保和丸治疗小儿夜咳83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味保和丸治疗小儿夜咳83例(论文提纲范文)

(2)台湾台北地区外感咳嗽的中医证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古代中医文献对咳嗽的论述
    2.现代医学对咳嗽的概述
        2.1 咳嗽的定义
        2.2 咳嗽的机转
        2.3 咳嗽的分类
        2.4 咳嗽的原因
        2.5 引起咳嗽的常见疾病
    3.近代中医辨治咳嗽的研究现况
        3.1 病因病机
        3.2 辨证论治
        3.3 专方治疗
        3.4.验方
        3.5.外治法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研究目的
    2.研究内容
        2.1 具体研究内容
        2.2 研究重点
        2.3 具体研究方案
    3.诊断标准
        3.1 外感咳嗽诊断标准
        3.2 外感咳嗽排除标准
        3.3 外感咳嗽证候诊断标准
    4.病例纳入标准
    5.研究方法
    6.研究步骤
    7.研究结果
第三部分 讨论
    1.台北地区外感咳嗽的证型特点
    2.各证型主要症状分析
        2.1 风寒咳嗽症状分析
        2.2 风热咳嗽症状分析
        2.3 风燥咳嗽症状分析
        2.4 痰热咳嗽症状分析
        2.5 痰湿咳嗽症状分析
        2.6 症状分析总结
    3.各证型病机分析
        3.1 风寒犯肺证候病机分析
        3.2 风热犯肺证候病机分析
        3.3 风燥伤肺证候病机分析
        3.4 痰热郁肺证候病机分析
        3.5 痰湿蕴肺证候病机分析
    4 影响台北地区外感咳嗽证型因素探讨
        4.1 肺的生理特点
        4.2 风是重要的发病因素
        4.3 地理环境气候的影响
        4.4 体质因素
        4.5 饮食生活习惯影响
    5.关于痰热郁肺及痰湿蕴肺证型
    6.关于舌象
    7.本研究不足之处
    8.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止嗽膏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咳嗽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2 观察指标及方法
    3 疗效判定标准
    4 治疗结果
    5 小结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1 止嗽膏的体外实验研究
        1.1 止嗽膏液抗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作用的实验研究
        1.2 止嗽膏液抑菌作用的实验研究
    2 止嗽膏的体内实验研究
        2.1 止嗽膏对造模豚鼠止咳作用的实验研究
        2.2 止嗽膏对造模大鼠祛痰作用的实验研究
        2.3 止嗽膏对造模豚鼠平喘作用的实验研究
    3 止嗽膏的毒性实验研究
        3.1 止嗽膏对家兔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的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3.2 止嗽膏的皮肤刺激实验研究
        3.3 止嗽膏的皮肤过敏实验研究
    4 小结
第三部分 止嗽膏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咳嗽机理探讨
    1 祖国医学及现代医学对中药穴位贴敷的认识
    2 止嗽膏的组方原则及选穴依据
    3 止嗽膏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咳嗽疗效分析及机理探讨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5)肃肺降胃法治疗胃内伤基础上外感咳嗽的理论与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外感咳嗽的病因病机
    2 内伤基础上外感咳嗽的机理
        2.1 内伤基础
        2.2 胃内伤基础上外感咳嗽的形成机理
    3 相关脏腑
        3.1 肺
        3.2 肺与胃
        3.3 肺与大肠
    4 治则治法
        4.1 肃肺降胃法
        4.2 肃肺降胃法的具体应用
第二部分 导师经验
    1 重视内伤基础对外感咳嗽的影响
    2 肺胃同治
    3 肺肠同治
第三部分 肃肺降胃法治疗胃内伤基础上外感咳嗽的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与结论
        2.1 一般资料分析
        2.2 疗效分析
    3 讨论
        3.1 发病特点
        3.2 临床特点
        3.3 肃肺降胃法的疗效探讨及临床体会
综述一近十年来中医辨治外感咳嗽的进展
    1 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的探讨
    2 外感咳嗽的治疗
        2.1 按感邪性质辨证加减
        2.2 一方为主据感邪性质辨证加减
        2.3 固定方或剂型治疗外感咳嗽
        2.4 其他治法
        2.5 单味药治疗外感咳嗽
综述二 迁延性外感咳嗽的中医药治疗
    1 病因病机及治疗法则
        1.1 正气不足
        1.2 邪实为患
        1.3 正虚邪恋
        1.4 脏腑失调
        1.5 其它
    2 治法方药
        2.1 一方为主,辨证加减
        2.2 自拟方
        2.3 分型治疗

四、加味保和丸治疗小儿夜咳83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加味保和丸消食导滞功效的研究[J]. 黄利,李利民,宁楠,慕敬宇,刘亚灵.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12(04)
  • [2]台湾台北地区外感咳嗽的中医证型研究[D]. 吴忠儒.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09)
  • [3]止嗽膏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咳嗽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 罗菲. 湖北中医学院, 2004(03)
  • [4]加味保和丸治疗小儿夜咳83例[J]. 李昌德. 四川中医, 2003(01)
  • [5]肃肺降胃法治疗胃内伤基础上外感咳嗽的理论与临床研究[D]. 李东.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2(02)

标签:;  ;  ;  ;  ;  

加味保和丸治疗小儿夜间咳嗽83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