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消防机器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混合式步进电动机,消防机器人,中空转轴,关节联动
消防机器人论文文献综述
刘涛[1](2019)在《消防机器人用中空两相混合式步进电动机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一种中空两相混合式步进电动机的设计,产品用于消防机器人的喷水转向系统中。电动机采用了扁平盘式结构设计,确保电机在有限体积下的输出力矩要求;采用特殊的中空转轴结构设计,保证水流通行;同时采用两关节联动设计,确保喷水系统的准确定位。(本文来源于《微特电机》期刊2019年11期)
王邦洲,赵凯文,胡彬,苏典发,陈蕾[2](2019)在《实验室消防机器人》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来,社会各界与教育部高度重视实验室安全。众所周知,高校实验室向来被认为是校园中的危险区域,尤其是生化类实验室,往往与炸药库、生化武器库、毒药间等相提并论,如在使用中稍有疏忽,便会造成生命与财产的重大损失。如何提高和完善实验室的安全水平,使实验室发挥其最大作用为教育教学服务,是当前实验室安全管理中面临的严峻显示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本项目应用机器人来尽可能地降低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我们设计的实验室机器人采用火光、稀有气体、有毒气体等多种传感器对实验室环境进行准确的检测,并在相应的危险时刻做出相应的应急反应。尽可能地降低事故造成的人员与经济损失。(本文来源于《电脑知识与技术》期刊2019年29期)
[3](2019)在《日本部署首套消防机器人,可代替消防员进入危险现场》一文中研究指出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首个消防机器人系统已经部署到千叶县市原市的消防局,这里是工业区的所在地。该系统将在大火时对消防员难以到达的危险场所进行灭火。部署后,大约400人,包括相关官员参加了在日本石油天然气和能源公司的千叶炼油厂举行的仪式。仪式期间消防机器人系统展示了从现场监视到排水的一系列操作。据悉,该系统由以下四种机器人(本文来源于《消防界(电子版)》期刊2019年11期)
林耀,张赟[4](2019)在《在灭火救援中消防机器人技术的有效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概述消防机器人灭火救援技术的应用研究,希望能在提高救援效率的同时,降低人员的伤亡率,进而研究消防机器人灭火救援技术的应用细则,为今后的消防机器人灭火救援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科技与经济》期刊2019年11期)
杨帅,薛岚[5](2019)在《基于惯性导航与ZigBee的消防机器人定位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机器人位姿更新算式,使用捷联惯性导航系统实时获取机器人的位置和姿态数据,利用ZigBee定位系统的TOA测距原理实现机器人定位,通过组合定位策略实现两种定位系统的融合,通过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实现定位系统的误差校正。实验研究表明,使用联合定位方法对机器人跟踪定位,其轨迹明显改善,轨迹误差均值为0.21 m,相比独立捷联惯性导航方法得到的轨迹误差降低了72.7%,相比独立ZigBee定位方法得到的轨迹误差降低了51.1%。系统稳定可靠,能够满足机器人定位精度要求。(本文来源于《消防科学与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文静[6](2019)在《基于PACT的智能消防机器人研究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火灾事故的不断发生,消防人员的生命安全也随之受到威胁。智能消防机器人作为火场救援的有效工具,它可以代替消防员进入危险场所进行救援,减少消防人员的伤亡率。有关智能消防机器人的设计正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而怎样提高消防员与智能消防机器人之间的有效交互,怎样通过设计来提高消防员对智能消防机器人的认知,更好地结合智能技术使消防工作更为安全高效是设计中的关键问题。本文结合PACT系统化的思路和方法,对智能消防机器人的设计进行了探讨和研究。首先,本文对国内外的消防机器人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同时对智能消防机器人的分类、结构、行走方式、智能方式等进行了详细研究,并结合两个典型产品从产品结构、材料、形态、颜色、交互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其次,在介绍交互式系统的PACT的概念、组成要素、设计过程及设计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智能消防机器人的用户(P)、技术(T)、环境(C)、活动(A)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究。通过对用户心理及生理的分析,建立了用户角色模型和用户操作任务模型,并对用户在救火场景下的人机交互活动模型进行了分析。另外,在综合以上内容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设计需求模型及人机交互设计模型。在设计需求模型中把设计中的需求分为功能需求、使用需求及情感需求叁个层次。在人机交互设计模型中总结了人机交互中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法。最后,依据交互式系统的设计流程与方法,建立了适用于智能消防机器人的设计框架,并在设计实践中将此设计框架应用于智能消防灭火机器人的设计中,所做设计得到了企业认可。总之,本文把交互式系统PACT的设计理论应用到了智能消防机器人的设计中去,为更好地实现智能消防机器人的设计做了实际的探究。本文为智能消防机器人的理论研究与设计开发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本文来源于《山东建筑大学》期刊2019-06-01)
熊根[7](2019)在《履带式消防机器人设计与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化工、石油类发生火灾时,消防人员难以进入危险现场,特别面对易燃、易爆等危险情况,消防人员可能随时会有生命危险。本文研制出一款新型的履带式消防机器人,以代替消防人员进入危险的火灾救援现场实施灭火、救援等目标。首先,分析了火灾现场环境特点,消防水炮以及越障物等对移动机器人机构的要求,通过理论分析与计算,提出了底盘结构选型与设计:采用固定式履带结构底盘作为机器人的移动平台,实现消防机器人越障的功能;然后,对消防机器人进行了运动学与动力学理论分析,为机器人控制提供理论及电机选型提供依据;第叁,应用RecurDyn软件建立消防机器人的虚拟样机,对消防机器人各种运动状态进行仿真验证,尤其是对机器人越障过程中进行模拟实验,进一步验证消防机器人结构设计的合理性;最后,对消防机器人各部位的零件进行加工、装配和运动调试,并对越障过程进行实验验证。(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9-05-25)
宋佳庆[8](2019)在《新型消防机器人动力学分析与驱动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消防人员的人身安全问题因高危复杂的火灾现场变的日益严峻,而消防机器人的研发与应用可替代消防人员进入火灾现场实施侦查、灭火等作业,提高了消防部队的消防效率和实战能力,对保障消防员的人身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首先通过对新型消防机器人的功能要求与技术性能指标进行分析,在确定总体设计方案的前提下,对履带式消防机器人的整机系统和底盘结构优化设计进行了深入研究。对优化后的履带底盘在平地行驶、转向、爬坡越障等工况下进行动力学建模与数值求解,并基于虚拟样机技术,运用ADAMS对底盘行走装置在各工况下的运动特性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分析,验证理论计算数据。依据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运用ANSYS对关键零部件进行有限元分析,验证底盘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以消防机器人的行驶性能要求为基础,提取动力学仿真参数,对消防机器人驱动系统进行设计计算,利用AMESim对驱动系统在各种工况下进行动态特性仿真,通过仿真分析,掌握不同工况下液压驱动系统的动态特性,验证驱动系统设计的正确性,并为消防机器人的液压驱动系统的进一步研究及整机试验提供参考。最后根据新型消防机器人设计方案对样机进行试制,结合仿真数据设计履带底盘性能试验方案,对样机在各种工况下进行行走性能与驱动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新型消防机器人整机性能达到技术要求的设计目标,满足实际应用,并为消防机器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与试验参考。(本文来源于《武汉科技大学》期刊2019-05-20)
浦天龙[9](2019)在《消防机器人:消防员的“得力助手”》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巴黎圣母院突发大火,其标志性的塔尖倒塌,令全球惋惜。据法国内政部门消息,当时消防部门紧急派遣一台名为“巨人”的消防机器人参与救援,在熊熊大火中进入建筑内部作业,与大约400名消防员一道努力保住了圣母院的主体结构。这不是消防机器人第一次进火(本文来源于《人民日报》期刊2019-05-14)
敖茂尧,陈婷[10](2019)在《船舶机舱消防机器人自动避障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船舶运输过程中,安全十分重要。其中,船舶机舱属于不可或缺的动力中枢,因而针对船舶机舱安全性的研究,能够使船舶运输安全程度明显提高。需要注意的是,船舶机舱系统的结构十分复杂且存在众多故障源,征兆参数也相对丰富,故障和征兆互相影响且关系复杂。一旦船舶发生火灾,就必须要积极应对,尽量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以保证生命财产的安全性。近年来,在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机器人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消防机器人,在船舶火灾救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文章将船舶机舱消防机器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阐述自动避障系统的设计路径。(本文来源于《舰船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08期)
消防机器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些年来,社会各界与教育部高度重视实验室安全。众所周知,高校实验室向来被认为是校园中的危险区域,尤其是生化类实验室,往往与炸药库、生化武器库、毒药间等相提并论,如在使用中稍有疏忽,便会造成生命与财产的重大损失。如何提高和完善实验室的安全水平,使实验室发挥其最大作用为教育教学服务,是当前实验室安全管理中面临的严峻显示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本项目应用机器人来尽可能地降低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我们设计的实验室机器人采用火光、稀有气体、有毒气体等多种传感器对实验室环境进行准确的检测,并在相应的危险时刻做出相应的应急反应。尽可能地降低事故造成的人员与经济损失。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消防机器人论文参考文献
[1].刘涛.消防机器人用中空两相混合式步进电动机设计[J].微特电机.2019
[2].王邦洲,赵凯文,胡彬,苏典发,陈蕾.实验室消防机器人[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
[3]..日本部署首套消防机器人,可代替消防员进入危险现场[J].消防界(电子版).2019
[4].林耀,张赟.在灭火救援中消防机器人技术的有效应用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9
[5].杨帅,薛岚.基于惯性导航与ZigBee的消防机器人定位系统[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9
[6].文静.基于PACT的智能消防机器人研究与设计[D].山东建筑大学.2019
[7].熊根.履带式消防机器人设计与仿真[D].南昌大学.2019
[8].宋佳庆.新型消防机器人动力学分析与驱动系统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9
[9].浦天龙.消防机器人:消防员的“得力助手”[N].人民日报.2019
[10].敖茂尧,陈婷.船舶机舱消防机器人自动避障系统设计[J].舰船科学技术.2019